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术前由专科医师/护士对患者病史、全身状况及禁忌证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及准备内容主要包括:①穿刺活检;②临床症状及美观状况;③影像学检查;④实验室检查;⑤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穿刺活检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依据穿刺针管径大小及取材类型分为细针穿刺活检(FNAB)及粗针穿刺活检(CNB)。
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术前需经穿刺病理证实为良性,通常结节需至少两次超声引导下的FNAB或一次CNB病理结果来证实。
根据2020ACTA指南,当结节具有高度提示良性超声特征(如“海绵状”或部分囊性结节伴囊内“彗星尾”伪影)和AFTN时,一次FNAB或CNB诊断良性即可。甲状腺结节风险分层系统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2020ACTA指南提出,美国放射学院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CR-TIRADS)1类、欧洲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EU-TIRADS)2类、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Korean Society of Thyroid Radiology,KSThR)和韩国放射学会(Korean Society of Radiolog,KSR)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K-TIRADS)2类及2016AACE/ACE/AME指南低风险结节恶性风险非常低(通常<1%),一次FNAB或CNB良性诊断足够。然而,滤泡型和滤泡变异型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表现出良性超声特征,故ACR-TIRADS 2类、EU-TIRADS 3类、2016AACE/ACE/AME指南中等风险、2015ATA指南极低风险及K-TIRADS 3类结节虽恶性风险很低(2%~5%),但至少有两次良性活检结果是必要的。特别强调的是,具有超声高度可疑恶性征象的结节,尽管FNAB或CNB结果证实结节为良性,仍需对结节进行谨慎评估再判断。根据穿刺活检结果,结节是否适合消融应由患者和临床医师协商一致决定,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最大利益权衡治疗方案。
2015ATA指南、2016AACE/ACE/AME指南、2017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KSThR)指南等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FNAB作为甲状腺结节的标准诊断方法。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B有负压抽吸和非负压两种方法,分别采用22G~23G和23G~25G穿刺针。甲状腺FNAB总体诊断率约为70%~90%,具体受穿刺者操作经验、结节是否有粗大钙化及囊性变等影响。但据报道,仍有30%的患者首次FNAB病理为无法诊断的细胞学结果,这其中约有2%~14%病理为恶性,故可能需要二次穿刺。
细针穿刺前需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说明穿刺目的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具体内容包括:穿刺目的、禁忌证、可能并发症、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多次穿刺可能性等。
建议首选经峡部进行穿刺,次选经侧颈部穿刺。穿刺路径上需经过部分甲状腺正常腺体组织,且避开血管和重要脏器。穿刺针进入结节内后,拔出针芯/增加负压,提插10~20次,解除负压,快速拔针。局部覆盖敷料,按压穿刺点及穿刺针道5~20分钟。注意提插过程中尽量保证针尖始终位于结节内。2017 KSThR、2018年我国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指南建议每个结节取材2~3次。
(1)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2)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
(3)近期频繁咳嗽或吞咽的患者,不能配合操作;
(4)患者拒绝有创检查;
(5)甲状腺穿刺部位有感染;
(6)女性患者月经期不建议穿刺。
(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
(2)感染;
(3)局部疼痛;
(4)晕针、晕血;
(5)其他:副神经节瘤或嗜铬细胞瘤穿刺可能发生致死性高血压危象、血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如晕厥等。
甲状腺FNAB的安全性良好,绝大部分并发症无须特殊处置。肿瘤种植转移极为罕见,仅见个案报道,可能与穿刺针负压释放不彻底等有关。
CNB是甲状腺FNAB的重要补充诊断方法。一方面,CNB能提供更大的组织样本量、病变部位滤泡结构、结节包膜完整性及与相邻组织关系等信息,对病理亚型分类有帮助。另一方面,CNB能鉴别98%以上FNAB结果为不确定的结节的病理性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CNB通常使用18G~21G全自动/半自动活检针,选择与结节直径适配的穿刺针规格以减少对正常腺体组织的损伤。穿刺前评估凝血功能及用药等情况,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华法林和肝素者分别需停药7天~10天、3天~5天和4小时~6小时。穿刺点及路径选择同FNAB。1%或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活检针快速经皮穿刺经正常腺体进入结节穿刺取材。理想取材需包括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包膜/薄壁结节边缘和结节组织。肉眼判断取材完整性,必要时重复穿刺,取材次数不宜过多,通常为1次~2次。穿刺结束后,局部覆盖敷料并按压穿刺点及针道20分钟~30分钟。
