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急性颅内高压

颅内高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指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引起压力增高所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简称颅高压)。任何引起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因素均可导致颅高压,包括颅内感染、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儿童尤以感染所致脑水肿常见。临床表现与原发病性质、部位、进展速度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轻度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如头痛、呕吐等,随颅内压逐渐增高,则可有意识障碍、抽搐、眼部运动异常和球结膜水肿、瞳孔改变,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导致脑疝,出现生命体征改变。未及时治疗则死亡和致残风险增加。

颅高压的抢救治疗包括以下环节:

1.首先进行总体状况快速评估,若存在气道梗阻、呼吸衰竭和/或休克,优先处置。

2.简要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颅高压,特别是颅高压危象。

3.若存在颅高压,给予降颅压治疗;颅高压危象或脑疝者,给予紧急降颅压治疗。

4.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并行影像学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

5.在降颅压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临床关键点

1.评估并稳定气道、呼吸和循环。

2.及时识别颅高压,特别是颅高压危象。

3.降颅压治疗。

4.积极控制可能引起颅高压加重的诱因。

5.尽快明确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临床病例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烦躁3天,呕吐1天,间断抽搐、昏迷10小时”被送入急诊室。

【问题1】应如何快速评估患儿状况?
思路:

首先对患儿进行初始快速评估,判断是否需要立刻进行复苏。评估的方法包括对一般状况、呼吸和循环的快速判断。

快速评估结果

患儿意识不清,口唇青紫。肌张力略有增高。可闻及吸气性喉鸣,轻度吸气性三凹征,呼吸频率58次/min,规则。四肢末端皮肤发绀。

【问题2】首先应采取什么处置措施?
思路:

患儿有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提示存在上气道梗阻,并伴意识障碍,很可能有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目前自主呼吸尚规则。应立刻启动急救团队,解除气道梗阻、高浓度吸氧后再次评估患儿情况,并同时进行心电、呼吸和无创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路。

知识点
解除气道梗阻和高浓度吸氧的方法

1.解除气道梗阻的方法 常用压额抬颌法。

2.高浓度吸氧方法

(1)使用非重复面罩吸氧: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好的患者。

(2)气囊面罩正压通气:适用于出现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停止、面罩吸氧不能有效缓解缺氧的患者。

稳定气道、呼吸和循环

抢救团队到达后,使用压额抬颌法将头部摆在中性位,解除气道梗阻,并给予非重复面罩吸氧后,患儿仍处于昏迷状态,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消失,发绀减轻并逐渐消失。立刻给予心电、呼吸、无创血压监护,并开始建立静脉通路。

【问题3】下一步如何处理?
思路:

对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进行处理后,立刻对患儿进行初级评估。

初级评估的内容包括ABCDE:A(airway)气道;B(breathing)呼吸;C(circulation)循环;D(disability)脑功能;E(exposure)暴露,即全身的体格检查。

初级评估结果

A:口腔有少量黏痰样分泌物。B:自主呼吸频率48次/min,无三凹征,两肺呼吸音对称,经皮氧饱和度98%。C:心电监护已连接,显示心率158次/min,窦性心律,律齐。听诊心音有力,无病理性杂音。血压108/72mmHg,四肢末端温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D:昏迷状态,对疼痛刺激有反应,Glasgow评分7分。前囟膨隆,张力高。左侧瞳孔3mm × 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5mm × 5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膝腱反射活跃。疼痛刺激时右侧肢体回缩良好,左侧回缩幅度小。双侧巴氏征阳性。体温37.8℃,全身未见皮肤擦伤出血点、瘀斑和其他皮疹。

【问题4】这些评估结果说明了什么?
思路:

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前囟膨隆、张力高,血压增高,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提示存在颅内压增高。经压额抬颌法摆好头部位置后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消失,提示气道梗阻是昏迷时体位不当引起,患儿无灌注不良等休克表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增高、心率明显增快、对疼痛刺激的运动反应不对称,提示即将或已经发生脑疝,以小脑幕切迹疝可能性最大。

知识点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1.头痛 婴幼儿不能自述头痛,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尖声哭叫。

