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含阴阳五行学说、精气血津液神、藏象学说、体质、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论,是人们借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最初的含义甚为朴素,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光者为阳,背日光者为阴。向阳的地方光明、温暖;背阳的地方黑暗、寒冷,于是古人即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经过漫长的历程,其含义被渐次引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晴天与阴天,炎热和寒冷等。由于阴阳的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具体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见表2-1。

表2-1 事物阴阳属性归纳表

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表现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故《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相互间密切联系着的四个方面: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促进,这是中医学中阴阳之间最基本的关系。而阴阳的相互消长与互相转化,是阴阳的基本运动形式。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由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协调与平衡。

1.阴阳的对立制约

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两个方面。

阴阳对立制约的观点,一方面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其属性双方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如上与下、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昼与夜、明与暗,以及寒与热、水与火等,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对立的特性。另一方面是指在属性相互对立的基础上,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如夏季本应炎热,但夏至以后,阴气却渐次而生,用以制约炎热的阳;冬季本应严寒,但冬至以后则阳气渐复,用于制约严寒的阴。相互对立着的双方,一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起制约作用。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静和互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完成着人生的生长壮老的变化。

2.阴阳的互根互用

即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即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对人体而言,亦存在这种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医贯砭·阴阳论》指出:“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统阴而基于阴”(《医原》),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然条件。就气血而言,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养气,二者缺一不可。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互根互用关系遭到破坏,即出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至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情况,生化和滋长消失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这就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的运动形式,或者说量的变化。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数量、比例总是处于不断消减与增长的变化之中。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阳消长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是阴阳处在相对的动态平衡中,实质上是阴阳双方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为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如果阴阳消长变化超过一定范围,阴阳平衡遭到破坏,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衡。

以人体的生理功能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与营养物质(阴)之间,也不断处于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的运动变化之中。如果这种消长过程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在人体则呈现“阴盛则阳病”或“阳盛则阴病”的病理状态。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指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是在量变的基础上的一个质变的过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如自然界的气候,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乏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入表等阴阳转化的例子。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独立的阴阳两部分。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就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以脏腑来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上部的心肺属阳,下部的肝肾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各部的生理功能以及整个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都是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属于阳的功能活动和属于阴的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体现。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病邪侵入人体,可出现阴阳偏盛的病理变化,阳邪致病,可以使阳偏盛而阴伤,从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阴偏盛而阳伤,从而出现寒证,即所谓“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人体的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阴阳偏衰的病理变化,阳气虚不能制阴则出现寒证,阴液亏虚不能制阳则出现虚热证,即所谓“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若机体阴阳双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常可致对方的不足,而出现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最终引起阴阳两虚。

4.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尽管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都可以用阴证或阳证加以概括。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执简驭繁,抓住本质。

5.确立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原则

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则,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和护理的基本原则。如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虚证用滋补药、实证用攻下药等治疗原则和所采用的护理措施,都是在调整阴阳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确立的。

6.指导养生防病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环境息息相关,外界环境中的阴阳消长势必影响人体阴阳的变化。要保持体内阴阳协调,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达到养生防病保健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古人根据五行的抽象特性,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法,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归纳于五行之中,并用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理论来阐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木

古人称“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有屈有直之义。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其枝干曲直,有向上向外自然舒展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木。

2.火

古人称“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火。

3.土

古人称“土爰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承载和生化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土。故称“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

4.金

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于金。

5.水

古人称“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由此看出,哲学上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的本身,而是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的比较和联系,运用“取象比类”“推演络绎”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等,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2-2)。

表2-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1.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

五行生克制化,是在正常状态下五行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与制化的关系,从而维持五行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生不息。

(1)相生规律:

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以火为例,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图2-1)。

(2)相克规律:

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际上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图2-1)。

图2-1 五行生克示意图

(3)五行制化:

制化是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维持事物动态平衡的规律。所以说五行相生与相克是密切关联而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如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这就是生中有克;金克木,木克土,而土又生金,这就是克中有生。

2.五行的乘侮规律

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出现异常的乘侮关系。

(1)五行相乘:

相乘,指五行中所不胜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只是相克是正常的、生理的现象,相乘为异常的、病理的现象(图2-2)。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导致的相乘:五行中的所不胜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一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一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克土,土为木之所胜。若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可致土的不足。这种由于木的绝对亢盛而引起的相乘,称为“木旺乘土”。不及所致的相乘:五行中所胜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仍以木克土为例,若土气绝对不足,即使木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克制,因而造成木乘虚侵袭,使土更加虚弱。这种由于土的不足而引起的相乘,称为“土虚木乘”。

图2-2 五行相乘相侮示意图

如以肝木和脾土之间的相克关系为例,阐述病机相互影响的相乘传变,有太过导致的相乘“木旺乘土”(即肝气犯脾)和不及所致的相乘“土虚木乘”(即脾虚肝乘)两种情况。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反之,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表现时,称为“土虚木乘”。

(2)五行相侮:

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反而被它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所致的相侮:五行中的所胜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一行的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木亢侮金”。不及所致的相侮:五行中所不胜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一行,反而受到其反向克制。如当木气过度虚弱时,则所胜一行的土会因木的衰弱而反向制约,这种现象称为“木虚土侮”。

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太过导致相侮,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咳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不及导致相侮,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

五行相乘和相侮,都是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气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侮,又可受到火乘。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乘侮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变化,对人体而言则为病理现象(图2-3)。

图2-3 五行相乘与相侮之间的联系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及相互关系

(1)概括五脏的生理特点: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属于木;火有温热、向上的特性,类比心阳的温煦作用,心主行血,有温养全身的功能,故心属于火;土性敦厚,有化生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以营养全身,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的功能,故以肾属水。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五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有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主运化,升清至肺;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化生肝血。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心火亢烈;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的肃降制约肝气的升发太过;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运化水湿,可防肾水泛滥等。

(3)说明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五行,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同时也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也分别归属于五行。以心为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五行中同一行的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表达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如肝肾精血不足,水不涵木等。

子病犯母:又可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心病及肝,即是子母犯病,如心肝火旺等。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如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若木气有余,相克太过,其病由肝传脾(胃),即是“木旺乘土”。

相侮:是反克为害。如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若肝木太过,反侮肺金,其病由肝传肺,即是“木火刑金”。由于肝火偏旺,影响肺气清肃,则见胁痛、口苦、烦躁易怒、咳嗽甚至痰中带血等症。

3.指导诊断、治疗、护理

(1)指导诊断:

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2)指导治疗和护理:

运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可以推断和概括疾病的传变规律,并能确定预防性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难经·七十七难》中“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治疗护理的具体体现。在临床上还经常用五行的生克规律来确定治疗、护理原则,如肺气虚的咳喘,用健脾的方法治疗,称“培土生金法”等。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神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为脏腑功能活动所化生,在脏腑功能活动中,不断地被消耗,同时又不断地得到补充,从而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又对这些基本物质的生成、运行等发挥调节作用。

一、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水谷精微、血及津液等。狭义之精,指肾所藏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功能的基本物质。

(二)精的生成

精,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就精的来源而言,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故精又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来源于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父母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之时,便转化为胚胎自身之精,此即禀受于父母以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景岳全书·小儿补肾论》说:“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可见,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是与生俱来的精,谓之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产生,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由脾气转输至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以维持脏腑的生理活动。

人体之精的来源,以先天之精为本,先天之精不断为后天之精提供活力资助,后天之精不断充实先天之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的匮乏,均能产生精虚不足的病理变化。

(三)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成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人体之精主要藏于肾,生殖之精由肾精所化。肾精充盛而产生“天癸”,使人体具备生殖功能,有利于繁衍后代。肾精不足,就会影响到生殖功能。

2.促进生长发育

人之生始于精,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精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其中肾中精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肾精不足,就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

3.濡养作用

精能滋润濡养各脏腑组织。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因而全身各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濡养,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正常发挥。若先天之精不足,或后天之精化生有碍,则五脏六腑之精不足,脏腑组织官窍得不到精的濡养,则其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故精不足,机体会呈现虚弱状态。

4.生髓化血

人体之精,主要藏于肾,肾精可以化生髓汁,髓充养骨骼,使骨骼健壮,牙齿坚固。脑为髓海,肾精充盛,则脑髓充足而肢体行动灵活,耳目聪敏。因此,肾精不足,可导致髓的亏虚,进而影响脑和骨的生理功能。此外,精也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之一。一方面水谷之精可以通过心肺而化赤为血;另一方面肾精可通过肝或化生骨髓后生成血液。故精亏可导致血虚的病理变化。

5.化气养神

精可化气。先后天之精充盛,则其化生的一身之气就充足,故精足则气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不易受病邪侵袭。同时精也能化神养神,精旺则神明,精衰则神疲。

二、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细小难见、运动迅速,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在古代,气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并指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中的精气学说。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是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三是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肾、脾胃和肺等脏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先天之精气,依赖肾藏精气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即化生元气;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之自然界的清气,在胸中气海结合而成宗气。元气和宗气布散全身以生成一身之气。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因为水谷精气由脾胃所化生,先天之精气,又必须依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三)气的功能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指气的激发和推动的功能。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气能推动血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等。当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时,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亦可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出现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行动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恒定,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需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需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正常地循环运行。故说“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当气的温煦作用失常时,可出现四肢不温、脏腑功能衰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等寒性病理变化。

3.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指气有护卫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抵御外邪的入侵;二是可以驱邪外出,减轻、消除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三是有助于机体的康复。所以,气的防御功能正常时,邪气不可侵入;或虽有邪气侵入,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康复。当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就会降低,易于感邪发病。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丢失。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致自汗、多尿等症;气不固精,可出现遗精、滑精等症。

5.气化作用

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精、气、血、津液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为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气化作用失常,则能影响整个物质代谢过程。如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等。

