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物理治疗

应用力、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儿童的方法称为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physical therapy,PT),又称物理疗法。物理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称为运动疗法或运动治疗;另一类以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冷、热、水等)治疗为主要手段,称为物理因子疗法,传统上称为理疗。

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PT)是采用主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和障碍学的发展,运动疗法已经形成了针对某些疾患进行康复治疗的独立体系。

近年来,运动疗法的适应范围逐渐扩大,除原发疾病、障碍的运动疗法外,也增加了适应健康及预防疾病的运动疗法。因此运动疗法也可称为预防运动。

(一)目的

运动疗法是对运动障碍的直接治疗法。从障碍和运动疗法关系来看,对功能障碍的康复途径应为:针对关节活动度运动、肌力增强运动、伸展运动、神经系统促通等。对能力障碍的康复措施,如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法应为:伴有辅助用具的使用,如杖、矫形器、轮椅的运动疗法和对基本动作训练等。对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措施应为:在教育的同时促进正常运动发育、预防能力低下和维持肌力等。

运动疗法的主要目的是:①运动时抑制不必要的肌肉收缩,使之充分弛缓;②降低肌张力,扩大关节活动度;③增强肌力和耐力;④保持适当的肢位和体位,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进行再教育;⑤保持各肌群相互间的协调性;⑥力求获得基本动作,从卧位、立位到步行的顺序;⑦通过运动刺激改善心脏、肺、肝脏等功能。为完成上述康复目的,在运动疗法实施中要与患儿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信赖关系。鼓励患者主动练习,开展评比,树立信心。同时,对儿童来说,父母和家属的参与对完成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二)原则

运动疗法的原则强调:①遵循儿童运动发育的规律促进运动发育;②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的能力;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化所希望的运动模式,逐渐完成运动的协调性;⑥康复训练前对肌张力的缓解;⑦增强肌力;⑧对于功能障碍的处理;⑨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的管理;⑩根据需求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技术。

(三)适应证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整形外科疾病、肌肉疾病、遗传性疾病、运动性外伤障碍等。

1.中枢性疾病
(1)头部外伤:

根据障碍程度,决定运动疗法的负荷量。在施行运动疗法时导入综合的运动疗法和早期的运动疗法是十分必要的。

(2)脑性瘫痪:

患儿早期进行整体运动疗法是有效的,功能活动的改善,姿势肌张力的正常化,诱导出正常运动模式及获得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3)重症身心障碍:

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造成运动障碍和智力障碍。康复医学以日常生活实际为中心,强调姿势的管理,抑制非对称性姿势,促进头部、上肢、下肢的抗重力要素及手眼协调动作。可制定出重症儿的治疗体操处方,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操作。

(4)脑肿瘤:

判断生命预后及功能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判断恢复的程度上进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以脑卒中的运动疗法为基准,效果不佳时应配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2.矫形外科疾病
(1)骨折:

对于关节活动度受限的运动,在肌力低下时进行肌力增强运动,并且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为主。

(2)截肢:

截肢后的处理,运动疗法可以防止断肢的水肿、关节的挛缩,最终的目标是假肢的穿着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化。

(3)关节疾病:

如膝关节患病时,不仅是股四头肌应该进行肌力增强训练,膝关节周围和髋关节周围肌肉也应该进行肌力增强训练。但是,在急性期的肿胀炎症期,应该只进行关节活动度运动及股四头肌的等长运动训练,待疼痛减轻,再逐渐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以完成获得日常生活动作的目标。

(4)脊髓损伤:

根据损伤位置不同,运动疗法应以失用综合征特别是关节挛缩、残存肌肉的肌力低下、压疮等的预防及肌力增强为中心,进行运动疗法。

(5)末梢神经损伤:

以促进知觉功能恢复为主,进行再教育,同时配合物理因子疗法预防肌肉萎缩、变形。

(6)血友病:

疼痛消失后,尽可能早期开始运动疗法,进行辅助疗法的同时应注意肿胀、疼痛。

3.肌肉疾病

以进行性肌萎缩为例叙述。进行性肌萎缩是进行性疾病,运动疗法的目的是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防止上肢、下肢、躯干肌群的挛缩、关节变形。应适当进行立位、步行及床上动作的肌力增强训练。此外,采用呼吸系统运动疗法,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很重要。

4.遗传性疾病

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Rett综合征等遗传代谢性疾病,通过早期疗育,治疗合并症和健康管理,配合运动疗法,可提高功能和延长其寿命。

5.运动性外伤

要考虑在外伤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运动疗法,早期以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萎缩为目的,是以获得患侧肢体神经肌肉协调性、维持心肺功能等作为目标,恢复运动功能。必要时配合物理因子疗法,采用叩击法和使用辅助用具等效果更好。

(四)分类

运动疗法的内容丰富,分类方法很多。例如,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等张运动和等长运动;根据主动用力程度分为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和抗阻运动;根据能源消耗分为放松性运动、力量性运动、耐力性运动等。

1.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是指完全由患儿主动用力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例如,主动活动四肢关节、各种医疗体操、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目的是改善和恢复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2.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

是指患儿完全不用力,肢体处于放松状态,动作的整个过程全靠外力来完成的运动。其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的本体感觉,防止关节挛缩和关节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促进肌力恢复,促发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要求动作要慢,患儿在训练时意识要集中于运动。

3.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

是指借助于外力的帮助,通过患儿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外力可以来自于健侧肢体或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利用器械(如滑轮、悬吊等)、引力或水的浮力来帮助其完成动作。其目的是为患儿获得肌肉收缩的感觉,促进肌力的恢复,建立起协调的动作模式。助力运动要求患儿以主动用力为主,在能够活动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助力,避免以助力代替主动用力。

4.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ment)

是指运动时必须克服外部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又称为负重运动。阻力可人为施加,亦可来自于器械。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功能。抗阻运动要求患儿肌力达4级以上,阻力应加在受累关节的远端,且由小到大。

5.等长运动(isometric exercise)

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无变化,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但肌肉的张力明显增高,又称为等长收缩或静力性收缩(static contraction)。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等长收缩常用于维持特定的体位和姿势。在运动疗法中,等长运动是增强肌力的有效方法。

6.等张运动(isotonic exercise)

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纤维的长度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关节发生肉眼可见的运动,又称为动力性收缩。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肌纤维的长度变短称为向心性等张运动(concentric isotonic exercise),如屈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伸膝时的股四头肌收缩。动作进行时,肌肉起止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延长,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称为离心性等张运动(eccentric isotonic exercise),如伸肘时的肱二头肌收缩、下蹲时的股四头肌收缩等,其作用主要是使动作的快慢或肢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

7.等速运动(isokinetic exercise)

是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accommodating resistance training)。等速运动与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相比,其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且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等速运动能依据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疲惫等状况,提供适合肌肉本身的最大阻力,且不会超过负荷的极限,有助于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训练肌肉,因此,等速运动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与安全性。

(五)常用物理治疗技术

随着运动疗法的发展,治疗技术不断创新,关节活动度、肌力、耐力改善的传统训练方法不断完善,训练方法也日趋成熟。主要有如下方法:

1.生物力学疗法

包括渐增阻力训练法、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法、呼吸系统疾病运动疗法、生态矫正训练法等。

(1)渐增阻力训练(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是一种逐渐增加阻力的训练方法,肌肉的能力增强时负荷量也随之增加。肌力训练是根据超量负荷(over load)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的力量。渐增阻力技术可被视为软瘫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肌力增加的一种手段。

(2)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改善训练(joint activities therapy):

主要用于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joint motion,ROM)的康复治疗技术。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和改善是运动功能恢复的前提及关键,是恢复肌力、耐力、协调性、平衡等运动要素的基础,也是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职业训练,使用各种矫形具、假肢和轮椅的必需条件。

(3)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 therapy):

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运动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4)软组织牵伸技术(stretching therapy):

是针对病理性缩短的软组织延长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性的组织挛缩,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5)平衡功能训练(balance exercise):

通过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6)协调性训练(coordination exercise):

