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儿童生长发育

一、发育规律

(一)概述

儿童发育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儿童体格的生长、心理行为的发育和社会能力的养成三个方面。儿童早期发育过程主要经历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几个阶段,目前认为这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营养为儿童发育提供了生命物质和能量,而基因和环境为发育提供了生命信息,使机体内部形成有机的、互相联系的复杂系统,即使之程序化,从而形成全部的生命功能和表征。这就是Barker著名的“发育编程论”。

根据这一理论,胎儿的组织和器官在子宫内的发育经历着编程(程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直接受到宫内环境的影响,包括营养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胎儿会适应子宫内不利的环境以保证自己生存,然而一旦超过胎儿的适应能力,又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出生之后,个体的发育继续经历着编程过程,特别是婴幼儿期,在大脑发育、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代谢过程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同时,这些编程的过程也继续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等。这种影响可以一直持续到成年期,从而成为成人疾病在儿童期预防的理论依据。行为科学及儿童心理行为与大脑发育的研究也证明,儿童早期大脑的发育,包括大脑神经细胞发育、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和大脑内部信息处理复杂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如记忆、思维等,都经历着复杂而持久的编程过程,并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总之,发育中的“程序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自适应过程。目前这一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化组学、功能组学的研究中,并对儿童康复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康复学各种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都是以人体结构和功能发育为理论基础的,与人体发育学有密切关系。了解发育学对于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和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儿童早期发育的特点

1.生长发育的特点

儿童发育的过程是相对独立同时又高度开放的系统,既有早期独立于环境的相对封闭系统(子宫内),同时又与系统外环境存在密切联系,与外界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独立性和差异性取决于遗传基因所承载的生命信息谱的系统特征,而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儿童发育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体的成熟度和成熟特征。

生长发育是不断进行的连续过程,但各年龄阶段速度不同。既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且相互影响。各个年龄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有各自的生长特点,但统一协调。一般来说,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而淋巴系统在青春期可达成人的2倍。各系统的发育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亦不均等。从胎儿到成年,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数次生长突增高峰:胎儿期和青春发育初期。由于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不同,其最终的增长幅度也不一样:头颅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图1-1)。

图1-1 生长发育示意图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环境的影响。

(1)由上到下:

儿童总的动作发育方向是从头至脚,即顺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最早是头部的动作,先会抬头,再会转头,以后开始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之后是手臂和手的运动,最后才是站立和行走,对腿和脚的控制。

(2)由近及远:

动作发育的先后以躯干为中心,越接近中心部位(身体中轴)的动作发育越早,而离中心较远部位的动作发育相对较晚。以上肢为例,先是肩部和上臂动作的发育,接着是肘、腕部,最后手指动作的控制能力才逐渐成熟完善起来。

(3)先粗大后精细:

粗大动作的发育先于精细动作的发育,如先是抬头、翻身、坐起等躯体大动作,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动作继后。

(4)先整体动作,后准确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泛化的,而后逐渐发育成局部的、准确的动作。如1~2个月的婴儿,若将其脸用手帕盖住,则表现为全身乱动,5个月的时候,可表现为双手向脸部乱抓,但不一定能拉下手帕,而8个月时,即能迅速而准确地拉掉手帕。

(5)先正面动作,后反面动作:

先能俯卧时抬头,而后才能仰卧时屈颈,先学会向前行走,再学会倒着走路,先能抓取物体,以后才是有意识地松手放开物体。

(6)全面运动的成熟:

这时候儿童可以利用跑、跳来运动全身的肌肉了,他可以不用父母的帮忙自发地开始运动,由粗大运动转到精细运动,再由精细运动回归到粗大运动。

2.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特点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该轨迹有动态的、复杂的调控系统,其中遗传基因起关键作用。它尽力使正在生长中的个体在群体范围中保持有限的上下波动幅度。一旦出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利现象,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赶上生长”。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若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换言之,一旦不抓紧时机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例如,从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细胞数量大量增加的脑组织生长关键期。此时若发生严重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会急剧减慢;即便今后进行各种积极干预,也不能完全实现“赶上生长”,脑细胞数量不能恢复到应有水平,患儿智力将受影响。青春早期是长骨组织的关键生长期。各种阻碍生长的因素若作用于该阶段,会使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骼生长受阻。若不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则伴随骨的干骺愈合,长骨将丧失继续生长的机会,儿童的体格就无法达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

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从胚胎到成人,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交互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包含了生长、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其中生长(growth)属量变,指神经细胞的繁殖、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神经系统各个器官、组织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发育(development),属于质变,主要指神经系统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功能的演进,表现为运动、智力、情感和神经行为的完善。成熟(maturity)是生长发育达到完备,机体形态、生理和心理达到成人的水平,能够适应成人社会并具备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发育是由外胚层而来,在人胚胎发育2周时形成神经管,4周时神经管两端的前后神经孔关闭,头端发育成脑泡,后端形成脊髓。5周时脑泡形成前、中、后脑,8周时形成大脑皮质,10~18周神经元大量增殖、移行,分布到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20周时皮层细胞开始分化并逐步形成六层结构。大脑皮质细胞的增生、长大、分化在胎儿末期和新生儿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慢,皮质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主要是细胞增大、分化、功能的发育成熟。出生时脑重370~390g,占体重的10%~12%。此时大脑的外观已与成人相似,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数目约140亿,已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发育不完善,其树突与轴突少而短。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而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发育已较好,可保证生命中枢的功能。6个月时脑重600g,1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5倍,约900g,3岁为出生时的3倍。成人脑重1 500g,约占体重的2%。一般男孩比女孩的脑略大。

神经髓鞘形成是神经传导纤维形态学成熟的重要标志,髓鞘形成有先有后,自上而下,先是向心神经后是离心神经。脑神经的髓鞘在出生后3个月即已经形成,周围神经的髓鞘要到4岁才完成。

脊髓在出生时已具备功能,重2~6g,至成人期重量达到出生时的4~5倍。2岁时构造已接近成人,但脊髓与脊柱的发育不平衡,年龄越小,脊髓相对越长,新生儿脊髓下端位于第3~4腰椎水平,到4岁时退到第1~2腰椎水平。脊髓发育与运动功能呈平行进展。

(四)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

儿童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影响发育的因素很多。既往曾有认为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是内在及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天然模式(nature model)学说和认为以外在因素为主的后天教养模式(nurture)学说。如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模式认为:发育受到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出生缺陷、染色体疾病、围生期因素、神经系统疾病、营养、环境毒物等,而非生物学包括社会环境、早期教育剥夺,甚至家庭类型、家庭意外事件,父母分离、离婚和再婚,家庭功能失调,学校环境,电子媒介(过度迷恋手机、游戏等),儿童保健,意外伤害,战争与社会动乱等都与发育有关。

