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公共场所空气污染中毒事件

我国公共场所相关监督管理法规持续得到完善:卫生部在1987年4月1日发布并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于1991年3月11日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6年2月6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6号)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一次修改。2019年4月23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14号)第二次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1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0号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政府各部门对各类公共场所也不断加强监督管理,但由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复杂、流动性大,场所内仍不断发生各类空气污染造成的气体中毒和传染病传播事件。通过以下案例分析,了解公共场所可能污染来源、特点以及评价指标和标准,掌握公共场所污染的调查、监测方法及处理措施等。

案例一 一起百货商店员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04年4月30日16:1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医院急诊科电话,报急诊科接诊两名昏迷病人,怀疑为气体污染中毒事件。

二、基本情况

病人来自一间MQ百货商店。该百货店位于DS大街48号,处于繁华居民区,附近无工矿企业。该店呈狭长通道型,约50m 2 ,西向马路处为门口,整店堆满了日用货品,多为床上用品(如竹席、革席、枕头、被单等)。店后一狭窄通道连一楼梯间,5m 2 左右。整店除了店门外,其余三面墙壁均无窗户及出口,通风条件差。该店左侧是一杂物小商店,右侧为一眼镜店。店内有一个电热水壶,无煮食器皿。(图1-1-1-1)

该百货店所处地区上午10时左右至下午16时左右停电,停电期间相邻的眼镜店用发电机发电。该百货店2名店员在楼梯间休息,其中1名中午购买盒饭食用,第3名员工在卖货。下午15时左右发现楼梯间两名店员昏迷不醒,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急救。其他店铺和居民区无类似病例报告。

图1-1-1-1 事发现场平面示意图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患者情况

两名患者为夫妇,男患者56岁,女患者55岁。主要症状为抽搐、昏迷。两夫妇及另一员工(阿兰)于上午9时开店,9时多停电,眼镜店开始发电。

男患者10时许在楼梯间地下睡觉(平时两夫妇轮替休息),11时左右,女患者感觉头晕,不适,就坐于杂物处,以为饥饿,买盒饭吃。由于另一位男患者已睡着,没有叫醒其吃饭。女患者于14时左右呕吐,呕吐物主要为中午吃的饭菜。后觉头晕越来越明显,意识不清晰,自找祛风油涂抹,后叫丈夫起来,但叫不醒(男患者一直睡在楼梯间地下),自行到床上睡觉,又呕吐一次,发觉视物模糊,男患者在地下抽搐,15时左右该店负责人来店发现二人昏迷立即送医院,经医院抢救,17时40左右苏醒。另一店员阿兰在外面卖货区,不知里面发生的情况。

2.环境因素调查
(1)现场检测:

对MQ百货点布点监测,卖货区1个点,杂物区及楼梯间各一个点。监测项目:CO、CO 2 、SO 2 、NO 2 、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

结果显示CO浓度超标(5~6倍)、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190倍)。其余检验项目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根据患者症状、现场调查及检测结果调查组初步确定应是气体中毒,见表1-1-1-1。

表1-1-1-1 现场空气检测结果(1)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2)现场调查资料

1)百货店中毒气体来源追踪:

事发百货店非新装修,装饰陈旧,虽然通风严重不良,但售卖的货品,多为床上用品,店内无煮食器皿,楼梯间也无液化气瓶或煤气管道,百货店周围是居民区及小商铺,无其他工矿企业可能排放产生引起急性中毒的气体。

据现场调查,MQ百货店未中毒的员工反映:自上午十时左右停电开始,相邻的眼镜店便用发电机发电。由于该地区从10时左右至下午16时左右停电,停电期间相邻的眼镜店用发电机发电,是否发电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调查组带着疑问检查了眼镜店。

2)眼镜店情况:

眼镜店面积及形状与MQ百货店相似,前面为眼镜售卖区,后面间隔有杂物房,杂物房没有窗及通风装置,杂物房右边为一洗手间,眼镜店内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平时摆放在杂物房,发电时搬至洗手间,并洗手间门关闭,但未将发电机进、排气管接到室外。眼镜店杂物房旁边刚好就是MQ百货店楼梯间,两店间有管线相通,可见较大的缝隙。

3)模拟试验:

调查人员要求该眼镜店重新发电,模拟发电现场情况,并在眼镜店洗手间及杂物间各布一个点。当发电机发动时,整个眼镜店和隔壁MQ百货店充满刺激气味,眼镜店杂物房、百货店后面的杂物处和楼梯间尤甚。

发电前与发电7分钟后对比,发电后各项指标较发电前显著升高,见表1-1-1-2。

表1-1-1-2 现场模拟试验气体测定结果(2)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经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从患者临床表现、空气检测结果及模拟试验判定该次中毒主要是过量吸入CO引起。

2.讨论

(1)监测结果:发电前百货店由于本身通风不好,所测的CO、NO 2 、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均偏高甚至严重超标。发电后这些项目除NO 2 外,其他检测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CO超过标准的22倍以上。发电前眼镜店存放发电机的杂物房和洗手间只有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发电后SO 2 明显升高(因发电时是关闭洗手间的门,所以未测定发电时洗手间内的指标),CO与百货店一样,超过标准的22倍以上。

眼镜店发电机发电时,产生大量CO,浓度为>228mg/m 3 ,SO 2 和总挥发性有机物也相继升高,引起隔壁百货店CO也急剧升高至>228mg/m 3 ,由于停电时间接近6小时,发电机也发电将近6小时,CO等有害气体浓度肯定比现场调查时发电机开动7分钟时更高,导致售货员较长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CO而引起中毒。

(2)百货店严重通风不良,导致店内CO等有害气体堆积,也是这次中毒的重要因素。

该事件百货店通风条件差,当调查人员来到现场所测的CO、NO 2 、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均偏高甚至严重超标。通过模拟试验——隔壁店柴油发电机发电后,这些项目除NO 2 外,其他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CO超过标准的22倍以上。而百货店前售货的员工和眼镜店的员工却安然无恙,这除了店前和店后相距一定距离,有门隔开,CO等有毒气体相对较少外,更重要的是两店都在营业时间,店门大开,空气流通,而百货店后面的楼梯间却密不透风;眼镜店的发电机是放在店后的卫生间里,并且关门开窗使用,明显差别导致上述结果。

(3)室内空气中毒临床症状与食物中毒症状类似,同店人员或者同家庭成员中毒,可能有共同进食史,遇到病人病情严重不能主诉时,需迅速进行排查找出中毒原因。可以建议医院做血液中HbCO饱和度检测,以确定是否由CO引起的中毒。南方地区室内CO中毒事件相比食物中毒事件少见,医院忽略了该项指标的检测。这次事件涉及夫妇二人,但无共同进餐史,故可以排除食物中毒。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1.风险评估