协调能力是指人们迅速、合理、省力和机敏地完成有控制的运动,特别是复杂而突然的运动能力。协调性训练就是以发展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为目的的练习,常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的患儿。

(7)减重步态训练(weight loss gait training):

又称部分身体支撑(partial bodyweight support,PBWS)步行训练,指通过悬吊装置减少下肢的负重,并结合电动跑台强制带动患者重复产生有节律的步行,使患者可以早期进行步行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功能性步态及耐力的方法。如果配合运动平板(treadmill)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8)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 training):

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势,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在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增强平衡能力,更好地训练人体深层的小肌群,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增强运动功能,可以增强深层稳定肌的肌力及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核心稳定性训练目前已逐渐成为运动训练领域的新热点,受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理论依据为:动态不稳定的支撑环境增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进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与收缩的能力(即中枢激活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关键是借助动态不稳定的支撑面创造一个动态的训练环境。由于身体在不稳定的支撑面上姿势难以保持稳定状态,重心位置难以固定不变,身体必须不断地调整姿势以控制身体重心和姿势的平衡及稳定,此时核心肌群的工作负荷变大,神经-肌肉系统的刺激效果增强。

操作方法:①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②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练习;③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④各种Pilates练习形式(用意念控制动作);⑤振动力量和悬吊训练;⑥平衡板、泡沫桶、气垫、滑板、瑞士球、震动杆,各种垫子上做徒手练习等。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作用:①增强躯干深层稳定肌的肌力;②协调大小肌群的力量输出;③改善运动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敏度;④增强躯干骨盆周围本体感受器的刺激作用;⑤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⑥减少运动过程造成的损伤。

2.神经生理学疗法

是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即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发育过程,应用易化或抑制方法,使患儿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在康复治疗中应用较普遍的有: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Vojta技术以及Rood技术等。

(1)Bobath技术:

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neurodevelopment therapy,NDT),是英国学者Karel Bobath和Berta Bobath夫妇在长期治疗小儿脑瘫的基础上结合神经生理学关于姿势控制和小儿发育学的理论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已经发展成为儿童康复治疗中主要运动疗法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1)基本理论:

①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由于小儿在发育过程中脑组织受到损伤,导致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或停止;临床表现出运动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明显落后或停滞。②运动发育的异常性:脑损伤后,由于上位中枢对下位中枢的控制解除,从而释放出各种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这种病态异常模式,在正常小儿运动发育的任何年龄段都不会出现,所以称为运动发育的异常性。由于正常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患儿感受不到正常运动、姿势、肌张力,而是不断体会和感受异常,结果导致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逐渐明显,症状就逐渐加重,至少要进行到青春期才能停滞。Bobath技术强调早期治疗,因早期脑组织正在发育阶段,其可塑性强,是学习运动模式潜力的最大时期。虽然有脑损伤,但仍可通过各种方法使患儿学习到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未成熟性向成熟性发展,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2)目的:

①通过关键点控制,抑制异常姿势运动模式,从而促通正常姿势和控制运动姿势紧张的能力;②通过促通技术与手法(立直反射等)促通体位变化,从而促通正常的体位转换模式及正常姿势运动模式,包括抗重力能力等;③通过局部刺激,调整肌力和肌张力,增强体表及本体感觉的反馈来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④通过游戏和训练方式,改善儿童的日常生活动作能力;⑤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3)基本技术与手法:

有3种,即控制关键点、促通技术、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① 控制关键点:通过控制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抑制挛缩和异常姿势反射,促通正常姿势反射。关键点多在近位端,随治疗进展而向周围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量。包括:头部、肩胛带及上肢、躯干(脊柱部)、下肢及骨盆带。

② 促通技术:促通是能使患儿获得主动、自动反应和动作技巧的手法,可以防止异常的感觉输入,主要手技是利用矫正反射进行促通。在促通之前或同时,应先用抑制方法减轻痉挛。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利用抑制-促通手法来使患儿有正常的肌张力、动作模式、立直反应及平衡反应。目的是最大限度诱发患儿潜在的能力。包括:颈立直反应的促通、上肢保护伸展反应的促通、平衡反应的促通。

③ 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适用于全身低张力或同时收缩障碍,难以控制姿势的不随意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患儿,以及整体的肌肉过度紧张已经被控制,但仍有局部肌张力低下的痉挛型患儿。通过这种手技的反复进行,增加患儿感觉-运动经验,学习正常的肌肉收缩。刺激的效果可以在时间上、空间上增强,从而促通正常的神经通路。本方法应注意:以刺激局部反应为目的,避免诱发广泛的联合反应;刺激后如果肌张力明显增高,应立即中断此种操作;配合使用反射性抑制手技。

4)优点:

①适用于不同类型、年龄、程度脑瘫患儿,应用广泛;②遵循运动发育规律(反射、神经-肌肉控制、运动学习等),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学习—整合—运动”;③抑制与促通结合,全身与局部结合;④无痛苦,可泛化到游戏和生活中;⑤效果肯定。

5)缺点:

①多以被动动作为主,主动不足;②静态动作较多,动态动作较少;③患者与治疗师为“一对一”模式,占用较多康复资源;④效果的显现较慢,需要时间的积累。

(2)Rood技术:

是由美国学者Margaret Rood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它强调选用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按个体的发育顺序通过应用某些动作的作用引出有目的的反应,又称多感觉刺激疗法。Rood认为,在不同任务中,不同的肌肉有不同的“责任”,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也需要多组肌肉的参与,它们包括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Rood还认为,随意性运动是基于固有反射和在此基础上来自高级中枢的调节,因此该方法的治疗是从诱发反射活动入手,结合发育模式来增强运动反应。

理论基础:利用温、痛、触、视、听、嗅等多种感觉刺激,调整感觉通路上的兴奋性,以加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达到神经运动功能的重组。正确的感觉输入是产生正确运动反应的必要条件,感觉性运动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之上,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治疗必须依据患儿个体的发育水平,循序渐进地由低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向高级感觉性运动控制发展。通过感觉刺激,增加感觉和运动功能。通过各种感觉刺激促进肌肉、关节功能,从而增加运动能力。

基本技术与方法如下:

1)触觉刺激:

可选用软的或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硬度的毛刷,进行一次刷擦。也可用轻手法触摸手指和脚趾间的背侧皮肤、手掌和足底部,引出受刺激肢体的回缩反应,对这些部位的反复刺激则可引起交叉性反射性伸肌反应。

2)温度刺激:

常用冰袋来刺激,因为冰(温度-17~-12℃)具有与快速刷擦和触摸相同的作用。具体方法有两个,一次刺激法(用冰一次快速地擦过皮肤)和连续刺激法。

3)轻叩:

轻叩手背指间或足背趾间皮肤及轻叩掌心、足底均可引起相应肢体的回缩反应。重复刺激这些部位还可以引起交叉性伸肌反应,轻叩肌腱或肌腹可以产生与快速牵拉相同的效应。

4)牵伸:

牵拉内收肌群或屈肌群,可以促进该群肌肉而抑制其拮抗肌群。牵拉手或足的固有肌肉可以引起邻近固有肌的协同收缩,用力握拳或用力使足底收紧可对手和足的小肌群产生牵拉,可使近端肌群易化,若此时这一种动作在负重体位下进行,近端关节肌群成为固有肌,可以促进这些肌群的收缩,从而进一步得到易化。

5)挤压:

按压肌腹可引起与牵拉肌梭相同的牵张反应;用力挤压关节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可刺激高阈值感受器,引起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对骨突处加压具有促进、抑制的双向作用,如在跟骨内侧加压,可促进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足跖屈动作;相反,在跟骨外侧加压,可促进足背屈肌收缩,抑制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足背屈动作。

6)特殊感觉刺激:

选用一些特殊的感觉(视、听觉等)刺激来促进或抑制肌肉的活动。视觉和听觉刺激可用来促进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光线明亮、色彩鲜艳的环境可以产生促进效应,而光线暗淡、色彩单调的环境则有抑制作用;节奏性强的音乐具有易化作用,轻音乐或催眠曲则有抑制作用;治疗者说话的音调和语气也可影响患者的动作和行为。

