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是指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因各国医疗保健水平差异很大,其定义有所不同。目前国际上有四种定义:①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②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500g)至生后28天;③自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④自胚胎形成至生后7天。我国目前采用第一种定义。围生期的婴儿称围生儿,由于经历了宫内迅速生长、发育,以及从母亲子宫内向子宫外环境急剧转换的阶段,其死亡率和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均较高,尤其是在生后24小时内。
新生儿(neonate/newborn),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阶段的延续,与产科密切相关。新生儿分类有不同的方法,分别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及出生后周龄等来划分。
胎龄(gestational age,GA)是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后第1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①足月儿(term infant):37周<GA<42周的新生儿;②早产儿(preterm infant):GA≤37周的新生儿;③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GA≥42周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指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①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BW<2500g,其中BW<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BW<1000g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LBW儿中大多是早产儿,也有足月或过期“小于胎龄儿”。②正常出生体重(normal birth weight,NBW)儿:2500g≤BW≤4000g。③巨大儿(macrosomia):BW>4000g。
①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②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③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LGA):BW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
图1-1-1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①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和死亡的概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②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出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是指受高危因素威胁的新生儿,包括已出现病态和有发病潜在危险者。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虽然最终只有一部分出现相应的疾病,但其发病和死亡的概率远高于无高危因素者,部分可能影响后期的生存质量,应密切观察高危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应当指出,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不都在出生后立即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或体征,如肺透明膜病、糖尿病母亲所娩出婴儿的低血糖症常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发生,败血症可出现在生后数天,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可在生后数天或数周后才出现明显的症状、体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也在生后数周才出现体征。根据不同高危因素,对高危儿进行连续观察,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防治措施。对已经发生严重疾病的高危儿,疾病治愈后还应进行长期随防。
了解新生儿期各系统的生理特点,有助于加深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在合并先天性、遗传性等全身病时,对全身,尤其是神经系统方面影响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同时也能加深对小儿眼底病科医生与新生儿科、儿科等多学科医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min,如持续60~70次/min或以上,称呼吸急促,常由呼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新生儿呼吸道管腔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发生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及拒乳。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90~160次/min。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
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2~3天排完。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等消化道畸形。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一周内每天排尿可达20次。
足月儿出生时血红蛋白平均为170g/L(140~200g/L),由于刚出生时入量少、不显性失水等原因,可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浓度上升,生后24小时最高,约于第一周末可恢复至出生时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占70%~80%,5周后降至55%,随后逐渐被成人血红蛋白取代。血容量为85~100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脐带结扎延迟可从胎盘多获得35%血容量。白细胞计数生后第1天为(15~20)×10 9 /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期水平[(10~12)×10 9 /L];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相近,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血小板计数与成人相似。由于胎儿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少,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较低。眼科手术时应高度重视出血量与出血风险。
