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一、营养支持策略的发展

临床应用的早期,营养的补充仅是为了提供能量、蛋白质,因此使用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一词。经过近40年的临床实践,营养支持除能维护氮平衡、保存瘦体重(lean body mass)外,其效应范围较初期有明显的扩大,包括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与结构、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维护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Jones与Martindale等据此认为不宜再称为“营养支持”,而宜称为“营养治疗(nutrition therapy)”。随着对营养作用认识的加深、营养制剂的改进和对机体代谢改变的了解,营养素供给的途径也在改变。营养支持途径的金标准(gold standard)约以每10年为1个阶段出现1次改变,见表1-1。

表1-1 营养支持途径“金标准”的改变

1. 20世纪70年代,首选静脉营养。早期的营养药物包括静脉输入用的脂肪乳、氨基酸溶液、水解蛋白液、高渗葡萄糖等,由于渗透性与酸碱度的关系,外周静脉不能耐受,从而无法满足需要。同时,由于采用分别输注的方法,不能使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起合成作用。1967年,Dudrick和Wilmore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放置腔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标志着现代临床营养的开端。根据Moore提出的热氮比为150∶1的理论,将所有营养素混在一起(称“全合一”)由腔静脉置管输入,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均证明其起到从肠外途径提供营养的作用,推进了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此时“肠外营养”成为20世纪70年代营养支持的金标准。

2. 20世纪80年代,首选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随着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缺陷开始暴露,主要是发生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包括穿刺置管导致的创伤性并发症、严重的血流感染、代谢性并发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展了等渗复方氨基酸、高浓度的脂肪乳以及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等。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金标准是“首选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

3. 20世纪90年代,条件允许时首选肠内营养。较多针对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证实,在肠道缺血、缺氧时,肠黏膜受损,对细菌的防御能力减退,肠道内的细菌可透过肠黏膜进入肠壁的淋巴系统与门静脉系统,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脓毒症。因此,保护胃肠功能、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成为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尽早开展肠内营养有助于肠黏膜细胞的生长、增殖。同时,肠内营养又具有促进门静脉循环、肠蠕动、胃肠道分泌激素的功能。临床实际应用、多中心试验与荟萃分析发现肠内营养除能够提供营养外,更重要的是能够维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与内毒素移位。因此,营养支持途径的金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改为“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应进行肠内营养”。

4.当前,采用全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随着临床进一步的实践,肠内营养的优点得到充分的认识,然而其不足之处亦随之显露。在危重症患者的肠功能有一定障碍时,多数患者难以耐受肠内营养所提供的日需要营养量,但在机体较长时间(>5天)能量不足的情况下,肾功能障碍、呼吸窘迫综合征、外科感染、压疮甚至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率都将增加。此时可联合使用肠外营养,可以弥补能量等营养量的不足。因此,目前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标准是“采用全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必要时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较完善地解决了营养支持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现状

(一)我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发展

我国临床的营养支持大致可分为学习试用、教育推广和临床普及3个阶段。自1970年起,我国的部分学者与胃肠外科医师根据国外静脉营养的概念,结合自身工作的需要,试图将这一技术引入我国的临床应用中,经过不断探索,克服所需设备和营养制剂以及临床应用经验不够的困难,终于使腔静脉置管输注营养液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其开始为部分患者解决营养素供给困难的问题。自1980年起,国内学者对临床营养支持的需要性、实用性与迫切性有了一致的认识,认为应该在我国迅速、广泛地开展学习、推广与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同时,国外先进信息的涌入、学术交流不断增加,尤其是临床营养支持的设备及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制剂从国外引入并在国内生产,对推广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起到极大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临床普及阶段,随着营养支持疗法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逐步成熟,营养支持疗法逐步被临床各专科接受,成为治疗措施的一部分,对许多患者的康复发挥积极作用,诸如短肠综合征、肠外瘘、烧伤、严重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营养不良等。目前年使用PN的中国患者超过500万例。

为了使我国的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更广泛、更科学地发展,尤其在我国医疗资源受限的条件下,合理地使用营养支持应成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根据我国的临床实际情况,参考国外的资料,2005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CSPEN)开始组织编写相关指南,2008年出版了《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目前,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也将临床营养学科配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我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临床医师对营养支持疗法的理论和营养制剂的种类、特点、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营养支持监测等知识掌握有限,因而对营养制剂的使用不规范、对临床营养的认识和应用也存在误区。2004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了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协作组,调查和研究了大城市大医院和中小医院(分2个阶段)的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发现大城市大医院的普通外科患者中,营养不良(不足)的发生率只有10.1%左右,在某些地区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已经超过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即在某些单位出现过度应用。另外,消化内科患者的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在12.4%左右,已经高于外科患者,但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明显低于应该应用的患者,即应用不够。根据2020年底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患者营养膳食白皮书(2020—2021)》,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8%,但真正得到规范化营养治疗的仍非常有限。

2.未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工作,对某些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未制定营养支持计划,也有少数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

3.营养支持存在不规范应用

(1)对营养支持方式选择的不规范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国际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按照费用计算,美国PN与EN的比例为55%︰45%,而我国是93%︰7%。

(2)具体给药方法的不规范也非常普遍,包括PN采用单瓶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制剂;高渗透压肠外营养液经外周静脉输注;PN输注过程中冲管不规范造成堵管的发生率较高等;忽视应针对患者的状况选择营养制剂,如氨基酸的使用量和品种;忽视对EN与PN制剂的浓度及输入速度的调整,导致高浓度溶液快速输入后发生患者不耐受等。

4.营养制剂处方不合理现象,包括非蛋白质热卡与氮的比值、糖脂比不合理;配伍禁忌,如电解质超量或加入其他药物造成营养液不稳定;脂肪乳超剂量以及应用于存在禁忌证的患者;营养成分不充足或存在患者不适宜使用的成分等。

5.由于肠内营养置管技术的局限性,口服肠内营养方式较为普遍,患者服用的剂量较随意,往往达不到所需的剂量,不能发挥EN的最佳效能。

6.大多临床医师不知道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状态评估,且对营养支持疗法过程中的监测也不够重视。

三、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发展方向

尽管现代营养支持疗法已有非常大的发展,但还不够成熟、完善,仍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基础和临床研究

对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虽已有所了解,但在机制方面的研究还缺乏深度,某些特殊营养底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也需进一步探索和给予恰当的评价。例如对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评价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今后还需有更多的研究;关于精氨酸、免疫营养素等对机体的利弊也是意见相左,值得进一步探索。另外,应激后的“胰岛素抵抗”现象的机制以及如何防治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阐明这些问题,需要做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二)新制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在PN方面,新配方的脂肪乳已陆续开发,包括结构型中/长链脂肪乳、以橄榄油或鱼油为原料的脂肪乳等,这些乳剂具有在体内代谢迅速、能减少炎症因子产生、利于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等特点。双腔袋、三腔袋的PN产品可能适用于相当多的病情稳定的患者,既符合配制原则,应用时又很方便。

(三)特殊患者的营养支持仍存在难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等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器官功能均存在不少复杂的问题,营养支持的效果往往较差,实施后的并发症也多,应该作为重点研究,并及时总结。 67bgiPQKn3YYFtpjTRXk4ub0ugvMNRL2kwNVKJLP+eUlpY3dh/V265n/C2NatX9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