(3)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是通过各种感觉输入来强化本体感觉性刺激所产生的肌肉反应,促进患儿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运动功能。螺旋、对角线型的运动模式是PNF的基本特征。PNF不仅可以提高人体肌肉的力量、耐力及控制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人体协调的潜在功能,建立稳定与活动的平衡,进而改善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可提高肌力、耐力和协调性,扩大主动肌模式的活动范围,对头和颈部肌力不平衡、四肢和躯干肌力弱者及痉挛所致关节活动受限等均有疗效。适用于年长儿痉挛性偏瘫、四肢瘫等。

理论基础:PNF的神经生理学原理包括:①刺激的后期放电,导致持续静态收缩使肌肉力量增加;②时间总和造成的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③空间总和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④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引起较强的肌收缩;⑤利用交互神经支配(又称神经交互抑制)的原理,产生主动肌收缩时拮抗肌的自动放松;⑥通过扩散(又称溢生)原理引起较弱运动肌群的收缩;⑦通过连续性诱导导致拮抗肌收缩等。

操作方法:①本体感觉输入的阻力法、扩散与强化、手法接触、体位与身体力学原理、言语刺激(指令)、视觉刺激、牵张、加压法、动作出现的时间顺序等;②运动模式:上肢的屈曲—外展—外旋、伸展—内收—内旋、屈曲—内收—外旋、伸展—外展—内旋;下肢的屈曲—外展—内旋、伸展—内收—外旋、屈曲—内收—外旋、伸展—外展—内旋;③节律性起始、等张组合,拮抗肌反转的动态反转、稳定性反转和节律性稳定;④反复牵张(反复收缩)的起始范围、全范围的反复牵张;⑤收缩-放松;⑥保持-放松;⑦重复等。该技术根据需求,多应用于年长儿。

(4)Brunnstrom技术:

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强调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理论基础:Brunnstrom技术是利用包括各种原始反射在内的反射和初级运动模式,促进运动控制。这些反射和运动模式主要包括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支持反射、整体运动、联合反应及联合运动等。

操作方法:①在疾病恢复早期,随意运动尚未出现时,充分利用对侧的联合反应与其他反射活动,诱导产生某种动作,当这种动作出现后,给予充分利用并进行有意义的组合,使之达到随意完成这一动作的目的;②一旦某种程度的共同性运动确立后,再通过各种方法去训练完成这一共同动作的分离和独立的动作。

训练包括躯干及上肢的训练、行走与步态训练等。

(5)Vojta技术:

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创建的疗法。此方法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的协调化反射性移动运动,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因而又称其为诱导疗法。

理论基础: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律地出现,促进正常的反射通路,抑制异常反射通路,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方法:①反射性腹爬(reflex kriechen,R-K):通过出发姿势,刺激诱发带使患儿产生反射性腹爬运动模式。是一个从出发肢位,经过中间肢位到终了肢位的过程。是一种作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交替性腹爬运动模式,是一种综合的、协调的复合运动。基本手技包括R-K1、R-K2及各种变法(图2-1)。②反射性翻身(reflex umdrehen,R-U):基本手技包括R-U1、R-U2、R-U3、R-U4,常用的是前两种(图2-2)。

图2-1 R-K运动过程

A.出发姿势;B.中间姿势;C.终末姿势

图2-2 R-U出发姿势、诱发带、反应

治疗实施原则:①摆好正确的出发姿势;②刺激前要使欲促通的肌肉处于伸展状态;③诱发带以压迫刺激,诱发全身反射性运动;④诱发的反射性运动以抵抗,延长反应时间。

(6)运动再学习(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

根据对正常人习得运动技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表现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缺失成分和功能性活动,促进脑功能重建,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

理论基础:以神经生理学、运动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中枢神经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实现功能重组,采用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等)强化训练效果。这些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已经不同程度地在各种技术中被采用,但不够充分和全面。该方法强调,促进功能重建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训练项目或目标;②反复强化;③兴趣性;④挑战性;⑤社会交流性;⑥醒觉程度;⑦避免或减少损伤后的适应性改变。

操作方法: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强调,①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或活动聚焦性治疗(activity-focused therapy);②遵循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特点进行训练;③任务或活动导向性训练与残损针对性治疗相结合;④个体化治疗;⑤以难易恰当的主动性运动为主;⑥反复强化训练;⑦注重肌力和体能训练;⑧指导家长参与。

运动学习的理论符合小儿脑瘫康复的特点以及促进儿童发育的需求,我们提倡在综合采用上述各类康复治疗技术时,将运动学习的理念贯穿其中,以全面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3.其他运动疗法
(1)上田法( 相反神经兴奋抑制法):

是一套简便而实用的康复理论学说和运动疗法技术,其目的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防止肌肉肌腱挛缩,预防关节畸形,抑制异常姿势的发生与发展,促通正常姿势与运动的发育等。

基本原理:Myklebus相反性神经网络学说理论认为,正常人腱反射活动的完成有赖于正常而完整的相反神经网络基础。当神经兴奋使主动肌收缩的同时,相对的拮抗肌会受到抑制而弛缓。如果脑由于各种原因而损伤,脊髓的这一网络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表现为主动肌收缩的同时,拮抗肌也出现收缩,这是因为γ反射环路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上田正根据这一学说,认为脑瘫患儿存在着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的异常相反神经兴奋通路,在临床上采用了一系列抑制这种异常相反性兴奋通路的手技,活化相反性抑制网络通路,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的目的。主要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尤其对肌张力明显增高、有明显肌肉痉挛的重症痉挛型脑瘫疗效更为明显。

治疗手技:基本手技有颈部法,颈、骨盆法,肩、骨盆法,上肢法,下肢法,对角线法,全四肢法。辅助手法有颈部Ⅱ法、骨盆带法、下肢Ⅱ法、肩胛带法。

但是,此方法存在着手法较粗暴、易导致副损伤等缺点,目前此方法是否适用于脑瘫患儿争议较大,需慎重决定是否采用。

(2)Phelps技术:

由美国的骨科医师Phelps创立。通过运用被动运动、半组式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松弛运动、平衡运动、交替运动、四肢运动、协调性运动、松弛后活动控制、按摩、日常生活运动、综合性活动和休息15种治疗方法,对瘫痪肌群进行重点训练。

(3)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

又称为强迫使用疗法或强制性治疗,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限制健侧的同时强化使用患侧肢体,提高自发使用患侧肢体和阻止发生忽略患侧的意识。近年来用于偏瘫型脑瘫的康复并显示良好疗效。与NDT在治疗环境中有良好效果不同,CIMT强调在生活环境中限制脑损伤患儿使用健侧肢体,强制性使用患侧肢体,可以明显提高脑损伤慢性期患侧肢体完成动作的质量。包括3个主要部分:①重复性的任务:导向的患肢训练,每天6小时,连续2~3周;②应用坚持:增强行为方法将获得的技能转移到现实环境中;③限制健侧,强迫患儿使用患侧。由于年龄和发育性的特点,在脑瘫的治疗中应适当修改,以儿童友善的方式进行,以保证顺利实施,同时酌情使用神经发育学疗法、体感神经肌肉易化法、肌张力和肌力训练作为补充。

1)理论基础: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通过对患肢的训练能增加患者皮质的运动区中相应的支配面积,也能增加其他皮质运动区的募集,促进功能重组。CIMT干预后可使大脑皮质发生重组已得到磁共振、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等影像学技术的研究证明。CIMT已经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2)应用

① 年龄选择:国外报道偏瘫型脑瘫患儿应用CIMT年龄最小的为8个月,国内报道平均年龄为7个月。研究报道,对偏瘫患儿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经过治疗,患儿达到了实际年龄的运动发育水平,这不仅说明CIMT对婴儿有效,而且可能使目前的研究重点转变为探索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最合适时间。Andrew对4~13岁偏瘫患儿采用CIMT结果显示强制性运动疗法疗效没有年龄依赖性。