新生儿脑部相对大,但脑沟、脑回仍未完全形成。足月儿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小时,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不全,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的原始反射。对新生儿视网膜疾病患儿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早产儿尤甚。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温,可发生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或寒冷损伤;但若环境温度过高、进水量少及散热不足,可使体温增高,发生脱水热。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60%,这是设计新生儿筛查检查室和手术室环境的依据。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表1-1-1),可根据初生婴儿的体格特征和神经发育成熟度来评定其胎龄。目前国际上有数种评分方法,常用的有Dubowitz评分法和Ballard评分法。
表1-1-1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的“生理性体重减轻”范围在10%~15%,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下降可至20%。一周后早产儿体重开始恢复,至2~3周末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若早产儿患有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营养供给不足,则生后早期体重恢复、增加缓慢,甚至会出现体重下降。认识早产儿出生后1~3周体重变化,对ROP体重的采集有临床意义。应该强调筛查标准“出生体重”是在产房出生后的“即时体重”。
早产儿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或青紫。30%~40%早产儿呈现间歇性呼吸暂停及喂奶后暂时性青紫。
早产儿心率偏快。早产儿由于血容量不足或心肌功能障碍,容易导致低血压。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常常延迟,常可导致心肺负荷增加,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损害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胎龄愈小,吸吮力愈差,吞咽反射愈弱,甚至无吞咽反射,胃容量小,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早产儿肾小球和肾小管不成熟,处理水、电解质和酸性物质能力差,易出现低钠血症。
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在出生几天后,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更迅速。体重愈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降低发生愈早。早产儿血容量为85~110ml/kg,周围血中有核红细胞较多,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稍低于足月儿。血管脆弱,易出血。常因维生素E缺乏而引起溶血。
早产儿神经系统成熟度与胎龄有关,胎龄愈小,原始反射愈难引出或反射不完全。此外,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管膜下存在着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易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
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
上述早产儿各系统异于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提示我们在筛查、干预、治疗早产儿的视网膜疾病时,应高度警惕其风险,高度重视与新生儿科医生的密切合作。
20世纪初期,低胎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很难存活下来,因此研究者对存活早产儿在婴儿期间的眼科以及全身发育情况所知甚少。随着新生儿护理、救治医学技术日益进步,早产儿存活量增加,存活早产儿在儿童期间出现视力受损、盲眼的情况逐渐被发现,他们的眼内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ROP是采用医学科技挽救早产儿生命时未曾被预料到的后果,现在人类还在致力运用更多现代医学干预来解决它。
1942年,Terry首次以个案报告“早产儿晶体后纤维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s,RLF)”。Owens等进一步首次报道一系列RLF患儿观察结果,首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描述了RLF的急性期病变,ROP命名一直沿用至今。Campbell等认为该病发生、发展与高浓度吸氧有关。1947—1956年这段时间,ROP的研究范围小,且处于早期摸索阶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之归为“ROP认识初始期”较适宜。
国外ROP流行病学研究学者按照ROP流行特点、临床筛查指标与干预、基础研究的成果和全世界各国ROP工作成果等综合状况提出按年代来划分ROP流行病学史(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9年,197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4年)。参照国外作者划分ROP流行病学史报告,结合我国ROP实践,我们自“ROP认识初始期”后,分为以下三个时期来阐述。
这一时期,早产儿出生数量逐年增加,早产儿救治医学不断改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上升,肺、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减少,随之而来的却是ROP发病率攀升,盲童数量增加。
Kinsey等合作发表的临床研究报告认为“高浓度氧”是ROP发病率攀升的主要原因,引发了当时新生儿病房医疗实践的急剧转变,强化了对新生儿、婴儿病房“自由用氧”限制措施;这大幅降低了早产儿ROP发病率和ROP盲童数量,但同时又带来了早产婴儿死亡率、全身各系统疾病发病率急速上升。若单纯限制吸入氧体积分数的策略,每预防1个ROP患儿致盲,付出的代价是16个患儿由于低氧而死亡,“一升一降,又一降一升”是该时期的特点。这促进了“如何合理用氧”“氧疗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医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新发展和进步。通过对ROP病例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积累、分析,逐渐揭示了ROP患儿的眼部及视网膜变化。
此阶段开始重视“氧浓度”及“合理用氧”,且随着NICU医学技术进步及推广应用,美国、欧盟等高经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存活率显著增加;ROP筛查、医学干预手段在大数量新生儿、早产儿的临床应用研究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国际ROP命名委员会制定了ROP诊断及命名的规则。美国出台早产儿合理用氧及ROP筛查指南;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协作组(cryotherapy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CRYO-ROP)的流行病学调研报告和冷凝科学规范临床研究为代表的短期、长期结果资料的逐步发表,推动了ROP规范筛查与干预治疗的快速进步。ROP发病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的研究方面也有了很多新发现,采取相应医学干预方法,“需治疗ROP”(重症ROP)治疗方法获得推广应用,其疗效获得临床验证,ROP发病率逐年下降,且趋向相对稳定;早产儿死亡率、肺及支气管发育不良等全身性疾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高经济收入国家的ROP筛查与干预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在全世界推广实践。
我们尝试把这一时期按照ROP流行病学方面出现的不同侧重点分为1970—2000年和2001—2013年两个阶段分别叙述。
