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改变主要为肝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凋亡。变性包括水变性、气球样变、嗜酸性变、羽毛状变性、毛玻璃样变性、脂肪变性等改变。坏死可表现为灶性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亚大块坏死和大块坏死等。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包括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慢性肝炎,以及重型肝炎,但病变的程度各不相同。肝细胞凋亡(apoptosis),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毛玻璃样变性则见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病毒性肝炎除上述在炎症时发生的变质(变性、坏死)改变外,依病毒性肝炎类型的不同,还有不同程度的渗出与增生的改变。
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但数量显著增多而形成的形态学改变,伴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但需注意,有时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增多是属于生理现象而非病理性改变。变性是肝细胞的一种早期和轻度的损伤,是可复性的改变,当引起损伤的原因消除后,变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仍可恢复。但严重的变性则往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坏死。在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出现的主要变性有下述几种。
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细胞内的水分比正常明显增多的改变。人体含有大量的水,水约占人体重量的50%,其中约1/3存在于细胞内,约2/3存在于细胞外。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和浓度不同,细胞内钠离子少,钾离子多,钠钾泵依靠ATP的作用保持着细胞内外正常的离子浓度,以维持正常的晶体渗透压,也影响着细胞内外水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肝细胞内外水分互相交换,处于平衡状态,保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在缺氧、缺血、感染、毒素等损伤因子的作用下,可使肝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受损,使细胞膜对电解质的主动运输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钠在细胞内潴留。钠潴留影响了细胞内外的水平衡,造成水在细胞内潴留。此外,为了获取能量,来自糖原的无氧酵解增强,使细胞内乳酸、无机磷酸及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产物增多,造成细胞内渗透压的升高,水在细胞内潴留。以上原因导致肝细胞内水分增多,细胞肿大,形成肝细胞水变性。
在肝细胞水变性的早期,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胞质基质内水分含量增多,胞质内出现伊红色颗粒,肝血窦因肝细胞肿胀而受压变窄。电镜检查发现,胞质内的颗粒是水肿时肿大的线粒体和扩张断裂的内质网。线粒体肿胀、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的池出现扩张、互相离散断裂,膜上的颗粒不同程度脱失。滑面内质网也出现扩张断裂。肉眼可见肝脏肿胀,体积增大,边缘变钝,切面失去光泽,小叶结构不清。以往将这种早期的水变性称为混浊肿胀,用以形容细胞肿胀和胞质内出现颗粒而变混浊。
当水变性进一步发展时,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通透性增高,细胞器内水分进一步增多。粗面内质网及滑面内质网可断裂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和大泡、小泡,发生空泡变,进而线粒体和内质网发生破裂。肝细胞体积更为增大,肝细胞胞质变得透明清亮、淡染,呈不染色的空网状,有时可见肝细胞内有小空泡形成,胞核固缩位于中央(图4-17-1)。整个肝细胞可膨大变圆,为正常肝细胞的3~4倍,形如气球,又有气球样变之称。
图4-17-1 肝细胞水变性
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时常见肝细胞水变性,水变性通常为细胞中度损伤的表现,当原因消除后仍可恢复正常。但如进一步继续发展,则可能形成其他变性甚或坏死。
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内一般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如这些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性(fat degeneration,steatosis)(图4-17-2)。脂肪变性以肝最为常见,因为肝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图4-17-2 肝细胞脂肪变性