② 限制器具的选择:限制性器具的类型很多,包括半长手套、连指手套、石膏悬吊带、休息位夹板等,因研究中其使用的时间很长(6~24小时不等),所以,限制性器具的类型是研究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注意安全,对儿童来说,连指手套可能更好一些,使患儿在意外情况下运用健侧手臂进行保护性支撑。

③ 训练方法:CIMT的训练包括健侧上肢的严格限制和患侧上肢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后者又包括塑形和重复练习两个方面。CIMT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且有时间限制,这对于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婴幼儿来说可能不太合适,但是目前也有应用于婴幼儿的报道,该方法更适合于4岁及以上的儿童,因为他们已经有较强的注意力,可以保证训练时间。同时要求治疗师与孩子建立一种亲密的工作或合作关系,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治疗,其效果更佳。

④ 训练强度: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训练强度标准。Taub经过对动物的研究,认为限制性干预如果小于3天,只能暂时改变上肢运动功能。因此,普遍认为7~10天是比较合适的。近来对训练时间的比较研究表明,每天6小时、连续21天和每天6小时、每周5天、连续3周训练效果没有差异,所以,人们采用每天6小时、连续21天的训练强度。

(4)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omuscular activation,Neurac):

源自挪威,是一种悬吊运动疗法的训练技术(悬吊训练治疗/神经激活技术设备)。核心是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依靠感觉运动刺激技术,使大脑、脊髓或肌肉感受器发出或接收的信息重新整合,并对运动程序重新编码,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利用装置的不稳定性,调动身体的整体协同运动实现负重与重心转移,自重牵拉等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发挥稳定肌群与动力肌群良好的配合。Neurac技术装置系统在儿童中的应用具有一大特点,即集游戏-治疗为一体,充分调动患儿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悬吊训练治疗(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一种运动感觉综合训练系统,把人体某些部位悬吊起来,使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主动运动,通过主动训练和康复治疗达到恢复感觉和运动的控制能力、肌力、耐力及心血管功能,最终达到提高运动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基本原理:利用悬吊带将身体部分或全部悬吊起来,通过悬吊带形成的支撑反作用力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迫使身体不断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而不断募集不同的运动单位,从而提高神经-肌肉本体感受性功能。悬吊运动治疗中对于患儿的核心肌群、感觉、运动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改善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核心肌群在整个人体运动过程中不仅发挥着稳定姿势的作用,同时也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协调四肢发力,对于人体动作完成的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①减除运动负荷:将肢体悬吊,让患者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运动可以免除重力的作用,达到减除负荷的目的;②提供助力:利用弹性悬吊绳可以提供外力;③提供不稳定支撑:悬吊带作为支点是不稳定的,利用这种不稳定支撑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

操作方法:①通过悬吊运动训练,可以训练平时很少练习到的深层稳定肌群,例如多裂肌、腹横肌等;②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因为悬吊闭链运动训练可以同时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从而提高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③在不稳定的悬吊绳上或使用气垫进行闭链运动训练,可以刺激感觉运动器官,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能力;④纠正患儿的骨盆问题和脊柱畸形,例如偏瘫患儿由于患侧侧屈肌张力增高造成的患侧骨盆上提,可通过闭链运动训练躯干痉挛肌对侧的侧屈肌群的肌力,来纠正患侧骨盆上提;⑤可大幅度提高患儿患侧的肌力及运动能力(图2-3)。

图2-3 悬吊运动训练

(5)运动控制(motor control):

调节或者管理动作所必需机制的能力,研究动作的性质,以及动作是怎样被控制的。动作由个体、任务以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运动控制理论可以量化患儿运动能力,并且使已经存在的功能进一步分化,使之泛化到日常生活活动中;运动控制疗法可以从力量、时间、位置、顺序等方面给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输入更多刺激,从而促进脑瘫患儿发育。其中,任务导向性训练是依据运动控制理论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临床重新训练治疗方法。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 oriented training,TOT)是基于运动控制理论,注重功能性任务的训练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训练获得的功能要能够向现实环境中转化。根据患者个体能力和训练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或活动,通过患者主动尝试,引导患者完成这些任务或进行这些活动,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目的的训练方法。任务导向性训练着重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目标任务的能力,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理论基础:反复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从而促进脑功能的重组。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得到证实,该训练能使神经功能细胞向病灶部位定向迁移,最终形成新的神经网络。任务导向性训练针对缺失成分和异常表现,如上肢够取物品,这是一项具体的任务,操作时涉及视觉和触觉的输入,大脑对信息的判断和整合,以及神经对运动的有效支配等,再经过失败和成功的反馈,不断调整运动模式,形成优化的神经网络和运动程序,支配相关肌肉的特定顺序、速度和力量等力学特点配合完成这项具体任务,促进发展适应能力、前馈能力和协调能力。

操作方法:①描述正常活动的基本成分,观察、比较和分析脑瘫患儿运动表现,找出缺失成分和异常表现;②针对缺失成分和异常表现,制定功能性目标,依具体的目标设置具体的任务;③任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患者将所学的运动技能运用于正常生活及各种环境;④任务具有趣味性,调动患儿对于活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⑤制订适当的训练强度、训练频率及治疗时间等详细治疗计划。

脑性瘫痪的表现以中枢神经功能、骨关节功能、神经肌肉功能、呼吸循环功能等为主的多种功能障碍症状。所以,治疗时一方面以促通正常发育、抑制异常姿势和动作等为主,另一方面必须力求将视野放在促通小儿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等方面发育,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6)心肺功能训练:

包括呼吸训练、心功能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脑瘫儿童的呼吸运动与呼吸功能有别于正常儿,表现为呼吸肌及辅助肌的协调性差,胸廓结构异常,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总顺应性降低,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改变等。有研究显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胸廓压迫辅助呼吸训练,对提高患儿胸廓活动度,协调呼吸肌运动,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残气量均有帮助,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

(7)康复机器人结合虚拟现实训练: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提出更高的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出现康复机器人、天轨步行系统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康复治疗手段。天轨步行系统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就是在确保患儿身体平衡的情况下,根据软件所提供的各种虚拟场景完成各种康复训练,使枯燥单调的训练过程更轻松、有趣。这些康复科技让患儿如同置身于真实场景,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和主动性,更能有效促进患儿功能的恢复,对于运动功能和平衡步行功能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六)注意事项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应注意:①患者应取舒适体位;②控制不必要的运动;③原则上应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④运动要反复进行;⑤定期判断治疗效果;⑥治疗前向患者说明运动目的使其理解。

(七)儿童运动疗法的应用

从新生儿开始,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障碍、残疾、残损的疾患都是小儿运动疗法的对象。其中多数是脑原发性疾患、骨关节疾患及神经肌肉疾患以及代谢性疾患等。儿童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医疗机构已经针对这些疾患开展了包括运动疗法在内的物理治疗。近年来,其他医院及各类康复机构也都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儿童运动疗法主要应用于以下疾病或障碍:脑性瘫痪、运动发育迟缓、脑肿瘤术后、唐氏综合征、精神发育迟缓等中枢神经疾病;骨软骨病、先天性侧凸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脊髓形成不全、脊柱裂、骨形成不全症、分娩麻痹、烧伤、上下肢骨折等骨关节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腓骨肌萎缩症、脊髓灰质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线粒体脑病(或脑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苯丙酮酸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

二、物理因子疗法

(一)概述

物理因子疗法(physical factors therapy)是应用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治疗儿童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各类物理特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采用的治疗手段,其中有音频、超声、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固频干扰、电磁、旋磁、电、仿生物电、水等许多种类;另外,还有采用各种冷或热的物理特性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水疗、蜡疗等就是利用了热动力学因素。

根据物理作用性质不同、强弱程度不同、作用深度不同,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理、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神经反射作用、经络作用、体液作用和组织适应等,达到治疗的目的。物理因子治疗一般无创伤、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感觉舒适,易为儿童所接受。

(二)作用

1.消炎作用

皮肤、黏膜、肌肉、关节及内脏器官,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炎症,都是理疗适应证,可采用不同的理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研究认为,某些物理因子除了具有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如紫外线),还与改善微循环、加速致炎物质排除和增强免疫机制等因素有关。如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表浅者可应用紫外线照射或抗生素离子导入治疗;对于慢性炎症,则可采用温热疗法、磁场疗法,或低、中频电疗法。只要方法得当,均可取得预期疗效。