甲状腺CNB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腺体内出血)、感染、声音嘶哑、血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和吞咽困难等。Stangierski、Nasrollah及Ahn等的研究表明CNB和FNAB在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CNB者并发症通常较FNAB者更严重。
术前应对结节相关临床症状及美观状况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以便术后随访时进行对比。症状评估包括异物感、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声音改变等,评分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自评。美观评分由医师进行:①无明显触及的肿块;②可触及肿块,但无美观问题;③仅吞咽时有美观问题;④肉眼可见包块,明显影响美观。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每个结节的大小、回声、固体成分的比例和内部血管分布情况以及拟消融结节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等进行评估,测量包括结节最大径在内的三个正交径线,利用公式 V =π abc /6( V :体积; a :结节最大径线; b 、 c :结节另外两个相互垂直的径线)计算结节体积。
超声造影检查虽不作为术前必须评估项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提供结节的微循环信息,有助于囊实性质、结节良恶性质等鉴别,也有助于术前术后消融范围的对比判断。
常规胸部X线平片了解肺部情况;术前颈部CT检查或必要时MRI检查用于评估结节胸骨后延伸、气管受压情况及了解病变毗邻结构;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ECT)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AFTN患者功能状态评估。
检查指标至少包括TSH、FT 3 、FT 4 ,是明确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初筛指标,其中FT 4 和TSH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在某些情况下可选择性地检测自身抗体指标,如TPO-Ab、TGAb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标志性抗体,用于诊断桥本甲状腺炎;TRAb用于格雷夫斯病(Graves病)的诊断。如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应进一步检测确定Graves病的可能,以防术中出现甲亢危象等突发状况。Tg有助于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和人为甲状腺毒症,以及甲状腺全切术后监测有无复发。
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血清学(乙肝六项、梅毒、丙肝、艾滋病等)、肝肾功能及血清降钙素(CT)。其中,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血清学(乙肝六项、梅毒、丙肝、艾滋病等)、肝肾功能出现异常,应参照甲状腺外科手术要求进行评估及调整。CT浓度升高时,应对甲状腺结节再行全面评估以排除甲状腺髓样癌可能性。
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选查肿瘤标记物、电解质、心肌酶谱、血脂、甲状旁腺素(PTH)等。
消融术前需了解患者心脏状态,是术前必查项目。目前甲状腺消融指南中没有具体提及心血管风险评估建议。参照心电图在外科非心脏手术中应用的文献报道,对于轻度心电图改变,如单纯轻度ST-T异常、窦缓心率>50次/min、右束支传导阻滞、单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可行消融手术;对于ST-T改变合并心脏疾病者,术前尽量控制原发病,消除对心脏的不利因素,保证手术相对安全;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除术前治疗原发病,改善一般情况外,针对心律失常的性质采取恰当措施,待循环系统稳定后再择期手术。
最新2020ACTA指南中提出消融术前不建议常规检查纤维喉镜评估声带情况。对于没有声音嘶哑的患者,建议采用超声评估喉部和声带情况,当患者怀疑声带麻痹时行纤维喉镜检查评估。
患有心肺疾病者选查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肺功能等。
消融术前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手术风险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还需要告知该疾病的其他治疗方法,在其充分了解并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根据结节大小、位置及血流等情况预计消融次数。一般来说,直径>4cm,靠近危险三角区或任何危险部位无法一次性灭活的结节均需两次及以上。
术中风险主要包括:麻醉意外、轻微疼痛、出血、周围血管及神经等结构热损伤、皮肤烫伤;血管迷走反射、心脑血管意外等。
术后风险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消融不彻底、需进一步治疗;低热、各种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由于术中周围神经损伤而导致的声音嘶哑、咳嗽、霍纳综合征、上肢麻木等。
危及患者生命、可能致残的意外情况发生率极低,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在消融术前,应告知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停止使用这些药物: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停药7天~10天,华法林停药3天~5天,肝素停药4小时~6小时。
由临床医师根据术前综合评估结果来衡量消融的益处与停药的危害来决定抗凝和抗血小板类药物的使用。
如患者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结节生长,建议消融术前停用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