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漫话卒中识别与急救

一、什么是卒中?

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造成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或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缺血性卒中是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质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发生血栓形成,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

出血性卒中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液自血管壁渗出或动脉瘤壁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

二、卒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卒中的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肢体无力、跌倒,偏瘫和/或面瘫,言语不清,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三、如何迅速判断是否发生了卒中?

一看是否面瘫/口角歪斜,二看肢体是否无力,三听言语是否不清,如果有上面的症状,立即拨打“120”急救。

四、如果有人突然发生卒中并出现呼吸不畅怎么办?

轻轻地帮患者摆放一个舒适的位置,让他依靠在枕头或衣物上,对可以耐受平躺且无低氧的患者取仰卧位,对有气道阻塞或有误吸风险及怀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建议床头抬高15°~30°。摆好体位后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使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误入气道。

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果口鼻内有异物(如呕吐物、食物等)可能会阻碍呼吸,应及时清理,可用吸管吸出来。

五、卒中突发时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1.清理周围环境,避免患者二次受伤,并利于患者的后续转运。

2.使患者平卧于床上或地板上,有利于抢救。解开患者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等,如有义齿也应取出。

3.等候急救车过程中,禁止给患者乱服药物。避免给等待急救的患者喂水,避免胡乱拍打患者。

六、发生卒中时,患者很害怕、很担心,应该怎么做?

如果患者清醒,家属应避免互相抱怨、推卸责任,需保持冷静、避免吵闹,积极正向地安慰患者,使其保持镇定、情绪平稳。可适度与患者交流,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

七、卒中患者的入院急救流程是怎么样的?

当患者由救护车送至急诊室后,应立即进行分诊。

需要注意与部分疾病进行区分。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强调迅速,即“时间就是大脑”,尽快完成每一个步骤。

八、确诊卒中需要做哪些检查?

确诊卒中的检查主要包括脑实质成像、脑血管成像和实验室检查。

(一)脑实质成像
1.CT平扫

能明确排除脑实质出血,并可评估溶栓疗法的其他排除标准,因此是初步筛查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推荐在急诊科接诊20分钟内完成本检查。

2.颅脑MRI

标准T 1 加权、T 2 加权对急性缺血改变相对不敏感,不推荐溶栓疗法前常规使用。但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识别急性梗死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前者和CT平扫。DWI能确定病灶的大小、部位和发生时间,并能检测到相对较小的皮质病灶及脑干、小脑病灶。

(二)脑血管成像

颅内外及颈部血管成像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辅助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MRA、CTA、脑DSA。

九、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急救治疗方式有哪些?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急救治疗方式主要有溶栓疗法、机械取栓术、抗血小板治疗和其他治疗等。

(一)溶栓疗法

溶栓疗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的措施,将药物从静脉给入,从而使堵塞血管的血栓溶解。溶栓药物包括静脉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和尿激酶(UK),但国外尿激酶只建议应用于临床试验。

(二)机械取栓术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推荐对于适宜的患者可在发病6小时内行支架-取栓治疗,即在堵塞血管处安置特殊的支架,将堵塞的血管支撑起来,然后将血栓用仪器取出,使血管畅通。对于存在溶栓疗法禁忌证或溶栓疗法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取栓治疗是有益的补充或补救措施。

(三)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AIS患者,在发病后可每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急性期后每天可改为口服50~150mg。如果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选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药物使血栓不能继续增大,相应的有一定溶解血栓的作用。

(四)其他治疗

目前神经保护类药物在国内应用较多,不过整体临床试验效果不满意,对AIS的预后并未产生明显改善作用,国外也不推荐使用。

(邓志强 杨蓉) NDURLDz+rXjnpkDb+t/J4AWamF1JMy/Kwi7FoMOnuc/EzsBCQpHhGAQZeqGP0Ik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