次事件是由于室内通风不良,高温停电,隔壁店违规在室内使用发电机,导致店内CO等有害气体泄漏、堆积而造成人员中毒。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吸入体内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呈可逆性结合,CO与Hb的结合力比O 2 与Hb的结合力大200~300倍,CO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空气中CO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接触者血液中HbCO与空气中的CO浓度成正比,中毒症状则取决于血液中HbCO饱和度。SO 2 为无色、强刺激性、臭味气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损害。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影响主要是嗅觉、刺痛感、黏膜刺激、过敏、呼吸道症状、神经毒性作用等,由于所含有机物品种繁多,不可能一一定性,我国测定该指标主要是选择了甲醛、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作为应识别组分。

2.防控措施

①加强场所内通风排气,百货店内及后面的楼梯间内需安装排气扇。②眼镜店内发电机需按要求使用。

六、点评

CO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因发电机发电引起CO渗漏到隔壁店室内造成人员中毒事件极为少见。这起小百货店中毒事件的原因已查明,我们对中毒原因的判断及源头分析是经过不断考证并结合模拟试验得出的结果。

在这次中毒事件调查中显示出模拟试验在类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气体来去无踪,且医院未检测血液中HbCO饱和度,除非是已经明确泄漏物或爆炸物,否则只要室内一通风,有毒气体就很快融合在大气中,在处理室内空气中毒事件时,当调查人员到现场,通常已测不出超标的有毒气体。要还原中毒环境,必须经过现场调查发现有毒气体源头,进行现场模拟试验(需保证安全为前提)。通过模拟试验,找出当时现场有毒气体产生来源并检测有毒气体浓度,为判断中毒原因提供科学证据。

(钟 嶷 刘世强 陈玉婷)

参考文献

[1]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20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案例二 一起休闲中心员工吸入刺激性混合气体中毒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09年3月10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BY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BY区某人民医院接诊了怀疑不明气体中毒的13名病人,均为某休闲中心员工。

二、基本情况

事发现场为BY区某休闲中心。2009年2月24日,该休闲中心一保安员与客人发生纠纷致一客人死亡,之后死者家属一直纠缠该休闲中心。2009年3月9日20时死者家属到该休闲中心门外焚烧冥纸和香烛直至3月10日4时,当天该休闲中心正常营业,无顾客,当时共有20多名员工在现场,无不适症状。3月10日16时30分死者家属又在二楼收银台处焚烧冥纸、香烛和衣物并添加辣椒粉,点燃后口含矿泉水喷灭,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30分钟后当时在现场的十几名员工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咽痛、口干、咳嗽等不适症状,其中吴某在消防通道处晕倒,工作人员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吴某与其他12名员工一起送至BY区某人民医院救治,经现场证实发病人数为9人。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病例情况

在该人民医院就诊的13人,均为女性,有症状9人,表现为头晕、咽痛和轻微咳嗽。入院时除晕倒的1名员工(吴某),其余均意识清醒,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至2009年3月11日凌晨2点到该人民医院就诊人员已全部出院,各员工情况正常;吴某转至另一医院经检查结果无异常后,于2009年3月11日14时出院。

2.三间分布情况

2009年3月10日该休闲中心员工在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后,有13名员工出现头晕、恶心、咽痛、口干、咳嗽等不适症状,其中一人晕倒,后均入院治疗。

3.环境因素调查

事发场所位于该休闲中心,共三层楼,一楼为商铺,二楼为沐足区(平面示意图见图1-1-2-1),三楼为桑拿区。二楼分为A、B两区。A区为包间共26间房,分东、西两面,东面临街的房间设有窗户,西面的房间无窗户,无排气扇。B区为休息大厅,无窗户,无通风设备。二楼集中通风空调系统,未见排风设施;空调机房卫生状况较差,空调滤网有较多灰尘;新风设计是从窗外进入空调机房,与空调机房空气混合入风机,但新风口已经被物体堵塞,不能正常通风,完全依靠旁边的按摩房开窗获取新风。事发当时二楼按摩房门窗全部关闭,整个二楼没有新风进入。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可见二楼收银台前地面上残留一堆未燃烧完的香纸和衣物,工作人员已经打开门窗通风,但空气中还是有刺激性的气味,感觉咽喉刺激明显,导致呛咳。

图1-1-2-1 该休闲中心二楼平面示意图

对该休闲中心二楼进行了现场空气检测,CO检测浓度为10.8mg/m 3 ,甲醛检测浓度为0.22mg/m 3 ,CO和甲醛浓度均超标,其余CO 2 、SO 2 、NO 2 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浓度未超标。BY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也显示CO检测浓度为10.6mg/m 3 ,甲醛检测浓度为0.22mg/m 3 ,CO和甲醛浓度均超标,同样,NO 2 浓度未超标。检测结果见表1-1-2-1和表1-1-2-2:

表1-1-2-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

续表

表1-1-2-2 BY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根据现场调查、空气检测结果和病人临床症状,判定此次事件的原因是吸入CO、甲醛等混合气体引起的中毒事件。依据有:①临床表现:符合CO、甲醛等混合气体中毒症状体征:中毒员工出现恶心、头晕、咽痛、口干、咳嗽等症状。②发病时间:3月10日16时30分死者家属焚烧冥纸、香烛和衣物等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后30分钟,出现不适症状。③现场调查:该中心二楼新风供应严重不足;事发现场仍充满刺激性的气味,CO、甲醛超标。

2.讨论

某休闲中心由于室内通风不良,加上家属在此休闲中心二楼收银台处焚烧冥纸、香烛和衣物并添加辣椒粉,点燃后口含矿泉水喷灭,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导致现场的十几名员工出现头晕、恶心、咽痛、口干、咳嗽等不适症状,其中一名员工晕倒。

此事件区别于食物中毒和饮用水中毒。依据为这起事件起因为员工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后出现症状,病程进展快,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无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可以判断不是食物和饮水中毒。食物中毒的发病具有如下共同特点:①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②发病与食物有关,病人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告终止。③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④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即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且食物中毒还有如下流行病学特点:①发病的季节性特点: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性与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关,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化学性食物中毒全年均可发生。②发病的地区性特点:绝大多数食物中毒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及河豚中毒多见于沿海地区,肉毒杆菌中毒主要发生在新疆等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见于北方地区,农药污染食品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地区等。但由于近年来食品的快速配送,食物中毒发病的地区性特点越来越不明显。③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种类分布特点:动物性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中肉及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居首位。植物性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谷与谷类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居首位,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危害性大、死亡率高。