(四)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运动形式即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标志,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为“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运动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气的运动受阻,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当降而反升者,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当升而反降者,称为“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越,称为“气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称为“气结”或“气闭”。

(五)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从总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饮食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个部分在肾、脾胃、肺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根据其来源、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1)含义: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其他气相比,元气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成:

元气禀受先天之精气,经肾的化生作用和水谷精微的滋养而成。

(3)分布:

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作用于机体各个部分。

(4)主要功能:

元气可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因此,人体元气充沛,则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元气不足,则易于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低下。

2.宗气

(1)含义: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2)生成:

宗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而成。

(3)分布: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心肺。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横贯于心而入于脉。

(4)主要功能:

宗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司呼吸。宗气上走息道,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并与语言、声音的强弱有关。另一方面行气血。宗气横贯心脉,协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并影响着肢体的活动和寒温。宗气不足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心、肺两脏的功能衰退,如呼吸微弱、语声低微、心动异常、血行缓慢及肢冷、倦怠等。

3.营气

(1)含义:

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由于营气与血同行脉中,故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2)生成:

营气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进入脉道所生成。

(3)分布:

营气运行于脉中,循脉上下,内入五脏六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环周不休。

(4)主要功能:

营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营养全身。营气随血液运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故《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4.卫气

(1)含义:

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功能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2)生成:

卫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慓疾滑利的部分所生成。《灵枢·营卫生会》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3)分布:

由于卫气“慓疾滑利”,活力特强,流动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脉外,与营气相伴而行,环周不休。

(4)主要功能:

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护卫肌表,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又可驱邪外出;一方面温阳脏腑、肌肉、皮毛等;一方面调节汗孔的开合,协助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所以《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当卫气不足时,人体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

营气与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又有一定的区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卫外而属于阳。二者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腠理开合、正常体温以及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不和,即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以及抵御外邪能力低下等病理表现。

三、血

(一)血的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循行的通道,又称“血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逸出脉外时,即是出血。因血已离开脉道,故又称“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则成为“瘀血”。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化生为血液。

1.物质基础

(1)水谷之精:

《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收精微物质,即所谓“汁”,包含营气和津液,两者进入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因此,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髓:

《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所藏的精是生成血液的原始物质。肾精化生血液,主要通过骨髓和肝脏的作用而实现。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可化为血。《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肾精输于肝,在肝的作用下,化以为血。《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肾精充足,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2.相关脏腑

血液的化生是在多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中,脾胃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1)脾胃:

脾胃为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产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饮食水谷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则可致血液化生不足,形成血虚证。故临床治疗血虚,首先应调理脾胃。

(2)肾肝:

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肾精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若肾精不足,则可导致血液生成亏少。此外,肝藏血,精血同源,与血液的化生密切相关。《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以生血气。”临床上治疗血虚证,可采用补益肝肾治法,促进血液化生。

(3)心肺: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脾气上输于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成红色血液。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辨血》说:“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为血。”说明心参与血液的生成,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提出“心生血”。

肺对于血液的生成也有着重要作用。《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脉,与肺吸入的清气相融合,化生血液。

总之,血液的化生以水谷之精以及肾精为物质基础,主要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并在肾、肝、心、肺等脏的配合作用下完成。

(三)血的运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其正常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也是多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

1.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作用:

血属阴而主静。血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固摄和温煦作用,三者的协调平衡,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脏腑之气对血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防止血液运行不畅,又能固摄血液,防止血溢脉外。气的温煦作用对血液的寒温和正常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阳气充足,机体寒温适度,血液才能正常运行。《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说明血液得温则行,遇寒则凝。

(2)脉道情况:

脉为“血府”,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有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灵枢·决气》称脉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因此,脉管的完好无损和通畅无阻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3)血液的质与量:

血液的清浊、黏稠状态等因素,可影响血液的运行。若血液中痰浊较多,或血液黏稠,可导致血行不畅而涩滞。血量不足,也会导致血行涩滞。

(4)病邪:

阳邪侵袭或内生火热,可致阳热亢盛,阳盛则推动血行力量太过,血液妄行,溢出脉外而出血。阴邪侵袭或寒从内生,可致阴寒偏盛,阴盛则脉道涩滞不利,血行缓慢,甚至出现瘀血。

2.相关脏腑功能

(1)心:

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在血液循行中起着主导作用。心气充沛,则行血有力。

(2)肺:

肺朝百脉,主治节,能辅心行血。肺气宣发肃降,调节一身气机,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推动血液运行至全身。宗气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也体现了肺在血行中的推动作用。

(3)肝: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正常的又一重要环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道中循环的血量,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4)脾:

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同时,肝藏血的生理功能也可以防止血逸脉外,避免出血的发生。

由上可见,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的统血及肝的藏血是固摄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如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形成血瘀;脾气虚弱,血溢脉外,形成出血。

(四)血的功能

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血虚不足时,濡养作用衰退,除脏腑功能低下外,还可见到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

2.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的气血充盈,血能养神,才能神志清晰,精神旺盛。《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都指出了血和神志活动的密切关系。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血热或血液运行失常,均可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妄、昏迷等神志失常的临床表现。

四、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区别。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且易于耗散者,称为津;性质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且不易耗散者,称为液。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总之,津和液本属一体,同源于饮食水谷,均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形成。

两者在运行、代谢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在病变过程中又可以互相影响,伤津可致耗液,脱液必定伤津,所以常津液并称。但“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必须严格区分。而且,“伤津”和“脱液”的病理变化,在辨证论治时必须严格区别。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由多个脏腑共同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就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过程的简明概括。

1.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其中,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升清;“小肠主液”泌别清浊,吸收水液;“大肠主津”,吸收少量水液,共同影响津液的生成。

2.津液的输布

主要通过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实现。

(1)脾主升清:

脾主运化而升清,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将津液布散全身。

(2)肺气宣降:

肺主行水,接受从脾转输来的津液之后,一方面,靠其宣发运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运动,将津液向下、向内输布,并将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向下输送至肾和膀胱。

(3)肾主水:

肾阳气化水液,使肺下输至肾的津液,清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下输至膀胱。另一方面,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肾脏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胃、肺、小肠等的原动力。

(4)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同利三焦,气行则水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

(5)三焦通行水液:

为输布津液的道路。三焦水道通畅,水行无阻,则津液流通。

3.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途径主要是汗、尿、呼出、粪便,其中汗、尿的排泄是其重要途径。其中,肺气宣发,呼出浊气,司汗孔之开合,排泄汗液。肾与膀胱气化水液,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肾司二阴之开合,加之肺气肃降,促进大肠传导,随粪便排出少量水液。

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是诸多脏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而完成的,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作用尤其重要。故《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三)津液的功能
1.滋润濡养作用

输布于肌表、孔窍等处的津,能滋润皮毛肌肤和眼、鼻、口等孔窍;灌注于内脏、骨髓、脑等处的液,能濡养内脏,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脑髓等。

2.参与血液的生成

津液入于血脉之中,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而且津液又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五、神

中医学关于神的理论,是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生成、生理功能与分类的学说。

(一)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包括形色、眼神、言谈、表情、应答、举止、精神、情志、声息、脉象等方面;狭义之神,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如《灵枢·天年》说:“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亡则神灭。

(二)人体之神的生成

先天之神,称为“元神”,是神志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精气所生,为生命之根本。《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形具而神生。元神藏于脑,故脑为“元神之府”。

精、气、血、津液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精、气、血、津液不仅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神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五脏内藏精、气、血、津液,故五脏皆藏神。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五脏精、气、血、津液充盈,则五神安藏守舍;五脏精、气、血、津液亏虚,不能化生或涵养五神,则神志活动异常。

(三)人体之神的功能

神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主宰生命活动

神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其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强调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地位。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消化吸收、津液输布与排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只有在神的统帅和调节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因此,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与神俱则生,形与神离则死。

2.主宰精神活动

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心神统率魂、魄、意、志,是精神活动的主宰,故《类经·疾病类》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神的生理功能正常,则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睡眠安好,情志正常。神的生理功能异常,可见神疲健忘,思维迟钝,反应呆滞,失眠多梦,情志异常,甚则神昏、痴呆、癫狂等。

3.调节精气血精液

神由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所产生,又可反作用于这些物质,对其生成、运行等具有统领、调节作用。《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

4.调节脏腑功能

脏腑精气产生神,神又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功能。“五脏藏五神”及“五脏主五志”,体现了生命存在的形神统一。神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调摄精神,对脏腑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四)人体之神的分类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狭义之神又有五神、情志及思维活动之别。

1.五神

即神、魂、魄、意、志,是对人的感觉、意识等精神活动的概括。五神分属于五脏,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魄是与生俱来的感知和运动能力;魂是人的意识活动;意、志是人类特有的理智、理性等精神活动。心神统率魂、魄、意、志诸神,是精神活动的主宰,故张介宾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

2.情志

包括七情、五志,亦是精神活动的表现,属于神的范畴。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的概括。根据五行学说,情志分属于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合称五志。情志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志虽分属五脏,但受心神统摄调节。

3.思维

思维活动,《内经》概括为意、志、思、虑、智,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是以心神为主导的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协调的结果,即《灵枢·本神》所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思维活动是以心神为主导的各脏腑功能活动协调的过程:心接受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思维活动;通过心的回忆形成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识;将记忆保存下来,累积事物表象的认识,形成理性认识,产生意志、志向;在此基础上酝酿思索,反复分析、比较事物;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谋划未来;并理智处理事物,支配行为方式,正确实施。

第三节 藏象学说

一、概述

藏象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表现于体外的现象。藏象学说是中医学对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学说。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功能类似于五脏,而形态却类似于六腑。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五脏与形体诸窍相互联系,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相互影响。此外,五脏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为用。

藏象学说虽然以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下,通过整体观察,“以象测藏”而探知内脏的情况。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中医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二、五脏