该阶段,高经济收入国家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开展ROP筛查和干预、治疗,临床病例观察、研究,不断累积了较多经验;制定指南、规则,颁布和推广是这个时段的特点。1984年在美国眼科年会上,来自11个国家的23名专家(包括儿科、儿童眼科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家)组成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ICCROP),推荐在全世界采用统一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ICROP)。1984年后依照该国际分类法,美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协作组实施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随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协作组(early treatment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cooperative group,ET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协作组(laser ROP study group)相继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1986年美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冷凝治疗协作组开始研究“经巩膜冷凝”治疗重症ROP,基于大数量病例对“需治疗ROP”的分区及分期指征、治疗效果及评判标准、视功能与预后、眼组织结构、眼部并发症、屈光不正状况、对全身发育影响等多方面开展研究,相继发表了3年、5年、10年、15年等一系列追踪研究结果报告。10年研究结果报告ROP冷凝治疗组因ROP发生视力不良的比例为44%,对照组为62%;发生后极部视网膜皱褶、视网膜脱离等不良组织结构改变,冷凝组为27%,对照组为48%。这为针对ROP科学开展筛查、防治打开了一扇“光明大门”,全世界的ROP筛查、防治借鉴这些成功经验而得以逐步推广铺开。
1987年,依照上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国际ROP命名委员会在美国眼科年会上进一步讨论、修正、完善了1984年ROP国际分类法,收纳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病变(threshold ROP)、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ROP)的概念。
进入20世纪90年代,ETROP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激光光凝与冷凝治疗ROP的疗效、眼底组织结构改变、屈光不正状况等变化、结果。统计学分析数据表明:激光光凝治疗均明显优于冷凝治疗。目前激光光凝治疗ROP已基本替代了冷凝治疗,且可以在NICU床边施行。
总结自1984年以来的ROP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1997年美国眼科学会、美国小儿眼科学会与斜视学会联合正式发布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有关这个阶段世界各国ROP流行病学发生、发病与治疗情况,汇总见表1-1-2。
表1-1-2 世界各国ROP筛查结果汇总(2000年以前)
注:“—”表示具体筛查例数资料空缺,日本、法国、荷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未列出
① 代表在筛查人群中的阳性病例占比
② 代表在筛查阳性病例中符合治疗指征者的占比(按流行病学严格意义,可理解为“发现率”“发生率”)
③ NM表示相关文献未提及
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BW,出生体重;GA,胎龄
21世纪可视为ROP流行病学第二个时期的第二阶段。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高经济收入国家在前述第一阶段ROP筛查、干预治疗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在中国、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逐步推广铺开,很多国家相继发布适合各自国情的筛查指南,开展ROP筛查、治疗。全世界眼科、儿科专家们对ROP主要病因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ROP发病、病情发展为重症ROP(潜在性致盲),与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最密切相关,其中出生体重显得更为重要。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生理病理基础。
200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世界第三届ROP会议,与会专家们就ROP遗传学、ROP发病机制、新的临床研究发现、先前发布的ROP国际分类法和新增补充概念、新的治疗方法探索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总结。
Lutty等及随后的Flynn等基于大量基础研究和过去积累的丰富临床资料,在ROP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阐述了胚胎期视网膜血管发育存在“vasculogenesis”和“angiogenesis”2个相对独立又有连续性的阶段,同时指明在这2个阶段分别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2个关键生物因子调控影响,揭示了ROP发生与发展过程存在“Ⅰ期(PhaseⅠ)”和“Ⅱ(PhaseⅡ)”2个关系紧密的演变过程,ROP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功和突破。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召集1987年国际ROP命名委员会的专家及新补充专家,共同对1987年ROP国际分类法主要标准充分讨论,并再次予以确认。在ROP分类中补充: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极重型“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正式定义命名为: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ROP附加(plus)病变增加了早期病变的定义并命名为“pre-plus”,对眼底筛查时Ⅰ区范围界定、检查方法进一步解释。委员会表示,经过多年努力,ROP筛查、干预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等工作已在全世界范围有序、规范地实施、推广开来;该项工作已迈入常态。
2006年美国眼科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又对2001年制定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进行了修订,并补充了其第2版的新要求、说明。明确了“ROP”是一个专有名词,定义为单指发生在未成熟视网膜组织上的一个病理过程,其可能会发展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从而导致功能上的损害或完全失明,这个命名定义严格消除了在ROP认识和工作中的歧义。对ROP流行病学临床筛查资料分析时,强调急性期ROP筛查开始时间需要按新生儿胎龄(矫正胎龄)统计;需治疗ROP发生“时间窗”的窗口时间点,矫正胎龄比出生后胎龄更有直接相关性。该指南明确指出,ROP筛查指南是探索性的而不是循证医学的文件。在2013年,美国儿科学会眼科分会、美国眼科学会、美国儿童眼科与斜视学会、美国矫形与整形学会又一次联合发布了ROP筛查的新指南。再一次确认2006年指南中关于ROP的严格定义。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ROP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较多,有临床意义的主要包括:先兆子痫(子痫)、出生后婴儿低血压、产程用子宫收缩药、新生儿评分低、新生儿窘迫综合征、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呼吸暂停、肺表面张力剂应用、呼吸机通气、辅助用氧、动脉导管未闭、缺氧缺血性脑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贫血、血小板减少、输血、败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碳酸血症、颅内出血、低血糖、胎膜早破、子宫绒毛羊膜炎、营养状况差等;但这些仅是ROP发生、发病的影响因素,只有胎龄和/或出生体重是根本因素。“何为安全用氧标准?”仍是ROP流行病学研究的突出问题。