而CO中毒的临床表现有:①急性中毒:急性CO中毒严重度与CO吸入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临床上常以即时测定的HbCO浓度来判断CO中毒的程度。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以脑缺氧为主的临床症状,如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或出现轻至中度意识障碍。血液中的HbCO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恢复后无明显并发症。血液中的HbCO浓度可高于30%。重度中毒:出现深昏迷或去大脑皮质状态。可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脑局灶损害如视锥细胞系或视锥细胞外系损害。血液中的HbCO浓度可高于50%。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精神异常(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行为失常、定向力丧失等),视锥细胞外系损害、皮质性失明以及间脑综合征等神经系统改变。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CO中毒急性期的病情重、醒后休息不够充分或治疗处理不当有一定关系。②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CO是否可引起慢性中毒尚无定论,但有学者认为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此外,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②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③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④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咽痛、胃食欲缺乏、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自主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CO属于窒息性气体,为无色、无味、无臭,为一种血液、神经毒物。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均能产生CO。CO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可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因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约大300倍,故小量的CO即能与氧竞争,充分形成HbCO,而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HbCO的解离速度又比氧合血红蛋白(HbO 2 )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故HbCO形成后可在血液中持续很长时间,并能阻止HbO 2 释放氧,更加重了机体缺氧。

甲醛,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可作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染料、农药和消毒剂等的原料。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将甲醛放在一类致癌物列表中。2019年7月23日,甲醛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危害严重。

针对此次事件,对该休闲中心的建议:①对现场打开门窗进行充分通风排气,现场工作人员要撤离现场,密切注意员工身体状况,出现不适立即上报。②该场所应改善通风排气系统,保证足够新风量,以保障员工和顾客健康安全。

六、点评

这起事件的起因明确,为一起典型的室内通风不良场所有毒有害气体短时间内大量产生,在室内蓄积导致浓度急剧上升而又无法及时排出的公共场所群体性混合气体(一氧化氮和甲醛)等造成的中毒事件。

此CO、甲醛等混合气体引起的中毒事件说明,公共场所应按照卫生要求加强通风排气,保证足够的新风量,以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安全。

(范淑君 冯文如 杨轶戬)

参考文献

[1]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张向宇.实用化学手册[M].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郎建平,陶建清.无机化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梁国仑.特种气体贮运、应用、安全与特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J].低温与特气,1997,9(4):61-65.

[5]干雅平.室内环境检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6]孟彩云.我国甲醛生产现状与技术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60(9):160-162.

案例三 某服装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09年7月10日17时30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Y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广州医学院附属某医院接诊了怀疑不明气体中毒的6名病人。

二、基本情况

事发地点为YX区BJ路服装店,共有员工23人。7月9日上午共有10人到店里上班。该店上午9:00开门营业,9时30分停电,于11时30分开始自行使用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机位于二楼夹层,燃料为汽油。14时40分左右服装店员工车某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随后店内又陆续有5位员工出现上述症状,由该店负责人送至广州医学院附属某医院就诊。医院初步诊断为不明气体中毒。患者经吸氧和补液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无危重、死亡病例。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病例情况

6名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头晕。全部患者均有头痛、胸闷、乏力,其中3人自觉呼吸困难,4人有四肢麻木,2人意识迷糊,2人出现低热(37.1~37.5℃),均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临床检验6名患者的心电图均正常,其中5人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全部受检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均偏低(65~118g/L)、(74.5%~86.5%),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12.8%~23.1%),4人氧饱和度升高(99.6%~100%),2人高铁血红蛋白增高(2.3%~2.5%)。

2.三间分布情况

2009年7月9日14时左右,该服装店6名员工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发力、自觉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

3.环境因素调查

事发场所位于BJ路,共两层楼,一楼为商铺,二楼夹层为仓库(图1-1-3-1)。服装店门口朝东,正对BJ路;商铺最里面是收银台,收银台后面为试衣间;收银台和试衣间之间有条通道通向试衣间后面的空调机房,机房内堆满杂物;机房门口有楼梯通向二楼夹层的仓库,二楼夹层内放置较多的服装,夹层靠近东墙边放置有一台发电机。一楼商铺和二楼夹层均无窗户和排气扇,整个服装店无有新风进入,直至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二楼夹层时仍可以闻到明显的汽油味。

图1-1-3-1 商铺平面图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对该服装店一楼商铺和二楼夹层仓库进行了现场空气检测,结果CO超标,最严重的二楼夹层仓库CO浓度高达111.3mg/m 3 ,超标十几倍;甲醛浓度也偏高,超出国家标准;同时对该服装店隔壁的服装店也进行了检测,该服装店CO浓度未超标。检测结果见表1-1-3-1。

表1-1-3-1 YX区某服装店室内空气检测结果

续表

* ** 为小于仪器最低检出限

四、讨论

根据现场调查、空气检测结果和病人临床症状,判定此次事件为一起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依据如下:

1.患者症状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乏力等缺氧症状,经吸氧和输液等治疗后情况好转正常。

2.发病地点和时间

事发时该服装店员工位于一楼商铺,而当时二楼夹层正在使用发电机发电,使用燃料为汽油;一楼商铺和二楼夹层无窗户和排气装置,通风不畅,汽油不完全燃烧释放出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发电机一直工作2个多小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无法排出室外而被员工吸入,至发电机停止工作后1个多小时员工出现中毒症状。

3.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发现空气中一氧化碳和甲醛浓度均超出国家标准,并能闻到明显的汽油味。极大可能是发电机使用汽油发电时汽油燃烧不完全而释放出大量一氧化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检测时距事发已经5个小时,一氧化碳浓度仍高达111.3mg/m 3 ,而服装店无窗户和排气扇,通风排气不畅,一氧化碳无法排出,导致员工出现中毒症状。一楼商铺售卖的是服装,二楼夹层是仓库,存放较多的衣物,衣物释放出甲醛,导致甲醛浓度偏高。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1.风险评估

CO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是一种血液、神经毒物,吸入体内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呈可逆性结合,CO与Hb的结合力比O 2 与Hb的结合力大200~300倍,CO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空气中CO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接触者血液中HbCO与空气中的CO浓度成正比,中毒症状则取决于血液中HbCO饱和度。此次全部受检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均偏低(65~118g/L)、(74.5%~86.5%),HbCO浓度增高(12.8%~23.1%),4人氧饱和度升高(99.6%~100%),2人高铁血红蛋白增高(2.3%~2.5%)。