通过经络的联系和功能的配合使人体脏和腑成为一个整体,构成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

(一)心

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阳中之阳,在五行中属火,与小肠相表里。心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藏神。

(1)心主血脉:

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而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脉、血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心起主导作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必须心气充沛、脉管通畅、血液充盈。心主血脉功能的外在表现,主要在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的感觉等方面。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有序,胸部舒畅。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若心火旺,则面色红赤,舌尖红,脉数,心中烦热;若心血虚,则面色淡白无华,舌色淡白,脉细无力,心悸;若心血瘀阻,则面色晦暗,舌色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胸前区憋闷刺痛。

(2)心藏神:

是指心具有主宰和协调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功能。若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功能互相协调;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功能紊乱,发生疾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在心主宰下,五脏共同参与完成的。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相互影响,心主血脉是心藏神的基础,而心藏神则是心主血脉的主宰。

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归属于心。其华在面是指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色泽的变化。

(2)开窍于舌:

是指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舌的味觉功能和言语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功能。舌的色泽可以直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舌的运动可以反映心藏神的功能。心有病,可以从舌反映出来。

(3)在志为喜:

是指心脏与喜的情志有密切关系。喜为机体对外界良性刺激的反应,故喜一般是有益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功能的。但喜乐太过,则可使心神涣散不收,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心神错乱、精神失控或异常等,所以中医认为“喜伤心”。

(4)在液为汗:

是指心脏与汗液有密切关系。出汗与心相关,由于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因而将精神情志因素引起的出汗归于心。血与汗都和津液有关,汗出有无可以影响到血液。因心主血脉,故称“汗为心之液”。

(二)肺

肺居胸中,左右各一。肺为阳中之阴,五行属金,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气之木。在脏腑中,肺位置最高,故为“华盖”。肺系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易受邪气侵袭,被称为“娇脏”。

1.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为五脏中与气关系最密切的内脏。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之气的来源之一,肺的呼吸运动对全身气机运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肺司呼吸,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宣发则呼出浊气,肃降则吸入清气,宣降正常则呼吸调匀。肺的清肃,使气道通畅,是肺司呼吸的重要条件。肺主气和肺司呼吸密不可分。

(2)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宣发”,是宣布和发散之谓。其生理作用有三: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转到肺的水谷精气、津液宣散,向上向外布散;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

肺主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运行,并且能清除体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功能。“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其生理作用有三: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吸入体内的清气向内向下输送到全身;二是向下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将水谷精气中的水液部分和体内代谢出来的水液输送到肾;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通畅。

肺通过宣发肃降的运动形式维持了人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肺主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上则又常常相互影响。

(3)通调水道:

肺的宣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宣发运动,水液向上、向外布散全身并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出。通过肃降运动,水液向下、向内输布,代谢后经肾的气化,以尿的形式贮存在膀胱,而后由前阴排出。由于肺的位置最高,又在水液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故称“肺为水之上源”。如肺失宣散,水液不能外达皮毛腠理,则出现无汗或水肿等症。如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4)肺朝百脉、主治节:

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协助心完成血液在体内循环运行的生理作用。这也是肺主呼吸之气的具体体现。

“肺主治节”,有治理、调节之意,是说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故称肺为“相傅之官”。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

(1)在体合皮:

皮,称之“皮肤”,其表面有毛发、汗孔等附属物。皮肤的纹理和肌腠合称为腠理。皮肤依赖肺所宣布之卫气、津液的温养与润泽。

(2)其华在毛:

是指肺具有润泽皮毛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反映在毛发上。皮毛为一身之表,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

(3)开窍于鼻:

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通道,鼻主司嗅觉而依靠肺气,故“鼻为肺窍”。肺的疾病常因外邪经鼻入侵所致。

(4)在液为涕:

涕为鼻的分泌物,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为肺之窍,故涕为肺液。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鼻流黄浊涕,肺燥则鼻干燥。

(5)在志为忧(悲):

是指肺脏与悲或忧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悲与忧均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情绪反应,两者都可以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进而损伤肺气。如悲忧过度则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故中医认为“悲忧伤肺”。反之,当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忧的情志变化。悲和忧两者虽然不同,但同属肺志。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为阴中之至阴,五行属土,与胃相表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与胃为“仓廪之官”。

1.脾的主要功能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1)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输布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的消化以及对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具体可分三个阶段:先帮助胃肠将饮食物消化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再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最后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由于水谷精微是人出生以后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也是气血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运化水谷功能旺盛,则气血充沛、身体健康。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瘦、倦怠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生理功能。人体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输送,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养作用。脾能将人体多余的水液,及时输送给肺和肾而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脾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既能使全身各部分得到水液充分的滋养,又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留。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不能布散而在体内停滞,产生水、湿、痰、饮及水肿等病理变化。

(2)脾主升清:

是指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化为气血而营养全身。若升清不足,则头目失养,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等症。脾主升清,还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则出现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症。

(3)脾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生理功能。脾主统血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则气血旺盛,气的固摄力强,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减弱则气血不足,气的固摄力弱,就会导致出血。由于脾统血,所以临床上多将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以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2.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1)在体合肉,主四肢:

脾胃能提供充足的水谷精微物质营养肌肉,是肌肉能量的来源。

(2)开窍于口:

饮食口味及食欲是否正常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健运则食欲旺盛。

(3)其华在唇:

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仅与全身气血是否充盈有关,也是脾的生理功能状态的反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4)在液为涎:

脾运化正常则津液上注于口而为涎,但涎不溢出口外。脾功能异常则出现口涎自出或口干等现象。

(5)在志为思:

思发于脾,过思则伤脾。思虑太过影响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等,又称思伤脾。

(四)肝

肝位于胁下。肝为阴中之阳,五行属木,与胆相表里。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又称为“将军之官”。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藏血。

(1)肝主疏泄:

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点。

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使气机疏通、畅达、升发。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经络的通利,都依赖于气机的畅达。如果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不畅,出现胸胁、少腹胀痛不适,称为肝气郁结,进而还可形成瘀血、癥积、膨胀等。

肝主疏泄可以调节脾胃升降,使两者之间的功能协调。若肝疏泄功能异常,影响脾的升清则见腹痛、飧泄,称肝脾不和;影响胃的和降则见嗳气、呃逆、呕吐、恶心、脘腹胀痛,称肝胃不和。

肝主疏泄可以调节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舒畅。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畅,情志则为郁闷、压抑,称“因病致郁”。情志活动异常,导致气机失调,也能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在人的情志中,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郁闷或郁怒,情志不得发泄,可导致气郁、气滞使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升降,导致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可称为“因郁致病”。

肝主疏泄可以调节胆汁分泌和排泄,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也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分泌排泄正常。否则,胆汁的分泌、排泄则不畅,常出现口苦、胁痛、纳差、黄疸等症。

肝主疏泄可以调节男性排精、女子行经,肝的疏泄与肾的封藏相互合作协调,可使男子排精和女性月经正常。若肝失疏泄则出现排精不畅或经行不畅等症。

(2)肝主藏血:

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肝可以将一定量的血贮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需要,同时营养肝脏自身,使肝体柔和。肝对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起调节作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如果肝贮藏血液不足,必然会影响其调节血量的功能。肝有使血液收藏于脉内而使血液不逸出脉外的作用,以防止出血。如肝气虚弱,收藏无力或者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都可使藏血的功能失职,从而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临床称为肝不藏血。

2.肝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体合筋是指肝脏与全身的筋有密切关系。其华在爪,是指爪甲的情况可以反映肝的生理功能。筋附于骨而聚于关节,筋和肌肉的收缩和张弛关系到人的运动,而筋又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筋有所养,则肢体运动灵活有力。若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肢体运动不利,甚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由于肝血亏虚而筋骨活动无力,容易疲劳,故称“肝者罢极之本”。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肝血的盛衰可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则爪甲红润光亮。否则,爪甲色枯软薄且易折裂。故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认为爪是筋的延续,需要依赖肝血的滋养。

(2)开窍于目:

是指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与目的关系密切。肝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目反映出来,而目又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者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甚至生翳。肝阳上亢则目眩头晕。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等。

(3)在志为怒:

是指肝脏与怒的情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怒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一种反应,是情绪激动的一种情志变化。如肝火上炎、肝阳亢盛者往往急躁易怒。大怒导致肝气上逆,甚则气血逸于头部而突然昏厥,故怒伤肝。

(4)在液为泪:

是指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肝与泪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泪液滋养眼睛而不外逸。但在病理情况下,肝的病变可以从泪的分泌情况表现出来,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有风热时则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

(五)肾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为阴中之阴,五行属水,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封藏之本,先天之本,精之处。肾又被称为“作强之官、水脏”等。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1)肾藏精:

肾有储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功能。精具有促进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血液生成、抵御外邪侵袭等生理作用。根据精的内涵划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狭义之精,肾所藏之精。肾所藏之精,一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称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两者相互交融,合为一体,藏于肾中,统称肾精。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气即是肾的生理功能,它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称元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滋润的作用。肾阳,又称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藏精不足会导致人体生长发育障碍,如五迟、五软。

(2)肾主水:

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水是依靠肾的蒸腾气化、肾对肺、脾功能的调节以及肾阳主开、肾阴主合的作用实现的。肾主水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

(3)肾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主纳气的本质是肾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其物质基础乃是肾中之精气。肾不纳气表现在上下两个方面:表现在上的时候,封藏摄纳无力,吸气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表现在下的时候,不能约束盆腔中几个主要脏器的功能。

2.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1)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是指肾脏与骨、髓有密切关系。其华在发,是指发的生长有赖于精和血的滋养。由于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互转化,故又有“发为血之余”之说。髓是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会影响骨髓、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进而影响智力发育。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并对其提供营养。如肾中精气充盈则能充养骨髓,骨骼生长发育正常。否则,骨髓空虚,骨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可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骨质疏松、脆弱易折。

