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肺移植术后患者的ICU管理

(一)呼吸系统管理(表5-1)

表5-1 呼吸系统管理原则及策略

续表

(二)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PGD)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

时间点+严重程度

(1)PGD是移植后72小时内最常见的并发症。

(2)移植肺发生的多因素损伤。

(3)也被称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2.临床特点及病理表现

(1)严重低氧血症、非心源性肺水肿、影像学上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双肺弥漫渗出。

(2)典型病理改变是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

3.分级

(1)根据氧合指数和胸部X线片表现进行分级。

(2)分别在入ICU即刻和入ICU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评估。

1)0级:PaO 2 /FiO 2 >300mmHg且胸部X线片没有肺水肿。

2)1级:PaO 2 /FiO 2 >300mmHg且胸部X线片有肺水肿。

3)2级:PaO 2 /FiO 2 200~300mmHg且胸部X线片有肺水肿。

4)3级:PaO 2 /FiO 2 <200mmHg且胸部X线片有肺水肿。

4.鉴别诊断

心源性肺水肿、肺炎、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超急性排斥)、肺栓塞、肺静脉吻合口栓塞、误吸。

5.治疗

支持治疗为主;再次移植是不得已的选择。

(1)PGD3级以下或PGD3级但肺动脉压正常: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和最佳液体管理。

(2)严重的PGD3级(氧合改善困难、肺动脉压增高):通过最佳通气方式、液体管理均不能改善时,建议使用VV-ECMO(严重PGD者24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6.预后

(1)发生PGD后72小时节点的评分与预后相关;严重者病死率30%~40%。

(2)PGD为远期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危险因素。

(三)循环系统管理(表5-2)

表5-2 循环系统管理原则及策略

续表

续表

(四)排斥反应(表5-3)

表5-3 排斥反应类型及处理原则

续表

(五)免疫抑制治疗

首选的维持方案为他克莫司+泼尼松+霉酚酸酯三联(表5-4)。

表5-4 常见抗排斥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

续表

续表

原则:

1.分阶段治疗

早期强力免疫抑制(免疫诱导);逐步降强度,维持低水平。

2.联合治疗

阻断排斥反应多个环节;小剂量多药联合,避免毒性叠加。

3.避免过度抑制

避免发生机会感染、肿瘤。

(六)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1.术后早期(1个月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1)细菌感染为主:

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如假单胞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

(2)真菌感染:

系统性真菌感染见于支气管吻合口、支气管、侵袭性肺炎等,术后2个月内发生率最高,以念珠菌属和曲霉较为常见。

(3)病毒感染:

术后近期的病毒感染主要来自医院内感染和/或潜伏病毒的复发,目前术后常规采取CMV预防措施,术后30天内发生CMV感染相对少见,多于移植后1~3个月发生。

2.术后早期感染的预防方案(表5-5)

表5-5 术后早期感染的预防方案

续表

注: a ,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①术前/术后曲霉定植者,移植前6个月内培养阳性风险最高,移植前1年内培养阳性风险增加;②应用甲泼尼龙冲击/ATG;③单肺移植;④气管支架;⑤吻合口裂开;⑥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400mg/dl)

b ,免疫抑制剂与抗真菌药物合用时剂量调整方案:

c ,更昔洛韦剂量调整:

3.术后早期感染的监测

(1)术后1个月内以院内获得性感染为主,尤其需警惕耐药菌。

(2)笔者医院肺移植术后病原菌分布: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占前三位,其中MDR及CR多见;嗜麦芽窄食单孢菌、阴沟肠杆菌、纹带棒状杆菌亦不少见。

(3)多次留取病原学,尽量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生素。

(七)其他脏器功能监测

1.外科情况 需及时识别并联系胸外科处理,如出血、吻合口瘘、肺动脉狭窄、肺静脉狭窄、胸腔感染等。

2.急性肾损伤(AKI)。

3.消化系统常见并发症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2)消化道溃疡/大出血。

(3)急性胆囊炎。

(4)急性胰腺炎。

(八)抗凝

1.外科情况稳定后尽早开始抗凝治疗(剂量不宜过大,LMWH 0.3ml q.n.)。

2.监测血小板、血红蛋白、凝血、皮肤黏膜、大便潜血等情况。

(九)睡眠问题

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褪黑素。

(十)康复和营养支持

1.营养支持、血糖管理。

2.康复

(1)只要病情允许,尽早下床活动。

(2)暂时无法脱离者可床上被动/主动运动。

(3)笔者医院实际情况:与呼吸治疗师、床旁护士、物理康复科制订康复计划。

(黄琳娜) rNV6LBoq700YYnLxUvacmd3lgnXf7AuMitWS6vvAGZhit+/7lOk5wLN6B72O6YD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