2.喷射性呕吐 很少恶心,与饮食无关,清晨较重。

3.前囟及骨缝改变 前囟膨隆紧张。骨缝裂开,头围增大,头面部浅表静脉怒张,破壶音阳性等体征为亚急性或慢性颅高压的表现。

4.意识障碍 早期可表现为烦躁、嗜睡,严重者昏迷。

5.血压升高和循环障碍 收缩压可上升20mmHg以上,且脉压增宽,血压音调增强。循环障碍可表现为皮肤及面色苍白、发凉及指/趾发绀。

6.肌张力增高和惊厥发作。

7.呼吸障碍 呼吸节律不齐、暂停、潮式呼吸、下颌运动等。

8.体温调节障碍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影响可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9.眼部体征 可有眼球突出、复视、视野缺损,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但常见于慢性颅内压增高,急性颅内压增高很少出现。

知识点
提示即将出现脑疝的临床表现

1.疼痛刺激引起的运动反应不对称。

2.对疼痛刺激呈去皮层或去大脑反应。

3.颅神经受损,特别是双侧或单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出现库欣三联征(呼吸不规则、血压增高、心率减慢)。

5.其他生命体征异常(血压增高或降低、心率增快或减慢)。

知识点
脑疝的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①瞳孔忽小忽大,两侧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②一侧或两侧眼睑下垂、斜视或凝视;③呼吸节律异常;④颈强直;⑤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和/或肢体瘫痪。

2.枕骨大孔疝 ①昏迷迅速加深;②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③呼吸骤停。

Glasgow昏迷评分见表2-3-1。

表2-3-1 Glasgow昏迷评分

【问题5】下一步如何处理?
思路:

患儿表现说明颅内压严重增高,已发生或即将发生脑疝,随时可能出现呼吸障碍或呼吸停止,应立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保证正常通气和氧合,并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

知识点
昏迷患者气管插管指征

昏迷、颅高压患者符合以下指征之一者,为气管插管指征。

1.不能维持气道通畅。

2.Glasgow评分≤8分。

3.咳嗽反射消失。

4.咽反射消失。

5.低氧血症。

6.低通气。

7.即将或已发生脑疝,需过度通气。

知识点
头位抬高的好处

与平卧位相比,头位抬高15°~30°可在不影响脑灌注压的情况下降低颅内压及颈动脉压,同时有利于颅内静脉血回流。

予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选择内径为4mm的气管导管,插入深度为11cm。插入后连接气囊,挤压气囊时可见胸廓起伏,听诊两侧呼吸音对称,固定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开始机械通气,床旁拍胸片确认气管导管顶端位置。

【问题6】如何设置呼吸机参数?
思路:

患儿存在严重颅高压,即将或已发生脑疝,应立刻给予控制性过度通气紧急降颅压。

知识点
紧急降颅压的治疗方法

1.控制性过度通气是紧急降低颅内压治疗的方法之一。

2.减少颅内容物体积

(1)侧脑室穿刺放液或控制性脑脊液引流。

(2)大量硬膜下积液或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者可穿刺放液或抽出积血。

3.去骨瓣减压术。

4.使用高渗性脱水剂和利尿剂。

知识点
控制性过度通气降颅压的机制和实施方法

1.当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在20~40mmHg时,每下降1mmHg,脑血流量可减少4%。当PaCO 2 >40mmHg时,每增加1mmHg,脑血流量可增加2%~3%。PaCO 2 <20mmHg时,脑血流量可由于缺氧所致继发性血管舒张而增加。

2.氧分压对脑血流的影响与CO 2 分压相反,且影响较小。轻度低氧血症不致引起脑血流改变。PaO 2 在60~140mmHg范围内,脑血流可保持相对稳定。若PaO 2 低于60mmHg,脑血管开始扩张,使脑血流增加,颅内压上升;当PaO 2 超过140mmHg时,脑血管收缩,脑血流减少,颅内压下降。