(2)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与耳、二阴有密切的关系。耳的听觉灵敏与否有赖于脑髓的充养,而脑髓则为肾中精气所化。如肾中精气充盈则脑髓充盈,耳得所养则听觉灵敏。若肾中精气虚衰则脑髓虚衰,耳失所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等。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其功能的实现依赖肾的气化,因此肾开窍于二阴。如尿频、遗尿、尿闭等与肾气化功能失常有关。肾阴不足时则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则气化无权而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则可见久泄滑脱等。

(3)在志为恐:

是指肾脏与恐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恐是一种恐惧和害怕的情志活动,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一种反应。肾藏精而居下焦,恐则气下,气迫于下而下焦胀满,甚至遗尿。因此认为恐伤肾。

(4)在液为唾:

是指肾脏与唾液有密切的关系。唾为肾精所化之液,循肾经而上行于舌。肾阴不足、肾精亏虚则多有咽干、口燥、唾液分泌不足的表现。若平时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所以,常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渗出至满后再咽下,可以养肾精。

三、六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多为囊状管腔性器官,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一)胆
1.胆的形态和部位

胆附于肝,肝与胆有经脉相络属,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

2.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以助饮食物消化。胆汁的生化与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

(二)胃
1.胃的形态和部位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又称胃脘。胃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称上脘、中脘、下脘。胃和脾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等。

2.胃的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能接受、容纳饮食物及将饮食物磨碎、腐熟消化,进而将饮食物分化为精微、水气与残存物三个部分,前二者由脾运化至全身,第三部分下达小肠。在胃中所生之饮食物精微,是人体气血的后天来源,故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

(2)主通降、以降为和:

是指饮食物经胃腐熟形成食糜以后,还必须由胃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胃的通降和胃的受纳关系十分密切,胃不受纳则无以通降,胃不通降则不能受纳。如胃失和降则不仅影响食欲,而且可因浊气上泛而出现口臭、脘腹胀满、腹痛、便秘等症。如胃气上逆还可以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胃以降为和,胃必须通降才能与脾的升清保持协调平衡,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胃的通降还影响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生理功能。

(三)小肠
1.小肠的形态和部位

小肠位于腹中,上口与胃相接,下口与大肠相连。被称为“受盛之官”。

2.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接受从胃中转移之饮食物,在小肠中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

小肠将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后变为水谷精微、残渣及废水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输布于全身,而糟粕及废水输送至大肠和膀胱。中医学将小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纳入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之中。

(四)大肠
1.大肠的解剖形态

大肠居于腹中,上口与小肠相连,下口紧接肛门,大肠属下焦。

2.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是一个管腔性器官,呈回环叠积状。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成表里关系。大肠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和主津。

(1)传化糟粕:

传化,即传导、变化。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如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则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津液吸收,即所谓燥化作用。由于大肠吸收津液,参与体内的津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如大肠虚寒,津液不得吸收,则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

(五)膀胱
1.膀胱的解剖形态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被称为“州都之官”。

2.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这种功能有赖于肾气的固摄功能和肾的气化作用。实现膀胱贮尿功能必须依赖肾气的固摄功能,如肾气不固则膀胱不约,可见遗尿,甚则小便失禁。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如气化失司则排尿不畅,甚至出现癃闭现象。

(六)三焦
1.三焦的解剖形态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为六腑之一。又被称为“决渎之官”“孤府”。

三焦的阴阳属性属阳,三焦与心包络相互配属(手少阳三焦经)。对三焦的形态争论颇多,多数医家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唯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

2.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三焦是元气的通道,是气化的场所。

(2)运行水液,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全身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

3.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生理特点

上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头面和心、肺两脏。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亦主气之降。上焦具有布散水津之气和宗气的功能,故曰“上焦如雾”。

中焦,为膈至脐的上腹部,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中焦的功能特点为“泌糟粕、蒸津液”,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中焦如沤”。

下焦,脐以下之部位属下焦,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脏腑。下焦功能特点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且与元气、精、血的化生、贮藏密切相关,故曰“下焦如渎”。

四、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多属于中空之脏器,与腑相似,但又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能贮藏精气又与脏之功能相似,它们没有脏腑表里配合关系,也没有五行相属,故曰“奇恒之腑”。

(一)脑

脑为髓之海。它与人体的视、听、嗅觉、语言、记忆、思维等功能密切相关,故曰“脑为元神之府”。

(二)髓

髓,存在于骨骼内、脊柱内、脑内,故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三者同为肾中精气所化生。髓充盈着骨骼、脊柱和脑,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髓的主要功能有充养骨髓,濡养脑髓,化生血液。

(三)女子胞

女子胞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之脏器。上述功能与天癸的促进,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和通畅,与心、肝、脾、肾四脏对气血的生化和调节均有密切关系。

第四节 体质

中医学对于体质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而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形成于现代。中医体质学说是以藏象理论为指导思想,研究正常人体的功能和形态的差异性,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的学说。中医体质学说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生命特征,对于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个体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

(二)体质的形成

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此外,体质还与个体的性别、年龄、水土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

体质的先天因素取决于父母。《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也就是说,人之始生与父母的神、精、血、气密切相关。先天禀赋,是指子代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包括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父母血缘关系所赋予的遗传性,父母生育的年龄,以及在母体内孕育过程中母亲是否注意养胎和妊娠期疾病所致的一切影响。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

2.后天因素

人一生中体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后天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步发展、变化的。后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生活起居、劳欲、疾病、情志等方面。其摄养有度者,则可补先天之不足,使体质由弱变强,尽其天年而得长寿。其摄养无节者,则先天禀赋虽足,而过度衰耗,精气日减,体质由强变弱,再加疾病,往往早衰,甚至夭折。

3.其他因素

影响体质的其他因素,是指一些非人力可以改变的自然因素,他们的存在是正常的,所造成的体质差异也是正常的。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地理以及社会因素。认识这些因素造成的体质差异,可以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和治疗措施。

二、体质的分类

体质的分类方法是认识和掌握体质差异性的重要手段。体质分类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阴阳对体质进行分类,如五分法见于《灵枢·通天》,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又如四分法见于《灵枢·行针》,分为重阳、重阳有阴、阴多阳少、阴阳和调四类。而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对体质进行分类,又可见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主型。另外还有脏腑分类法、体态分类法、性情分类法、气血津液分类法等。

现代医家结合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文献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研等,王琦、庞万敏、杨长青和赵志付分别提出了体质的七分法,而王琦、毋国成、林齐鸣则又提出了体质的九分法。众医家中,王琦的体质九分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在业内广为应用。王琦的体质九分法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表2-3)。

三、体质调护

由于体质的差异性,形成了个体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因此,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及护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调护主要包括了精神、饮食、起居以及运动四个方面(表2-4)。

表2-3 王琦体质九分法

续表

续表

表2-4 体质九分法的体质调护

续表

续表

第五节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指导,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为基础,探讨致病因素的特性与致病特点,阐明疾病发展的内在病理状态,以及病机间的彼此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形成、演变、转归的机制所在,为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一、病因

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伤、外伤及病理产物性病因,如痰饮、瘀血等。现代根据病因类型与发病途径,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继发病因和其他病因四类。

(一)外感病因
1.六淫

(1)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即淫邪,有太过、异常致病之意。风、寒、暑、湿、燥、火(热)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正常的气候变化称“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或在人体的正气不足而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即可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使人发病。此时致病的“六气”称为“六淫”。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从外感受,多从肌表、口鼻而入,由于病邪在表,故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因其与季节时令有关,故所致疾病又称“时令病”。

区域性:六淫致病常与居处地区及环境有关。如东南地区多湿病、热病,西北地区多寒病、燥病,久居湿地易感受湿邪致病,高温环境作业易患燥火之病。

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袭表、风寒湿痹、暑湿泄泻等,就是多种邪气相兼致病。

转化性:六淫邪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

临床上还有一些因脏腑功能或气血津液失调而表现出类似风、寒、湿、燥、火的证候,因属内伤而非外感所致,故将此类证候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名“内生五邪”。

(3)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风邪:

空气流动则为风,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风为春季主气,故风邪为病,以春季多见,风邪是六淫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病邪。

风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伤阳位:风邪轻扬,具有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风性开泄是指风邪侵犯人体易使腠理疏泄张开。阳位是指人体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故风邪致病多有头昏头痛、恶风寒、发热等症。

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肌肉酸痛,或关节疼痛游走而无定处称为“风痹”或“行痹”。数变是指变化多端,风邪多变幻迅速无常。如风疹块具有起病急骤,此起彼伏,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等特点。

风性主动:“动”指动摇不定。风邪为患,其症状体征具有动摇不定的特性,如眩晕、震颤、惊风、抽搐等。

风为百病之长:《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邪致病极为广泛,六淫之中的寒、暑、湿、燥、火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

2)寒邪:

寒为寒冷,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为冬季主气,寒邪以冬季多见。

寒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如下: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与热相对而言,则寒为阴,热为阳。阴寒盛则易伤人体阳气,使证候呈现寒象。若寒邪伤表,卫阳郁遏,则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若寒邪直中太阴,脾阳受损,则出现脘腹冷痛、呕吐清水、腹泻等症;寒邪直中少阴,心肾阳气受损,则出现四肢逆冷、畏寒、小便清长等症。

寒性凝滞而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寒邪侵袭人体,令经脉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其特点为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寒邪束表,则头痛、身痛;寒伤中阳,则脘腹冷痛;寒邪阻滞经络,则肢体关节冷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易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使腠理收缩,毛窍闭塞,卫气不得宣泄,则症见恶寒、无汗;如寒邪侵袭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挛急、四肢拘急、屈伸不利等症。

3)暑邪:

暑为夏令炎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为夏季主气,独见于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性。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暑邪为病多出现阳热症状,如高热、面赤、烦渴、汗多,脉洪大等。

暑性升散,易伤津气:暑邪属阳,易升易散。暑邪伤人,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易伤津液,使气随津耗而致气虚乏力等症。

暑多夹湿:暑令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故暑邪伤人,常兼湿邪。除见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头身困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湿阻症状。

暑邪伤人还可使阳热内闭,轻症可见头晕恶心,重症暑热内传扰乱心神,则可突然昏倒,冷汗肢凉,不省人事,称为“中暑”。

4)湿邪:

湿为潮湿之气,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为长夏主气。长夏是指夏秋之间,即农历六月,为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期,故多湿病。除与季节有关之外,还与工作、居住环境有关,如居住潮湿或长期冒雨涉水,或水中作业等都易导致湿邪侵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湿为阴邪,阻碍气机,易伤阳气:其性类水,故属阴邪。“阴胜则阳病”,湿邪侵入人体,留滞脏腑经络,容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湿喜归脾,故湿邪最易阻遏脾阳,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泛于肌肤,则为水肿;脾不升清,水湿渗于肠间则为泄泻;湿邪流注经脉,经络阻滞,则肢体关节疼痛沉重。

湿性重浊:“重”即沉重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软沉重等症。“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肌肤等症。

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有黏腻停滞的特点。一是指湿病症状多黏滞不爽,如舌苔垢腻,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淋涩不畅等;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病。

湿性趋下:湿性为水,有趋下的特性,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阴囊湿疹、带下、泄泻、痢疾等病证。

5)燥邪:

燥为干燥之气,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燥为秋季主气,故又称秋燥。燥邪致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火之余气,或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多为温燥;深秋已凉,近于冬寒之凉气,多为凉燥。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燥易伤津:燥邪为敛肃之气,其性干涩,最易伤人津液,出现津液不足之症,如皮肤干燥、咽喉干燥、干咳无痰、口唇皱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

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多由口鼻、皮肤而入,故极易伤肺。症见鼻燥咽干、干咳少痰或痰中见血丝、大便干燥等。

6)火邪:

火热之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火热之邪。火为阳盛之气,包含温、热之邪。温、热、火三者性质相同而程度不同,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故火与热常并称。风、寒、暑、湿、燥等邪均能在其病理过程中化热成火,称“五气化火”。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火性炎上:火热为阳盛所生,火热之性,燔灼焚焰,升腾上炎,故谓火性炎上。证候特点为火热炽盛,位多居上。如出现高热、烦渴、目赤头痛、口舌生疮等症。又因火热之邪可上炎而扰动神明,故又可出现狂妄躁动、神昏谵语等临床表现。

火易伤津耗气:火为热之极,迫津外泄,常见大汗出,并见口干渴、小便短赤等伤津耗液的症状。气依附津液而存在,故汗多则气随汗泄,出现神疲乏力、少气等症。

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易燔灼肝经,耗伤阴液,使筋脉失养,而致肝风内动,热极生风,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火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则出现各种出血证,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为痈肿疮疡。

火易扰心神:心属火,火热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出现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等症。

2.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又称为疫气、戾气、时气、疫毒、异气等。疠气引起疾病,统称为“疫疠”“疫病”“瘟病”。《温疫论》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疠气是外来的致病因素之一,而又不同于六淫。总之,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剧、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

(1)疠气的发生与流行

有一定的发生与流行条件:疫疠的发生与流行,一是与自然界气候的特殊变化有关,如久旱、酷热、淫雨、洪水等;二是与环境卫生条件有关,如动物尸体未及时掩埋、秽恶杂物处理不善,日久腐败,均有利于疫毒的孽生;三是与预防隔离措施有关,因为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若预防和隔离疫疠病的措施不得力,往往可使疫疠病发生和流行;四是与社会因素有关,战乱和灾荒易造成瘟疫流行。若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民众安居乐业,又注重卫生防疫工作,疫疠病发病率会显著下降,并不易发生流行。

传染方式各异:疫疠的传染,有从呼吸感受,有从饮食而入,有从肌表而袭。不同疫疠,具有不同的传染途径。

(2)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疠气可以通过空气、食物、饮水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是疠气最主要的特点。《温疫论》说:“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黄帝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疫疠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如霍乱等。《温疫论·杂气论》说:“疫气者……为病颇重。”“缓者朝发夕死,急者顷刻而亡。”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种类繁多,一种疠气引起一种疫疠病,同一疫疠,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如大头瘟、疫痢、霍乱、白喉、百日咳、水痘、天花等。《温疫论·杂气论》说:“大约病遍于一方,沿门固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人某脏腑某经络,专发为某病,故众人之病相同。”

(二)内伤病因
1.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七情并不是致病因素。但突然、剧烈或持久的七情反应,超过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引起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因病从内发而称之为“七情内伤”。

(1)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脏腑精气是产生各种情志活动的内在基础。《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主血藏神,在志为喜;肝主疏泄,藏血藏魂,在志为怒;脾主运化,藏意,在志为思;肺主气藏魄,在志为忧(悲);肾藏精、藏志,在志为恐。

(2)七情致病有以下的特点

以情志刺激过度为主因:所有七情内伤的病症,均是以外界刺激引起情志异常为主因,作用于内脏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

损伤五脏:由于五脏与情志活动有相对应的关系,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内脏有不同的影响。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脾在志为思,过思而伤脾;肺在志为忧,过忧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由于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致病中,以伤及心、肝、脾三脏最为多见。

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主要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发病。

怒则气上:指过度愤怒,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常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呕血,甚则昏厥晕倒等症。

喜则气缓: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不收,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状。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消耗,意志消沉抑郁,从而出现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

恐则气下:指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遗精、滑精、骨痿等症。

惊则气乱:指突然受到惊吓,损伤心气,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从而出现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

思则气结: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从而出现脘腹胀满、纳呆、大便溏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

情志变化,影响病情:七情对疾病的演变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如豁达乐观可使五脏安和、气机条畅,则促进疾病痊愈。二是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如忧思郁怒,损伤五脏,影响气机,可使病情恶化。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因素,采取多种措施,调理情志,促使疾病向有利于好转的方面发展。

2.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体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人体主要靠脾胃的运化作用对饮食物进行受纳、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转输,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饮食所伤,主要病及脾胃,后累及其他脏腑。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三个方面。

(1)饮食不节:

饮食要有节制,以适度为宜,过饥过饱或饮食无时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过饥则气血化源不足,因而气血衰少,脏腑功能减退,久之则正气虚弱,御邪无力而生病。临床可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少气乏力、眩晕、自汗等症。同时还可因正气虚弱而变生或易感他病。

相反,过饱,如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则损伤脾胃,出现脘腹胀满、腹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外,过食肥甘厚味,易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肿疮毒等。小儿由于脾胃功能较弱,加之食量不能自控,故常发生食伤脾胃的病证。

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则胃之腐熟、脾之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有序。饮食无时,则胃之腐熟、脾之运化节奏紊乱,常损伤脾胃,变生他疾。

(2)饮食不洁:

饮食不洁指食用了不清洁,或陈腐变质,或有毒的食物。饮食不洁引可起多种胃肠疾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或引起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绦虫等;若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出现剧烈腹痛、吐泻等中毒症状,甚至昏迷或死亡。

(3)饮食偏嗜:

若过分偏食或不食某些食物,易造成体内某些营养成分过剩或不足而发病。

寒热偏嗜:饮食应寒温适中,少食辛热,慎食生冷。若偏食生冷寒凉,久可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出现腹中冷痛、泄泻等症;若偏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肠胃积热,或酿成痔疮等。

五味偏嗜: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若偏嗜其中一味,可使所喜入之脏腑功能偏盛,久之损伤内脏,发生病变。

肥甘厚味偏嗜:“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肥甘厚味偏嗜可生内热、脘腹胀满,或生疔疮、消渴、中风等。

3.劳逸失度

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适当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劳倦或过逸均可致病。

(1)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古称劳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劳力过度(形劳):是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时间过长,积劳成疾;或病后体虚,勉强劳作。劳力太过一方面耗伤脾肺之气,出现少气懒言、体倦神疲、喘息汗出、形体消瘦等症;另一方面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

劳神过度(心劳):是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思虑劳神过度,可使心血暗耗,肝阴血受损,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脾失健运,出现纳呆、腹胀等症状。

房劳过度(肾劳):房事不节,易致肾精耗伤,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男子遗精、早泄、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宫冷不孕等症。

(2)过逸: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或好逸恶劳。人体须要适当的运动,以助气血流通。逸之为病,可使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正气减弱而致病,出现精神不振、纳呆、肢体软弱无力,甚则形体虚胖,动则心悸、气喘、出汗等。

(三)继发病因

痰饮、瘀血、结石等,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但又能倒果为因,成为一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某些脏腑组织而引起疾病。

1.痰饮

痰和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临床上在许多情况下难以截然将痰饮和水湿分开,故常并称痰饮、痰湿、水湿、水饮等。

(1)痰饮的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疠气、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多种因素导致肺、脾、肾及三焦的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肺主通调水道,宣发津液,脾主运化水湿,肾则蒸化水液,三焦是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故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及三焦关系密切,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和“肾虚水泛为痰”之说。

(2)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实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若流注于经络,可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若结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停滞于脏腑,则阻滞气机,使脏腑气机失常。如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见胸闷气喘、咳嗽等;痰浊犯胃,可见恶心呕吐、脘闷;痰浊痹阻心脉,血气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等;痰与气结于咽喉,则形成“梅核气”,胸膈满闷,善太息等。