1.遗传因素

发育与种族、性别、民族、先天畸形、染色体病等密切相关。以智力发育为例,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引起的自然流产中,染色体异常占40%,双亲均是无临床症状的智力发育障碍者,子代患智力发育障碍的风险为50%,父母任何一方有遗传代谢性疾病,子女脑损害的风险显著升高。某些遗传性疾病可影响小儿神经发育,如呆小病等。

正常人群的智力发育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国外对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同卵双胎一起教养的智力相关系数为0.87,不在一起教养的相关系数为0.75;双卵双胎一起教养的智力相关系数为0.53;无血缘关系在一起教养的智力相关系数0.24。我们通过对双生子智力遗传度的研究发现,儿童智商的遗传度是0.61,环境因素占0.39。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营养和教育刺激等。虽然遗传度比环境因素高,但遗传度只是智力发育的潜能,只有通过后天开发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能。我们还通过儿童智商与父母智商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儿童智商与其母亲的相关系数是0.58,而与其父亲的相关系数是0.46。证明儿童智力与母亲的相关性最大,可能与母亲对孩子的教养较多有关。此外,儿童智力与父母智力的相关性呈中性回归现象,儿童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

2.母体因素

宫内感染、妊娠中毒症、糖尿病、胎盘功能不全等原因都可以影响发育。神经发育还与母孕期的营养、环境污染、噪声、患病(如发热、尿路感染等)、吸毒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高龄产妇、双胎或多胎妊娠、情绪紧张、长期压抑、愤怒和悲伤等密切相关。如孕早期缺乏叶酸可导致脑穿通畸形,缺锌可引起无脑儿。妊娠期及新生儿期的营养不良,也是直接和间接导致发育异常的原因。

3.胎儿因素

宫内发育畸形、出生时和出生后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影响儿童发育。

(1)胎盘和脐带因素:包括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以及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2)出生时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产钳助产、胎头吸引、第二产程过长和颅内出血等。

(3)出生后感染中毒因素:患各种颅内感染、头颅外伤、核黄疸和各种中毒等。

4.早期教育和社会文化因素

小儿出生时神经突触的数量是成人的1倍以上,通过不断的感觉刺激,可形成一个神经环路。一个神经环路就是一种功能,也就是一种神经行为:强光→传入神经→大脑→综合分析→光太强→发出指令→传出神经→周围神经→眨眼或闭眼。生后3个月不给光线刺激会造成小儿失明或弱视。

整体区域性智力偏低,如边远山区、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可出现社会文化型智力低下,但多为边缘型智力;父母亲及抚养人文化、教育指数、教育方式、教育投入、期望值和对儿童心理学的掌握程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此外,个性、气质、情绪、行为和毅力等也与后天环境培养密切相关。

二、发育里程碑

(一)概述

发育里程碑(developmental milestone)指的是发育过程中详细而明确的可以衡量的标志性发育事件,由Theodor Hellbrügge教授于1945年提出。粗大运动是指涉及大肌肉群发育的大幅度动作,坐直、站立(有支撑)、爬行(用手和膝盖)、行走(有支撑)、站立、行走是六个粗大运动成长里程碑。

(二)发育里程碑

1.六个粗大运动发育里程碑的时间窗口见表1-1。

表1-1 六个粗大运动发育里程碑的时间窗口

注:表格中左、右边界代表里程碑的标准时间范围,包含了从第1百分位到第99百分位的范围值。时间值中(3.7,3.9)格式部分是指95% CI 的值

2.坐直(无支撑)

(1)评估标准:①儿童的头部是垂直的;②儿童没有使用手或胳膊平衡身体或支撑身体;③儿童笔直的坐着至少10s。

(2)评估方法:始终微笑着面对儿童,将儿童置于坐着的姿势。最好给他/她一个用双手拿着的玩具,以免使用手臂或手支撑或平衡身体。

3.站立(有支撑) 这是迈向直立行走的第一步,儿童第一次尝试去平衡整个身体的重量,为下一步向前行走作准备。最主要的特征是当儿童的双手把住固定支撑物时,可以真正支撑身体的全部重量,身体没有趴在或靠在固定支撑物上。

(1)评估标准:①儿童使用双脚站立;②儿童使用双手把住固定支撑物,身体没有趴在上面;③儿童的身体没有接触到固定支撑物;④儿童的双腿支撑的身体的大部分重量;⑤儿童这样扶着支撑物至少10s。

(2)评估方法:帮助儿童保持站立的姿势,使儿童的双腿支撑身体的重量。让儿童的双手分开一段距离,把住支撑物,身体不要接触到支撑物。这样,儿童的双脚用来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要注意儿童的身体没有摇晃或靠在支撑物上。支撑物的高度建议与儿童的胃的位置持平。

4.爬行(用手和膝盖) 爬行是一个更加协调的使用手和膝盖的阶段,手腿交替爬行(例如:左手和右腿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

(1)评估标准:①手和膝盖交替着向前向后移动;②儿童的肚子没有挨着爬行面;③持续和连贯地向同一个方向至少移动3次。

(2)评估方法:将儿童放在一个支撑面(如地板、地毯)上,保持爬行的姿势。站在儿童前面120~150cm的距离,如果儿童没有集中注意力,可以使用一个玩具或其他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东西,吸引儿童爬向自己并得到玩具。

5.行走(有支撑) 有意去让儿童扶着支撑物,迈步并调整身体的位置,向前移动。

(1)评估标准:①儿童的身体保持直立的姿势;②儿童侧身或向前迈步,用双手或单手扶着支撑物;③一条腿向前迈步时,另一条腿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④儿童保持这种方式至少走5步。

(2)评估方法:让儿童保持站立的姿势,使儿童的双腿支撑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让儿童双手分开一段距离扶着支撑物。如果儿童没有集中注意力,可以使用一个玩具或其他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东西,吸引儿童走向自己并得到玩具。

6.站立 儿童开始展示使用双脚承担和平衡身体重量的能力。这种姿势下,儿童的双腿没有弯曲,儿童使用双脚站立并且没有倚靠其他支撑物,可以独立保持身体平衡。

(1)评估标准:①儿童可以使用双脚站立;②儿童的双腿支撑着身体的全部重量;③儿童没有接触支撑物;④保持站立姿势至少10s。

(2)评估方法:将儿童放在地板上,保持站立的姿势,松开双手,让儿童单独站立。

7.行走 儿童开始展示平衡身体和向前行走的能力。最明显的标志是儿童可以直立行走,而不是一步一步挪。孩子独立行走,当发现孩子行走不稳时要及时用手扶住。

(1)评估标准:①儿童的身体是直立的;②一条腿向前移动时,另一条腿支撑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③没有成人或支撑物的辅助;④儿童至少独立走5步。