肝细胞可从血液中吸收脂肪酸,也可将碳水化合物合成脂肪酸。这些吸收或新合成的脂肪酸仅少部分被肝细胞利用,大部分则在肝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由肝细胞输入血液,或在脂库中贮存,或供其他组织利用。肝细胞脂肪代谢的任一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可由于下列一个或几个原因引起:①肝细胞脂蛋白合成障碍,以致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②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将其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输送出去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内蓄积;③肝细胞脂肪酸氧化障碍,使细胞对脂肪的利用下降,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肝发生脂肪变性时,肝肉眼观可见肝体积增大,色变黄,触之质如泥块并有油腻感。电镜下可见脂滴在内质网中形成,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其电子密度较高。线粒体扩张、变形,滑面内质网增生,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脱颗粒。初形成的脂滴很小,以后可逐渐融合成较大的脂滴,此时常无界膜包绕而游离于胞质中,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显微镜下,肝细胞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刚发生脂肪变性时,肝细胞内的脂肪空泡较小,多位于细胞核的周围,以后逐渐变大,较密集地散布于整个胞质中,严重时可融合成一大空泡,将细胞核挤向细胞一侧的胞膜下,状似脂肪细胞。脂肪空泡是脂滴所在的部位,脂滴的主要成分为中性脂肪。在石蜡切片中,脂滴被酒精、二甲苯等脂溶剂溶解,故为空泡状。如用冷冻切片、苏丹Ⅲ或锇酸染色,则脂滴分别被染成橘红色或黑色,以此可对脂滴作鉴别。
根据肝细胞内空泡的大小,肝脂肪变性可分为微泡性脂肪变性(microvesicular steatosis)、大泡性脂肪变性(macrovesicular steatosis)及大小泡混合性脂肪变性。微泡性脂肪变性的空泡直径为3~5μm,均匀分布于肝细胞胞质内,细胞核仍然居中。大泡性脂肪变性的空泡直径大于20μm可占据整个肝细胞,细胞核被挤压到边缘,常见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脂肪变性一般呈弥漫性,偶尔可见局灶性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肪变性所占比例的多少,可将脂肪变性分为轻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5%~33%)、中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为33%~66%)及重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66%以上)。少量肝细胞脂肪变性没有明确意义,可能与年龄有关。肝细胞脂肪变性一般不伴有炎症反应,若出现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炎和窦周纤维化等改变时,称脂肪性肝炎(steatohepatitis)。
嗜酸性变是肝细胞对缺氧、感染、中毒、营养不良等损伤因子产生的一种反应。肝细胞嗜酸性变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受刺激后某些蛋白质分解,酸性基团暴露,或酸性核糖核酸酶被激活,使胞质中RNA分解。由于细胞膜损伤,变性的肝细胞脱水,细胞萎缩,细胞核也呈脱水改变,形成嗜酸性小体。目前认为嗜酸性小体是肝细胞发生凋亡的一种改变,是非溶酶体的核酸内切酶被激活后裂解双链DNA成核苷酸片段,而后染色质降解。
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胞质呈深红色,核发生固缩,进而病变的肝细胞胞体缩小呈圆形,胞质呈均匀致密的深红色,细胞核碎裂、消失。这一嗜酸性变的细胞称为嗜酸性小体,又称为Councilman样小体(图4-17-3)。该小体可存在于肝索、窦周隙或肝血窦内,可被Kupffer细胞吞噬。电镜下可见细胞质脱水,细胞器的残余体紧密挤在一起,可能由于内质网与线粒体的脱水与密集所致。核糖体消失,胞核固缩后消失。
图4-17-3 嗜酸性小体
肝细胞嗜酸性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
长时间肝内或肝外淤胆时,肝细胞可发生羽毛状变性(feather degeneration)。细胞肿胀,核固缩,居中,胞质稀疏,呈淡染细网状,并伴有胆色素沉积,形态与肝细胞水样变性相似。电镜下羽毛状变性的改变主要是胆小管旁膜相关肌动蛋白微丝结构破坏,胞质表面形成许多小水泡,线粒体肿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扩张。可见于戊型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胞质部分或全部呈均匀淡伊红染色,如毛玻璃样而称毛玻璃样变性(ground glass degeneration)(图4-17-4)。变性的肝细胞核常位于细胞的一侧,细胞膜增厚,胞膜下有时可见透明空晕,犹如胞质内含有一巨大的包涵体。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表现,最常见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肝炎携带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证实HBsAg的存在,地依红染色胞质呈棕色,同时HBsAg免疫组化染色胞质呈阳性反应,证实肝细胞质内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存在。电镜下见滑面内质网显著增生,其中可见大量管状或颗粒状HBsAg。
图4-17-4 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