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但是形成之后,可作为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如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液不布;痰湿困脾,脾气不升,可致水湿不运;痰饮停滞下焦,影响肾气的蒸化,可致水液停蓄。因此,痰饮可通过对肺、脾、肾的影响,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易于蒙蔽心神: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痰饮随气上逆,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可致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或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可致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致多种疾病。由于痰饮所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痰饮致病,变幻多端,十分复杂。可伤阳化寒,可郁而化火,可夹风、夹热,可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2.瘀血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组织之中,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都称为瘀血。

(1)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内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出血,离经之血留于体内不能消散,形成瘀血;二是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年老、久病等,导致人体气虚、气滞或血寒、血热,寒则血凝,热则血涸,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从而产生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点

影响气机:瘀血阻滞于局部,影响气血运行,出现经络阻滞、气机失调及血运不畅等病理变化。如局部外伤,血出致瘀,局部出现青紫、肿胀、疼痛等症状。

阻塞经脉:无论瘀血滞于脉内或留积于脉外,均可影响心、肝、脉等脏腑功能,可致局部或全身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可致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脏,可致肝脏脉络阻滞,气血运行障碍;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血色紫暗有块等。

影响新血生成:瘀血阻滞体内,日久不散,气血运行失常,势必影响新血形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瘀之人常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一时难以消散,故其病位相对固定。而瘀滞部位不同,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证亦不同。

3.结石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据性状而言,常见的结石有泥砂样结石、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结石、结块样结石等,且大小不一。据部位而言,常见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胃结石等。结石形成后,皆有致病性,导致新的病证,如石淋、黄疸等。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或久病损伤有关。

气机壅塞不通为结石的基本病机,疼痛是结石的共同症状。结石的致病特点如下:

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结石小,病情较轻,有的可无任何症状;结石过大,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发作频繁。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可见局部胀痛,程度不一。若结石嵌顿于狭窄部位,如胆道或输尿管中,常出现胆区或腹部绞痛。若损伤脉络,则可致出血,如尿血。

(四)其他病因
1.外伤

是指因受到外力或外在因素所致的机体损伤。包括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以及虫兽所伤。外伤致病,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外伤病证,种类不同,表现也各不相同。

2.寄生虫

进食了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接触了被虫卵或幼虫污染的水土等,可引起寄生虫病。蛔虫、钩虫、绦虫、血吸虫等均是人体常见寄生虫。不同寄生虫,其感染途径及寄生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寄生虫寄居于人体,消耗气血津液,损伤脏腑组织,引发疾病。

3.胎传

是先天因素。包括胎弱和胎毒两方面。胎弱是胎儿禀受父母精血不足或异常所致先天禀赋薄弱。胎毒是胎儿从母体带来的热毒。胎传可致遗传、疾病(如血友病)及先天性疾病(如兔唇)。

4.诸毒

是对导致各种中毒性疾病的病因总称。除疠气(疫毒)、食物中毒、胎毒外,还包括各种服毒、吸毒、药物中毒、化学中毒等因素,是导致中毒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不同的毒邪,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所致病证也各不相同。

二、发病

中医以“平人”指称健康人,以“阴平阳秘”来说明人体的健康状态。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的。发病,是机体处于邪气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相搏交争过程。

(一)发病原理

正邪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最基本的原理。因此,疾病的发生,总体而言,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即正气;二是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即邪气。

1.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

正气,是相对于邪气而言。正气是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正气的强弱与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充足与否以及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与否有关。精、气、血、津液是产生正气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充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人体内的正气才强盛。

正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抵御外邪、祛除病邪、修复调节、维持身体功能的协调四个方面。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内因。邪气之所以致病,是因为正气虚弱。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着主导作用。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如下:

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外邪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

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调节能力下降,使得脏腑功能紊乱,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而发病,或促使病理产物积聚从而引起新的病变。人体正虚程度与发病轻重相关。

正气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人体正虚的程度与发病轻重相关。若正气较强,邪气侵入,正气即奋起抗邪,病位较浅,病邪易被祛除;若正气虚衰,往往要病邪侵入到一定程度,正气才能被激发,因此病位常较深,病情较重。《医原纪略》说:“邪乘虚入,一分虚则感一分邪以凑之,十分虚则感十分邪。”

(2)邪气:

邪气的概念来源于《内经》。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邪气入侵,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失常、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改变人体体质三个方面。邪气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形成疾病发生的原因:若无邪气入侵,人体一般不会生病。但若邪气过强,正气虽不虚,仍可使人生病。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不同的病邪入侵人体,或入脏腑,或入筋骨,病因不同,病位不同,故病症各异。

影响病情和病位:邪气的性质、感邪的轻重、入侵的部位均与发病的病情轻重有关系。

主导疾病的发生:如外伤和虫兽伤。

(3)邪正相搏与发病:

邪正相搏,正胜邪退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邪正相搏贯穿疾病的全程,不仅关系着发病,也影响着病证的类型、病变的性质、病情的轻重、进展及转归。

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六淫致病与季节相关。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热病,长夏多湿热,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五运之气太过或不及,六气“至而不至”“未至而至”的气候反常均可诱发或加重疾病。一日之中阴阳消长也与发病相关,如中午阳气隆盛,病情缓和患者安静;夜半阳气入脏,邪气亢盛,则病情重笃。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其地势高低、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等各有不同,影响着人们的体质和发病,易发生地域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例如我国东南方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或炎热潮湿,水土薄弱,人之腠理常开而少闭,故多湿邪或湿热病;而西北方地势高峻,气候干燥寒凉多风,水土刚强,人之腠理常闭而少开,故多风寒伤人,或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曾流行血吸虫病。

生活工作环境:不良的生活环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工作环境中的废气、废水、放射物质等可造成矽肺,引起肿瘤等疾病;居住地的蚊子叮咬可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噪声可使人失眠等。

社会环境:社会治乱、社会境遇、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以及职业和工作环境,均能影响阴阳气血的运行,影响人的情志而发病。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

(2)体质与发病:

体质决定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而正气强弱与体质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质强者,不易被邪侵;体质弱者,则正气不足,易受邪或生邪而发病。

体质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如对于同样的病因,因个体体质不同,其证候表现不同。《医宗金鉴》说:“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故多端不齐也。”而对于不同的病因,因个体体质相同,证候表现相同或相似。如阳盛体质,感受热邪,出现热证;感受寒邪,亦可郁而化热,出现热证。匡调元在《中医病理研究》中,将体质分为了六种类型,并指出了各类型体质发病后的病证倾向性。如燥红质者,常见阴虚内热的症状和体征。

(3)情志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患者调节能力,则可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精气血津液损耗,脏腑代谢功能失常,继而发病,甚至死亡。如临床常见的中风,或长期悲哀思虑引起的胃脘痛。

(二)发病类型

正气强弱的差异,病邪的种类、性质、侵入途径及部位、毒力轻重的不同,决定了发病形式的不同。

1.感邪即发

是指感邪后随即发病,又称卒发。多见于感邪较甚、情志遽变、感受疠气、毒物所伤、急性外伤等情况。

2.徐发

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缓发。多见于内伤邪气致病,如思虑过度可引起机体渐进性病理改变,逐渐出现症状;又如年老体虚,虽感外邪,正气抗邪无力,机体反应性降低,常徐缓发病。

3.伏而后发

是指感邪后,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在诱因的作用或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邪在体内发展,才出现明显的病证,称为伏而后发。如破伤风。

4.继发

是指在原发疾病未愈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证。例如由肝炎失治发展为臌胀。

5.复发

是疾病初愈或缓解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再度发作,称为复发,或“再发”。引起复发的因素有食复、劳复、情志复、药复、重感复等几个方面。

6.合病

指两个部位或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此发病类型多见于感邪较盛,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同时侵犯两个或多个部位而发病。

三、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机各异,但总体来说,皆不越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等基本规律。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正邪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及转归。疾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正邪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疾病过程中,体内邪正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同时对于虚实证候的形成及其之间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虚实病机: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是相比较而言的一对病机概念。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也就是说发病后邪气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地与病邪相抗争,正邪斗争激烈,在临床中表现为一系列亢盛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多见于外感疾病初期和中期,或水湿、痰饮内停、食积虫积、气滞血瘀等病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也就是说发病后机体正气虚弱与邪气斗争无力,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虚弱、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多见于疾病后期、慢性病证或体质素虚的患者。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同时出现正虚与邪盛的病理状态。实中夹虚,是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虚中夹实,是以正虚为主,兼夹实邪结滞于内。

虚实转化:是指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等所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如由实转虚,多由实证失治或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损伤正气,而转化为虚证。如高热患者口渴烦躁、脉洪大、苔黄等实证,因失治或治疗不当,病延日久,精气亏损,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肢冷、脉沉细无力等症状时,即转为虚证。又如因虚致实,则是由于脏腑功能虚衰,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滞留于体内,转化为以实邪为主的病理过程。

虚实真假:是指在某些特殊的状态下,疾病的现象与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临床上有“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及“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证。

真虚假实:指病本是虚证,故临床可见疲乏无力、纳差、脉虚细弱等正气不足的症状,但由于正气虚衰、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的假象。患者虽腹胀满或时有减轻,不像实证之腹胀持续不减,脉虽弦但按之无力。

真实假虚:指病本是实证,如热结肠胃,或痰食壅滞,或大积大聚,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外达,而表现出精神欠佳、身寒肢冷、脉象沉伏或迟涩等类似虚证的假象。但仔细观察患者声高、气粗、脉象沉伏迟涩有力,精神虽欠但本质未败等。

2.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邪相争,双方力量不断产生消长盛衰的变化,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正胜邪退,则疾病趋向于好转或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至死亡;若邪正力量相持不下,则疾病趋向于迁延或慢性化。

(1)正胜邪退:

疾病过程中,正气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邪气渐趋衰退,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补充,机体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好转或痊愈。

(2)邪胜正衰:

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不足,病情因而趋向恶化甚至死亡。如外感热病后期出现亡阴、亡阳等证候,是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3)邪去正虚:

疾病过程中,邪气被祛除,但正气被耗伤而虚弱的病理状态。多因邪气亢盛,正气耗伤较重;或因攻邪猛烈,如大汗、大吐、大下之类,病邪虽被祛除,正气亦大伤等所致。亦有正气素虚,病后虚弱更甚者。多见于重病恢复期。

(4)邪正相持:

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太过强,则邪正双方力量相当,相持不下,致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此时,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因而邪气可稽留于一定的部位,病邪既不能消散,亦不能深入,故又称之为“邪留”或“邪结”。邪气留结之处,便是邪正相搏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如《伤寒例》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5)正虚邪恋:

是指正气大虚,而余邪未尽,主要以正气难复,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多见于疾病后期,也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

(1)阳偏胜:

是指阳气偏盛,功能亢奋,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多因感受阳邪,或阴邪从阳化热,或五志化火,或郁而化热所致。“阳胜则热”,由于阳主热、主动,所以多见壮热、汗出、面赤、舌红、脉数等实热证。阳热亢盛过久则伤阴,即在不同程度上耗伤人体阴液,故在出现热象的同时,出现口渴、尿赤、便干等阴津不足的症状,即所谓“阳盛则阴病”。

(2)阴偏胜:

是指阴气偏胜,功能低下,热量不足,以及阴寒性物质积聚的病理状态。多因感受阴寒之邪所致。“阴盛则寒”,由于阴主寒、主静,所以多见恶寒肢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脉迟等实寒证。亢盛之阴在不同程度上损伤人体阳气,故可见畏寒、喜暖等症,即所谓“阴盛则阳病”。

2.阴阳偏衰

(1)阳偏衰:

即阳虚,阳偏衰是机体阳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阳失温煦的病理状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或久病耗伤所致。“阳虚则寒”,阳气虚衰,推动温煦不足,阳不制阴,阴寒作用相对增强,故见功能衰退的虚寒证,如畏寒肢冷、面色 白、舌淡脉迟等症。

(2)阴偏衰:

即阴虚,阴偏衰是机体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阴失濡润滋养的病理状态。多因阳邪伤阴,五志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所致。“阴虚则热”,阴液亏虚,阴不制阳,阳相对偏盛,形成虚热证,如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3.阴阳互损

是指阴阳任何一方的虚损导致对方的不足,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称为阴损及阳;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称为阳损及阴。因为阴阳互为根本,所以阴阳虚损到一定程度必伤其根本,从而影响到对方,即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而肾阴肾阳又都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伤肾中精气,致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病机变化。

4.阴阳格拒

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病理变化。

(1)阴盛格阳:

是指阳气虚弱之极,阳不制阴,阴寒独盛于内,逼迫虚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顺接,互相格拒、排斥的病理状态。其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反见面红如妆、发热、口渴、脉大等热象,此为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是指邪热内盛,热极深伏,阳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四肢,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其病的本质是热盛于里,但由于格阴于外,反见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此为真热假寒证。

5.阴阳亡失

(1)亡阳:

即机体阳气突然严重耗损,导致阳气虚脱的一种病理状态。多因感邪太盛,正不敌邪;或素体阳虚;或汗、吐、下太过,气随液脱;或大量失血,气随血脱而成。亡阳时,以阳的功能衰竭,尤以温煦、推动、固摄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故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不止、手足逆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症。阳亡则阴亦必随之耗竭,此种情况属于疾病发展的危重阶段,人体的阴、阳即将“离决”的危象。

(2)亡阴:

即机体的阴液突然大量消耗或脱失,导致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因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耗散阴液;或亡血失精,汗下太过伤阴所致。亡阴时,以阴的功能衰竭,尤以宁静、内守、制约阳热的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故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口渴欲饮、烦躁不安、呼吸短促、脉急数无力等症。阴亡则阳必无所依附而浮越于外,“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亦告终结。

(三)精气血的失常

精气血的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各自代谢或功能异常,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1.精的失常

(1)精虚:

主要是指肾精(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肾是藏精之所,故以肾精亏虚最为重要。多有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精神萎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表现。脾乃化生水谷之精之所,故精虚之源在脾,如水谷之精不足,多见面黄无华、头昏目眩、疲倦乏力、肌肉瘦削等虚弱状态。

(2)精的施泄失常:

精的施泄,其一是分藏于各脏之中为脏之精,其二是化为生殖之精以适度排泄。精的排泄失常,可见失精或精瘀。

失精:是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的病理状态。如房劳过度可致生殖之精大量丢失,或如长期蛋白尿可致水谷之精大量丢失,可见少气乏力、失眠健忘、精力不支等症。

精瘀:指男子精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状态。如惊恐伤肾,或手术所伤等,导致排精不畅,可见头晕、腰痛、小腹重坠等症状。

2.气的失常

(1)气虚:

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过多所致。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及脾肺肾功能失调,或劳倦内伤、久病不复有关。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等症状。

(2)气机失调: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紊乱,从而形成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情绪不舒,过度抑郁,或感受外邪,饮食积滞,或痰饮、瘀血、结石等阻滞,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郁滞不畅,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或血液循行输布阻滞不畅。气滞又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形成脏腑气滞,其中尤以肺气壅滞、肝气郁滞和脾胃气滞为多见。因此,闷、胀、疼痛是气滞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气逆:气逆是指气之当降不降,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脏腑之气冲逆于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内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痰浊壅阻,或外邪侵袭等所致。肺主清肃下降,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出现咳嗽、气喘;胃以通降为顺,胃主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呕吐、呃逆、嗳气;肝主疏泄,肝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出现头痛、面红耳赤、易怒等。故气逆多发生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气陷:气陷是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以气的上升不及、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常因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或思虑劳倦损伤所致。气陷主要发生于脾,故又常称“中气下陷”。临床上多见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症。

气闭: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刺激,气郁之极,或痰浊、外邪、秽浊之气阻闭气机所致。

气脱: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正不胜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伤而衰弱;或大出血、大汗出、频繁呕吐,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等所致。

3.血的失常

(1)血虚:

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过多,致使血的濡养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或因失血过多,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或因久病不愈所致。常见面色淡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绪不宁、脉细弱等表现。

(2)血运失常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不畅或停滞的病理状态。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均可导致血瘀。可以全身病变,也可瘀阻局部,无论病在何处,均可见痛,且痛有定处。此外,可见唇舌紫暗、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或青紫,肌肤甲错等。

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均可导致出血。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4.精气血关系失调

精气互化,精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精、气、血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

精可化气,气聚为精,精血同源,故常可见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精瘀及血瘀精阻。

(2)气血关系的失调:

气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临床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以及气血两虚。

气滞血瘀:气的运行郁滞所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肺主气,司宣降,若邪阻肺气,日久可致心、肺气滞血瘀,可出现咳喘、心悸、胸痹、唇舌背紫等症状。

气虚血瘀:心气不足,运血无力所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可见惊悸、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等症状。气虚、气滞及血瘀可三者并存。

气不摄血: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的病理状态。主要有咯血、吐血、皮肤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

气随血脱: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急剧散脱,从而出现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各种大失血如外伤失血,呕血和便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均可致气随血脱,从而出现精神萎靡、眩晕或晕厥、冷汗淋漓、四肢不温,或有抽搐、口干,脉芤或微细。

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所致。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症状,如面色淡白或萎黄、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等。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的代谢失常,是指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过程出现障碍。与肺、脾、肾关系密切。

1.津液不足

是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所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濡养而产生的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可因热邪伤津、丢失过多、生成不足所致。临床上,伤津常见于吐、泄之后。而炎夏、高热、多汗也易伤津。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湿浊困阻:

多因脾运失常,津液不能输布,聚为湿浊。常见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苔腻等症。

(2)痰饮凝聚:

多因脾、肺功能失调,津液停而为饮,饮凝成痰。痰随气行,滞留于机体的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饮停部位较为局限,如停于胸胁称“悬饮”,饮留于胸膈称“支饮”。

(3)水液潴留:

多因脾、肾、肝功能失调,气不行津,津液代谢障碍,潴留于肌肤或体内,出现水肿或腹水。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因水液停蓄的部位不同各异。若水饮阻肺,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得平卧;若水饮凌心,可见心悸、心痛;若水饮停滞中焦,可见头昏困倦、胃脘胀满纳呆;若水饮停于四肢,可见四肢水肿、沉重胀痛。

(2)气随津脱:

主要指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液外泄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多因高热、大汗、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

(3)津枯血燥:

主要指津液亏乏枯竭,造成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多因高热、烧伤伤津,或阴虚病热致津液暗耗所致,可见鼻咽干燥、消瘦、心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舌红少津等症状。

(4)津亏血瘀:

主要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不畅的病理状态。与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等因素有关,除见原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外,可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表现。

(5)血瘀水停:

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除见心悸气喘、唇爪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甚则胁下痞块等症状以外,还可见下肢及面目水肿。

(五)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指因脏腑功能异常而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燥、化湿的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感病邪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为内伤疾病,发病多属里证、虚证。

第六节 防治原则

中医学的治疗和护理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施护)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从而制定出治疗和护理原则。

一、预防为主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所谓“治未病”,可以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古书《丹溪心法》曾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因此,未病先防应从培养正气与防止邪气两方面入手。

1.养生

又称摄生,即增强正气。通过养生可以使人体精气血旺盛,阴阳调和,脏腑功能健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1)顺应自然规律:

《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自然界的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生理,只有顺应自然而摄生,才能强身健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2)重视情志调护: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突然、强烈或反复、持续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虚而发病。因此,要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减少不良情志刺激。

(3)注意饮食起居:

饮食有节,不可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克服饮食偏嗜。起居有常,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安排作息。不妄劳作,即劳逸适度,以保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4)加强身体锻炼: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即指经常锻炼身体,如中国传统健身运动中,有导引、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太极拳及其他武术等。