(2)评估方法:让儿童保持站立的姿势,不要接触到任何支撑物。站在儿童面前120~150cm的位置,让儿童走向自己,有时需要鼓励儿童。

8.儿童的情绪状态 测试时要注意儿童的情绪状态,因为好的情绪或不好的情绪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不要勉强儿童完成测试。

三、运动发育

(一)运动发育与神经调控

在胚胎期,一旦末梢神经与肌肉完全结合,胎儿会出现刺激-应答反应所致的运动形式,即使不受到刺激也能出现运动。这一时期运动发育最重要的是抑制现象。随着胎儿对刺激的应答逐渐减弱乃至消失后,胎儿末期的自发性运动减少。这种抑制现象的持续存在,才能导致出生后原始反射逐渐消失,运动功能开始发育。在胎儿期,原始反射和自发运动是胎儿娩出的重要动力,也是运动发育的最初形式。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运动系统的发育也由低级到高级得到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复杂的、等级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运动的方式,其中位于塔尖的是新皮层的联合皮层和前脑基底神经节等负责运动的战略,确定运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策略;塔身是以运动皮层和小脑为代表,负责运动的战术,即肌肉收缩的顺序、运动的空间和时间安排以及如何使运动准确地达到预定目标;塔底是以脑干和脊髓为主,负责运动的执行,即激活发起目标定向性运动的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池,并对姿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运动发育的状况是我国现阶段脑瘫评价的重点,包含动作发育、反射和姿势发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动作发育的顺序

动作发育(motor development)包括粗大动作(gross motor)和精细动作(fine motor)的发育,前者主要是指头、躯干、四肢的运动,如抬头、爬、坐、走和平衡的控制等;后者指手的动作,主要是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正常动作的发育进程以脑形态和功能的完善、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和程度为基础,在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协调发展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发育规律。

1.粗大动作发育的顺序

1个月俯卧时试着抬头;3个月俯卧时抬胸;4个月扶两手和髋部能坐;5个月扶两臂可站立;6个月试独坐;8个月会爬;11个月牵一只手会走、会自己站立;1岁左右自己会走;15个月会蹲着玩,可倒走;16个月会爬上小梯子;2岁左右会双足跳或单足立,举手过肩;3岁能自由地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2.精细动作(手指功能)发育的顺序

1个月两手握拳,刺激后握得更紧;3~4个月能将双手放到面前观看并玩自己的手,出现企图抓握玩具的动作;5个月能抓近的玩具;6~7个月能在两手间有意识地交换玩具;9~10个月能用拇指与示指取玩具,可敲击玩具;12个月会翻书、握笔乱涂;18个月会叠4块方木;2岁会一页页翻书,可叠放6块积木,会模仿画线条;3岁会叠放8块积木,会临摹画“O”和“+”;4岁会自己穿衣,画正方形,甚至绘画人体1~2个部位;5岁能写简单字,模仿画;6岁能画三角形、房屋,能绘人体6个部位。

3.动作发育的基本规律
(1)首尾规律:

小儿总的动作发育是顺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先是抬头与转头的控制,接着是翻身和坐,再后是手臂和手的运用,最后才是站立、行走以及腿和脚的控制。

(2)由近到远:

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

(3)由粗到细:

从全掌抓握到手指取物。

(4)由简单到复杂:

先画直线,后画圆、图形。

(5)由低级到高级:

先会看、听、感觉事物,再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

(三)反射发育

反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它是机体对刺激的非自主反应。根据神经系统成熟度,反射可以分为原始反射、各种姿势反射和正常情况下难以诱发的病理反射。反射发育是系统发生的过程,自然界的生物由无足动物进化到四足动物,最后成为人类并形成两足站立,其反射发育也符合这一进化过程。

1.反射发育的基本规律
(1)由简单到复杂:

从原始反射到立直反射,反射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复杂。

(2)由低级到高级:

从脊髓、脑干下部(延髓)水平的原始反射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同一类型的反射如平衡反射按以下的发育顺序出现:①倾斜反射;②四点爬位平衡反射;③坐位平衡反射;④立位平衡反射。

2.反射发育的顺序
(1)新生儿期:

主要是脊髓、脑干下部(延髓)水平的原始反射。2~3个月脊髓水平的反射逐渐消失。

(2)2~3个月:

主要是脑桥水平的神经反射,以紧张性颈反射为标志。3~4个月脑桥水平的反射逐渐消失。

(3)3~4个月:

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原始反射逐渐消失。

(4)9~11个月:

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需要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中脑、脑桥、脊髓和小脑等综合作用完成平衡反射。平衡反射存在是终生的,发育完善的平衡反射标志着小儿反射发育及功能的完善。脑损伤或脑组织发育障碍,可以导致平衡反射延迟出现或缺乏,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踝阵挛等锥体束损害体征。

(四)姿势发育

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正常随意运动和动作的产生,先后发展一系列的动作姿势,如抬头、仰卧、俯卧、翻身、坐位、爬、立位等。动作姿势发育表现为如下规律:

1.从头向尾发育

指小儿姿势的发育先从头部开始,然后是躯干与下肢。例如,先从头竖直开始,再到坐位与立位。

2.从近端向远端发育

俯卧位时,先有肩部的支持,再有肘支持到手部的支撑;先有上臂的摆动,接着有肘和腕的屈曲伸展,最后发展到手指的精细运动。

3.全身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

由新生儿泛化的全身运动到3~4个月后手的独立运动。

4.由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

由早期不随意的反射性运动(如握持反射)到4个月龄后的随意抓握动作。

5.由粗大运动向精细动作发育的规律

由4个月龄的全手抓握到7个月龄后的拇指和示指对指精细动作。

6.连续不断地发育规律是以前一个姿势发育成熟为基础

如抬头→仰卧→俯卧→翻身→坐位→爬→立位。

7.运动姿势的发育水平有个体差异

小儿运动发育虽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营养、教养和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儿童的运动发育有一定的范围,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唐久来)

四、视听觉发育

视觉和听觉是大脑最重要的信息传入通道,常共同参与物体和事件的感知。在所有感觉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约占全部信息的85%,听觉占10%,即95%以上的外界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传入大脑。视觉与听觉有交互作用和代偿作用,满足生物体生存和生活的需要。

(一)视觉发育

1.视觉(vision)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视觉是个体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大多数感知信息都由视觉提供。

2.生理基础
(1)视觉器官:

视觉器官的主体部分是眼球,附属结构有眼肌、眼睑、睫毛和泪腺等。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是生后6个月,眼球运动的自由控制能力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完成。5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5岁左右可成为正视。