3.过度通气治疗时,通过增加控制性通气的呼吸频率和FiO 2 ,使PaO 2 及PaCO 2 分别维持于150mmHg左右及25~30mmHg,使脑血流量减少缓解颅高压。由于脑血管对PaCO 2 反应性随时间延长而产生耐受现象,超过12小时,脑血流自行逐渐恢复至原水平,其效力最长约维持48小时。

开始控制性过度通气

呼吸机参数初步设置为呼吸频率40次/min,吸气时间0.6秒,潮气量80ml(患儿体重10.5kg),呼气末正压4cmH 2 O,吸入氧浓度(FiO 2 )35%。

此时静脉穿刺成功,因患儿有发热,提示严重感染可能,因此穿刺成功后首先取血标本查血气分析、血糖、血常规、CRP、PCT、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培养。

血气分析:pH 7.43,PaCO 2 28.9mmHg,PaO 2 159.6mmHg,BE - 8.9mmol/L。

床旁胸片回报:两肺纹理粗多,气管插管顶端位于第二胸椎下缘,距隆突约1.0cm。心影不大,纵隔未见异常。

【问题7】如何选用降颅压药物?
思路:

患儿存在严重颅内压增高,有即将发生或已发生脑疝的表现,已给予过度通气治疗,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适当。血气分析提示机械通气参数设定适宜。血管通路已建立,应开始药物治疗。应选择降颅压作用迅速的甘露醇、呋塞米,以尽快降低颅内高压。

知识点
常用降颅压药物

1.高渗脱水剂 应用高渗脱水剂时,每次静脉注射时间15~30分钟,否则不能形成血管内高渗状态,达不到脱水目的。

(1)20%甘露醇:每次0.5~1g/kg,q4~6h,脑疝时可增加至2g/kg,可使颅压降低40%~60%,15~30分钟起效,维持1~6小时,血脑屏障受损时作用减弱。

(2)10%甘油果糖:每次5~10ml/kg,静脉注射,每日1~2次。降颅压作用起效较缓,持续时间也较长。

(3)3%高渗盐水:被推荐用于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诊治,有效剂量为6.5~10ml/kg,持续输入剂量为0.1~1.0ml/(kg·h),应使用能维持颅内压<20mmHg(小年龄儿童应考虑<15mmHg)的最低剂量。

(4)白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伴脑水肿时。常用20%白蛋白,剂量每次0.4g/kg,每日1~2次。其脱水与降颅压作用缓慢而持久。

2.利尿剂

(1)呋塞米:每次0.5~1.0mg/kg(用20ml的液体稀释),15~25分钟后开始利尿,2小时作用最强,持续6~8小时。与甘露醇联用可增强降颅压效果,应先予甘露醇,再用呋塞米。

(2)乙酰唑胺:可减少50%的脑脊液生成,并有利尿作用,但用药后24~48小时才开始生效。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已不作为降颅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常用地塞米松0.5mg/(kg·d),降颅压作用缓慢,抢救脑疝或即将发生脑疝的颅高压危象不宜选用。

4.巴比妥类药物 可减少脑血流,降低脑代谢率。常用速效巴比妥如戊巴比妥钠和硫喷妥钠。对部分甘露醇治疗无效的颅高压患者有效,与过度通气有叠加效应。戊巴比妥钠首剂为3~6mg/kg,之后2~3.5mg/(kg·h)静脉滴注维持,血药浓度不宜超过4mg/L,最好维持72小时以上。硫喷妥钠首剂为15mg/kg,之后以4~6m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血药浓度不宜超过5mg/L。

开始降颅压药物治疗:予20%甘露醇60ml,20分钟内静脉滴入。随后予呋塞米12mg,静脉注射。

血微量生化和血糖结果:K + 3.6mmol/L,Na + 118mmol/L,Ca 2+ 1.04mmol/L,血糖8.8mmol/L。

患儿出现抽搐,为全身发作,持续约5分钟,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后抽搐停止。

【问题8】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诱发因素?
思路:

躁动、惊厥发作、缺氧等均可使颅内压增高加重,应积极控制这些因素,避免颅压进一步增高。

知识点
控制和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1.镇静、镇痛 躁动可使颅内压增高。

2.控制惊厥发作。

3.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等。

4.及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5.控制体温,避免体温过度增高。

6.维持血压正常 高血压引起的脑水肿应尽快降压,血压降低或有休克表现者应尽快恢复正常血压。

7.避免按压腹部和肝脏、猛力转头等可使颅内压增高的操作或动作。

控制加重颅内压的因素:给予3%氯化钠60ml纠正低钠血症。静脉注射负荷量后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2mg/(kg·h),以控制惊厥发作、镇静。再次测量体温为37.2℃,血压为106/75mmHg。

【问题9】是否需要应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
思路:

患儿目前有严重颅高压,其血压增高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颅高压的表现,是患儿维持脑灌注压的一种代偿反应;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严重高血压导致高血压脑病的结果。目前看前一种可能性更大。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贸然降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灌注压降低,加重脑缺血缺氧,使病情恶化。所以,首先应明确病因。

知识点
颅高压与脑灌注压

1.脑血流量与脑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阻力成反比。

2.脑灌注压为平均动脉压和平均颅内压的差值。

3.维持一定脑灌注压,须以维持正常血压与颅内压为前提。

4.颅内压增高或血压下降都可使脑灌注压降低。

5.脑灌注压应维持在婴幼儿40~50mmHg,儿童50~60mmHg,青少年60mmHg以上。

6.颅高压引起的高血压,不可使用降压药物降低血压。

【问题10】如何尽快明确病因?
思路:

给予紧急降低颅内压处理的同时,开始进行二级评估,了解病史、详细查体,以发现诊断线索,随后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二级评估结果

S: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7.5~39℃。伴烦躁、哭闹,近2天呕吐6次。来医院前10小时出现间断抽搐,共计8次,均为全身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查体所见同前述。

A:无过敏史。

M:自发热后自服红霉素和感冒药,发生抽搐后于10小时前在当地医院用地西泮5mg静脉注射,苯巴比妥120mg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甘露醇50ml、头孢曲松1g。

P:既往健康。

L:15小时前最后1次吃奶,量约80ml。

E:家中发病。

【问题11】为明确病因,首先行什么检查?
思路:

患儿有严重颅高压表现,已给予控制性过度通气、高渗脱水剂和利尿剂紧急降低颅内压,目前呼吸、循环功能基本稳定,应尽快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查找病因时应首先确定有无需立刻给予特殊处理的病因,特别是首先明确有无需外科紧急处理的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确定能否进行减少颅内容物体积的治疗。因此,首先行CT扫描。

知识点
颅内高压的病因

1.脑水肿是小儿急性颅高压最常见的原因,引起脑水肿的病因包括:

(1)感染:以颅内感染常见,严重颅外感染也可引起脑水肿。

(2)脑缺氧:呼吸衰竭、休克、窒息等引起的严重缺氧也可导致脑水肿。

(3)中毒:多种中毒可引起脑水肿、颅高压。

(4)严重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

(5)瑞氏综合征。

(6)高血压危象。

(7)先天性代谢病。

2.颅内出血 凝血功能异常、创伤、脑血管意外等均可导致颅内出血。

3.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肿瘤、寄生虫等。

4.脑积水。

5.颅内静脉血栓。

6.特发性颅高压。

知识点
协助明确颅高压病因的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明确颅高压,特别是严重颅高压病因优先选择的检查,常用CT扫描、MRI,前囟未闭者可选用经前囟超声,三者各有优势和缺陷。完成CT扫描所需时间短暂,能很好地显示出血、脑积水等,但对脑水肿及后颅凹和颅底病变的敏感性不如MRI。MRI还可同时显示脑血管病变,但检查耗时长,不适合作为危重患者的常规紧急检查。超声检查可在床旁进行,但受探查窗口限制,探查范围有限,且对病变的分辨能力低于CT和MRI。因此,常首先进行CT扫描。

CT扫描结果:双侧额顶部大量硬膜下积液。双侧大脑密度略低、小脑和脑干密度正常,脑室无扩张,小脑幕切迹疝。

【问题12】下一步行硬膜下穿刺还是腰椎穿刺?
思路:

患儿目前有严重颅高压,腰椎穿刺有加重或诱发脑疝的可能,因此首先行硬膜下穿刺,可通过放出硬膜下积液,减少颅内容物容积,快速降低颅内压,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查,以明确感染性质和病原菌。

知识点
腰椎穿刺的禁忌证

1.严重颅高压即将或已发生脑疝。

2.怀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

3.穿刺部位有感染或脊柱结核。

4.脊柱严重畸形。

5.明显出血倾向。

知识点
颅内容物体积和颅内压关系(图2-3-1)

1.当颅内容物体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颅内压力仅有轻度增高。

2.当颅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代偿阈值,即使轻微的体积增加也可导致颅内压力剧烈升高。

3.严重颅内压增高时,仅需少量减少颅内容物体积(如少量放出脑脊液),即可使颅内压力大幅下降。

图2-3-1 颅内容物体积与颅内压的关系

硬膜下穿刺及结果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硬膜下穿刺。首先经左侧前囟侧角穿刺,放出脑脊液大约15ml,外观黄色浑浊,有少量絮状物。随后在右侧穿刺,成功后放出脑脊液大约15ml,外观与左侧放出液相同。

穿刺结束后查体:心率146次/min,血压90/52mmHg。仍处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大小相等,约3mm × 3mm,对光反射较前灵敏,前囟仍稍隆起,但张力明显降低,疼痛刺激时双侧肢体回缩。将留取的脑脊液标本送检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涂片找菌。

【问题13】下一步如何处理?
思路:

经过度通气、使用高渗脱水剂、利尿剂和硬膜下穿刺放液,颅内压力明显降低,心率下降,血压恢复正常,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较前灵敏。说明颅高压危象缓解,3%氯化钠输注完毕,复查血微量生化,血钠恢复至126mmol/L。收入PICU继续治疗。患儿已于10小时前使用头孢曲松,该抗生素对引起颅内感染的多数致病菌可能有效,但对肺炎球菌可能有耐药现象。故暂不予抗生素治疗,等待涂片检菌结果。同时留取双份血培养以明确有无败血症。

知识点
提示颅高压危象缓解的表现

1.心率、血压恢复正常。

2.双侧瞳孔大小相等,对光反射恢复。

3.对疼痛刺激回缩反应对称。

4.呼吸节律恢复正常。

【问题14】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
思路:

患儿经上述急诊处理,虽然颅高压危象已缓解,但仍有颅高压存在,继续将头位抬高15°~30°,使用甘露醇和利尿剂,间断硬膜下穿刺放液,机械通气保证通气和氧合,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危象因素以降低颅内压外,适当控制液量;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追问脑脊液检查和细菌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选抗生素治疗;并予营养支持以保证患儿代谢所需。

知识点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液体疗法

1.在使用脱水剂的同时,强调补充足够液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不断评估、调整补液措施,使患者始终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

2.对颅内高压伴有休克或严重脱水者,应快补慢脱。

3.合并脑疝或呼吸衰竭者,应快脱慢补。

4.同时合并休克、重度脱水和脑疝者,快补快脱。

5.脑水肿和心肾功能障碍者,先用利尿剂,随后慢脱慢补。

6.轻度或恢复期脑水肿者,少脱少补。

住院治疗过程

住院后继续上述治疗,当日脑脊液常规回报,黄色米汤样浑浊,蛋白(+ + +),WBC 5 300 × 10 6 /L,多核白细胞百分比89%,蛋白定量3 258mg/L,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脑脊液涂片有革兰氏阳性菌。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革兰氏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常见,故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予鼻胃管喂养,2天后每日热量达60cal/kg,液量每日80~100ml/kg,意识恢复,拔除气管插管。第3天血培养、脑脊液培养显示为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曲松耐药。故停用头孢曲松,继续使用万古霉素,住院4天热退,15天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钱素云) zKtUyeUA1c4t9+u1+VWaM9Tvge/ysMR4Zwq9XVpGtxXJ091t28D6wmM2LWVcE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