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诊断慢阻肺时,为减少漏诊,应全面采集病史,包括症状、危险因素暴露史、既往史、系统回顾和合并症等。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常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早期慢阻肺患者可没有明显症状,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呼吸困难加重,尤其在活动后。胸部体检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下角(腹上角)增宽;呼吸变浅、呼吸频率增快、呼气时相延长、辅助呼吸肌(如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参加呼吸运动,重症患者可见胸腹矛盾呼吸,部分患者在呼吸困难加重时采用缩唇呼吸方式和/或前倾体位。胸部叩诊可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性啰音或哮鸣音和/或湿啰音。辅助检查中肺功能检查是目前检测气流受限公认的客观指标,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监测、预后及治疗效果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
对于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或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慢阻肺高危人群,应常规行肺功能检查,以早期发现慢阻肺患者,及时干预治疗。
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危险因素暴露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临床资料,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的其他疾病,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是确诊慢阻肺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 1 /FVC<70%即明确存在持续气流受限。临床医生可使用图3-2的诊断流程进行慢阻肺诊断。
图3-2 慢阻肺诊断流程
注:*当基层医院不具备肺功能检查条件时,可通过筛查问卷发现慢阻肺高危个体,疑诊患者应向上级医院转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陈燕 曹洁 吴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