高体积分数氧吸入与ROP之间的关联已是公认的事实。STOP-ROP多中心研究协作组、Askie、BOOST Ⅱ多中心研究协作组等的诸多研究显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氧疗维持高氧饱和度目标、氧和血氧分压非正常波动可明显增加ROP,尤其是需治疗ROP的发病率。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采取空气吸入是不合适的,这可能导致低氧或高氧情况。国际新生儿复苏项目发布的早产儿复苏指南中,亦认为对早产儿采取空气或纯氧复苏不合适。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一部得到新生儿科、儿童眼科专家们广泛认可的用氧指南,这是流行病学时期第二阶段出现的迫切、亟需更大范围多中心研究解决的难题。
第二个时期的第二阶段内,许多国家ROP发病率相对稳定,防治效果明显,这一阶段也要求以2013年新发布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替代之前的老指南。此时的研究者们特别期待早产儿“氧浓度”“合理用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新的突破,进而使专家们能制定出全世界认同的规范、指南来指导临床实践。有些新生儿专家、小儿眼底病科专家认为这是下一个ROP流行病学时期的重要工作和重要特点。第二个时期第二阶段世界各国ROP筛查发病率汇总见表1-1-3。
表1-1-3 世界各国(地区)ROP筛查结果汇总(2001—2013年)
注:“—”为数值缺失
① 筛查人数中的阳性病例占比
② 筛查阳病例中符合治疗指征者占比
③ 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芬兰、以色列、日本、瑞典、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瑞士
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急进型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PMA,矫正胎龄;BW,出生体重;GA,胎龄
表1-1-4、表1-1-5为美国全国三个年份住院新生儿中的早产儿依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分组的ROP发病情况。这些大数据表明:美国进行正规ROP筛查已30多年,目前符合其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超筛查标准范围,即出生胎龄>33周;或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仍然可筛查到ROP患儿。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数量增加,ROP总量增加。这也说明全世界ROP防控形势不容乐观,ROP机制研究仍面临很大挑战。
表1-1-4 美国全国住院4周早产儿不同出生体重组别ROP发病率(2006年、2009年、2012年)
注:“—”为数值缺失。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表1-1-5 美国全国住院4周早产儿不同出生胎龄组别ROP发病率(2006年、2009年、2012年)
注:“—”为数值缺失。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中国开始按国家的ROP筛查指南进行ROP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是在21世纪初。当时中国一些大城市出现早产儿救治存活后,因发生ROP(晚期病变)致盲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国内专家按前期工作对ROP相关认识和初步检查提供意见,于2004年由卫生部向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正式发布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撰写的《我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特点和筛查指南》发表于《中华眼底病杂志》。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和中心城市逐步开展ROP的筛查和干预治疗,对ROP的认识很快普及到国内广大民众。相关研究人员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专题”连续组稿和约稿,刊发了数十篇ROP方面的论文。《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等期刊也相继发表了ROP和NICU方面的技术,以及早产儿治疗用氧方面的临床研究论文,反映了我国ROP流行病学、ROP防治相关研究正在快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与进步。
自2003年起,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一批中青年医生携手合作,在深圳地区全力开展ROP筛查和干预治疗工作,结合国外ROP工作先进经验,实行眼科医生进NICU与新生儿科医生密切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ROP筛查,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激光光凝系统在NICU床边施行激光光凝治疗“需治疗ROP”患儿。2007年,上述三家医院医务人员撰写出版我国首部ROP专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得到原“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叶鸿瑁教授肯定,称之为“ROP深圳筛查防治模式”。经过10多年努力,深圳地区ROP筛查、干预治疗、防控获得良好效益。ROP筛查基本覆盖全市各区、镇;“需治疗ROP”的患儿100%获得及时干预治疗;深圳市已多年无ROP 4期以上严重病例发生。
ROP发病率按年度变化,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湖南省长沙市和美国具体情况对比见图1-1-2、表1-1-6~表1-1-8。
图1-1-2 深圳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情况数据分析曲线分布
A.深圳地区年度ROP筛查情况例数变化;B.深圳地区ROP筛查年度ROP发病率和重症率(资料来自深圳市眼科医院ROP筛查诊疗团队)。
表1-1-6 中国湖南地区2006—2013年ROP筛查情况
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BW,出生体重;GA,胎龄
表1-1-7 中国湖南地区2006—2013年ROP筛查年度变化情况
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表1-1-8 美国KID LOS>28天的住院新生儿ROP发病率和死亡率(2000—2012年变化)
注:“—”数值缺失。①括号中为发病例数/LOS>28天的新生儿总数。②括号内为病死例数/住院ROP新生儿总数。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KID,美国全国儿童住院新生儿数据库资料;LOS,住院时间
上述是中国两地ROP筛查、防控多年的工作情况及逐年变化情况,大体上能反映我国ROP工作进步动态:初期筛查总例数少,后逐年增加,覆盖医疗机构数量也逐渐增加;发病率初期较高,需治疗者所占比例也较高,不时还发现因ROP致盲的患儿。随着NICU不断建立及早产儿救治技术提升,用氧规范、ROP筛查技术及仪器进步和普及,社会广大家长认同感的提升,以及ROP医学知识普及宣传,近年来接受筛查的总人数明显增加。一些先进地区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且筛查总量波动不大,而ROP发病率基本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内;“需治疗ROP”病例能得到及时治疗,基本避免了ROP盲。
