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这标志着我国新生儿科和眼科共同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工作迈入了规范化的进程。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深圳最早开展了眼科医生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ROP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工作。2007年,基于三年多的临床资料积累,立足于国民国情,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携手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本ROP相关专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近十多年来,完整意义上涵盖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的“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防治”工作逐步开展起来。新生儿视网膜疾病是儿童“盲”和低视力防治工作的起点和重点;在儿童早期,尤其是在新生儿期,“可避免盲”和“可治疗盲”占多数,因此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早筛查、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尚无足月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和防治的国家层面临床指南,如何有效构建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防治三级网络,保障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如何规范筛查与防治技术,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与运用;如何应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来高效开展筛查与防治工作;如何开展新技术转化研究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如何深入推进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基础研究及预防等问题日渐凸显。为此,我们再次携手多学科专家撰写了《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防治》一书。
本书注重实用性与科学性,以常见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诊疗和防控为主线,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为读者提供一本“读得懂、用得上”的参考书。
书中扼要地介绍了“人类视网膜血管发育新认识”“遗传学与基因疗法”“干细胞临床应用”“人工视网膜假体”“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影像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等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还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和“多模式眼科医学影像临床应用”等新方法。希望开拓大家的视野,加深读者对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防治基础、医疗新技术和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拓展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思路。
本书分为三篇十五章。第一篇介绍了在新生儿病房进行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筛查方法和护理配合,在新生儿科床旁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玻璃体腔注药术的注意事项,以及玻璃体手术在新生儿病房围术期管理的具体要求;第二篇介绍了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普适性方法,并从档案管理、转诊、低视力康复、伦理学和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是对儿童眼保健从业人员进行新生儿视网膜疾病诊疗工作的具体指导;第三篇对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疾病在内的常见新生儿视网膜疾病进行了系统讲解,并对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应用、基因和干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进行了展望。从实践出发、图文并茂、可模仿性强,可为妇产科、新生儿科、儿童眼保健科、小儿眼底病科从业人员开展新生儿视网膜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本书作者为来自新生儿科学、眼科学、儿童眼保健学、眼底影像学、麻醉学、遗传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临床和科研一线工作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编撰历时两年半,作者们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认真撰写,反复讨论修改,力求向读者们奉献一本实用的参考书。新生儿眼底图像采集来之不易,有的图像在清晰度等方面尚难令人满意,且限于作者学识水平,本书可能存在不足乃至错漏,还请广大读者海涵与指正。
衷心感谢各位编写者的辛勤付出,并向提供病例和图像资料的同仁致敬。衷心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辛勤付出的友人。
期望本书能为中国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防治事业,奉献一小束“光亮”。愿天下所有新生儿都能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防治》编写委员会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