毛玻璃样变性的肝细胞散在或成群分布,有时也可排列成索状。在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毛玻璃样细胞多较明显。电镜显示肝细胞胞质滑面内质网中有大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胆红素是在吞噬细胞内形成的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生理情况下,衰老的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中被破坏。血红蛋白被分解为珠蛋白、铁及胆绿素,后者被还原成胆红素,进入血液。血中胆红素过多时可将组织染成黄色,称为黄疸。胆红素一般呈溶解状态,但也呈小颗粒或团块沉积于组织中。正常肝脏中看不到胆红素的存在,若在显微镜下肝组织内出现,称为胆红素淤积(bilirubinstasis)。在肝炎或胆道阻塞等疾病时,肝组织可发生胆红素沉着。肝组织发生胆红素沉着时,在肝细胞胞质、胆小管内可见许多黄褐色有折光性的小颗粒,为胆红素颗粒。在黄疸明显时,胆红素颗粒明显增多,除见于上述部位外,还可见于Kupffer细胞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并可见肾小管管腔内形成胆汁管型。根据胆汁淤积的部位不同,淤胆主要有两种情况。
毛细胆管淤胆(canalicular cholestasis)又称急性淤胆(acute cholestasis)。主要表现为肝小叶中央毛细胆管扩张,其中见呈棕色、绿色或黄色的胆汁或胆栓,同时伴有肝细胞和Kupffer细胞内淤胆。长期的急性淤胆可出现淤胆性玫瑰花结样结构(cholestic rosettes),或称假腺样结构,即由2~3个肝细胞形成的假腺样结构。它与相邻的胆小管相通,呈现胆管上皮的免疫表型。玫瑰花结样结构中的胆汁在组织处理过程中往往丢失,因此空心的玫瑰花结样结构常是淤胆的表现。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出现玫瑰花结样结构,它是肝细胞增生的表现,与淤胆不同。急性淤胆常见于大胆管阻塞和急性肝炎。
慢性淤胆(chronic cholestasis)亦称胆盐淤积(cholate slasis)。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胆道系统疾病。慢性淤胆时可有或无明显的胆汁淤积,其主要的形态特征为门管区周围肝细胞肿胀,细胞内铜及铜相关蛋白累及和Mallory小体形成。病变进展时肝细胞可以发生羽毛状变性,门管区间质水肿,胆小管样结构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胆小管的增生常导致肝界板的破坏,故又称胆小管性碎片样坏死。临床上慢性淤胆不一定具有黄疸和胆红素升高,但血清ALP明显升高。
活体的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称为坏死(necrosis)。坏死的组织、细胞的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细胞,只要其作用持续一定的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强度,使受损组织、细胞的代谢完全停止时,即可引起坏死。在多数情况下,坏死是由组织、细胞的变性逐渐发展而来的;在部分情况,由于损伤因子极为强烈,坏死可迅速发生。坏死是不可复性的改变。
细胞发生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首先染色质在核浆内聚集成致密浓染、大小不等的团块状,称为核浓缩;随后,染色质逐渐边集于核膜内层,形成较大的高电子密度的染色质团块,核膜起初尚保持完整,以后乃在多处发生断裂,核逐渐变小,裂解为若干致密浓染的碎片,称为核碎裂;最后,变致密的结成块状的染色质完全溶解消失,称为核溶解。病变缓慢发生时,上述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病变急剧时,可迅速发生核溶解。细胞坏死时细胞胞质红染,嗜酸性增强。坏死后一段时间内,间质常无改变。以后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并崩解断裂或液化。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形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根据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分布特点及坏死灶的形态可将肝组织坏死分为点状或灶性坏死、融合性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亚大块坏死,以及大块坏死等。这些坏死病变是肝组织炎症变质性改变的一部分。
点状坏死(spotty necrosis),是指单个肝细胞或少数几个肝细胞坏死。坏死处可以没有肝细胞的残存,而表现为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网状纤维塌陷形成的致密点。嗜酸性小体是特殊的点状坏死,属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体积缩小,胞质嗜伊红色,核浓缩、深染或消失,可以伴有或不伴炎症细胞浸润。嗜酸性小体可见于肝索或窦周隙及肝窦内。点状坏死是一种非特异性病变,可以见于许多肝脏疾病。灶性坏死多系微生物感染所致,各种菌血症、病毒血症、真菌血症等均可导致灶性坏死。病毒性肝炎为肝细胞灶性坏死最常见的原因。
相邻成群的肝细胞坏死,称融合性坏死(confluent necrosis)。坏死可由嗜酸性小体或凝固性坏死的肝细胞组成。某些情况下,坏死细胞消失,仅留下一个无任何成分的空间或出血区。融合性坏死最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这种情况的坏死常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与门管区或纤维间隔相邻的肝细胞坏死,称碎屑状坏死(piecemeal necrosis)。碎屑状坏死发生在肝小叶和门管区交界的界板处,或在肝小叶和结缔组织之间的交界处,故又称界面肝炎。显微镜下表现为界板肝细胞呈单个或小簇状坏死、脱落,导致小叶界板呈“虫蚀”状,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沿破坏的界板向肝小叶内延伸,并包绕坏死的肝细胞。可见纤维组织增生伸入肝小叶,围绕和分隔单个或小群肝细胞(图4-17-5)。碎屑状坏死是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的主要病变,也可见于活动性肝硬化的病例。
