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一个血尿酸负值的刨根究底

【案例经过】

2018年1月22日,中午上班的同事发现一名患者的尿酸(UA)结果是负数(-127μmol/L),重新复查结果还是负值(-130μmol/L)。13:30上班后,找我们一起讨论,问到底是咋回事?我一看把我吓了一跳,奇怪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这么低的负值。

我便下意识地去检查室内质控、试剂和标本性状等。今天尿酸质控高、低值均在控;期间没更换过试剂;其他患者结果也没发现有问题;标本无溶血、无脂浊、中度黄疸。中度黄疸对尿酸检测干扰不会那么大的,平时更高的黄疸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检查此项目的反应曲线(图19-1),对比某一正常UA结果的反应曲线(图19-2)。从反应曲线中可以看出,样本S+R1试剂过程明显异常,产生较高的吸光度,怀疑可能存在什么物质的干扰引起的浊度。于是,我稀释标本复查,结果是有了,反应曲线仍是不正常的,同时也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用蒸馏水稀释的标本出现浑浊,慢慢的出现了沉淀,而换用生理盐水稀释的标本未出现浑浊。

图19-1 异常UA反应曲线

图19-2 正常UA反应曲线

【沟通体会】

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电话联系该患者的主治医生,询问病史资料以及用药情况。得知这是一个以腹痛就诊的患者,根本没用过什么药,平时也没有其他用药史。我纳闷了,我对医生说明尿酸的情况并且让他联系患者,第二天空腹来检验科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查。隔天早上,该患者来到检验科,我又详细询问了患者一些相关情况,了解到平常也没服过什么药物,除了肝性面容明显,故基本上可以排除药物干扰;同时给该患者采集抗凝和不抗凝标本各一管,分别做了尿酸检测,血浆结果还是负值(-121μmol/L),而血清结果也是低值结果,两者的反应曲线均存在上述的异常。

百思不得其解,为彻底搞清楚这一问题,我求教一个生化群的老师们。经过老师们的提示,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RF)在蒸馏水中会出现浑浊,这种现象也会导致UA出现负值。于是,加做了RF和免疫球蛋白项目,结果出乎我的意料:RF 17 200IU/ml、IgG 27.40g/L,IgA 5.51g/L,IgM 7.92g/L。难道是高滴度RF干扰血尿酸的检测?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我另外寻找了几例高滴度的RF(14 800IU/ml和15 600IU/ml)的标本检测尿酸来佐证这一观点,结果也出现类似的反应曲线;同时用其中同一患者的尿液测定尿酸,反应曲线均正常。这说明血尿酸检测可能受某种大分子蛋白类物质的干扰。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向临床提供准确的患者数据呢?从上述中我们发现高滴度类风湿因子(RF)可能对尿酸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测定尿酸结果有干扰,那么换种方法检测呢,比如干化学法。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干化学检测尿酸在本单位未开展。因此,在找不到另一种方法学的情况下,只能用生理盐水以不同稀释倍数稀释的标本并检测,寻找合适的稀释度(以反应曲线基本正常为准),最后报告相对准确的结果。我再次联系该患者的主治医生,解释了一下患者的尿酸结果,建议参考尿尿酸结果。由于该患者的情况特殊以及肝功能异常,最后建议患者住院做一些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这是一例特殊的高滴度类风湿因子(RF)对尿酸结果影响的案例。类风湿因子是由于感染因子(细菌、病毒等)引起体内产生的以变性IgG为抗原的一种抗体,故又称抗变性IgG的抗体,可与IgG Fc段结合。常见的类风湿因子有IgM型、IgG型、IgA型和IgE型。我们测定尿酸用的是尿酸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基本原理为:在尿酸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OD)的作用下与4-氨基安替吡啉(4-AAP)和3,5-二甲胺二钠盐(MADB)氧化生成蓝色染料。通过在波长660/800nm处测定染料量并算出尿酸浓度。磷酸氢二钾在反应体系中提供一个稳定的pH环境。在本案中,从异常反应曲线可以看出R1与标本混合后,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可能是标本中的高滴度RF与R1试剂中某些成分发生了反应,消耗了R1中的某些有效成分,从而改变了试剂的pH、离子强度或等电点等。

在日常工作中若发现尿酸结果异常偏低且无“G”旗标的标本应及时查看反应曲线加以判断,避免发出错误报告。

(叶亚丽) 3FVlgvvFKw0aTXxrejFYK8JwE3Oej74q5MTUi3KKBjYGNsRx6/3JYF9NA1m9ql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