2.防控措施

控制措施:①该服装店一楼商铺和二楼夹层,尤其是二楼夹层加装窗户和排气扇,进行充分的通风排气。同时密切注意员工的身体状况,出现不适立即上报。②当前高温天气,广州市处于用电高峰,容易出现部分地区停电的情况。因此,类似于该服装店这样的单位应该加强管理,确保通风排气顺畅;确需发电的,发电机应放置于通风状况良好的地方,最好设置单独的房间,并装备强排风设施。

该次事件是由于室内通风不良,服装店违规在室内使用发电机,导致店内CO等有害气体泄漏、堆积而造成人员中毒。应加强使用发电机、热水器等人们经常使用的小型机器或家电卫生安全常识宣教,做好使用的卫生指导,做好有关卫生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室内通风排气重要性的认识。

六、点评

这起事件的起因明确,服装店因停电使用小型发电机发电,发电机使用的燃料为汽油,由于不完全燃烧释放出大量CO气体,加之服装店通风不畅,导致店内CO无法排出,员工出现中毒症状。因为C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小,不容易扩散,既不易下沉也不易上升,所以当室内CO浓度升高,且通风不良时,很容易由于CO聚积而导致中毒。尤其是家庭常见的煤气中毒。而此次事件涉及的服装店属于柴油发电机发电产生的CO中毒,柴油发电机工作时会消耗大量氧气,生成水、CO 2 、CO(燃烧不完全时)、氮氧化物等,因此一定要放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地方,尤其是柴油机的进排气管要接至室外。针对CO中毒,病人血HbCO检测可提供有利的证据,即可确诊,本次事件接诊的医院也进行了相应的检测,更加证实了调查结果。但如果是混合性气体中毒或者医院没有考虑到CO中毒,延误抽检血样,HbCO可能不高,影响判断。

(范淑君 冯文如 吴 燕)

参考文献

[1]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朱玉璧.发电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梁国仑.特种气体贮运、应用、安全与特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J].低温与特气,1997,9(4):61-65.

[4]干雅平.室内环境检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案例四 一起写字楼办公室员工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不适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07年8月27日12:0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广州市某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广州市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5人在公司办公室因吸入不明气体,于2007年8月27日8:30开始先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手脚麻木等症状,送至该院就诊。

二、基本情况

2007年8月27日8:00,广州市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开始上班,8:30该公司员工在小会议室开会,其中有5人(4女1男,年龄分布在25~39岁)先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手脚麻木等症状,被送至广州市某人民医院就诊。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病例情况

患者以头晕、乏力、胸闷、心悸为主,其中1人血常规示血红蛋白偏高,其余4人血常规、心电图、胸透未见明显异常。目前5名患者经吸氧、对症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已出院。医生初步诊断混合气体接触反应。

2.三间分布情况

2007年8月27日8:30左右,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5名员工自上班半小时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手脚麻木等症状。

3.环境因素调查

现场为广州市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位于TH区珠江新城HP广场,占地面积75m 2 ,2房1小会议室1厅,公司共有员工13人。HP广场为东、西两座连体27层大楼,其中2~4层是DLTS酒店,5层是AMJ餐厅,6层以上是写字楼。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于2007年8月27日15:30到达该机电有限公司现场,随即对该公司的小会议室和办公区(已开窗通风、换气)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见表1-1-4-1。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小会议室甲醛超标0.2倍,办公区甲醛超标0.4倍,小会议室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0.8倍,办公区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0.6倍,CO、CO 2 浓度检测结果未见异常。

表1-1-4-1 8月27日15:30广州市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室内空气的监测结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现场情况,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原环保局)、广州市某人民医院于2007年8月28日再次对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小会议室和办公区模拟8月27日的现场(关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和窗户约15小时),进行监测,结果见表1-1-4-2。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该公司甲醛超出仪器的量程,CO超标27倍以上,CO 2 超标1.1倍,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2.3倍,8楼走廊CO超标13.6倍,甲醛和CO 2 检测结果未见异常。

表1-1-4-2 8月28日9:45 HP广场西座8楼室内空气的监测结果

四、讨论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出事地点空气现场检测结果,结合病人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病人是由于吸入办公室内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CO等有毒气体引起身体不适。依据如下:

1.患者症状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手脚麻木等缺氧症状,经吸氧和输液等治疗后情况好转正常。

2.发病地点和时间

事发时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刚开始上班半个小时,有5人集聚在小会议室开会,前一晚所在大厦下班时关闭了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和窗户,使得甲醛,CO、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气体积聚,且员工早上上班时,小办公室没有彻底通风。

3.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发现小会议室甲醛超标0.2倍,办公区甲醛超标0.4倍,小会议室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0.8倍,办公区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0.6倍。尽管CO、CO 2 浓度检测结果未见异常,但是再次对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小会议室和办公区模拟8月27日的现场(关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和窗户约15小时)进行监测后。检测结果显示该公司甲醛、CO、CO 2 、总挥发性有机物、8楼走廊CO等均超标,甲醛和CO 2 检测结果未见异常。因此,若通风排气不畅,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CO这些有害气体无法排出,会导致员工出现中毒症状。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大多数总挥发性有机物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总挥发性有机物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过程。

室内的总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在由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中,总挥发性有机总挥发性有机物类多、成分复杂、长期低剂量释放、对人体危害较大。它的释放主要是因为使用了含大量有机溶剂的溶剂型涂料以及家装使用的各种板材粘合剂。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主要因素。

总挥发性有机物可有嗅味刺激性,相关的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目前认为,总挥发性有机物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缺乏、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一般认为,正常的、非工业性的室内环境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水平不至于导致人体的肿瘤和癌症。当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为3.0~25mg/m 3 时,会产生刺激和不适,与其他因素联合作用时,可能出现头痛。当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大于25mg/m 3 时,除头痛外,可能出现其他的神经毒性症状。

针对此事件,防止中毒扩散的措施和建议:①该写字楼应做好写字楼内的通风排气工作,正确使用写字楼内部的空调通风系统。②未开启空调时,注意自然通风,外窗保持适当开度,同时保证排气扇正常运转,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六、点评

本次事件不但对事故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还为了验证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又进行了模拟现场的试验检测,用科学的方法证实了这是一起CO、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毒气体积聚导致的中毒事件。根据患者症状和现场检测结果,可确认是有毒气体中毒。现场CO浓度超标,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标,但总挥发性有机物不是定性指标。调查人员又进行了一次现场模拟试验进行中毒气体确认。关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和窗户约15小时后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公司甲醛超出仪器的量程,CO超标27倍以上,二氧化碳超标1.1倍,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2.3倍,8楼走廊CO超标13.6倍,甲醛和CO 2 检测结果未见异常。

这个案例在深入有毒气体中毒现场调查中有比较高的参考意义。在室内空气中毒调查中,最重要的证据是现场检测出中毒气体,并找到有毒气体产生原因。如果现场环境破坏导致现场检测不能确定具体空气污染有害物质,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进行模拟试验,证实中毒气体及其来源。

(范淑君 郭重山 冯文如)

参考文献

[1]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郎建平,陶建清.无机化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尚丽新,朴丰源.环境有害因素的生殖和发育毒性[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4]干雅平.室内环境检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Z].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05-24.

