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在单纯经后入路手术中的应用

第一节
脊柱结核各种植骨技术概述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特殊感染性疾病,99%的脊柱结核会累及脊柱前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结构),导致前方塌陷,继而造成脊髓受压、局部后凸畸形。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环节,而清除结核病灶后,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脊柱前柱局部缺损。可靠、充分地实现椎体间支撑植骨是确保脊柱结核远期疗效、避免内固定失败和医源性脊柱畸形的重要基础。本节将就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植骨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一、自体骨植骨

自体骨一般包括自体髂骨块、手术部位收获的椎板、棘突骨以及自体肋骨(胸椎结核)。无论何处的自体骨均具有自体骨的独特优势——强度好、无排异反应、成骨活性好、成本低廉等。

各种自体骨有各自的特点:①自体髂骨块,一直被认为是各类脊柱手术植骨的金标准,但髂骨块往往需要额外手术取骨,增加手术时间和创伤,增加感染概率,部分患者会残留供区局部疼痛。小儿患者因可取骨量有限,有时并不适合。②手术部位减压收获的椎体、棘突骨,大多是碎骨和少量小块骨,直接应用这些自体骨植骨往往缺乏足够的支撑,且碎骨粒植骨,容易发生植骨移位、吸收。③自体肋骨条,为天然的条状结构,且支撑强度大,还可以捆绑多根应用,是非常好的植骨材料。

二、同种异体骨植骨

同种异体骨目前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肯定。相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具有不受取材量限制、不需要额外手术等优点。但在脊柱结核前入路椎间植骨,如果采用同种异体骨块,存在以下缺点:①修剪困难,容易断裂;②支撑强度差,易发生早期融合断裂;③诱导成骨弱,脊柱融合时间长;④容易被吸收,造成内固定失败,甚至是后凸畸形。

三、人工合成骨植骨

人工合成骨材料主要包括合成人工珊瑚骨、医用硫酸钙骨、羟基磷灰石等,因其能解决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来源受限的问题,同时其具备骨诱导活性,逐渐为临床所接受。人工合成骨材料是否能与结核分枝杆菌长期安全友好共存,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感染源,导致远期骨关节结核复发或复燃等安全性问题,尚未完全被解决,目前极度缺乏关于人工合成骨材料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影响的相关研究,所以人工合成骨较少用于脊柱结核的椎体间植骨。

四、钛网植骨

钛网植骨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植骨方法,而非植骨材料本身,需要充填植骨材料——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合成骨。钛网用于脊柱椎体间植骨已有很长的时间,充填自体骨粒其骨融合率能达到97%以上。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采用钛网植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经被确认,笔者单位近10年来,已有超过千例的脊柱结核病例采用钛网植骨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总的来说,采用钛网椎体间植骨具有以下优点:①大小型号取材容易,可任意裁剪、塑形;②强度足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③钛网边界为齿状,容易卡紧,不易发生移位松动;④可以充分利用减压收获的自体椎板、棘突骨粒。

五、植骨方法与植骨路径的关系

脊柱结核的病灶清除及植骨手术,分为前入路手术和后入路手术。手术入路的不同会使椎间植骨床及植骨路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讲,前入路手术能直接显露一侧的椎体及椎间盘,便于直观、彻底地清除病灶,平整上、下植骨面,容易将大块植骨材料嵌入缺损区,无论是自体髂骨块、同种异体骨块还是钛网植骨均能轻易完成。后入路手术,往往通过切除一侧椎板及椎间关节来显露前方的病灶,病灶清除后也需要通过此“狭小”通道完成植骨,因此实现满意的椎间植骨难度较大。植骨材料必须首先适应通道的大小、形状才能达到前柱,因此大块髂骨、自体骨块及大直径钛网难以整块置入理想位置。笔者单位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单纯后入路手术独特匹配的植骨技术——多枚异形钛网植骨,真正使后入路植骨达到了媲美前入路植骨的效果。 zDhotuIIPwUwaGnByZReoW8fws6+QprOLVXV5FdYCpjSHB6NiO/UwFCEXlK/a6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