图4-17-5 肝细胞碎屑状坏死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碎屑状坏死较明显时,门管区周围常有贮脂细胞的增生。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增生的贮脂细胞内含有胶原合成酶。同时电镜观察也发现在增生的贮脂细胞内,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靠近细胞膜的小泡内均有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此外,可见在碎屑状坏死区内Ⅱ型胶原纤维增加,同时有大量Ⅳ型胶原围绕在增生的血管和胆小管周围。以上发现提示碎屑状坏死区中增生的贮脂细胞可能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不断排出到细胞外生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门管区逐渐扩大,形成慢性肝炎的纤维化。
桥接坏死(bridging necrosis)是指连接中央静脉区和门管区、门管区和门管区、中央静脉区与中央静脉区的坏死,中央静脉区与门管区间的桥接坏死常见于病毒性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恶化;中央静脉区间的桥接坏死见于肝脏低灌注和流出道阻塞;门管区间坏死是慢性肝炎、胆道疾病的表现。桥接坏死发生纤维化后可以引起肝脏结构改变,形成肝硬化。
亚大块坏死和大块坏死的共同特征是肝细胞大片坏死,可累及Ⅰ区、Ⅱ区和Ⅲ区的肝细胞。肝实质弥漫性溶解性坏死累及肝小叶2/3以上,称大块坏死。肝实质弥漫性溶解性坏死累及整个肝小叶1/4~1/2,称亚大块坏死。大块坏死彻底、迅速,看不到任何坏死过程,仅残留原有的网状支架,网眼中充满红细胞,见于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亚大块坏死的网状支架塌陷形成网状纤维束,残存的肝细胞及胆管增生,见于亚急性重症肝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
肉眼可见肝脏明显缩小,左叶为甚,包膜皱缩,边缘锐利,质软,切面黄色或红褐色,小叶结构消失。显微镜下见大片肝细胞坏死(图4-17-6),细胞核溶解消失,肝血窦明显扩张淤血、出血。银染色可见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度过急性期的患者,其门管区周围有不等量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以及胆小管增生。部分患者可能逐渐转变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一个小叶或相邻几个小叶的坏死称全小叶和多小叶坏死(panacinar hepatitis,multiacinar necrosis),属溶解性坏死。广泛性坏死使正常肝组织结构破坏,常见门管区集中及单个核细胞浸润,残留肝细胞呈花结状、岛状或腺体样,陷入塌陷的网状支架中,并逐渐向肝硬化过渡。常见于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
图4-17-6 肝细胞大块坏死
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正常生理过程中,是组织中细胞衰亡更新的表现。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凋亡既可见于生理性过程,也可在许多病理性过程中发生。凋亡的发生机制是由细胞的遗传素质决定的,各种细胞衰老或损伤性刺激可改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或翻译,形成死亡蛋白,后者能激活核酸内切酶,引起核染色质DNA的降解,进而发生不可复性的胞质改变。
在病毒性肝炎中常见的固缩坏死,现在认为是一种凋亡的改变。肝细胞发生凋亡时,形态表现为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凝聚,细胞连接松解,微绒毛及细胞突起消失。细胞表面有一些泡状胞质膨隆,可脱落形成凋亡小体,后者可见于肝索、肝窦内,或被周围健康细胞所吞噬。继而内质网池扩大、断裂。线粒体结构虽仍完好,但基质呈絮状致密化。嗜酸性小体属于细胞凋亡。
病毒性肝炎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但同时也伴有炎性渗出和增生的改变。炎性渗出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肝坏死病灶区内可见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并可见淋巴细胞损害肝细胞的图像。上述炎症细胞还可浸润于门管区及新形成的纤维间隔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大胆管梗阻时门管区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门管区扩大水肿,门管区周围小叶间胆管增生和扭曲,增生的胆管多数与小叶界板平行,形成所谓“边缘胆管增生”。任何原因引起的胆小管增生总是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它不表示有感染的存在,而可能是一种化学性损伤;化脓性胆管炎时中性粒细胞浸润出现在胆管腔内或胆管壁上;肝内或肝外脓毒血症时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含有胆汁的胆管周围;淋巴-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混合浸润可以见于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而中性粒细胞为主时可能为药物性肝炎;肝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时门管区可出现混合有中性粒细胞的炎症细胞浸润。