案例五 一起百货商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10年1月20日晚上约22时30分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某院电话报告,广州市HZ区某百货商店12名员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正在该院就诊,疑为CO中毒。

二、基本情况

2010年1月20日早上约9时,广州市HZ区某百货商店停电,该商店员工自行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供本商店使用。商店员工将发电机放置在商店内的临时储物区(该区与商店的售货营业区之间以货架简单分隔)。当天约11时,有4名员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至下午15时30分,共有12名员工出现相似症状。所有病人于16时至20时先后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某院急诊部就诊。该院对病人进行对症、补液等治疗。至1月21日凌晨约4时,所有病人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全部病人出院,自行回家休养。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病例情况

经统计,12名病人的临床表现有:头痛(11人),头晕(11人),恶心(8人),呕吐(5人),口干(4人),乏力(3人),心悸(2人),畏寒(2人)。医院对12名病人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验,有4名病人白细胞计数升高。

2.三间分布情况

2010年1月20日约11时至下午15时30分,广州市HZ区某百货商店12名员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3.环境因素调查

12名病人均为该百货商店员工,在发病前72小时无共同进餐史。

该商场约1000m 2 ,商场相对密闭,只有三个门口与外界相通,使用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2010年1月20日9时至13时,由于停电,该商场员工自行使用一台柴油发电机在商场内的临时储物区(该区与商店的售货营业区之间以货架简单分隔)发电。由于电力只够维持该商场的照明、冰箱、收款机的正常使用,所以该商场的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未能启用,导致商场内外的通风换气不良,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其中含有CO)在该商场内大量蓄积。

四、讨论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判定该事件为疑似CO中毒。

1.主要症状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11人),头晕(11人),恶心(8人),呕吐(5人),口干(4人),乏力(3人),心悸(2人),畏寒(2人)等缺氧症状,经吸氧和输液等治疗后情况好转正常。

2.发病地点和时间

事发时,广州市HZ区某百货商店停电,该商店员工自行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供本商店使用。该商店员工将发电机放置在商店内的临时储物区(该区与商店的售货营业区之间以货架简单分隔)。发电2小时后,有4名员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6小时后,共有12名员工出现相似症状。所有病人于下午和晚上先后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某院急诊部就诊。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1.风险评估

CO中毒是由于吸入的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从而诱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疾病。大脑是人体需氧量最大的器官,CO中毒后常以大脑缺氧为主要症状,大多数轻至中度中毒患者经及时救治,通常预后良好。重症中毒患者可发生CO中毒迟发性脑病,进而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CO中毒迟发脑病多发生于重症病例,临床多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假愈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在CO中毒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要注意CO中毒迟发脑病。

2.防控措施

针对此事件,防止中毒扩散的措施和建议:①停电期间,该商场员工应严格按照有关的小型发电机安全使用规程,将发电机放置在独立的专门发电房或室外通风处,严禁在相对密闭的商场内部使用发电机。②该商场员工应做好商场内的通风排气工作,正确使用商场内部的通风排气设施。③该商场的中毒员工应注意休养,在完全康复的前提下,才可返岗上班。

六、点评

该事件是一起由于自行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导致的CO中毒事件。提示我们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排气,保证足够的新风量,才能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和安全。此外,急性CO中毒会出现迟发性脑病症状,即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现精神异常(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障碍、行为失常、定向力丧失等),视锥细胞外系损害、皮质性失明以及间脑综合征等神经系统改变。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可能与CO中毒急性期的病情重、醒后休息不够充分或治疗处理不当有关。因此,专业人员建议该商场的中毒员工应注意休养,在完全康复后,才可回单位上班。

(范淑君 冯文如 吴 燕)

参考文献

[1]邬堂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朱玉璧.发电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梁国仑.特种气体贮运、应用、安全与特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J].低温与特气,1997,9(4):61-65.

[4]干雅平.室内环境检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孟彩云.我国甲醛生产现状与技术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 60(9):160-162.

案例六 某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调查

一、信息来源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1月1日接报一起疑似在广州感染军团菌病例。

二、基本情况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1月1日收到广东省卫健委(原广东省卫生厅)和广州市卫健委(原广州市卫生局)批转的WHO的文件,称一外籍人士于2009年11月13日确诊患有军团病(已痊愈)。该外籍人士于2009年11月3~5日在中国旅游时曾入住广州市某旅游酒店(以下简称“旅游酒店”),怀疑患病与该旅游酒店有关。该外籍人士所住的客房是旅游酒店6区客房,于2009年7月投入使用。6区主体楼呈V形,全部是客房。旅游酒店的美食廊和西餐厅为入住客人提供餐饮服务。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现场调查
(1)客房和餐厅通风空调结构:

6区客房共8层,每层41间客房。该区客房共有8套空调通风系统,每层一套,均采用空气-水式设计。新风机为定风量卧地式风柜,型号为CDM07,电机功率为3kW,设计风量6237m 3 /h。客房室内热湿负荷采用空气-水调节方式,水系统终端在每个客房内通过风机盘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新风机房位于每层楼中间电梯井的旁边,新风经过新风口进入风机房,然后进入风柜调节处理后,经过送风管送至每间客房,回风经客房风机盘管与新风混合后再送回客房。

美食廊和西餐厅各自有一套空调通风系统,采用回风式设计,新风与回风在风机房内混合后送入风柜进行调节处理,餐厅内热湿负荷则通过新风柜进行调节处理。

(2)6区客房空调卫生状况:

6区客房的新风口位于新风机房外墙,开口朝向花园,花园环境清洁干净,新风口周围无污染源。3楼的新风机房清洁干净,新风口百叶有少量灰尘,风柜的新风滤网也有少量灰尘。4楼新风机房卫生状况与3楼相同,新风机房风柜的冷凝水通过水管接至地漏。风机房内有风机和机房的清洗维护记录。客房送风口和回风口百叶清洁干净,回风通过吊顶的盘管风机调节处理后送出,打开送风口百叶后发现,新风管内积尘较多,送风管内也有少量积尘,但盘管风机和冷凝水盘清洁干净。