(5)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传统药物预防:如用紫金锭溶化滴鼻,以预防瘟疫;用苍术、雄黄等烟熏室内,以消毒防病;用人痘接种法,以预防天花。

近代新法预防: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紫草根、兰麻根或胡萝卜等预防麻疹;用茵陈、栀子、黄皮树叶等预防肝炎;用青蒿、马齿苋、大蒜或茶叶等预防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疾病,淋雨或受寒后喝姜汤预防感冒;用冬瓜、莲叶等煎汤预防暑病;服紫苏叶、甘草、生姜预防食物中毒等。

中药环境预防:用单味药或复方药作为熏剂或水剂灭杀害虫等,其中单味药有苦参、射干、威灵仙、百部、石菖蒲、龙葵草、土荆芥、蓖麻叶、苦檀、桃叶、核桃叶、番茄叶、苦楝、漠黎、艾蒿、白鲜皮、苍耳草、皂荚、辣椒、浮萍等。

2.防御邪气入侵

(1)避其邪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病邪的侵害,包括顺应四时,防六淫之邪的侵害,如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等;避疫毒,预防疠气之染易;日常防范外伤和虫兽伤害;注意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等。

(2)药物预防:

关于预防用药,古时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现代在SARS和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的预防上,中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正邪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如外感热病的传变,多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或中风病发生之前,常有眩晕、手指麻木等症状。早期诊治,在患病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病较易治,因而传变较少。如不及时诊治,病邪步步深入,病情愈趋复杂、深重,治疗亦会愈加困难。

2.防止传变

古称“先安未受邪之地”,意思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掌握疾病传变规律,先保护人体正气和未受病邪侵犯之处。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治疗肝病时,采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先充实脾胃之气,不致因脏腑病变,迁延日久,损至肾脏等。故在治疗时,应当考虑这一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截断这种传变途径。如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足阳明症,旨在使该经的气血得以流通,而使病邪不再传经入里。

二、治病(施护)求本

治病求本,首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

(一)正治与正护法

正治法,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征象是相反的,又称为“逆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此皆属正治之法。大凡病情发展较为正常,病势较轻,症状亦较单纯者,多适用于本法。

1.寒者热之

即寒邪致病出现寒象,用温热药物治疗或取温热护理法的治护方法。如外感风寒者,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加盖衣被保暖;胃寒而痛者,用温胃散寒法治疗,局部予热敷或热熨。

2.热则寒之

即热邪致病出现热象,用寒凉药物治疗或取寒凉护理法的治护方法。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药治疗,里热证用苦寒清里的方药治疗。

3.虚则补之

指虚性病证表现虚候,用补益药治疗及补益护理法的治护方法。如阴虚补阴,阳虚补阳,血虚补血等。

4.实则泻之

指实性病证表现实象,用攻逐泻实药治疗及攻下护理法的治护方法。如对于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治疗,瘀血则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

(二)反治与反护法

反治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的性质与其本质不相一致而出现假象的情况下,采用顺从其假象的治护方法,又称为“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一般多属病情发展比较复杂,病势危重,出现假象症状才可运用。

1.热因热用

指用热性药物及措施治疗、护理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的方法,适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即真寒假热的患者。如内脏虚寒、阴邪太盛者出现阳气上浮、反而面红的假热症状,这时就用温热护理法护其假热证。

2.寒因寒用

指用寒性药物及措施治疗、护理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的方法,适用于热极反见寒象,即真热假寒的患者。如热厥证中,外为假寒之象,里热盛极是病的本质,故应用寒凉药治之。

3.塞因塞用

指用补益性药物及措施治疗、护理具有闭塞不通征象的虚证的方法。适用于脾虚失运而胀满痞塞等真虚假实的患者。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脾阳不运引起腹胀便秘时,用药物补中益气、温运健脾,以补开塞的方法护理,使脾气健运,即为塞因塞用。

4.通因通用

指以通治通,用通利的药物及措施治疗、护理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一般情况下,对泄泻、崩漏、尿频等症,多用止泻、固冲、缩尿等法,但这些通泄症状出现在实性病证中,则当以通治通。如食滞内停,阻滞胃肠,致腹痛泄泻,泻下物臭如败卵时,不仅不能止泄,相反当消食而导滞攻下,推荡积滞,使食积去而泄自止。又如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崩漏,如用止血药,则瘀阻更甚而血难循其经,则出血难止,此时当活血化瘀,瘀去则血自归经而出血自止。再如湿热下注而致的淋证,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以利尿通淋而清其湿热,则症自消。这些都是针对邪实的本质而治的。

从治法顺从的只是疾病的假象,实质上仍是逆证候性质而治,即以热治寒、以寒治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根本原则。但在护理上要注意,如用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虽然它的假象是寒,本质是热,但在服药时要给予温热药,以减少患者服药格拒。

三、标本缓急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主要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本是指本质,标是指现象。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一般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机为本,症状为标;缓证为本,急证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原发病为本,后发病为标。故在治疗时就需要运用标本的理论,借以分析其主次缓急,便于及时合理地进行治疗。标本的原则包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种情况。

(一)急则治标

急则治标是指在标证甚急,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先紧急配合抢救及治疗,迅速采取措施以解除危急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本证的原则。如大出血患者,无论何种出血,均应采取紧急措施先止血,补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待血止后再治其本。急则治标是在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治本。

(二)缓则治本

缓则治本是指在标证不急时或标证经处理后已缓解的情况下,着眼于疾病本质,从而解除疾病证候的原则。因标产生于本,本一旦解决,标亦就自然随之而愈。一般对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复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如痨病肺肾阴虚之咳嗽,肺肾阴虚是本,咳嗽、潮热、盗汗是标,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故治疗多采取滋补肺肾之阴以治其本,本病得以恢复,咳嗽、盗汗等标病也自然消除了。

(三)标本兼治

标本兼治是指在标本俱急或标本俱缓的情况下,采用标本同治的原则,包括治本为主,兼以祛邪,或以祛邪治标为主,兼以扶正两种方法。如肾炎患者又复感风寒,标本俱急,则应标本同治,采取解表与温阳化水同时并举的防护方法。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临证时还必须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应用,以便进行正确有效的护理。

四、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变化,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因此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关键,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进疾病好转和痊愈。

(一)扶正

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他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是《内经》“虚则补之”的运用,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除应用具有益气、养血、滋阴等功效的药物外,针灸、推拿、气功、精神调摄、饮食调养、体育锻炼等均是扶正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二)祛邪

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一种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除应用具有发表、攻下、清热、消导等功效的药物外,针灸、拔罐、饮食调养等均有不同治疗和护理方法。

(三)扶正与祛邪运用

临床上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必须在全面分析机体邪正盛衰消长的基础之上,以正邪力量在疾病中的地位为依据,决定扶正和祛邪的主次与先后。运用时需掌握以下原则:其一,攻补应用合理,虚证扶正,实证祛邪;其二,辨清先后主次:对虚实错杂证,应根据虚实的主次与缓急,决定扶正祛邪运用的先后与主次;其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五、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即调整阴阳盛衰。一切疾病,其本质均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阴阳偏盛(邪气盛)和阴阳偏衰(正气虚),以及由此而致的阴阳格拒、阴阳互损、阴阳亡失的病理变化。因此,针对阴阳失调的具体情况,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阴阳恢复平衡。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一疾病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出现多种证型,相同证型也可能存在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之中。故在治疗和护理中,要掌握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原则。

(一)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病理变化)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证候,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如感冒可因其病因病机和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益气解表等不同的治法和护理方法。

(二)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如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病理变化),所表现的证候也相同,则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出现了“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故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治法和护理。

七、因时因地因人施护

人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与时令气候、地域环境、体质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在治疗和护理疾病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即视当时的季节、环境,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实际情况,制定和确定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称为“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时令气候节律,一方面是自然界的时令气候特点,另一方面是年月季节、昼夜晨昏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及方药。

以季节而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即谓夏暑之季用药应避免过用温热药,因酷暑炎炎,阳气升发,腠理开泄,用温热药要防开泄太过,损伤气津,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严寒之时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药,严寒凛冽,阴盛阳衰,腠理致密,阳气内藏,用寒凉药会折伤阳气,故皆曰“远”之。

以月令而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虚,形独居。”“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故治疗疾病时要顺应月相盈亏圆缺变化规律,如治疗妇科的月经病。

以昼夜而言,日夜阴阳之气消长不同,须顺应之。如阴虚的午后潮热,湿温的身热不扬而午后加重,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等,皆具有日夜的时相特征。而针灸“子午流注针法”,即是根据不同时辰而有取经与取穴的相对特异性,是择时治疗的最好体现。

(二)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人们生活习惯差异来考虑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护理方法。如我国西北地高气寒,病多寒证,寒凉剂必须慎用,而温热剂则为常用;东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绵绵,病多温热、湿热,温热剂必须慎用,寒凉剂、化湿剂则为常用:南方夏季时间较长,天气炎热,小儿易患暑热证,护理时应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凉爽,宜多给西瓜、甘蔗、绿豆汤、酸梅汤、各种果汁等清凉饮料;而北方冬季较长,天气寒冷干燥,小儿易患肺炎喘咳,故衣着要注意寒温适宜,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暖、湿润,避免汗出当风等。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疗和护理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则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宜少;素体阳虚者用药宜偏温,阳盛者用药宜偏凉;妇人有经、带、胎、产之特点,用药与男子则更有异。如不同年龄的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和护理也应有区别。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属残阳,患病多虚。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属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

以上三者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它既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整体关系,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特点。在治疗疾病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在实践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原则性,只有全面分析,才能有效地实施护理。 jxYySA1vEI7vuZY/utG5A9YIuIeZwRg/6F+oPbCa+Y3p4r8pgfhcKfElwNCVsC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