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金哲院士简介

张金哲,1920年9月25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特需小儿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在北大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先创建了小儿外科专业,为中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1954年筹建儿科系,1955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建立了当时规模最大、亚专业较全的小儿外科,1957年参与编写小儿外科学教科书,1958年受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小儿外科医师进修班,同时开始为儿科系学生讲课。四十余年来,学员遍及全国各省,早期进修班学员多已成为各地小儿外科带头人及骨干。

1964年,全国小儿外科医生人数初具规模,要求筹建小儿外科学分会及杂志。张金哲为发起人及主要筹办人之一。1987年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张金哲任首届主任委员,现仍为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顾问及《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名誉主编。在国际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曾任亚洲小儿外科学会执行委员十年,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中国地区主席,《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及《世界小儿外科杂志》海外顾问。

六十余年以来,张金哲致力于小儿外科临床一线工作,早年间主要致力于小儿外科急症,改革开放后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为工作重点,近年来主持小儿肿瘤临床研究。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超前进入小康,对医疗保健要求的时代性变化,他开始致力于小儿外科第三态与透明医学等前沿问题的研究与宣传。他也曾对不少小儿外科技术进行改进与创造,如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张氏钳”、先天性胆道畸形手术中防反流的“张氏瓣”、先天性无肛门手术中的“张氏膜”,以及新生儿肛肠一期根治手术等,均被国际同行称道。发表论文250余篇,著有《实用小儿外科学》《小儿门诊外科学》《实用小儿外科新型手术图解》《实用小儿肿瘤学》《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等40余部专业图书,获得科研成果奖10多项。科普著作十余部,在各种科普刊物上经常发表短文,1991年被授予“突出贡献科普作家”称号。1951—1952年任北京市志愿手术队队长,荣立一等功两次。1986—1996年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被卫生部授予“精神文明奖章”,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Denis Browne金奖”,此奖项为国际小儿外科的最高贡献奖。2002年荣获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2003年荣获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2007年荣获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10年荣获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终身成就奖”,同年荣获“宋庆龄儿科医学终身成就奖”。现已年逾百岁,身体健康,仍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工作岗位上。 aL7qUjXhSEYAJlHp0p5S0WJcqg3cwoNF5/R/ZxyHKbpuHYhh8s16EvKy1zj2XG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