(3)餐厅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

美食廊主要供应早餐,风机房清洁干净,但放置有少量杂物。新风口开口于美食廊餐厅入口右侧外墙上,但新风口被人为堵上,无新风供应,仅仅依靠餐厅开门自然通风。风柜的滤网清洁干净,无积尘;回风口百叶关闭,有少量积尘。

西餐厅的新风机房清洁干净,但有少量积水。新风口位于风机房上部,开口朝向花园,新风机房门口开于走廊,走廊两端分别通向花园和西餐厅入口处,平时新风机房的门常开,从走廊获取新风以弥补新风量。风柜滤网较清洁干净,有清洗维护记录。

(4)冷却塔卫生状况:

旅游酒店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塔位于5区楼顶,共有22套冷却塔,相互联通,开放式设计,距离6区客房空调新风口大于100m。冷却塔内清洁干净,个别塔内有少量沉淀物,冷却水水质良好,无明显浮游物和水色。

(5)空调系统清洗状况:

旅游酒店委托有关公司定期对酒店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和水质检测,其中空调风管1年清洗1次,冷却塔每个月清洗1次,有清洗记录。空调送风口、新风机房和滤网则有酒店内部员工定期进行清洗维护,有清洗记录。

2.现场检测结果

依据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对旅游酒店6区客房的集中空调系统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1-6-1~表1-1-6-3。

冷却水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由于天气寒冷,空调系统没有冷凝水)。

风管内表面和空调送风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合格。

送风中细菌总数超标两宗,而真菌总数均超标。

表1-1-6-1 旅游酒店6区客房空调送风微生物检测结果

续表

表1-1-6-2 旅游酒店6区客房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检测结果

表1-1-6-3 旅游酒店6区客房空调冷却塔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四、结论及讨论

1.结论

无明显证据证明该外籍人士患病与酒店空调系统卫生有直接关系。

2.讨论

根据现场调查、检测结果以及问卷调查结果,初步表明旅游酒店空调系统无嗜肺军团菌污染,无明显证据证明该外籍人士患病与酒店空调系统卫生有直接关系。酒店对集中空调系统定期清洗,但空调送风卫生状况较差,多项指标不符合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的要求,如果气候和温度条件适合,则较适宜嗜肺军团菌的生长,因此酒店须立即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清洗,并定期检查维护。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为使房间或密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给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附件及仪器仪表的总和。目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它们在改善室内微小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许多卫生问题。本案例中经现场调查发现6区客房的新风管内积尘较多。新风口是空调系统采集新鲜空气的部位,如新风口污染严重,新风的补充不仅达不到“新鲜”室内空气的目的,反而会恶化室内空气。应定期对新风管进行清洗,保证新风管道内干净无积尘。

此外,美食廊餐厅入口右侧外墙的新风口被人为堵上,无新风供应,仅仅依靠餐厅开门自然通风,通风效果及新风量远远不能达到要求。当人们长时间生活、工作在密闭的空调房间里,可能导致室内CO、CO 2 、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增加,室内空气质量恶化,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烦闷、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补充新鲜空气以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简单而又重要的手段。应移除美食廊新风口的堵塞物,恢复新风口正常取风。

六、点评

本案例通过详细调查酒店集中空调的各项设施设备,并进行了采样检测,判定无明显证据证明酒店空调系统卫生与该外籍人士患病有直接关系。由于是事后调查,且天气原因无法采集冷凝水,现场检测证据不完整。调查后,可对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疾控应加强全面的检测能力建设,建立直接污染源的标准检测方法,以及时准确地应对此类公共卫生事件。

(步 犁 吴 燕 陈思宇)

参考文献

[1]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案例七 某会议室空调系统设计缺陷导致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调查

一、信息来源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广州市卫健委一项检测任务,对某大型会议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快速检测。

二、基本情况

会议室为一圆形会议室,设主席台和听众席,会议室使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空调通风系统。

三、现场调查和检测

1.现场调查

会议室内清洁干净,无不良气味。会议室空调风机采用吊顶设计,位于主席台左侧茶水间天花上方;空调新风口开于外墙,新风经天花板夹层进入新风机房(未设置新风管道直接连接于空调风机),然后进入空调风机进行处理;回风通过茶水间侧墙上的回风口集中回风,通过茶水间天花上的3个回风口进入天花夹层空间(未设置回风管道直接连接于空调风机及排风口);新风和回风经空调风机处理后由送风管道通过设置于会议室天花上面的侧送风口送入会议室。调查发现新风口、回风口和空调风机设置有空调滤网。

2.现场检测情况

根据要求,检测人员在会议室主席台设置1个检测点,听众席设置5个检测点;检测项目为温度、相对湿度、CO、CO 2 、可吸入颗粒物、甲醛、SO 2 、NO 2 、臭氧等。检测结果显示放射性氡和外照射水平为广州市室内典型值水平;其余所检测的项目也均未超标(表1-1-7-1)。

表1-1-7-1 会议室室内空气质量结果

续表

* 标准值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四、结论及讨论

1.结论

该会议室由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采集系统设计和建设不符合相关卫生规范的要求,造成室内新风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场所内通风不良。

2.讨论

现场调查空调新风和回风未设置专用管道连接于空调风机和新风口,无排风口;新风和回风均将天花上空间作为管道使用,且新风口较小,回风口较大,极易造成空调风机在运行过程中,新风和回风无法按比例调节进风量,进而导致回风量大而新风量小,从而造成进入室内的新风量长期不足。

现场检测显示放射性氡和外照射水平为广州市室内典型值水平;其余所检测的项目均未超标,包括CO 2 。CO 2 是室内新风量足够与否的指示指标,本次检测时会议室内无会议,因此CO 2 比较低。如果会议室内召开会议,人员密集,如果新风量不足,会造成室内CO 2 浓度增高,影响人体健康和舒适度。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1.风险评估

新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由集中空调系统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的量,单位为m 3 /(h·人),新风量的多少关系到公共场所内人员的健康。《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中提到:集中空调系统新风应直接取自室外,不应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本案例中会议室的新风经过风机房,和回风混合再到风机,且新风口较小,这在举办大型会议时会导致室内CO 2 浓度升高,影响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应改造新风取风口,并用管道将新风连接到风机。

2.防控措施

改造新风取风口,设置专用的新风和回风管道,将新风和回风直接引入空调风机混合处理,而不是经过天花上面空间间接进入风机;新风和回风管道设置风阀,根据季节按比例调节新风和回风的进风量。

设置排风口,将室内不进入风机房的多余回风通过排风口排出室外。

加强集中空调系统的空调风机、滤网、管道、风口等卫生管理,保证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良好。