(2)视觉中枢:

是大脑皮质中与形成视觉有关的神经细胞群,位于距状裂两侧的枕叶皮质,即上方的楔回和下方的舌回上。该部皮质由于结构特殊,在断面上有白色细纹,故又称纹状区。

3.视觉发育顺序

新生儿:出生时不仅能察觉亮光,还能区分不同亮度的光。生后24~96h的新生儿就能察觉移动的光,出生后15d初步具有颜色辨别能力,并出现水平视觉追踪。

1个月:能看到面前20cm左右的物体,双眼能跟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追视范围可达45°;视力0.05~0.1;能辨识红、黄、蓝三原色。

1.5个月:双眼表现出轻度辐辏。

3个月:能注视近处的物体,眼球能自由运动。眼球并不能注视,但会被面孔、灯光或运动物体所吸引。中间色也没太大问题,虽然无法认识颜色的名称,但对光线的反应及辨识能力已经相当不错。双眼追视移动物体范围可达180°。

4个月:双眼辐辏协调得好,开始会辨别颜色,红色能引起儿童的兴奋。能对双眼的视线进行调整。

5个月:头眼协调好,能凝视物体。

6个月:视网膜已发育得很好,看物体时用双眼同时看,已获得正常的“双眼视觉”,因此,眼睛和双手可以相互协调做简单动作。对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已有一定发育。

6~8个月:从卧位发展到坐位,同时也代表着视力范围从左右发展到了上下,视野完全不同。此阶段眼睛、手脚、身体等协调能力较佳,所以是视觉、听觉和表情反应最佳的统合时期。

8~12个月:通常喜欢坐着扔物品,然后爬行追物品,或者想要站立拿物品等。原因是宝宝看到物品,以扔物品的方式来测距离,也有了空间感,同时也证明了视觉发展程度。视力为正常人的2/3。

1~2岁:随着生长发育以及环境的不断刺激,视力逐渐发展。15个月时眼睛能注视3.5m远处的小玩具,1.5岁时视力可达0.4~0.5。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够看见细小的东西如掉在床上的头发等。

2~3岁:是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的阶段,视力大约达到0.5~0.6,已经接近成人的视力。能区别简单的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方形。2岁左右能认识一些颜色,3岁左右开始说出颜色的名称。

3~4岁:焦距的成熟度提高,基本稳定,在此之前,幼儿的中心视力无法完全协调成一个影像。焦距稳定后,注意力才能比较集中,阅读能力才开始逐渐提高。

4.视觉发育过程
(1)视觉信息反馈处理阶段(0~2个月):

新生儿调节晶状体的能力较差,不能准确聚焦,以致视物成像模糊,无论物体距眼1m或10m,看到的图像都是模糊的。只能接受单纯和强烈的光线和颜色,例如黑、白色、大色块或简单的线条及图形。有瞳孔对光反射、眨眼反射。能感觉到眼前摆动的手,不过距离很有限,能看清约20cm距离处的物体。眼球只能随头颈转动而转动,头部和上肢活动限制了眼球运动,对于快速运动的物体表现更为明显,追视范围比较小,如果在20~25cm处悬挂一个直径8~10cm红色圆环,左右摆动,能注视45°范围。

能够通过周围视野捕捉运动中的物体,然后再由中心视野矫正并识别捕捉到的物体。对于刺激强烈的目标物体会出现视觉定位和注视。由于眼球控制不充分,可出现眼球向一侧固定,单眼看物体的情况。虽然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会妨碍眼球随意运动,但有助于向伸手侧注视。

(2)物体辨认阶段(3~6个月):

随着头颈部稳定程度提高,眼球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出现眼球随意运动,能够辨别不同的面孔。双手向中线合拢时,双眼能够注视物体。

4个月时,随着头部左右转动动作的出现,追视和视线转移也随之发育。

6个月时,眼球已能进行快速运动,并能通过正确调整眼球转动来辨认不同焦距的物体。获得双眼同视功能。

眼球运动控制发育规律:首先是水平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其次是垂直方向追视功能的发育,最后是斜向追视功能的发育。

精细辨认物体阶段(7个月以后):随着追视功能的发育,眼球的精细运动能力提高,开始能够辨别物体。

辐辏运动是双眼朝相反方向运动的形式,比眼球在水平方向的追视运动难度大,空间深度知觉需通过眼球调节辐辏运动来实现。正确辨别空间深度不仅能对运动的物体进行辨别,而且有助于了解到自身运动时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能感觉到物体的存在,避免与物体发生碰撞。

一般认为人类视觉成熟的年龄在7岁左右。

5.视觉发育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父母及家族中有视力异常者,子女低视力发病率均明显增高,以有近视家族史者尤为明显。既往国内家系调查发现,视力不良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也有报道显示出遗传因素对儿童视力的不良影响。

(2)父母职业:

科技人员的子女视力正常达标率高于干部、职员、工人及其他职业父亲的子女,且父亲学历越高其子女视力正常达标率越高。

(3)产时有无窒息史:

有研究显示,产时窒息组的视力低常率高于无窒息组,且窒息时间越长对视力的影响越明显。

(4)体重:

营养在儿童视力发育过程中仍起到重要作用。儿童挑食、偏食可导致微量元素缺乏,影响眼球发育,从而影响儿童视觉发育。

6.异常发育
(1)屈光不正:

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远视、近视以及散光。

(2)斜视:

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患斜视的多为儿童,如有成年人患斜视,也多为儿童期患病所致。儿童斜视的发病率为2.7%~7.2%。

(3)弱视: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戴矫正镜片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发病率在2%~4%。弱视是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9(0.9适用于5岁和5岁以上者,低于5岁者应下调:4岁0.8,3岁和3岁以下0.6),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

(二)听觉发育

1.听觉(auditory sense)

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听觉是人类必要的交流渠道,可感知环境并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

2.生理基础
(1)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主要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婴幼儿的外耳道比较狭窄,鼓膜较厚;5岁时外耳道壁还未完全骨化。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粗短,近水平位。内耳的耳蜗是听觉感受器,出生前已发育成熟。由于耳的大小不同以及儿童内耳基底膜纤维的感受能力较成人强,所以婴儿的听觉较成人敏锐。

(2)听觉中枢:

纵跨脑干、中脑、丘脑的大脑皮层,是感觉系统中最长的中枢通路之一。自下向上,主要环节包括:耳蜗核、斜方体、橄榄旁核、上橄榄、外侧丘系、下丘和上丘、丘脑的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皮层。听觉中枢对声音有加工、分析的作用,如感觉声音的音色、音调、音强、判断方位等。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信息还与大脑中管理“读”“写”“说”的语言中枢相联系,有效完成读书、写字、说话等功能。另外,借助于听觉中枢,还能完成各种听觉反射,如镫骨肌反射等。