任何原因引起的广泛性肝组织损伤可以出现肝实质内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肝实质内局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常见,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肝移植供肝的保存或再灌注损伤等。外科手术可引起包膜下肝实质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正常肝脏门管区内可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有明显生发中心形成的情况见于丙型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但所形成的生发中心较小,其他慢性肝脏疾病,包括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门管区内可出现淋巴细胞的聚集。肝实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没有特异性,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都可以出现坏死灶的淋巴细胞浸润。弥漫性肝实质或门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肝原发或继发性淋巴瘤的表现。
门管区和肝实质内浆细胞的浸润最常见于自身免疫相关性肝病,也可见于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在甲型病毒性肝炎时可以出现多量浆细胞浸润。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时浆细胞是常见的炎症细胞之一。
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见于药物或毒物性肝损伤、全身嗜酸性粒细胞疾病、寄生虫感染及嗜酸性粒细胞肠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也可出现门管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病毒性肝炎时,变性和坏死是主要的病理改变。在度过急性期后,特别是慢性肝炎,还常见有再生与增生的改变。再生与增生是一种修复反应,但有时使病情更趋复杂,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时再生与增生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
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当肝组织受损害后,即可发生肝细胞的再生。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嗜碱性增强,有许多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嗜伊红小体存在。细胞核较大,可为双核或多核,核内DNA和RNA含量都增多,核仁明显。电镜显示内质网丰富,线粒体增多,细胞表面微绒毛增多,靠胆小管面的胞质内有较多的微体出现。在慢性肝炎活动期,再生肝细胞可围绕被破坏的界板再生,形成小叶周边新生肝细胞环,与正常的肝细胞有明显分界线。在重型肝炎时,再生肝细胞可见于门管区、坏死区及纤维化区等,排列不规则。
肝组织受损伤后,只要网状纤维支架保持完整,从肝小叶周边区再生的肝细胞可沿支架延伸,恢复正常结构。如肝细胞坏死较广泛,肝小叶网状支架塌陷,网状纤维转化为胶原纤维,再生的肝细胞无支架依附;或者由于肝细胞反复坏死及炎症刺激,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肝小叶内间隔,此时再生肝细胞难以恢复原来的小叶结构,成为结构紊乱的肝细胞团,如肝硬化时所见的肝细胞再生结节。
卵圆细胞是一种具有多潜能分化的干细胞。细胞形态像胆管上皮细胞,卵圆形,胞质少而淡染,细胞核亦呈卵圆形,核染色淡,有时可见一个小核仁。卵圆细胞一般分布于门管区界板内侧,单个或多个排列成索状。有时可见呈双排排列,但无明显的腔隙,这是向胆小管分化。卵圆细胞也可见于碎屑状坏死区内。一般认为卵圆细胞的增生是肝组织受损伤后的一种抗损伤反应。
在病毒性肝炎中,特别是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小胆管的增生很明显。增生的小胆管多见于门管区、小叶间和坏死区,有时增生小胆管可伸向小叶间,形成小胆管桥。增生小胆管可来自卵圆细胞;或是胆管及小胆管的出芽生长;也可起源于具有双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化的衬附Hering管的上皮细胞。
病毒性肝炎在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时有较多的胶原纤维增生。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的坏死区内及小叶间纤维组织分布,门管区明显增宽,表明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是肝间质增生性反应的结果,是肝组织受损伤后的不完全修复过程。
病毒性肝炎是以变质改变为主的一种炎症,炎症是机体对外界损伤作用产生的抗损伤反应。病毒性肝炎中各种类型的免疫反应,是机体对侵入的病毒作出的应答反应。各种类型的肝组织变性和坏死,是损伤性病变。而肝组织的抗损害反应则表现为凋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卵圆细胞增生、肝细胞再生、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等。但如前所述,有时抗损害反应可产生不良的后果,如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硬化。
(陈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