六、点评

本案例将现场调查与现场检测结果结合,很好地说明了使用这类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空调通风系统的会议室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案例中未加入新风量的检测,在证据链条上有些许瑕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会议室新风量检测,及会议室满人时CO 2 浓度检测,以更好地判断室内通风效果。

(步 犁 石同幸 施 洁)

参考文献

[1]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案例八 甲型H1N1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场所的卫生状况评估

一、信息来源

5月12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甲型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大酒店进行了卫生检查。

二、基本情况

201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一步扩散,5月11日国内出现首例确诊病例。为切实做好甲型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员对医学观察点进行现场调查。医学观察点大酒店位于广州市HD区新白云国际机场空港三、四路横一路交界处,与中国海关、中国检验检疫局及中国边检局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井”形。酒店共有6层,二楼以上为客房,共有58间,餐厅在一楼,餐厅面积约为400m 2 。现5楼和6楼设为医学观察区。客房采用分体空调,洗手间的排风通过排气扇经管道排向竖井,竖井口设在楼顶。

三、现场调查及人员隔离情况

1.现场调查
(1)客房通风排气情况:

客房采用分体空调,洗手间的排风通过排气扇经管道排向竖井,竖井口设在楼顶,排气扇可见积尘积污。据工程部人员反映,空调滤网在被隔离人员入住之前已经进行清洗。

(2)用品用具卫生情况:

布草间设在5楼,房间面积较小,物品堆放较杂乱,存放有较多杂物。目前还作为供应所有客房布草的唯一存放间。被隔离人员用过的布草在同一层楼客房的洗手间内进行浸泡消毒,用洗衣机甩干后再送GZ大厦进行进一步清洗。服务员反映,布草需经被隔离人员要求才更换。

杯具洗消间设在4楼,物品堆放较杂乱,存放有较多杂物。目前还作为供应所有客房杯具的唯一存放间。只负责部分客房杯具的洗消,大部分杯具直接送到一楼餐厅与餐具一起清洗消毒,无专门的杯具保存柜。杯具数量按照1∶2比例配置。被隔离人员用过的杯具在房间的洗手间内进行浸泡消毒,然后送至1楼餐厅进行进一步清洗消毒,未设立独立的消洗间对被隔离人员用过的杯具进行清洗消毒。

(3)餐厅厨房卫生情况:

厨房的消洗设备较完善,餐厅厨房地面较干净。未设立专用杯具洗消设施,也未有专门的杯具保存柜。

2.人员隔离情况

该酒店在6楼收住密切接触者,5楼收住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转送来的留验人员。医务防疫人员住在2楼,清洁区和半清洁区有明显划分,5、6楼均有保安24小时看守,严格限制人员进出。

3.消毒和个人防护

市疾控中心为酒店提供了消毒用的泡腾片,并对服务员进行了培训。服务员每天均能按要求做好隔离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并且在工作期间能做好基本的个人防护。

驻点的医务人员能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每日对密切接触者和留验人员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每天测量体温二次,翔实记录,并及时上报。

4.垃圾和污水管理

目前该隔离医学观察(留验)场所的医疗垃圾密封放置在一个安全处未处置,密切接触者和留验人员的生活垃圾未做特殊处理与普通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处置。酒店无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经管网排放至机场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

四、结论及讨论

1.结论

该酒店在落实以上措施的改进和人员培训后可以用作医学观察场所。

2.讨论

根据以上的现场检查情况分析,酒店卫生现状、卫生设施基本能满足目前被隔离人员较少时的要求,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今后存在被隔离人员继续增加的可能。措施如下:

(1)室内空气:

加强客房的通风,尽量保持自然通风;在空调开放的情况下,保证每天定时开窗进行自然通风;定期清洗空调送风滤网及洗手间排气扇。观察期满后或者被隔离人员更换时应及时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空调器;定期对客房(包括走廊)室内空气进行消毒,观察期满后或者被隔离人员更换时应及时对房间室内空气、用品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用品用具:

隔离楼层和非隔离楼层不能共同使用同一间杯具洗消间,应该设立隔离区专用杯具洗消间。非隔离楼层应该另外设立独立的布草间,5楼的布草间归5、6楼隔离区专用,同时被隔离人员使用的布草每天及时清理。如果酒店客房全部设为隔离区,及时增加杯具的数量,按照1∶3的比例配置,同时设立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增设足够的消毒柜和保存柜。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用0.04%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0分钟或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隔离人员用后的餐具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加强室内环境清洁卫生,对卫生间、地面、门、窗把手、家具及家电等表面的清洁,使用一般清洁剂即可达到目的。必要时,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上述场所及物品进行湿式拖扫或擦拭;如果留观人员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须对房间内所有物品(包括被褥)进行彻底的消毒。

(3)污物处理:

建议该酒店与有关废弃物处理中心联系,尽快落实酒店内医疗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在没有落实回收之前应对垃圾进行消毒,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20分钟或喷洒湿润消毒作用60分钟后,再按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4)其他:

加强酒店从业人员的个人防护;隔离区设立明显的标识,加强人员的流动管理,特别加强电梯的管理,防止普通住客误入隔离区;做好电梯的清洁消毒工作。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设立的医学观察场所,重点在于场所的通风、人员的防护、环境和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以及场所内人员的严格管理。

完善医学观察场所的管理流程,在使用期间应注意对场所进出人员的消毒,健康宣教等工作;注意用品用具的消毒。

在疫情期间,原则上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如确需使用时,隔离场所负责人需充分了解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的通风类型、供风范围,按以下要求开启空调:

隔离场所的空调是局部空调,没有新风和回风系统的,开启空调时应同时开窗,补充新风。

场所的空调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但回风是房间内自循环的,使用空调时需开启最大新风量运行。

场所的空调是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即新风、回风都是集中处理传送的,则应关闭回风阀,全新风运行。当全新风运行不能满足风量或舒适度,需开启回风系统时,应开启最大新风量运行,宜达到30m 3 /(h·人)。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使用空调通风时,应确保所有设备保持正常运转,新风口、新风机房、过滤网和送风排风管道保持清洁,隔离人员离开后,需对空调部件、开放式冷却塔和送风管道进行清洗消毒。

当隔离人员中出现确诊病例时,应立即关闭其所在房间区域的集中通风空调,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消毒。

六、点评

此次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调查,综合考察评估,提出专业技术意见建议,使启用场所的选址和室内设备及要求符合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要求。同时在作为隔离场所使用期间,应加强日常的督导管理,提醒酒店方面做好员工的各项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步 犁 石同幸 施 洁)

参考文献

[1]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防治组关于印发广州市境外来穗返穗人员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工作指引》(穗卫肺炎防控函〔2020〕292号).