3.听觉器官的发育

人耳对语音的各种频率特别敏感,使人有可能在感知言语时区别细微的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听觉发育得比较早。妊娠20周的胎儿已具备听觉能力;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曲声也有不同的反应。在生后1~4个月,婴儿对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各种声音就产生了特殊的敏感性,使他易于感受母亲和周围成人嗓音中的细微差别。这种对嗓音的兴趣和敏感性与已经准备好发挥作用的发音器官,为婴儿和成人的“咿呀对话”提供了条件。

4.听觉发育顺序

胎儿及新生儿已经有了敏锐的声音感受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声音的注意和定位以及对语音的辨别上。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听觉能力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调整,新生儿的听阈个体差异较大。

5~6个月的胎儿:已经建立了听觉系统,可以听到母亲身体的1 000Hz以下的声音。

新生儿:一出生就能通过空气传导方式产生听觉反应,引起的听觉反应包括眨眼、嘴动、睁眼、皱脸、头扭动、有哭相、眼珠转动、哭闹等;生后几小时的新生儿能对声音粗略定位,会朝向发出口哨声、铃声、金属敲击声的方向张望;不仅能听见声音,而且还能区分声音的音高、音响和声音的持续时间。连续不断的声音对婴儿可以起到抚慰或镇静的作用。

出生后1个月:已经能够鉴别200Hz与500Hz纯音之间的差别;能够辨别“ba”和“pa”两种语音,而且对“p”“b”两个音有“类别式”的反应。

2个月:能识别元音和辅音;可以辨别不同人的说话声以及同一个人带有不同情感的语调,如同样一段文章由两个人读,婴儿会有不同的反应;而同一个人用生硬的、愤怒的语调,或用愉快的、柔和的语调读,婴儿的反应也会有变化。

4个月:对声音的定位比较准确,能够向发音的方向扭过头去;更喜欢抑扬顿挫的语音。

5~8个月:在1 000~3 000Hz范围内能觉察出声频2%的变化(成人为1%),在4 000~8 000Hz的差别阈值与成人的水平相同。

6个月:已经能够辨别出音乐中的旋律、音色、音高等方面的不同,并初步具备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儿童的听觉能力在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丧失。

5.听觉发育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耳聋相关单基因突变已被公认为是听力缺陷的关键因素之一,单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的遗传物质改变可以通过不同听觉传导通路引起听觉发育障碍。

(2)神经系统:

外周听觉系统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疾病,包括外耳道发育畸形、小耳症、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等。

(3)其他疾病:

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围生期窒息缺氧、宫内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均可导致儿童的听力障碍。

6.异常发育

又称听觉受损,是指感测或理解声音的能力完全或部分降低。听觉障碍可由各种生物学因素或环境因素造成。深度听觉障碍一般称为聋,可分为传音性听觉障碍、感音性听觉障碍、感觉性听觉障碍、神经性听觉障碍及混合性听觉障碍。

五、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也称语言习得,是指个体对母语的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系统要素以及语言运用技能的理解和产生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5岁左右的儿童,语言系统已基本完善,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一)概述

1.概念
(1)语言(language):

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等特征,其中创造性和社会性是语言符号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的主要区别。

(2)言语(speech):

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称“话语”。言语交际的具体过程,实际就是言语产生(编码)和言语理解(译码)的过程,是在社会交往中运用语言的过程。

(3)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来进行,语言也离不开言语活动。对儿童来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词和句子的学习,才具备一定的言语能力,学会与人进行交流,逐步掌握语言的普遍规则。

2.言语活动形式

根据言语的功用和结构,可以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体态语言。

3.生理基础
(1)发音器官:

包括呼吸器官、喉、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2)言语中枢:

运动性言语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的Broca区,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听觉性言语中枢(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的Wernicke区,视觉性言语中枢(阅读中枢)位于顶叶-枕叶-颞叶交界处的角回。

(3)言语中枢的定位:

言语中枢定位的发育缓慢。6个月的胎儿两侧大脑半球结构不对称;从出生到2岁,两侧半球的功能几乎相同。言语中枢单侧化于左半球,通常发生在2~12岁,这是语言发育的最佳期。

4.言语传递的过程——“言语链”
(1)“言语链”(speech chain):

是借用“链”的结构形式,形象地说明说话人的意思到达听话人,从而完成言语交际任务的紧紧相扣的转换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译码5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5个环节又经过语言学平面、生理学平面、物理学(声学)平面3个不同平面的转换才能完成交际任务。

(2)儿童言语交际过程的特点:

儿童的言语交际过程与成人相同,但是由于儿童处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即处在非言语交际向言语交际的过渡中,运用语言的技能还不熟练,因此在言语交际中有自身的特点。

1)儿童在交际中的言语链和非言语交际链相互作用、同等重要,无论是编码还是译码都必须借助大量的非言语信息(包括情景、肢体语言等)。随着语言的发育,非言语交际链的作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2)在与成人交际和与儿童交际时,言语链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与成人交际时,成人言语水平远远高于儿童言语水平,成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将儿童的言语水平拉高。儿童之间交际时,非言语交际链的作用则更大些。因为儿童间的交际一般都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气氛轻松自然,心情愉快,在相互模仿中可相互促进,这一作用不是单纯地与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能代替的。

(二)语言发育

1.前言语阶段

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语言学习是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将前言语阶段即婴儿语音发育分为三个阶段。

(1)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

哭是婴儿最初的发音,也是婴儿第一个月的主要发音。此间婴儿学会了调节哭叫的音长、音量和音高,能够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本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①0~2个月,只能发出单音节的单元音和复合元音;②2~4个月,语音类型迅速增加,出现辅音加元音,渐渐向单元音、复合元音、双音节音发育。

(2)连续音节阶段(5~10个月):

约从5个月起,婴儿发音出现明显变化,增加了很多重复、连续的音节。婴儿能模仿成人发“ma”音的年龄是7个半月。发音中增加了大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语音,既有同一音节的重复,也有不同音节的组合。6个月之后的婴儿能感知三种不同的语调(愉悦、冷淡、恼怒),10个月开始咿呀学语。出现舌尖和双唇起作用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唇齿辅音“v、w”、小舌颤音“r”、复合元音以及大量的多音节音。逐渐学会使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而这种表达往往伴一定的动作和表情。

(3)学话萌芽阶段(11~13个月):

从9个月开始才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迅速发展,即进入对语音的辨义阶段。模仿成人的语音能够做到正确无误,而在音色上和声调上的模仿都极为相似,并且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并能被适当迁移和正确运用。大约从10个月开始,婴儿会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这是婴儿语言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

