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1.脊髓损伤

该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应严加防范。主要是由于胸椎管容积小、缓冲空间小、术中操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脊髓;或由于术前脓肿压迫脊髓,压迫解除后发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术中操作时要仔细,注意手法的轻巧和准确,多可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脊髓损伤的避免亦有帮助。

2.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多数继发于动脉疾病,尤其是主动脉,如严重的主动脉硬化、脊髓动脉栓塞、脊髓压迫、肋间动脉和腰动脉破坏或结扎、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休克)等。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和温觉缺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若疑有该并发症发生,应尽早行MRI检查以确诊。术中、术后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循环稳定;术中避免结扎多根肋间动脉。早期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可应用脱水剂、抗氧化剂和神经营养剂等治疗。

3.胸膜损伤

手术中切除肋横突关节、肋骨,推移胸膜时,可造成胸膜损伤,尤其局部粘连较重的,可造成气胸,但血胸及血气胸少见。术中多能发现,表现为损伤处漏气,可及时修补。术后若发现气胸量较大者,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内固定断裂、松动,植骨不融合等

该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有:①抗结核治疗不力、佩戴支具时间过短、术后活动过早;②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手术部位;③内固定器材选用不合理;④椎弓根螺钉本身设计缺陷;⑤术中破坏脊椎骨血供,使植骨延迟融合或不融合;⑥内置入物的排异反应。该类并发症多由于抗结核治疗不力造成,术后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十分关键,决定了整个治疗的成败,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疗程。要遵循“联合、足量、规律、长期”的用药原则。至于其他原因造成者可适当按情况避免。

5.结核性脑脊髓膜炎

该类并发症极少见,主要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感染软脊膜(脑膜),甚至脊髓、脑组织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主要见于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者,或未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等情况,结核分枝杆菌在手术中直接进入硬脊膜下,或术后由于血行播散感染脑脊髓膜、脑脊髓神经组织。虽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则后果严重。术中应尽量避免撕裂硬脊膜,防止将结核分枝杆菌带入神经组织。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控制结核活动后再手术,术后坚持行正规抗结核治疗,可减少其发生概率。

6.结核全身播散

由于结核活动未能控制、患者抵抗力极为低下等原因,术中结核分枝杆菌大量进入血液循环,机体不能及时将其清除,导致全身多器官结核,包括肺、脑、肾、胃肠道、胸腹膜等部位结核,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范方法主要在于术前正规抗结核治疗,控制结核活动,红细胞沉降率应尽量控制在60mm/h以下。严格选择适应证,抵抗力低下、对抗结核药物不敏感者应避免手术。

7.复发

术后病变治愈1年以后出现的原病灶复活。主要原因:①结核耐药或未能坚持按疗程正规抗结核;②病灶清除不满意,比如小病灶的遗漏,死骨、坏死椎间盘、干酪样坏死组织等未清除干净等;③其他部位的结核活动未能得到良好控制;④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术前、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术中尽量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注意调节患者免疫力,可减少复发。 70i+oZ7YpDlc+w52iPYkXoa+qObSf6gtTkmOkzUzagcW3OGroEvf1P5pEuZadf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