对比相同阶段的美国2000—2012年全国大数据,住院4周新生儿中ROP发病率等情况,我国一些ROP筛查、诊治工作先进地区在主要指标方面正在追赶国外先进水平。
目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开展了ROP筛查、干预治疗,并报告了ROP发病率及开展工作情况(表1-1-9)。可以看出各地差异较大,西北、西南地区,“穷、边、少”地区普遍落后于沿海、中心城市地区。
表1-1-9 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ROP筛查结果汇总
续表
续表
注:“—”为数值缺失。①为符合筛查标准早产儿人群中ROP阳性占比(按严格流行病学定义,可能理解为发现率或发生率,仅供参考)。②为筛查ROP阳性病例中需要治疗者占比,包括阈值病变,Ⅰ型阈值前病变。③通过广角数码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仪器筛查。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BW,出生体重;GA,胎龄
与在ROP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工作上处于前列的国家相比较,中国整体落后差距仍明显。
2009年,由卫生部委托组织的一项全国三甲医院NICU现状调查发现,109家医院仅57家医院(52.29%)开展了ROP筛查,其余52家医院需转院筛查;“需治疗ROP”患儿及时、规范完成治疗率也低,仅9家医院(8.25%)可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或冷凝治疗。2010年又对国内16家不同地区知名三甲医院NICU的早产儿用氧和ROP筛查情况进行了调查,4家医院可自行完成ROP筛查、治疗,6家需把“需治疗ROP”婴儿转外院治疗,6家医院没有开展ROP筛查亦无稳定合作筛查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在ROP专科门诊不时发现外地转来的ROP 5期盲童。
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大体处于世界ROP流行病学第二个时期。
2013年以来,全世界ROP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面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事件和新情况。
1.美国儿科学会眼科分会、美国眼科学会、美国儿童眼科与斜视学会、美国整形与矫形学会联名发布了最新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代替2006年及以前的所有版本。
2.全美视网膜病研究协作组(Pan American Collaborative Retina Study,PACORES)首次报道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长达12个月观察研究眼部组织、全身安全方面结果。随后贝伐单抗消除ROP的血管生成威胁(Bevacizumab Eliminates the Angiogenic Threa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BEAT-ROP)研究协作组报道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ROP Ⅰ区和Ⅱ区后缘区病变,以及AP-ROP病变,逐渐获得了全球ROP领域眼科医生的认同,也引入应用到激光光凝治疗后疗效不佳、再复发的病例,或是二者联合治疗一些有并发症、复杂的病例。随后Stabe等刊文“ROP-IGF-1和anti-VEGF的时代到来了吗?”。全世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AP-ROP和Ⅰ区、Ⅱ区ROP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也用于联合激光光凝来治疗需治疗ROP。
3.WHO发起消除可避免失明的行动“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力”,以期望改变1999—2020年“可避免的视觉损伤”会翻倍的情况。全世界多国、多个研究中心相继发表了一些低视力儿童、盲童的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分析资料。在中国,2017年《中华眼科杂志》发表了眼科专家谢立信院士的《对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几点建议》,其表明“今后,不再把白内障复明作为国家防盲重点战略和全民参与的防盲任务,白内障的防盲工作应列为常态化”“应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列为今后防盲工作的重点”。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儿童视力损害和盲的疾病排位近年来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更加突显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控、干预治疗的地位。
4.近年国际上SUPPORT、BOOST Ⅱ等机构对早产儿安全用氧、安全用氧日标准、氧浓度、合理用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没有取得预期满意的临床结果。我们期待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新的突破,专家们能制定出全世界认同的规范、指南,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有些新生儿专家、儿童视网膜病专家认为这是今后ROP流行病学方面的重要工作。以上可视为进入ROP流行病学第三个时期的特征之一。
下面进一步对2013年后一些大数据报告,以及反映ROP流行病学新特点、新动向等方面的文献和新生儿专家、儿童视网膜病专家学者们的看法进行概述。Kong等统计分析了1999—2012年全球盲童的状况,美洲地区资料显示包括ROP在内的新生儿、婴幼儿视网膜疾病在致盲原因中占首位。美国56间盲童学校,可追根溯源且资料完整的3074例盲童中,致残、致盲疾病中ROP为第三位;ROP所占比例1999年为13%,2012年为14%。英国有文献报道,调研发现视力损害、盲眼的儿童中,ROP为前三位之一,占比为29%。Kong等提醒,对于1999—2012年这13年间ROP总发病率仍然未下降的严峻事实,要予以高度重视。
为检验2013年美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新版本应用后情况,美国ROP眼科专家Luding等采纳国家医疗保健费用和利用项目儿童住院数据库(The National Healthcare Cost and Utilization Project Kids Inpatient Database)大数据,对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ROP发病率从2000年的14.70%上升到了2012年的19.88%;体重750~999g早产儿组,ROP发病率为30.20%,体重>2500g早产儿组为2.40%。
在“需治疗ROP”患儿能否得到有效、及时、合理的干预治疗方面,情况同样不能令人满意。Soleb等统计分析了不同大洲多个国家的流行病学文献资料,测算出在2010年,全世界约有17万例ROP患儿潜在性地发生严重视力损害或致盲,而“需治疗ROP”患儿约有5.4万例,其中只有约42%能够接受正规治疗。经过多年努力,ROP防控、防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在中国,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于2013年对原指南进行了评议、修订,发布了《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仍保留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的筛查标准不变,增加了胎龄≤34周的筛查标准,治疗用氧标准也有调整。