2.镇痛作用

应用物理因子镇痛,首先要弄清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因子的选择、采用的方法、剂量、治疗部位等有密切关系,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的放矢,方能取得理想效果。炎症性疼痛以抗炎性治疗为主;缺血性和痉挛性疼痛宜用温热疗法,改善缺血,消除痉挛;神经痛、神经炎应用直流电导入麻醉类药,以阻断痛觉冲动传入,或应用低、中频电疗法,以关闭疼痛闸门,激发镇痛物质释放。

3.抗菌作用

紫外线以杀菌作用著称,主要是引起DNA两个胸腺嘧啶单体聚合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细菌失去正常代谢、生长、繁殖能力,乃至死亡。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254~257nm。

4.镇静与催眠作用

通过增强大脑皮质扩散性抑制,解除全身紧张状态,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主要方法包括电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颈交感神经节超短波疗法、静电疗法、磁场疗法、温水浴、按摩疗法等。

5.兴奋神经-肌肉作用

作用机制是细胞膜受电刺激后,产生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反应。主要是应用各种技术参数的低、中频电流,如间动电流、干扰电流、调制中频电流,引起运动神经及肌肉兴奋,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或用于增强肌力训练。

6.缓解痉挛作用

理疗解痉挛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热能降低肌梭中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和肌张力下降。具有缓解痉挛作用的理疗方法有作用于深部组织的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也有作用于浅部组织的石蜡疗法、太阳灯和红外疗法,还有作用于全身的热水浴、光浴疗法等。

7.软化瘢痕、消散粘连作用

石蜡疗法、超声波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可以改变结缔组织弹性,增加延展性,常用于治疗术后瘢痕和组织粘连,有明显的软化瘢痕和消散粘连的作用。

8.加速伤口愈合作用

应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在防止和控制伤口感染的同时,还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上皮搭桥和创口愈合过程。

9.加速骨痂形成作用

实验证明,弱直流电阴极、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干扰电疗法和脉冲磁场,均能促进骨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三)常用的物理因子疗法

1.电疗法
(1)概述:

电疗法(electrotherapy,ET),又称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FES)是使用高频、低频、中频等瞬间出现的医用电流来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横纹肌或平滑肌,引起肌肉收缩,以获得有益的功能性运动,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

(2)作用机制:

研究显示FES治疗可以增强脑缺血半影区的微观相关蛋白-2(MAP-2)表达,从而促进微管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及树突的重建等。FES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刺激程序激活瘫痪的肌肉,使其直接完成某些功能性活动,如刺激下肢产生行走动作或刺激上肢产生抓握动作。也可以通过刺激肢体产生反复运动,利用运动再学习(motor relearning)的原理间接产生功能。FES可以通过对瘫痪肢体感觉输入和运动再学习,利用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促进大脑功能的重组,从而促进脑瘫患儿的功能改善。

应用FES治疗时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活动,使儿童亲身体验治疗效果。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可作为医院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作为功能矫正器做运动功能的直接替代物。也可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正常肌肉的电刺激治疗。

(3)FES分类:

包括:①离心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利用肌肉的抑制机制,直接控制肌肉收缩,原理是通过电流兴奋运动神经纤维、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从而产生收缩,这称为离心式FES。②向心式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刺激向心神经纤维,通过脊髓反射机制间接影响肌肉收缩,则称为向心式FES。

(4)常用治疗方法种类: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包括高频模式、低频模式、强刺激模式、断续模式、慢速断续模式及力量-时间模式。

高频模式:此法频率高,强度低,应用最为广泛。通常频率为50~100Hz,脉冲宽度50~125μs,电流强度以产生较舒适的震颤感且不引起肌肉收缩为最佳。效果明显,但持续时间短。重症肌肉痉挛儿童治疗时间需延长。

低频模式:此法频率低、强度高,较为常用。频率2~5Hz,脉冲宽度200~500μs,电流强度以儿童能耐受且引起相应关节的局部肌肉较强的收缩为宜(运动阈上),为减轻重复收缩造成的潜在肌肉疼痛治疗,应限制在1小时。

强刺激模式:此型的频率和强度均高,常选用可使儿童舒适和耐受的频率、脉宽和波幅高值,即频率大于100Hz,脉冲宽度150~250μs,电流强度选择儿童耐受的高限。持续时间短,关机后,治疗区域快速恢复原来的感觉,每次治疗时间为15分钟。

断续模式(断续输出法):此型的特点是在较低的频率下,产生一组一组的脉冲。组中的脉冲频率50~100Hz,脉冲宽度200~500μs。电流强度以引起儿童相关节段的局部肌肉收缩为宜。此型兼有高频型、低频型的优点,每次治疗后持续时间比较长,刺激一般应限制在1小时。

慢速断续模式:产生成组脉冲的低频,频率比断续型低,每3秒左右出现一组脉冲,停止间隔时间相对变长,儿童会感觉比断续模式舒服。

力量-时间模式:主要特点是首先可在高频率如100Hz,脉冲宽度50μs的条件下调整电流强度至儿童肌肉出现可见的轻微收缩,然后降低电流强度至肌肉恰好出现收缩的水平,记录此时电流强度值,然后将现有的电流强度值降低1/4并保存,增加脉宽以达到儿童产生舒服的震颤为止(一般情况增加1/3)。此型有较好的舒适感,大部分儿童易于接受,作用机制发生较快,在短时间内可快速确定治疗的有效性。

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NEMS):

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两端使其收缩,以恢复运动功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此方法的特点是快速断续输出的波形,频率10~100Hz,脉冲宽度200~500μs,电流强度为以引起肌肉的强直收缩为准。激活快肌纤维,促使其向慢肌纤维转变,延迟萎缩发生,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激活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运动单位活性,使其同步化,恢复运动单位的募集顺序,增强和维持关节活动度通过刺激拮抗肌,减轻肌肉痉挛;使肌肉收缩,维持肌肉健康;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使肌力弱和不能主动收缩的肌肉产生收缩,由于“肌肉泵”的作用,能减轻肢体肿胀,克服因疼痛引起的对肌肉的反射性抑制;能增加部分失神经支配肌肉残留的正常运动单位的肌力,从而使整个肌肉的肌力增强。

3)单极运动点刺激法:

利用笔型电极进行运动点的刺激和穴位电疗。运动点是在人体表面应用电刺激时,施加最小电流就能引起明显的神经肌肉反应的区域。周围神经可以有多个运动点,都是神经最靠近皮肤之处,而且由于各点的局部结构不一样,每个运动点的刺激阈也不同。

4)仿生物电刺激法:

研究表明,小脑电刺激技术作为一种中枢仿生电物理疗法,电刺激小脑或小脑顶核后,通过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形成的特殊传导通路,可以增加缺血区局部脑血流,改善脑循环,使脑电图复原,减轻脑损害,直接诱导病灶半影区的脑组织表达生长相关蛋白(神经纤维生长与再生的重要物质),提高神经组织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效果。Davis报道600例脑瘫儿童中,90%接受了电刺激小脑治疗,其中85%痉挛性脑瘫儿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包括流涎、语言、交流、呼吸、姿势、步态、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年龄越小,恢复越好。

(5)适应证:

FES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偏瘫、下肢轻度瘫痪和脑性瘫痪及某些多发性硬化儿童。应用FES的目的是缓解痉挛、在发病早期帮助重新组织运动、加速随意运动控制的自然恢复、促进脊髓基本运动控制的重建、用电控制替代简单的运动如足背屈等。

FES可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或作为功能矫正器运动功能的直接替代物。

(6)禁忌证:

心脏功能不佳,先天性心脏病;开放性骨折;发热、咳喘;可能有眼底出血及视网膜剥离;皮肤溃疡、感染、脓血症;脑外伤出血者;颅内感染;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者。