上述三个阶段反映了婴儿发音的发生发展顺序,从最初的哭声,分化出单音节音,然后是连续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音,最后是有意义的语音(即词语)等。经过语音模仿、咿呀学语、言语发生等发育阶段,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婴儿语音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特征。

2.言语的发生

经过一年多的言语准备阶段,开始进入学习口语的重要时期。1~2岁婴幼儿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当婴儿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具有概括性的词时,标志着婴儿开始发生言语,又称为言语发生阶段;2~3岁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到入学前。国内学者把汉语儿童后期语言的发育分为不完整句(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完整句(简单句和复合句)以及特殊句型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特点。

(1)单词句的发育

1)儿童在1~1.5岁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这一时期习得的词语具有如下特点:所指的对象或者是儿童生活中接触的重要人物;或者是儿童接触到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是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等可感知的物品;或者是表达儿童某种要求、愿望的动词。这些词语既具有现实的可感性,又接近儿童,因而成为儿童最早习得的词汇。

2)单词句的特点:①与动作紧密结合,当儿童用单词句表达某个意思时常伴随着动作和表情;②词性不确定,虽然儿童最先学到的是名词和动词,但在使用时并没有明确的词性分别,一个名词可以用来指物,也可用来指动作行为事件等,如既可以作名词称为汽车,又可作动词表示开汽车;③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成人必须根据说话时的情景、语调、态度等线索才能推测出意思。

(2)双词句的发育

1)经过单词句阶段的准备,到1.5岁左右开始说出由两三个词组合起来的语句,如“妈妈鞋”“宝宝帽帽”等,语言进入了双词句阶段。在此阶段,婴幼儿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词语大量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能理解的词汇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增加新的词汇,对名词和动词的理解出现飞跃;已经可以脱离具体情境,准确地把词与物体或动作联系起来,它的标志就是词语所特有的功能初步形成。

2)此阶段的后期,婴儿出现不断地向成人提问,总是要求告知他各种事物的有关信息,如名称、构造、用途、特征等,这也是婴儿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发挥了疑问句和否定句的作用。疑问句的作用在提问上,否定句作用则在语言反抗上。例如常把“不”挂在嘴边以表示拒绝,这是婴儿否定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3)电报句的发育:

从2岁或2.5岁开始进入电报句阶段,虽然双词句和多词句较单词句明确,但其形式是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的,类似于成人的电报文本,称为电报句。如“爸爸的眼镜坏了,镜坏了”“妈妈看爸爸的汽车来了,车来了”“宝宝犯错误了该打”等。因此对儿童说出句子的确切含义要结合儿童说话的情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儿童说出的双词语包括动词加名词、形容词加名词、名词加名词三种结构,其中最多的是名词加名词的结构。

双词句和电报句是儿童语法发育由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的过渡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建立句子的基本模型。

(4)简单句的发育:

经过不完整句阶段的准备和调整,儿童语言逐渐向成人语言靠拢,进入完整句阶段。在完整句阶段,则体现出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和特殊性,如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儿童语言发育表现在语法方面出现两种变化:一是句子的长度和结构的完整性与复杂性增加,开始按照一些基本的语义关系将单词组成完整句;另一方面,在单句中开始出现一些词形变化。

简单句分为简单单句和复杂单句两种。句子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4类,儿童最初产生的大多为陈述句,其他种类句子的比例很小。

1)简单单句:

1.5~2岁,在说出双词句、电报句的同时,开始说出结构完整但无修饰语的简单单句,如“宝宝吃糖糖”。

2~2.5岁,能使用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如“爷爷在做操”等。

3岁左右,开始使用较复杂的名词性结构“的”字句和“把”字句,如“这是宝宝玩的玩具”;同时,还出现较复杂的时间及地点状语,各种语气词也开始出现,如“这有什么了不起啊”。

3.5岁时,在单句中使用复杂修饰语的句数和修饰语的种类增长速度最快,约为3岁时的两倍,以后直到6岁逐年增长,但不明显。3.5岁是汉族儿童简单单句发育的关键期。

2)复杂单句:

复杂单句的特点是突破了简单单句的“主-谓”“主-谓-宾”“谓-宾”等无修饰成分或只有简单修饰成分的模式,出现了复杂短语充当谓语或其他句法成分的结构。在2~6岁的儿童语言中出现3类复杂单句:①由几个动词结构连用的连动句,如“小朋友看见了就去告诉老师”;②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主谓套叠的兼语句,如“老师教我们做游戏”;③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如“我看见他在哭”。

儿童各种单句发育的顺序大致是:不完整句;具有主-谓、谓-宾、主-谓-宾、主-谓-补等结构的无修饰语单句;简单修饰语单句,主-谓-双宾语句,简单连动句;复杂连动句,兼语句;主语或宾语含有主-谓结构的句子。

(5)复合句的发育

1)复合句的出现稍迟于简单句:

2.5岁儿童的语言中就已有少量出现。出现后与简单句并行发展,5岁时已发育得较为完善。复合句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可以将两个单句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成句,但是结构松散,缺少关联词语,一般是无标记的复合句,以联合复合句为主,偏正复合句所占比例较小。

联合复合句中出现最多的并列复合句(把两件并列的事加以陈述),其次是连贯复合句(按事情的经过描述所发生的情况),还有补充复合句(对前面的话题加以补充说明)。偏正复合句中出现较多的是因果复合句,其次是转折复合句和条件复合句。

2)复合句的组合为意合法和形合法两种方式:

儿童复合句发育的初期以意合法为主,通过关联词语将几个分句组合起来的形合法的发育稍晚。

3岁前,使用的关联词语有“还有(还要)、也(也是、也要、也有)、又、就(就是)”;3.5岁,增加“只好、非要、偏要”;5~6岁,出现“因为、结果、为了、要不然、反正、其实、原来、如果”等说明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等关系的连接词以及前后呼应的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另外,儿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经常有误,有时甚至使用不当。

(三)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

语言发育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约儿童语言发育的因素可大致分为遗传学因素、语言学因素、生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等。

1.遗传学因素

有学者通过调查有语言缺陷人的家族史发现,语言缺陷有一定的遗传性。近年来发现的第一个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 FOXP2 基因),也证明了语言能力与遗传有关。家族因素在某些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父亲或母亲或其他人员幼儿期语言发展上存在问题。

2.语言学因素

可以分为语言因素和语言运用因素。儿童只有在语言运用中才能获得语言,相对于语言系统的发育,儿童语言运用的发育更为艰巨且需要长期的过程。语言运用会受到语言交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际原则、语境因素等。

