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哮喘(二)

张某,男,57岁,2014年2月10日初诊。

主诉:

患者自述哮喘反复发作已半月余。

病史:

患哮喘病10余年,近5~6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每遇寒冷、劳累即加重,夏季较轻,冬季较重。现症:咳嗽,吐白稀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动则加重,经常喉中痰鸣如水鸡声,恶寒,四肢厥冷,周身酸困疼痛,哮喘呈阵发性发作,面色微黄,消瘦,舌体较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多津,脉沉细缓。

辨证:

患者有哮喘病已10多年,遇寒、劳累加重,夏季较轻,冬季加重,对病史的总体印象是:久病多虚的虚寒型哮喘。从现症分析,患者喉中痰鸣如水鸡声,是气促稀痰所发出的声音,所以有吐白稀痰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寒痰阻肺,肺失宣肃,故有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而见阵发性哮喘;面色微黄,舌体较大,边有齿痕,舌淡,苔白多津,脉沉细缓,是脾虚生痰,痰湿阻滞,母病及子,脾肺气虚之象,气属阳,脾肺阳气不足,气血推动无力,故有周身酸困疼痛,里阳虚,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见恶寒,四肢厥冷,所以综观本案,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寒痰阻滞。

治则:

温补脾肺,化痰平喘。

方剂:

六姜麻杏辛贝蚣子汤 加减。

处方:

红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8g,干姜10g,炙麻黄8g,细辛5g,炒杏仁15g,川贝母10g,蜈蚣粉3g(冲服),炒白芥子10g,荆芥10g,防风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7剂。

煎服方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5小时左右各服1次,每次250~300ml。

2014年2月18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恶寒怕冷明显减轻,身困疼痛已解除,但发作时仍需吸入剂治疗才能缓解。舌脉依旧。

处方:

红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10g,炒枳壳10g,干姜10g,炙麻黄8g,细辛5g,炒杏仁15g,川贝母10g,蜈蚣粉3g(冲服),炒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7剂。

煎服方法同前。并嘱其配合西药醋酸泼尼松片,每日早饭后1小时左右服10mg,禁食生冷和鱼虾,适当锻炼。

2014年3月5日三诊:照上方服药后,哮喘未再发作,也未用吸入剂,胸闷气短明显好转,上楼或活动时,喉中仍有哮鸣音,吐白色泡沫痰较多,脉舌较前有所好转。

处方:

上方继服15剂,继续服用泼尼松片。

2014年3月26日四诊:病情较前大有好转,哮鸣音明显减少,脉舌已近常人,唯白色稀痰仍然较多。

处方:

红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8g,姜厚朴15g,炒苏子12g,干姜10g,炙麻黄8g,细辛5g,炒杏仁15g,川贝母10g,蜈蚣粉3g(冲服),炒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30剂。

煎服方法同前。泼尼松片每日10mg,服用时间同前。

2014年5月2日五诊:有时口干,白黏痰较多,但哮喘未犯,其他无明显不适。

处方:

红参10g,炒白术20g,茯苓20g,陈皮10g,姜半夏8g,姜厚朴15g,炒苏子12g,炒莱菔子10g,炙麻黄8g,细辛5g,炒杏仁15g,川贝母10g,蜈蚣粉3g(冲服),炒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4枚为引,30剂。

煎服方法同前。西药配合同前。

2014年6月15日六诊:自觉已如常人,基本治愈。

处方:

将上方6剂混合研磨细粉状,与等量蜂蜜为丸,每丸9g重,早晚饭后1.5小时左右各服1丸,连服2个多月。并嘱其将醋酸泼尼松片改为隔日口服10mg,服用时间同前。

[按语]

“六姜麻杏辛贝蚣子汤”,本方为创新方,用以作为治疗脾肺气虚、寒痰阻肺型哮喘的代表方。本方由六君子汤加干姜、炙麻黄、炒杏仁、细辛、川贝母、炒白芥子、蜈蚣粉共十三味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温补脾肺,化痰平喘,对肺脾气虚、寒痰阻肺型哮喘疗效显著。

白芥子和蜈蚣粉在本方中的特殊功效,值得予以特别关注。白芥子能剔除内外寒痰留饮,并能畅通呼吸道,对解除本型哮喘,有痰去喘自安之功。如朱丹溪所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蜈蚣辛温,性善走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本型哮喘,久病入络,多兼肺络痹阻之证,加入本品,确有立竿见影之效。

对既往用过大量激素的哮喘患者,无论何型,单用中药无效者,可每日配合应用醋酸泼尼松片10mg,既无全身毒副作用,又对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大有裨益,从而体现了中西医合诊合治的优越性。 rKqcImw0OwpMi2/mdHWDo2kr/SukW6eedO8cWtMtTHRQZLgRjyYbN1nS8lH5A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