国内ROP最新流行病学调研报告中,上海赵培泉教授等在IVOS期刊报道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上海两间大型三甲医院NICU符合中国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有3014名,完成筛查的早产儿为2825名(93.7%),ROP发病率为17.8%(503/2825),“需治疗ROP”为6.8%(191/2825),AP-ROP为1%(28/2825);如果按美国及英国现行筛查标准筛查,本研究中漏诊、漏治的ROP患儿分别有28例(14.7%)和18例(9.4%)%。深圳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协作组报道,2004年1月—2008年12月和2009年1月—2013年6月这两个时期,深圳市的ROP发病率分别为14.64%(429/2929)和11.47%(708/6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出生体重或胎龄高于相关指南筛查指标的早产儿组ROP发病率分别为3.87%和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报告进一步表明我国目前实施的ROP筛查指标不宜改变,“边、远、穷、少”地区还应适当提高筛查指标。
2013年后的ROP流行病学第三个时期,在ROP筛查、干预、防控、治疗方法等领域开展了新的探索;在涉及ROP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的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步,同时也展示给我们需关注的重点。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迄今仍然未能消除ROP带来的不良视力结果。ROP已成为全世界婴幼儿和儿童视力残、盲原因中前三位视网膜疾病之一。由于全世界出生早产儿总量上升,以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上升及其带来的总数量增加,ROP发病率目前仍然居高不下,存在发病率上升的潜在压力,ROP患儿总量仍在缓慢上升。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从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早产儿比例、出生缺陷儿比例等都有所增加。中国目前ROP筛查与干预治疗仍任务艰巨,叠加生育政策调整,带来了新的压力、新的挑战。
如今,临床治疗“需治疗ROP”病例可选择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这些方法已被证明有确切临床疗效,实施中也有效遏止了“需治疗ROP”患儿致盲的发生。但是治疗后不良情况,如近视发病率,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病率较足月新生儿的整个发育时期都高;且会对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产生影响,如视野受损,甚至远期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对于抗VEGF药物是否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影响人体重要器官发育,仍缺少长期的循证医学证据。
早期筛查ROP、及时对“需治疗ROP”患儿进行干预治疗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手段;目前仍然未能消除需治疗ROP不良视功能的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在高经济收入国家,ROP在儿童致盲原因中仍然排前三。一个仍持续存在、重要的全社会关注问题——ROP尚无专业有效的针对病因、预防发病的手段,其预防仍然依赖高投入、高成本,如大海捞针般的ROP筛查。
中国新生儿科、眼科筛查ROP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现有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NICU护理技术、病房/病床数量,以及设备欠缺且布局不均衡。应构建“从中心到大、中、小、微”的多级卫生机构组成的ROP筛查网络来转送“需治疗ROP”患儿,以及完成科学、规范化治疗快捷通道;还应普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和存活后ROP发生临床特点、加大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开发方面投入、更科学合理地对早产儿用氧,以及完善孕产妇早产预防、早产应对机制等。尚有大量工作需要医疗从业者们去完成。
从全世界流行病学现状看,ROP的筛查与干预防治工作仍在进步与完善的路上,任重而道远。
随着“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力”战略计划实施,全世界ROP筛查、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ROP筛查与干预防治医疗实践的同时,数量较少的一批小儿眼底病科专家、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科医生)、妇幼保健系统的专家,都逐渐认识到几个学科联合开展有序、规范、常规的儿童视网膜疾病(包括视神经疾病)早期筛查、预防、干预治疗,以及遗传咨询、疾病谱、病因学、流行病学调研的重要性。我国一些在ROP筛、防、控、治体系建设较完善地区的医疗单位,也同时延伸开展新生儿眼底病筛查、防治工作。初步报告的结果发现很多隐匿性、高致盲性,甚至会危及生命的儿童眼底病在新生儿期就已经存在。
2011年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发行了由Reynolds和Olitsky编撰的 Pediatric Retina ,我国空军军医大学知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专家及儿童视网膜疾病专家王雨生教授和他的团队把该书译成中文并在2013年出版,一个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防、控、治一体化的眼科业务模式快速兴起。中国在新生儿、小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与干预治疗、临床研究并没有落后,一些先行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目前可列入国际先进行列队伍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眼科赵培泉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我国小儿视网膜疾病诊疗规范与推广”被评为中国(2009—2012年)眼科十大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一直在顺利地逐步推向全国。《眼科新进展》杂志刊发广东省深圳市眼科医院、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和贵州省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专家撰写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指南》,该指南增加了“足月新生儿眼病筛查”部分,为我国开展和从事足月新生儿筛查的儿科医生、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份可供参考、遵循的初步指导性意见。
国家层面也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筛查模式。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相关技术规范》;2015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关于开展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妇幼保健机构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及应用推广”任务之一“妇幼保健学科建设示范单位评审方法”中关于儿童眼保健四项工作的内容中,“新生儿眼病筛查”列居首位;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旨在防治导致盲和视觉损伤的主要眼病,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视力检查工作;2019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这些动作充分显示了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体现出中国国家层面对儿童(包括足月新生儿、婴幼儿)眼病,尤其是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在筛查、防控与防治方面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推动该项工作的力度。
