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根据钱乙的五脏虚实证治,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
肝主人体升发之气,肝气升发则五脏俱荣。小儿生机蓬勃,形气未充,肝阳易旺,肝风易动,故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肝应少阳春木,内寄少阳生长之气。所谓“肝常有余”,主要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其性刚而不柔,为将军之官,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并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
小儿肝“有余”是相对的,又是稚弱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亦不例外,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形与气未成熟完善;其次,小儿肾常虚,脾常不足,肝无以滋生;再者,小儿气血尚未充盛,则肝血不足。因此,“肝常有余”是相对的有余,是稚弱的有余,是相对于其他脏腑而言的,并非强实、成熟的意思。“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肝风内动的病证,比如情绪异常、抽动、抽搐等。
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人在出生之后的身体发育依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且脏腑功能不足,脾胃负担比成年人相对较重,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择食不辨优劣,因此小儿脾胃功能易于紊乱,而出现脾胃病,称为“脾常不足”。再者,小儿“肝常有余”,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脾受抑制,导致“脾常不足”。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饮食停滞、气血两虚的病证,比如腹泻、便秘、呕吐、营养不良、贫血等。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府。小儿肾常虚,是针对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而言。
肾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源于水谷,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满则泻溢于肾。小儿初生,先天禀受肾精未充,出生之后,需后天脾胃运化水谷之精以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和化生,至“女子二七(14岁)”“男子二八(16岁)”,肾气才成熟充盛;其次,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各脏之阴依赖肾阴的滋润,各脏之阳依赖肾阳的温煦,肾之精不断被消耗;再者,小儿“脾常不足”,不能充养肾精,而且君火、相火消烁肾精,“一水不胜二火”。因此,明代万密斋在《育婴秘诀·五脏证治理论》中将此总结为“肾常虚”。小儿“肾常虚”的生理特点,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肾精不足之病证,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遗尿、佝偻病等。
所谓“心常有余”是由于小儿阴常不足,心属火,木火同气,心肝之火易亢;肾阴之水不足,水不制火,所以有心火易炎的生理状态。
“心为火脏”,火性属阳,其性炎上、亢奋、外现;其次,小儿“肾常虚”“阴常不足”,肾水不上济心火,心少克制火独亢,故言“心常有余”。所谓“心常有余”是小儿心气旺盛有余。心之“有余”是相对的、稚弱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心亦不例外。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心亦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小儿阶段心尚未完善成熟;其次,“肾常虚”“阴常不足”,无以滋助心阴;再者,小儿气血尚未成熟,则心血不足。心主血脉、心藏神功能稚弱,突出表现在脉率、语言、智力上。所以“心常有余”为相对有余,并非强实、成熟、完善之有余。小儿“心常有余”的生理特点,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病证,比如烦躁、夜啼、口舌溃疡等。
肺为华盖,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小儿肺脏较弱,肌肤不密,加之“脾常不足”,脾虚则不能散精于肺,而肺气亦弱,卫外不固,故有“肺常不足”之说。小儿出生后,肺气始用,娇嫩尤甚,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赖脾胃运化之精微不断充养;其次,小儿“脾常不足”,水谷精微不足,则肺气不足;再者,小儿“心常有余”,肺受克伐,所以“肺常不足”。小儿“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外邪犯肺及肺气虚的病症,比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肺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