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单纯经后入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可行性论证

第一节
解剖学依据

脊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分颈、胸、腰、骶及尾5段,由24个椎骨、1个整体骶骨和1个整体尾骨组成。它们借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成完整的脊柱。

一、脊柱各骨的形态

椎骨共24个,颈椎(cervical vertebra,C)7个、胸椎(thoracic vertebra,T)12个、腰椎(lumbar vertebra,L)5个。它们都具有类似的形态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般椎骨都有1个椎体和2个椎弓,椎弓连接椎骨前后方结构。

椎体约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支持体重。椎弓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称椎板。左、右椎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脊柱的椎管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7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称棘突,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1个横突,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1对突起,称上、下关节突,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

(二)胸、腰椎的主要特征
1.胸椎

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称肋凹。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

T 1 椎体的肋凹有1个圆形的全肋凹和1个半圆形的下肋凹;T 10 只有2个上肋凹;T 11 、T 12 各有1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图4-1)。

图4-1 胸椎上面观示意

2.腰椎

共5个。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图4-2)。

图4-2 腰椎后面观示意

二、脊柱各骨的连接

脊柱各骨的连接主要包括椎间盘、椎间关节、椎间短韧带及脊柱的长韧带四个部分(图4-3)。

图4-3 腰椎各骨之间的韧带连接示意

1.椎间盘

椎间盘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骨连接。椎间盘中心为胶状的髓核,周围是多层纤维软骨组成的纤维环,它将相邻椎骨的椎体牢固地连接起来,并限制髓核向外膨出。椎间盘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震动、允许脊柱做弯曲和旋转运动。颈部和腰部动度较大,椎间盘也较厚。在病理情况下,髓核可从纤维环的薄弱或损伤处突出,常见的为后外方向的髓核脱出,可以出现压迫神经根的症状。

2.椎间关节

椎间关节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椎间关节为平面关节,可做微小的运动。在颈部,由于关节近于水平方向,其运动较自由;胸部关节面近冠状方向,可允许胸椎做少量回旋运动;腰椎的矢状关节面则限制回旋而允许脊柱屈伸和侧屈。椎间关节的运动和椎间盘的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保证了脊柱的稳定和灵活。

3.椎间短韧带

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称椎弓间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相邻的椎板,协助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4.脊柱的长韧带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对脊柱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的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并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将两侧肌肉分开,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特名为项韧带。

三、完整脊柱的形态及功能

脊柱由24个椎骨以及骶骨、尾骨借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许多韧带连接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柔韧。脊柱的长度,直立时由于椎间盘弹性压缩,比卧位时稍短。从前面看,脊柱的椎体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至骶骨又迅速变小,这是椎体的负荷由小到大、又经骶骨耳状面将负荷传至下肢的反映,是人体直立所造成的不同于四足动物的一种表现。脊柱的后面可见成排的棘突和横突,棘突旁有许多背部肌肉,可以稳定脊柱,并牵动棘突、横突做各种动作。背部的棘突,可以从C 7 开始触摸计数,是常用的定位标志。棘突的方向,在颈、腰段较平,在胸部较斜,临床上常在腰段进行穿刺。从侧面看,各椎骨体、横突和棘突均清晰可见,还可看到椎弓根及其间的椎间孔和骶管侧面的耳状关节面。脊柱整体的侧面观,可见4个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弯向前,椎间盘较厚,其前部尤甚;胸曲和骶曲凸弯向后,椎间盘变薄。脊柱内的椎管,上通颅腔,下达骶管裂孔,周围除椎间孔外均为韧带所封闭。椎管内容纳脊髓,上连脑,两侧发出脊神经根,形成31对脊神经,从椎间孔和骶前、后孔穿出。椎管的颈下段和胸下段较宽阔,与脊髓的颈、腰膨大相适应。腰段最宽阔,容纳脊髓圆锥和众多的神经根丝。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还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加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C 7 和T 1 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L 4 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可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四、单纯经后入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手术解剖

脊柱结核95%以上破坏在前中柱,结核病灶大部分位于椎管前方或椎体两侧,如何通过后方入路有效地显露前方病灶,是该入路能否较为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前中柱植骨重建的关键。

1.脊髓神经的显露

通过切除一侧的关节突关节及椎板,可以有效显露椎管内的脊髓,且能直视下操作,对脊髓神经能起到有效的保护,后方椎板的切除,脊髓后方的硬脊膜能完全显露清除,且对脊髓能达到间接减压作用,因而,对侧小关节保留并不影响脊髓神经的显露。

2.前方病灶显露

为达到理想显露前方病灶的效果,同时尽量减少对脊髓神经的干扰,在脊柱的腰段,一般切除一侧的小关节就能很好地显露前方的椎间盘及一侧的椎旁脓肿,对于胸椎,因胸椎椎管内脊髓所占容积较大,椎管内有效的操作及缓冲空间有限,需切除病灶清除侧与椎体相连接的肋骨近端3~5cm,以利于病灶清除,同时又不会对脊髓产生明显干扰。

因而,通过后方脊柱结构有限的切除,即可达到脊髓神经及病灶组织显露的效果,尽量减少对后柱结构的破坏。 jDNyIlrfJGDs8mavKhRoPwUYUbrKmSJubaIzLZoSZpCxglg5P1GBvBUh1OIsWn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