3.生理学因素

指整套的发音系统、各种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否健全。如中度以上听觉障碍,上下颌咬合不良,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均可能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

4.心理学因素

心理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认知能力,除此之外,其他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发育,如个性品质、情绪因素等。

5.社会学因素

包括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成人语言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待儿童的态度的影响等。

(四)异常发育

儿童语言发育的异常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和发育障碍,主要分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两大类。

1.语言障碍

是指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语言符号及规则方面发生的问题,或者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包括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主要表现为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语言发育进程缓慢,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因此,若发现儿童有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应努力查找病因。若儿童无以上明确原因而出现的语言发育明显延迟现象,则称为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或发育性语言迟缓。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临床上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

2.言语障碍

是指儿童在口语的产生及运用方面出现的异常,并引起交际对方的注意,感到不适,甚至所说的话完全不为听话人理解。包括构音障碍、嗓音障碍和言语流畅性障碍等。

(1)构音障碍(dysarthria):

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或构造的异常使发声、发音、共鸣、韵律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构音障碍分为三大类: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

(2)口吃:

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者因为不自主的声音重复、延长或中断无法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内容。发生率为1%~2%,男童多见。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六、情感和交流能力发育

(一)概述

1.概念
(1)情感(emotion):

是人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是在社会交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友谊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态度。其中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交流(communication):

是指信息、思想、感情、需求以及愿望等的相互交换,包括编码、传递以及解码信息等一系列过程,是沟通的主要方式。

情感和交流能力在儿童生活、整个心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儿童认知、行为、社会关系、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的发育:

大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支配人类的理性或突发情感,是情感的中枢部分。

(2)思维的发育:

新生儿没有思维,只有一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大约在出生10~20天条件反射出现。儿童最初形成的信号性条件反射是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思维从婴儿期开始产生。在出生后第一年,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还不是概念的和认知的,还没有真正的思维活动。第一年末,儿童处于掌握词和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萌芽阶段,1~1.5岁时,语言的产生使思维成为可能。

(3)智力的发育:

3岁前儿童主要的智力特点是感觉运动协调性。儿童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做出反应,在动作中进行思考,协调感知和动作来“解决问题”,还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动作、预计动作的结果。1岁后,儿童就有了初步的概括能力,产生了直觉行动思维。到2岁末,儿童开始逐渐摆脱对动作的依赖,出现当时不存在的某些事物的表象。

(二)情感和交流能力的发育

1.基本情绪的发育

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有多种多样,其中,笑、兴趣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哭、恐惧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情绪的发生具有一定时间次序和诱因,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表1-2)。

表1-2 儿童基本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及情感表现

2.情感引发的社会功能发育
(1)情感引发儿童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是儿童情感发育的主要标志。它对于儿童身心发育尤其是社会性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2)情感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在个体社会性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其形成和发展影响着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前提。当婴儿作用于客观事物时,他的不同动作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1岁左右,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开始知道自己和客体的关系,把自己和客体区分开来,认识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

1.5岁左右,开始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这种客体感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面部特征的认知上。当把鼻子上涂了红点的婴儿放在镜子前面时,会产生明确的指向红点的行为。这表明他会清楚地认识到本不属于自己的面部特征的东西,表现出了自我再认。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和儿童语言的发展相联系。1.5~2岁的小儿,开始用语言称呼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具有用语言标志自我的能力,并且具有用适当的人称代词称呼某个形象的能力。但此时儿童只是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遇到别人也叫相同的名字时就会感到困惑。2~3岁时,掌握代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

(3)情感与亲子交往的发展:

亲子交往在广义上指家庭中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之间的交往活动,而狭义上则指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总和。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新生儿的哭泣、吮吸、探索、抓握等原始反射客观上构成交往信号,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则以哺乳、抚摸、拥抱等照看行为对婴儿作出应答。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使婴儿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且母婴身体接触也给予婴儿安全感。随着与母亲交往活动增加,婴儿的注视、微笑和哭泣等情感表现也逐渐获得了发育。

(4)情感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关系。随着儿童的发育,与同伴的交往时间和交往数量越来越多,同伴在儿童发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影响着婴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范围内体验到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在实际的交往中,儿童由于还不具有充分的语言表达能力,常常需要向对方表达出相应的情感表情,如微笑、气愤、拒绝、请求等,尝试、练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应做出调整。情感表达可以促进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也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良好的同伴交往,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愉快。同伴交往是儿童的一种情感依赖,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

3.交流能力的发育
(1)语言交流能力的发育

1)前语言交流时期:

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交流,生后6个月,如果抢下他手里的东西就会哭;8个月,如果有想要的东西,会发出声音要求;1岁左右有想要的东西或想去某个地方时,会用手指那个方向。包括轮流交流和视觉交流两种。①轮流交流(turn-taking):在儿童开始掌握语言技能之前就已经开始轮流对话的发育。主要分为两部分:手势动作交流(gesture-turn-taking,GT)和语音交流(vocal-turn-taking,VT);②视觉交流(eye-contact):在说话时,儿童目光适时地注视他人或谈话内容涉及的物体。在婴儿4~6个月时开始发育,表现为儿童会注视正在说话的成人或是将目光转向成人所指的方向。

2)语言交流时期:

包括听觉注意和主动交流:①听觉注意(auditory-awareness):在无视觉交流的情况下,儿童主动去重复成人语言或是做出语言答复即为听觉注意;②主动交流(autonomy):在说话过程中,当儿童否定当前话题或主动引入一个新话题时即为主动交流。

(2)与母亲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过程:

交流能力以与母亲的亲密关系为基础而发育。

1)交流行为的发育:

出生后1个月,哭的时候,他人抱起来就不哭;4个月,可以追视他人,对人的关心增加,房间里没人时会哭起来等;6个月,能将母亲和他人区分开;7个月,若强硬地把他从母亲怀中抱走,会有哭闹;9个月,能区分家人与外人,认生的能力出现;15个月,以母亲为中心,在母亲视线范围内能安心玩耍;2岁时,即使母亲不在身边,也能与其他儿童一起游戏。

2)要求行为的发育:

生后6个月,如果抢下他手里的东西,就会哭;8个月,如果有想要的东西,会发出声音要求;1岁左右,有想要的东西或想去的地方时,会用手指指出;18个月时,想要什么东西,就会做“给我”的手势,给他拿来时,就把原来手里的东西给对方。

(三)发育的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在情感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功能相联系。

2.遗传因素

遗传气质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情感行为的不同。气质(temperament)是个体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高级神经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在心理过程的动力特点方面,特别是情感动力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气质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儿童情感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分离性焦虑与遗传因素有关,“容易焦虑的父母将养育出焦虑的儿童”这一现象确实存在。而儿童孤独症的同胞患病率为2%~3%,是一般人群的50~100倍,单卵双生儿同病率远高于双卵双生儿,支持遗传因素对儿童情感障碍的影响。