需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2.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是利用每秒振动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声波的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理化作用对机体产生治疗作用。目前用的超声频率有800kHz、1MHz和3.2MHz,近年还应用30kHz、50kHz低频超声。超声波疗法有单纯超声波治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超声雾化治疗以及超声与其他治疗联合的疗法,如超声-间动电疗法、超声-中频电疗法和超声-直流电疗法等。

(1)作用机制: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热作用:

超声波通过组织时有热的产生,选择性加温对治疗非常有利。

2)微动按摩:

超声波可使组织发生轻微机械性震动,使组织受到微动按摩(micro massage)。引起膜渗透性增加、细胞间按摩、细胞复活、炎症(非细菌性)进展阻断、新陈代谢亢进、胞质的搅拌、水离子移动、pH改变、扩散促进、组织呼吸改变、凝胶相改变等许多现象。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神经中枢及自主神经系统的间接作用。临床上出现的是镇痛作用和肌肉弛缓作用。

4)对脑损伤的作用:

研究证明,超声波可改变脑组织的供血状态,使输送到血的氧分压及营养物质增多,提高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功能,有利于脑细胞再生。使受损的脑细胞逐渐被新生脑细胞所取代。此外,超声波的机械振动、温热等作用,还有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增加对受损脑组织的血液供给。

脑性瘫痪儿童应用超声波治疗可使神经兴奋性下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可应用上述特点对不同类型脑瘫儿童进行治疗。

(2)仪器的组成:

超声波治疗机由主机和声头两部分组成。主机包括电源、高频振荡器、调制器和报时器。声头实际上是换能器,是在压电芯片的两面镀上很薄的金属层,其外面盖有辐射板以传递声波。超声波的输出分为连续辐射和脉冲辐射两种。

(3)超声药物透入的用药选择:

由于超声透入无极性之分,也不受电离、电解的影响,故药源广泛。但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对金属无腐蚀性的药,以免损坏声头。常用组胺、烟酸、乙酰胆碱、抗生素类、可的松类和维生素类药物。

(4)操作方法:

需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5)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软组织损伤,关节挛缩,腱鞘炎,瘢痕及粘连,挫伤,脱臼,骨关节病,皮下淤血,注射后硬结,神经炎,神经痛等。

2)禁忌证:

感染急性期,儿童骨骺处,高热、菌血症、败血症者。

(6)注意事项

1)声头与治疗部位间必须充分充填接触剂,声头与体表接触后再输出,以免损坏芯片和影响治疗效果。

2)用水下法、水袋法或漏斗法治疗时,必须采用不含气体的水,如蒸馏水或煮沸的水冷却后使用,倾注时要缓慢,避免产生气泡。

3)用移动法治疗时需在声头上稍加压力,用力和移动速度需均匀,不可时重时轻、时快时慢。

4)治疗过程中应经常询问儿童感觉,如治疗部位有灼热或痛感,须立即停止治疗,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3.传导热疗法

将加热后的介质作用于人体表面,使热传导到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传导热疗法。可用做传导热疗法的介质有水、泥、蜡、砂、盐、酒、中药、化学盐袋等。

(1)石蜡疗法

1)概念:

将石蜡加热后施用于患部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石蜡疗法(paraffin therapy)。

2)作用机制:

石蜡虽可达55~60℃的高温,但并不感到热,而且冷却缓慢。能够耐受石蜡疗法的高温,即溶解的石蜡与皮肤之间迅速产生冷却层,此层起到一种滤热气的作用。使用石蜡疗法后皮肤柔软光润,可作美容之用。石蜡虽然很干、不含水分,但在治疗中石蜡皮膜与皮肤之间有汗潴留,也具有半湿性温热性质。

3)生理学作用:

温热作用,充血作用,镇静作用。

4)常用的石蜡疗法

① 石蜡浴(paraffin bath):可分为持续浴及间断浴两种(图2-4~图2-6)。间断浴需将治疗部位反复插入石蜡浴槽中,形成石蜡厚层再继续保温,持续浴则以油纸、塑料包裹石蜡厚层,再以毛巾、毯子等保温。每天一次,20~3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可更长。

图2-4 间断石蜡浴

插入1~2秒后,离开,反复10次,出现石蜡皮模后,再将手置入石蜡槽,手可保持不动,按上述间断石蜡浴法反复10次后,以油纸、塑料包裹,再以毛巾、毯子包裹等保温

图2-5 持续石蜡浴

常用于手指、腕关节,也可用于足

图2-6 包裹保温

② 石蜡涂抹(paraffin brush-wrap):将石蜡融化,用已加温的刷子迅速多次向患部涂抹石蜡,再覆以塑料、毛毯、浴巾,15~20分钟后将硬化的石蜡剥掉。

③ 石蜡融化(paraffin melting):石蜡捣碎加入锅中,搅拌加温。大致在60℃时融化,涂于防水布上,厚度1~2cm,覆于患部,按压使之与患部形状一致。30分钟后取下,可反复使用数次。

5)适应证:

软组织扭伤、腱鞘炎、术后或外伤后浸润粘连、瘢痕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等。

6)禁忌证:

虽已治愈但瘢痕较新,表面尚薄时,最好不用。皮肤有开放性创伤、发炎、脓痂疹,高热、出血倾向等要终止。

7)注意事项:

①石蜡浴可反复多次使用,但尘埃、汗、表皮等物容易沉淀于底部,所以每年要更换2~3次或将石蜡再生;②石蜡有可燃性,要注意火灾。③注意避免弄脏衣物。

(2)热袋温敷法

1)概念:

将加热的特制吸水热袋置于患部以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称为热袋温敷法或热气裹法。

2)装置:

由敷于患处的热敷袋和具有恒温装置的加热箱组成。袋的形状,根据患部大小有大、中、小型,也有根据颈、肩等特殊形状而制备的,加热后温度可保持30~40分钟。

3)特点:

敷袋并不直接接触皮肤,是由吸水性强而特殊加工的硅胶放出的高温蒸汽通过数层毛布而达患部,使之加温,所以也称蒸汽袋。但也有一部分热是由热敷袋通过传导而直达局部的。

4)操作方法:

①热袋的加热:将热袋加入装有水的专用电热恒温箱内,保持76~80℃2小时;②治疗操作:将热袋从加热器内取出,挤出多余的水分、垫多层毛巾后放在病患部位,外包毛巾、棉垫、毛毯保温;③剂量与疗程:每次20~40分钟,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5)适应证:

四肢关节、腰部、背部、肩部等处的疼痛。术后或外伤浸润粘连、瘢痕挛缩,尤其常用于作为矫正训练的前处置或皮肤性关节挛缩。

6)注意事项:

①治疗时热袋要垫足够的毛巾,并固定好,防止热袋滑下造成烫伤;②勿使热袋压在身体下面,以免将热袋内的水分挤出导致烫伤;③治疗开始后要经常巡视、询问儿童的感觉。过热时要及时检查皮肤,调整所垫毛巾和保温用的包裹品。

(3)温热罨包疗法

1)概念:

温热罨包疗法是利用布袋中的硅胶加热后散发出的热和水蒸气作用于治疗部位治疗的方法,也称热袋法(heat pack)。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在国外广泛用于临床。

2)作用原理:

其填充物具有吸收水分的特性,会吸收大量的热和水分,并且释放缓慢。其主要治疗作用为温热作用,温热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代谢,改善营养;温热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消除局部肿胀;温热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使痛阈升高,缓解疼痛;温热能缓解肌肉组织痉挛。

3)操作方法:

将热袋悬挂在80℃恒温水箱中加热20~30分钟;在治疗部位垫数层干燥毛巾,面积稍大于拟治疗部位;将预热好的热袋擦干,置于患部,其上置干燥大毛巾保温固定,随着热袋温度下降,逐层撤去毛巾;治疗时间20~40分钟,每天1~2次;热袋在硅胶失效前可反复使用。

4)适应证:

肌肉痉挛。

5)禁忌证:

治疗部位感染、开放性伤口、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循环严重障碍、治疗部位严重皮肤病等,以及高热、极度衰弱、出血倾向等全身性疾病。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

6)注意事项:

①保证有足够毛巾包裹热袋,以免热袋从包裹中滑出,烫伤皮肤;②热袋的温度不应太高,使用前要检查加温的恒温装置;③对于存在皮肤感觉问题,如感觉减低、缺损或感觉敏感性增高,尤应特别注意观察;④治疗5分钟后,治疗师应挪开热袋,检查皮肤是否有弥漫性红斑,若有,应增加毛巾层数。

(4)Kenny湿敷温热法(浴巾):

本方法由澳大利亚护士Elizabeth Kenny最早用于临床,主要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1)作用原理:

本方法主要治疗作用为温热作用,原理同温热疗法。

2)操作方法:

①将浴巾煮沸20分钟,用夹子夹紧拧干两次,至无滴水为止;②展开浴巾在空气中使之稍微冷却,至机体能耐受的温度;③将展开的浴巾包裹肢体,或折叠数层敷于疼痛部位;④浴巾上覆盖塑料布,并覆盖毛毯保温;⑤浴巾变凉时,应立即更换新的热浴巾;⑥对重症儿童最初1~2天可每30分钟更换一次浴巾,当疼痛减轻后或夜间可除去浴巾。

3)注意事项:

①煮沸后的浴巾必须拧干,勿使其滴水,以免烫伤;②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时补充水分;③治疗过程中若儿童出现出汗过多、心悸、气促,应暂停治疗。

(5)蒸汽疗法

1)概念:

蒸汽疗法(steam therapy)是利用蒸汽作用于身体来防治疾病和促进康复的一种物理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局部熏蒸法、全身蒸汽浴。

2)作用:

①热传导作用:同温热疗法;②气流颗粒运动的作用:气流中微小的固体颗粒对患处起到按摩、刺激、摩擦等机械治疗作用;可软化、松解挛缩肌腱;可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肌张力,具有解痉、镇痛作用;③独特的药物治疗作用: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配方进行治疗,以达到消炎、消肿、镇痛等治疗作用。

3)操作方法:

包括以下两种方法:①局部熏蒸法:利用蒸汽或药物蒸汽做局部熏法,以治疗局部病变。药物蒸汽兼有热和药物两种作用,药物通过温热作用渗入局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优于单纯的蒸汽热疗法。②全身蒸汽浴疗法:蒸汽室包括全身熏蒸仪、洗浴室、休息室。将配好的药物放入熏蒸仪的药槽中,加水煮沸30分钟后,嘱儿童仅着内衣躺入熏蒸仪内,头部需暴露。蒸汽温度在40℃左右,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40分钟,治疗后立即进入洗浴室,用温水淋浴后,入休息室休息10~20分钟;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周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4)适应证:

肌肉痉挛的儿童。

5)禁忌证:

严重心血管疾病、恶性贫血、活动性肺结核、高热儿童禁用。急性扭伤有出血倾向时,最好在24小时后再做治疗;急性化脓者不宜进行治疗,以免炎症扩散;体弱者慎用。

6)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仔细阅读熏蒸仪使用说明书,严格按其要求进行操作,调整好蒸汽的温度,以免过热引起烫伤,严格掌握蒸汽治疗适应证,治疗室备有急救药品,以防休克、虚脱等意外;②治疗中:应随时观察询问儿童反应,如有心慌、头晕、恶心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蒸疗,给予静卧等对症处理;③治疗后:洗浴室和休息室温度要适宜,治疗后注意保温,以防感冒。

4.水疗法
(1)概念及机制:

水疗(hydrotherapy)是利用水的物理特性如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冲击力量)和化学刺激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利用水的物理特性以各种方式作用于脑瘫儿童,促进康复。

(2)目的和作用:

通过水中的温度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来缓解肌痉挛,增强肌肉的力量、体积和柔韧性,保持或增加运动范围,提高,增加体能、耐力、粗大运动能力,改善姿势、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反馈,提高知觉和视觉运动技巧,同时促进呼吸控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促进核心肌群肌力,促进脊柱对称和支持能力,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尤其对儿童还可增加训练的兴趣,树立自信心,改善情绪,增强自我意识和自尊。参与娱乐活动,对于智力、语言、个性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3)分类

1)涡流浴:

专用涡流浴装置,水温39℃左右,时间5~2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气泡浴:

配有气泡发生装置的浴盆,气泡可对人体产生微小的按摩作用,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儿童仰卧在水中,水面不超过剑突部,治疗时间10~20分钟为宜,每天或隔天一次。

3)伯特槽浴:

是一种特制的“8”字形浴槽,可加入涡流浴、气泡浴、局部喷射浴等治疗方式,时间10~30分钟。

4)步行浴:

在浴槽内可进行仰卧位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坐位平衡及步行训练等。

(4)具体训练方法:

利用水的浮力,让儿童克服重力在水中运动,在水池中放入一些床、椅、双杠、漂浮物等。可在水中结合训练进行一定的运动,如步行、平衡、协调性训练和Bad Ragaz训练(亦称救生圈训练法)等。也可结合文体活动开展一些竞赛、游戏等,以提高儿童的兴趣。

1)设备:

水中运动池的大小视治疗儿童的人数而定,以水泥镶嵌瓷砖建成,池边设有扶手和扶梯,池中可设有治疗椅、治疗床、步行训练用双杠及漂浮文体用品等。

2)方法:

水温34~38℃,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天一次。儿童先双足下水,然后全身缓慢下水,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在水中进行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协调性训练和Bad Ragaz训练。水中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视儿童病情及体质而异。小儿可在治疗师的辅助和保护下,在水中开展各类运动疗法。在水中可以开展一对一的训练,也可开展一些有趣的小组游戏和竞赛活动,诱发及引导出儿童的自主动作。

图2-7 水疗训练

3)水中常用训练内容和方法:

适应性训练;手、肘或肩部运动;水中独立活动;垂直回转活动训练;侧方回旋活动训练;复合回转活动训练;浮力训练;下肢运动训练;平衡-静止训练;水上的滑动训练;水下按摩治疗;游泳训练;步行训练。(图2-7)。

4)水中特殊治疗(water specific therapy,WST):

依据Halliwick理念,通过游泳等水中活动来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水中运动疗法理念。“Halliwick十点程序”如下:①心理调适(mental adjust-ment,MA);②矢状旋转控制(sagittal rotation control,SRC);③横向旋转控制(transversal rotation control,TRC);④纵向旋转控制(longitudinal rotation control,LRC);⑤联合旋转控制(combined rotation control,CRC);⑥上浮(upthrust,Up);⑦静态平衡(balance in stillness,BS);⑧湍流中滑行(turbulent gliding,TG);⑨简单前进(simple progression,SP);⑩基本Halliwick动作(basic Halliwick movement,BHM)。

5)达到的效果:

①头部的控制:头必须稳定地控制在中间位。头如果过度前倾和后倾,则不可能在水中横卧和前进,在水中一切运动和姿势变换都是从头部开始,各种回转和应付扰乱运动都是以头部来调整启动。②缓解肌紧张:学习控制全身肌肉和身体的平衡使肌紧张性强的儿童记住松弛的舒畅。随着对水的安全感、信赖感的增强,可看到儿童肌紧张缓解。肌紧张调节效果如何与水温有关,最适合的水温是夏季36℃,冬季38℃。③呼吸的控制:力图改善呼吸功能,加强发声、咀嚼、咽下动作。④增强平衡能力。

(5)注意事项:

水疗首要是安全问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脑性瘫痪儿童多合并有智力障碍,所以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并辅以救生圈或其他漂浮物,一对一地进行训练,防止儿童溺水危及生命。有条件者应备好急救箱。

掌握好训练时间和运动量,发现儿童疲劳时,不要勉强教条地遵守时间。水疗最好安排在PT、OT、ST训练前进行,既有利于提高PT、OT等训练的效果,也可防止儿童过度疲劳,如有感冒、腹泻等情况可暂时停止。

5.冷疗法
(1)概念:

冷疗法(cold therapy)是利用低温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方法,也称为低温疗法。温度在0℃以上,但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

(2)作用机制:

①血管收缩,继而扩张;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水肿);③新陈代谢降低(抑制炎症);④疼痛加重,继而减轻(寒冷麻醉,疼痛缓解);⑤肌梭活动低下(抑制肌痉挛)。

(3)操作方法:

最常用的方式是将溶化的冰块和水混合应用。混合物的温度为0℃。治疗部位可进入冰水中,也可用冰按摩。通常这种方式的致冷可持续4~6小时,其间可以换冰敷布或向水浴中加入冰块。

(4)适应证:

①儿童外伤的急性期或后遗症疼痛、抑制出血水肿;②缓解儿童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③缓和儿童由于痉挛等引起的异常肌紧张,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④促通儿童神经肌肉的反应性。

(5)禁忌证:

开放性外伤、末梢循环障碍、对寒冷过敏的儿童等。

(6)注意事项:

冷疗时要注意防止发生皮肤冻伤,以免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甚至水疱、坏死。因此,冷疗时应注意观察儿童的感觉和反应,出现较明显冷痛时应随时中止冷疗。昏迷和皮肤温觉障碍者进行冷疗时尤其应谨慎。要注意保护患部周围的正常皮肤。冷气雾喷射禁用于头面部,以免造成对眼、鼻、口、呼吸道的损伤。少数人对冷过敏,接受冷刺激后皮肤出现潮红、痒、荨麻疹,重者血压下降、虚脱,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中止冷疗,保温,喝热饮料。

6.生物反馈疗法
(1)概念及分类: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BFT)指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手指皮肤温度生物反馈疗法、皮肤电阻生物反馈疗法、血压生物反馈疗法、心率生物反馈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磁带录像反馈疗法等。

(2)机制:

人的生理变化常与各种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兴奋、性冲动和精神松弛等密切相关。利用生物反馈仪器,可使受试者通过学习认识到各种心理因素与躯体变化的关系,也能客观地了解心身变化与某些环境因素如紧张、松弛的关系。借助于生物反馈仪器,将各种生理变化放大并显示出来,通过反复实践、强化和定型,并通过不断自我总结,逐渐形成和保持不依赖仪器而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是利用仪器或运用自己想象中的松弛感、温热感的方法来形成的。通过生物反馈仪显示出来的生理状态信息,在医生指导下反复训练,患者对体内信息的间接感知敏感度会逐渐提高,使间接感知转化为直接感知,并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并保持脱离反馈仪而进行自行控制和调节自身某些心理、生理的反应能力。

(3)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中的作用

1)促进肌肉收缩: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借助于肌电接收设备记录儿童瘫痪肢体自主收缩时的电信号,当这种电信号达到或超过仪器所设的动态阈值时,就产生一定强度的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

2)促进脑功能重组: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循环作用有助于重组或再塑中枢神经功能,通过重建神经网络和神经反馈回路达到修复损伤区脑功能的目的。

3)促进主动运动: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最大限度地鼓励儿童对患肢的运动功能进行定向、较为精确细致的诱导和强化,以重新获得肢体功能,这种治疗方法可使患侧上肢产生模式化的、反复的随意运动。

(4)操作方法

1)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①设备: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仪器可以描记和显示肌电的数值和曲线,并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和声音信号。仪器附有3个表面电极,包括2个记录电极、1个地极。②操作步骤:先清洁将要安装电极部位的皮肤,再用75%的酒精脱脂。然后在电极表面涂上导电膏,放在皮肤上。记录电极的位置根据病情而定。地极通常放在两电极之间。仪器描记显示肌电电压数值和曲线并发出灯光和声音信号。按照治疗要求,引导儿童学会根据视听信号通过自我调节肌电电压,而使肌肉紧张或放松。每次训练5分钟,再休息5分钟,反复4次,每次总共训练时间为10~15分钟,每天训练1~3次。

2)生物反馈疗法:

①设备:采用手指皮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仪器可以描记显示温度读数和曲线,并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和声音信号。仪器附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副可供儿童使用的耳机。②操作方法: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儿童示指或中指末节指腹上。根据描记显示温度读数和曲线,以及发出的不同颜色的灯光和声音信号,让儿童自我控制调节指端的血管紧张度,从而使皮肤温度上升或下降。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1~3次。

3)血压生物反馈疗法、皮肤电阻生物反馈疗法、心率生物反馈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方法与前述生物反馈疗法相似。

(5)适应证:

①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松弛训练,如紧张性头痛、痉挛型儿童等;②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功能性训练,如肌张力低下型儿童等;③提高认知功能的训练,如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等儿童。

(6)禁忌证:

癫痫、心脏病、有出血倾向者、经电刺激治疗后过度紧张的儿童。

(7)注意事项:

首次治疗前,应向儿童讲解指定动作及注意事项,并先做示范动作,指导儿童被动屈髋、伸膝、屈踝,同时提示儿童关注电子显示屏上曲线的变化,然后开始治疗,指导儿童最大限度地进行主动运动。

7.经颅磁刺激
(1)概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

(2)治疗机制:

①对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影响:TMS可以引起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多巴胺(DA)、乙酰胆碱、谷氨酰胺,这些递质是对记忆障碍、运动障碍、情感障碍、帕金森病有效的原因;②在早期即可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TMS引起皮质较广泛的 c-fos 基因表达增加,近中线结构(纹状体、丘脑、扣带回、室旁核等)尤为显著,在松果体、视网膜及调节生物节律区,有更敏感的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形式表达增加,重复性TMS(rTMS)引起的这种效应更明显;③对脑血流、代谢、内分泌的影响:TMS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刺激,改变不同脑区的血流、代谢、兴奋性及内分泌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④兴奋与抑制作用: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区神经异常兴奋。低频刺激则相反,低频可抑制神经兴奋,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3)分类:

根据TMS刺激脉冲不同,可将TMS分为3种刺激模式: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以及rTMS。rTMS通过影响一系列大脑神经电活动和代谢活动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TMS分为高频和低频(≤1Hz)两种,低于0.2Hz为超低频,不同刺激参数(模式、频率、强度、间隔、持续时间、刺激位点、刺激方向等)的rTMS产生不同的神经生理效应。

(4)适应证:

①发育迟缓、癫痫、精神发育迟滞;②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③脑瘫引起的相关症状、流涎、睡眠障碍、呛食、精神发育迟滞、肌张力高引起的运动障碍等。

8.光疗
(1)概念: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法(photo therapy)。光波的波长短于无线电波,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激光疗法。

(2)作用机制

1)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疗法(infrared therapy)通过辐射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温热效应,故又称辐射热疗法。有改善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炎症消散、镇痛、解痉的作用。

2)可见光疗法:

常用的有蓝紫光疗法(blue and violet light therapy)。蓝紫光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部分,照射于人体后皮肤浅层血管扩张,血液中胆红素吸收蓝紫光后,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的、低分子量的、易于排泄的无毒胆绿素,再由尿和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ultraviolet therapy)可分为三段: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有杀菌、消炎、镇痛、脱敏、促进维生素D 3 的形成、促进组织再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光致敏等作用。

4)激光疗法:

激光疗法(laser therapy)对组织产生刺激、激活、光化作用,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产物和致痛物质的排出,抑制痛觉,有镇痛效应;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增加组织代谢与生物合成,加速组织修复。高强度的激光对组织有高热、高压强、高电磁场作用,可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甚至炭化、气化,使组织止血、黏着、焊接或切割、分离。

在儿童治疗中主要应用红外线疗法与可见光中的红光疗法,通过降低骨骼肌肌梭中γ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降低,肌张力下降,肌肉松弛,并可改善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缓解肌痉挛的作用。

(3)操作方法:

①儿童取适当体位,裸露照射部位;②检查照射部位温热感是否正常;③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④应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时,光浴箱的两端需用布单遮盖。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儿童的温热感是否适宜;光浴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40~50℃;⑤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天1~2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⑥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儿童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4)注意事项:

①治疗时儿童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②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③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④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和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⑤血液循环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李晓捷 庞伟) 3NGcMJjW8oT798+lZCJVs9GwZB5cLrxSljDNXN9d/1HDlunCFJDvfpDtSJZhO4f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