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新生儿眼病,特别是新生儿眼底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科学筛查工作,在国际上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并在 British Journal of Opthalmology (简称BJO)上发表了他们在新生儿眼底疾病筛查、调查分析的工作成果:2010年5月—2011年11月期间对3573例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平均2.35天)完成眼前节和散瞳后眼底筛查,确认有眼底异常者达871例(占比例达24.4%);足月新生儿中与产程、分娩状况、营养状况等可能有关的“玻璃体、视网膜出血”发病率很高(21.52%),这在既往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少有提及;该卓有成效的工作被学者们称为“昆明模式”。深圳市2018年也已经启动户籍人口免费筛查新生儿眼底病的工作,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新生儿眼病筛查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目前新生儿眼部疾病筛查人口(不包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人口)不足新出生人口的10%,覆盖区域面窄,更做不到细分足月新生儿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等专科早期筛查、防控。从这一侧面看,中国足月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又仍处于“初始阶段”。
随着“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力”战略计划“目标年”的到来;全世界ROP筛查、防治有效降低了因“需治疗ROP”致残、致盲的发病率;感染性眼病、先天性白内障、维生素A缺乏和营养不良等可治疗眼部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和治疗;新生儿、婴幼儿中因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疾病所致视力损害、盲眼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配合“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力”实施战略目标,近年来一些大范围、大数据足月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逐渐见诸报端。
Kong等搜索并收集各国发表的相关文献后,符合资料统计分析要求的总计有33个国家。按照世界银行关于划分“低经济收入国家”“中等经济收入国家”“高经济收入国家”等级的标准,低、中、高经济收入水平的分别有18个国家(55%),10个国家(30%),5个国家(15%)。按“视力损害程度分级标准”,经测算2010年全世界有2.85亿人口有视力损害,其中3900万人口为“盲”,2.46亿人口为“低视力”;其中,儿童(0~14岁)占1900万例,其中1200万例为“可以治疗”,140万例为不可逆转的“盲”,其余为低视力儿童。这些儿童3/4生活在中、低经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近60%婴幼儿、儿童在盲眼后一年左右死亡,Soleb在“儿童盲流行病学”项目中收集数据测算全世界盲童数量为1400万例。婴幼、儿童时期眼科疾病按“可以避免”“可以治疗”“可以预防”三类情况划分,高经济收入国家里,视力损害或盲童所占数量中,平均51%(范围为31%~70%)为“可以避免”眼部疾病所致;平均27%(范围为10%~58%)为“可以治疗”眼部疾病所致;平均19%(范围为3%~28%)为“可以预防”眼部疾病所致。大多数婴幼儿、儿童时期视力损害或盲眼发生在1月龄~15岁的年龄段内。
Kong进一步按发生视力损害或盲的眼部疾病,以及其所在眼解剖组织部位对1999—2012年期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各大世界卫生组织区域(WHO regions)中,排在前三位的眼部疾病的发病部位分布有所不同:①美洲地区(不含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依次为视网膜、视神经、青光眼;②欧洲地区,依次为视网膜/脑皮质损害、视神经、晶状体;③西太平洋地区,依次为视网膜、晶状体、全眼球;④东南亚地区,依次为视网膜、全眼球、角膜;⑤中东地区,依次为视网膜、全眼球、角膜,因视网膜疾病引起视力损害或盲也都居于眼部疾病排位的前三位置;⑥非洲地区,依次为角膜、晶状体、全眼球,且感染性、营养不良等所占比例较大。Soleb报道了在高经济收入国家发生视力损害或盲的眼部疾病,按其所在眼解剖组织部位统计分析结果,与Kong等上述报道相近。这些全世界人口大数据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生儿视网膜(包括视神经)疾病已日渐成为严重威胁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视力/视功能的主要因素。
Kong在其报道中专门单列出了对美国33个州加上华盛顿特区56间盲人学校内,能够追根溯源、资料完整的3070位盲或严重低视力患者发生的眼部疾病,按其所在眼部解剖组织部位统计分析:1999年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脑皮质损害、ROP和视神经发育异常;到2012年时排在前三位的没有变化,其他排在第四、第五、第六位的分别是视网膜脱离、Leber先天性黑矇、视网膜色素变性。1999年与2012年,历经13年前后相比,排在前三位的眼部疾病在严重视力损害或盲童中所占比例也基本无明显变化。这些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早期筛查、防控、治疗可使新生儿、婴幼儿期发生的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疾病减少,其在避免严重视力损害或盲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看国内,依托“中国人群眼科出生缺陷及遗传性疾病调查与资源收集”项目,继2013年 British Journal of Opthalmology 杂志、2017年 Ophthalmic Surgery Lasers and Imaging Retina 杂志关于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研究报告后,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机构再次在 British Journal of Opthalmology 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199851例新生儿通过数码成像进行眼底筛查》(表1-1-10)。
这项关于2010年3月—2017年7月期间,联合中国8个地市,8家妇幼保健院,近20万例新生儿早期筛查情况的调查资料提示,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含视神经疾病、脑皮质损害)筛查的紧迫性、重要性、需求性绝不亚于听力障碍等疾病的全国性筛查。
表1-1-10 《中国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199851例新生儿通过数码成像进行眼底筛查》结果统计分析