3.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各种有害因素的反应较为敏感,尤其是有遗传易感素质的个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疾病。儿童期,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就是家庭,他们对于家庭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强。对家庭的依赖不仅在物质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需要和依赖。

(四)异常发育

所有儿童在正常成长过程中,都体验过恐惧、恐怖、担忧、焦虑、羞怯等情感变化,但对于不能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过度的、削弱身体功能的态度体验,则会出现情感和交流的异常发育。

1.儿童依恋障碍(infant attachment disorder)

儿童依恋障碍包括反应性依恋障碍和童年脱抑制型依恋障碍两种类型,均是由于与抚养者依恋关系的改变所导致。

2.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SAD)

指与父母分离或离开家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

3.儿童恐怖症(phobia)

指对某些物体或某些特殊环境明知不存在对自身具有真实的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怖,伴有焦虑情感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并有回避行为以期达到解除恐怖所致的痛苦,持续至少6个月。

4.选择性缄默症(elective mutism)

指起病于童年早期,已获得了语言功能的儿童,由于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特定的社交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实质是一种情感和社交功能障碍,而不是言语障碍。

5.屏气发作(breath holding spell)

指儿童因发脾气或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一般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

七、日常生活能力发育

(一)概述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反映个体在家庭和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是康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1.概念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包括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动作和技巧。

2.内容

包括自理(self-care)、运动、交流及家务活动等。

(1)自理:

包括更衣、进食、如厕、洗漱、修饰(梳头、刮脸、化妆)等。

(2)运动:

包括床上运动、轮椅上运动和转移、室内或室外行走、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3)交流:

打电话、阅读、书写、使用电脑、识别环境标志等。

(4)家务活动:

购物、备餐、洗衣、使用家具及环境控制器(电源开头、水龙头、钥匙等)。

3.分类
(1)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basic or physical ADL,BADL或PADL)能力:

是指每天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活动和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相关的基本活动,反映较粗大的运动功能。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DL,IADL)能力:

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如家务杂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物等,大多需借助或大或小的工具进行,反映较精细的功能。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发育

在成年人看起来很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发育早期的儿童却要付出极大努力、达到一定的发育水平后才能完成,例如,只有当动作协调能力发育到一定水平后,才能使身体的各个部分进入相应的衣服空间中。不同生活自理动作发育对个体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其发育过程与顺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进食能力发育
(1)摄食行为:

是为了摄取食物而进行的口腔器官(如舌、齿、唇)的活动,以及为了将食物运送到口中的上肢活动。摄取食物不只是为了维持生命,而且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提供活动时所必需的营养和热量。

(2)进食的正常发育:

进食是儿童最先发育、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之一。正常情况下,儿童的进食能力发育非常迅速。儿童的进食技巧并不需要特别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在提高。先学会用唇、舌吸吮与吞咽液体,然后,学会撕咬与咀嚼固体食物,用手将食物运送到口中,早期的转头与吸吮反射会随着学会控制进食活动而逐渐消失。摄食行为发育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

胎儿期,胎儿5周时触碰口唇就有张口反射,10周时有咽下动作,22周时有吸吮动作,27周产生吸吮与咽下结合动作。

出生时,会本能地张开嘴向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出现吸吮及吞咽等最基本的进食动作反射。

1个月,空腹被抱起时颜面即转向母亲的乳房方向。

3个月,吸吮乳汁时可用手触摸母亲的乳房或奶瓶。

随着年龄增长,最基本的反射逐渐减退或消失,小儿开始学会用汤匙喝菜汤、米汤,并能咽下。

7~8个月,见物可伸手抓,并可送到口中,用双手拿着奶瓶。

9~12个月,开始用手抓东西吃,并能自己抓住杯子喝水。吃饭时,也愿意抢过匙来自己吃,不过大多数不能吃到嘴里,仍需家长辅助,此时小儿咀嚼食物能从牙床中部移至侧部。

2岁时,可以正确使用匙子吃饭、不倾斜,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而什么东西不可以吃,能用水杯饮水,并能用吸管吸水等。

3岁时,可从水罐中倒水,独立进餐,几乎没有食物外溢。

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逐步学会了较复杂的进食动作。

2.更衣能力发育

更衣包括穿、脱上衣和裤子的基本动作,也包括穿鞋、袜子,戴帽子、手套及其他装饰品时的动作。更衣的正常发育如下。

15个月,可以配合穿衣,如屈曲上肢等。

18个月,可自己脱下有两个手指的手套及袜子,会摘小帽子。

2岁,会脱下没有鞋带的鞋子,为其穿衣时可以配合,看见袖管可将上肢伸进去。

3岁,对脱衣服的动作很感兴趣,也有能力脱衣服,脱衬衣和毛衣时需要少许的帮助。可用手将纽扣从扣眼中推出;穿衣服时不明白衣服的前后,容易将衬衣的前后穿反;穿袜子时不能正确地找到袜子的足跟;会穿鞋但不分左右,想系鞋带,但常系错。

4岁,稍稍帮助即可穿、脱衣服,已经懂得前后,能正确地穿衣服。

5岁,完全独立地穿、脱衣服。

6岁,会系鞋带。

3.如厕能力发育

正常儿童进行如厕能力发育受地区、习惯、穿着衣服类型、家庭帮助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但一般说来,2~2.5岁时,多数儿童通过训练能保持衣裤的清洁和干燥,即使不进行训练,到了4岁,也能够保持衣裤的清洁和干燥。进行如厕训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生理发育:

具备膀胱、直肠的控制是保证如厕能力训练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可通过简单的测试确定儿童是否已具备如厕训练的条件:是否每次小便时的尿量很多?是否能保持衣裤干燥几小时?是否有迹象表明他知道自己要小便,如面部的特殊表情、双腿夹紧?如已具备这些条件,说明已具备足够的膀胱控制能力和排尿意识。

(2)智力发育:

可以通过以下测试确定儿童是否已具备足够的理解与合作能力:躺下、坐起,指出身体的部位,将玩具放入盒中,递送物件,模仿鼓掌等。如能够完成则说明已具备如厕训练的智力条件。

(3)粗大及精细运动功能:

儿童能轻易拾起细小物件吗?能很好地行走或移动吗?能蹲或坐在凳子上吗?能否保持身体平衡?如能完成则说明已具备如厕的运动功能,否则,说明他仍需训练或需要身体上的帮助。

(姜志梅) C1lVjTuIdGZaXXXYDmWGasPFbkXjp9gKSwsCa9ARSgRaYzfrPkMt90Fyp0lxbU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