案例九 疑似集中空调冷却塔引发的军团菌感染事件

一、信息来源

2010年4月21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省疾控中心通报一例广州返回境外人员感染军团菌案例。

二、基本情况

2010年4月21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一退伍军人于2010年4月14日开始出现发热、气促、咳嗽及疲倦等症状,被确诊为军团病,情况危殆。该人士于2010年4月3~6日来穗曾先后入住PY区某酒店(以下简称“PY酒店”)、YX区某宾馆(以下简称“YX宾馆”),怀疑该人士患病与入住酒店有关。4月23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PY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对上述酒店进行了现场调查。

该人士4月3日入住PY酒店的3号楼3307房,该酒店内设客房213间,其中3号楼63间,8号楼150间;4月5日入住YX宾馆12楼东区1212房,该宾馆4~7楼和9~24楼为客房。两住宿场所均无景观用水和温泉水。

三、现场调查及检测

1.现场调查
(1)集中通风空调结构:

PY酒店和YX宾馆的空调类型均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客房的热湿负荷采用空气-水方式处理,水系统终端在每个客房内通过风机盘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该人士入住的PY酒店3号楼客房未设新风口,只是利用负压经门缝从楼层过道获取新风;入住的YX宾馆12楼客房共有2套空调通风系统,新风机房位于客房走廊东西两端。

(2)空调卫生状况:

PY酒店客房各新风口周围无明显污染源,与冷却塔距离大于100m。盘管风机出风口和回风口的散流器较清洁,但回风口过滤网、送风管和新风管积尘较厚,冷凝水接水盘有污垢。机房位于3号楼负1层,较清洁,无杂物,有少量积水。

YX宾馆东区客房的新风口位于新风机房外墙,新风口周围无污染源。12楼东区的新风机房清洁干净,但摆放有少量杂物,新风口百叶有少量灰尘,风柜的新风滤网也有少量灰尘。冷凝水通过水管接至地漏。风机房内有风机和机房的清洗维护记录。客房送风口和回风口百叶清洁干净,回风通过吊顶的盘管风机调节处理后送出,打开回风口百叶后发现,风机盘管周围积尘较多,冷凝水盘有少量积水和锈迹。对13楼西区客房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新风口、新风机房、送风口、回风口百叶、风机盘管和冷凝水盘卫生状况良好。

(3)冷却塔卫生状况:

2间酒店的冷却塔均为开放式设计,位于建筑物楼顶,视野开阔,无遮挡;冷却塔与新风口距离均大于100m。

PY酒店冷却塔位于3号楼楼顶东北角,共有3个;YX宾馆冷却塔位于附楼楼顶,共有2个。

PY酒店冷却塔安放在顶层四楼阳台东北面,客房新风口设在西面,冷却塔集水盘较清洁,未见大块杂物、沉积物、淤泥等。冷却水水质较好,无明显浮游物和水色。

(4)空调系统清洗状况:

PY酒店委托某水处理公司定期对酒店空调系统冷却塔进行清洗,每月1次,有清洗记录。冷却水每星期投药1次。据查最近在4月19日进行了清洗和投药;客房盘管风机每年清洗1次,至调查当天尚未清洗。

YX宾馆定期对宾馆空调系统进行清洗,有清洗记录。空调冷凝水盘每年清洗2次,据查最近在3月份清洗过;冷却塔每月清洗1次,据查在抽样前一天(4月22日)刚清洗过;空调送风口、新风机房和滤网则有酒店内部员工定期进行清洗维护,有清洗记录。

2.现场抽样检测结果

依据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分别对PY酒店和YX宾馆的集中空调系统进行了抽样检测。抽取PY酒店冷却水2宗、3307房冷凝水1宗、洗浴用水4宗进行嗜肺军团菌的检测,从其中1宗冷却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1型(表1-1-9-1)。抽检YX宾馆冷却水2宗、1212房和1305房浴室淋浴水各1宗,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表1-1-9-2);由于冷凝水水管设计原因,未能采集到空调系统冷凝水。

表1-1-9-1 PY酒店冷却水、冷凝水和洗浴水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表1-1-9-2 YX宾馆空调冷却水、淋浴水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

四、结论及讨论

1.结论

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无直接证据表明该人士患病与入住YX宾馆和PY酒店有关。

2.讨论

2间酒店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两处集中空调新风口周围均无明显污染源,与冷却塔位置大于100m,并进行定期清洗、消毒,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要求。

从2间酒店客房的冷凝水、房间的洗浴用水中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表明其客房空调通风系统受嗜肺军团菌污染的可能性较低。

从PY酒店空调系统冷却塔的1宗冷却水中检出1株嗜肺军团菌。现场调查发现,该冷却塔安放在顶层四楼阳台东北面,周围无遮挡,上方和四周无法形成气流涡旋;客房新风口设在西面,距离冷却塔大于100m;酒店空调通风管道无破损、渗漏记录;3号楼客房新风未通过管道直接进入房间,而是靠负压从走廊吸取。因此,冷却塔冷却水造成客房通风系统受污染的可能性极低。同时,由于现场调查时间与患者入住该酒店时间相隔近20天,其间还进行了冷却塔系统的清洗消毒等操作,现场调查结果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入住时的情况。

五、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情况

军团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且存活时间长,但浓度一般较低。空调系统中的冷却塔登出常生长着大量的藻类、原虫等,并在某些季节水温也能达到35℃以上,军团菌适宜繁殖的水温条件是35~40℃,为军团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营养物质。2010年4月3~6日期间,广州天气为20~27℃,湿度为95%~100%,较适宜军团菌的生长繁殖。阻断致病军团菌传播的途径主要依赖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塔的清洁和管理。加采取措施,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六、点评

本案例特别之处在于嗜肺军团菌的感染来源不明确。由于感染与当时环境有关,而事后酒店又进行了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证据链条的断裂导致无法追查感染来源。本次应急处置将环境情况调查明确,但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从酒店获取与客人相同住房时间的人员名单,可调查其自离开酒店后14天内是否存在发热、气促、咳嗽及疲倦等症状,是否被诊断为肺炎。有症状者可检测嗜肺军团菌血清抗体判断是否存在既往或近期感染;其次,可联系香港健康防护中心对患者的致病菌进行基因测序,并对PY酒店空调冷却塔中的嗜肺军团菌同样进行基因测序,判断其同源性。

(步 犁 石同幸 施 洁)

参考文献

[1]杨克敌.环境卫生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xlSnpddE3wR9KfM0z44H8OiQnUDpACkgjci0aljkINAvz3YQtJTU+CAlprPE1q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