FEVR,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该调查研究发现眼底异常最多见的是视网膜出血,占比高达70.39%,在早产儿中也高达27.32%;值得注意的是,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两组的眼底疾病排在前三位的病种一样。这些近年发表的大数据调查资料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中,新生儿眼底视网膜疾病谱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病理现象、病理情况,需要解析、补充。它们对于婴幼儿视觉功能形成/发育的影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否需要干预和如何合适地进行干预等,成为了小儿眼底病科医生、儿科医生、妇幼保健医生新的研究课题。此外,在我国大于现行早产儿筛查标准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的早产儿,甚至足月新生儿中,仍然有一定数量会发生ROP。这些都表明了新生儿眼底视网膜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全世界婴幼儿、儿童盲/视力残的流行病学大数据调查工作中,基于人口统计学、流行病学状况统计分析方法的需要,尚未能获得一个有代表性的盲/视力残状况的分布图;此外,还存在各种不同的“儿童年龄”界定标准(如WHO:<14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6岁;英国:<18岁;中国:≤14岁),以及存在临床实践中对“盲”的定义方面标准不尽统一的现象。大多数关于婴幼儿、儿童盲/视力残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献是基于残疾儿童学校或在医疗保健中心对就诊的孩子进行人口统计。这样的方法通常有“低归入因子”风险,尤其是在低经济收入国家通常对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教育培训或医疗技术上存在不足和阻碍,所获得资料存在偏倚。在所谓的“关键者”(key informant,KI)项目研究中,研究人员训练当地社区志愿者充当一个“预筛查”的关键角色以判定那些存在异常的儿童,从而确保这些孩子能够收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这种方式已经被证实是一种低投入、收效好的方法。KI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研究人群,但仍有可能低估实施时真正的经济负担。全世界在统一、科学规范、有序合理实施新生儿视网膜(含视神经)疾病筛查、干预上,仍然存在不少空白。
总的来说,全世界经过20多年在ROP流行病学研究,科学规范、有序、合理筛查,及时有效干预治疗和配合长期追踪随访等措施的干预下,ROP发病率、致残率、致盲率均得到有效和持续性的遏制。随之其他遗传性、发育不良性、变性视网膜疾病所占地位越来越高,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逐渐引起小儿眼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妇幼保健医生的高度关注。从中国目前一些地区先期开展的足月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筛查,以及高经济收入国家或地区,诸如美国、英国、日本和西欧等的新生儿眼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足月新生儿视网膜疾病(包括视神经、脑皮质性视功能损害等)的筛查、防控与干预防治、相关指南的制定,以及更全面、科学的流行病学资料、基础研究等方面上,与ROP工作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新生儿、小儿视网膜疾病涵盖范围广,变化多样而异于成人,且随身体生长发育而呈动态变化;疾病囊括相对较简单(如产伤、外伤)到复杂和易混淆的遗传性、代谢性营养不良,以及先天发育异常等。临床上较多见、较常见报道主要包括: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永存胚胎血管、先天性缺损综合征、视神经先天异常等;②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如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Leber先天性黑矇、视网膜色素变性、X性连锁青少年视网膜劈裂、视锥细胞营养不良、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等;③影响视网膜代谢的出生缺陷疾病,如白化病、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涎酸贮积症等;④感染性葡萄膜炎,如弓形虫病、犬蛔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性视网膜病、先天性梅毒眼病等;⑤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脉络膜骨瘤。
从新生儿、婴幼儿眼病疾病谱看,涉及眼内视网膜、葡萄膜、视神经等组织的比重大。在这个阶段,其病情隐匿,患儿不会表述,加上家长普遍缺乏医学常识,且不会观察患儿眼部异常,导致难以早期观察到和发现患儿眼部体征、症状及其他方面的异常变化;再加上实践中普遍缺乏规范、系统、科学的足月新生儿与婴幼儿视网膜疾病(含视神经)筛查指南,以及卫生机构经过良好培训的各级筛查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等原因,父母、亲属带患儿到眼科、儿科就诊咨询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早期筛查、诊治、干预的最好时机,或错失了得到遗传性咨询等指导信息的机会,导致多个幼儿患病。由此酿成一个家庭中一个或数个儿童视力损害、盲眼,甚至危及生命的悲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
新生儿期进行眼部筛查,能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避免”“可以治疗”,以及可能导致盲/严重视力残的眼部疾病。各国应共同努力,以获得可靠、科学的有关新生儿视网膜疾病流行病学与防控、防治的完善大数据资料,这对制定公共指南,以及实施新生儿眼部筛查、评估筛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十分重要。
鉴于中国国情,新生儿、婴幼儿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疾病,以及遗传性、先天性基因突变、代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引起的眼部疾病,在总人口中发病率较低,致残或致盲率也相对较低,是否从国家层面如同ROP筛查、干预、防治那样开展新生儿、婴幼儿视网膜(含视神经、脑皮质损害)疾病筛查、防控、防治工作,眼科专家、新生儿科专家、妇幼保健专家和社会经济学、流行病学专家仍有不一致意见。关于其医学意义、社会经济意义,对居民健康、人口素质长远影响和风险控制等问题尚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估和循证医学论证。可以相信,这也许是实施“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力”战略计划专家们所面临的困惑,也可能是全世界尚未出现新生儿视网膜(含视神经)疾病指南的原因之一。
《眼科新进展》刊登了广东省深圳市眼科医院、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眼科专家所撰写的述评及建议:应利用好我国目前ROP筛查、防治医疗资源,借鉴被国际知名专家认可并誉为“昆明模式”的筛查方法、筛查流程,先行在国内一些具备较好经济能力、医疗卫生设施、综合条件的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和妇幼保健网络,以及医学卫生知识普及程度较好等条件许可的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中心城市到广大基层”,再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科学手段,逐步实践新生儿和婴幼儿眼病、视网膜(含视神经)疾病的早期筛查、防控、防治。我们相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这项工作会迎来蓬勃发展。
(吴本清 曾 键 张国明 李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