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其他肝炎病毒

第一节 新型肝炎病毒感染概况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致病因子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已得到公认,>80%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是由这5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但尚有一些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致病因子不能确定为上述五种肝炎病毒中的任何一种。据估计,有近20%的急性肝炎患者为不明病因,4%和19%患者为不明原因的散发性和社区获得性急性肝炎,3.5%为急性输血后肝炎。而暴发性肝衰竭患者(30%~50%)和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大多数为没有明确的病因,包括病毒的、代谢的、药物/毒素暴露。同样,未经确认的病毒也可能诱发慢性肝病。慢性肝病患者中5%~15%为隐源性肝硬化。在肝移植受者中,有一部分术前为隐源性肝硬化患者在移植后发展为早期移植术后肝炎。鉴于未经确认的病毒在急性和慢性肝病中的致病作用,在过去几年科学家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这些病毒的发现。目前已从临床标本中发现并鉴定三种有可能引起肝炎的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TT病毒和SEN病毒,但这些病毒仍没有证明为真的“肝炎病毒”。随着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体内逐渐分离并鉴定出其他致肝病因子。

1994年,印度学者Deka N等用一个不明原因的肝病患者的粪便提取物感染恒河猴,使其发生了肝炎。在该患者的粪便、肝脏中以及感染动物的粪便里提取出了同一种病毒,检测到了20kb 长的病毒 DNA。研究人员暂时称其为 HFV[hepatitis French(for origin)virus]。病毒样颗粒直径大小为27~37nm,但随后日本学者Uchida T等认为所谓的HFV其实就是HBV的“沉默”突变株,该突变株在X-基因编码区有8个核苷酸的缺失,增强子2/核心蛋白启动子也发生了突变,突变的结果使HBV的复制和蛋白表达受到抑制,因而不能检测到“沉默”HBV的血清学标志——HBsAg和HBcAb。但用PCR方法,从这些急慢性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扩增获得了HBV DNA。HFV对人有一定的致病性,在感染猴和患者体内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但有关HFV 感染后的其他临床症状、特点及临床转归尚无报道。病毒分类是否与HBV同属于一科目前尚无定论,其真正本质也尚待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在报道发现HFV后不久的1995年,美国Genelabs Technologies实验室Kim JP等证实他们发现并鉴定出另一种可能的肝炎因子,由于HFV仍未证实,因此他们命名这种新病毒为hepatitis G virus。深入研究发现HGV与HCV一样,也属于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但它们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只有约25%,因此不存在近亲关系,而与1966年Deinhardt F等发现并命名的GB病毒相似,与GBV-C的氨基酸的同源性接近100%,后经鉴定为同一种病毒,于是HGV与GBV-C统一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GV)。

1997年日本学者 Nishizawa T 等报道了 TT 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随后,多个国家的学者在肝炎患者体内均分离出TT病毒,确定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TTV是一种环状、单股、负链DNA病毒,属于细项圈病毒属圆环病毒科病毒。但TTV感染与疾病的关系仍不清楚,报道不一,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1999年意大利DiaSorin生物分子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寻找非甲-非戊型肝炎的致病因子中发现并用患者的首字母命名为SEN病毒(SEN-V)。现已清楚,SEN-V是TTV相关病毒,属圆环病毒科,为单链、环状、无膜DNA病毒。尽管SEN-V是发现于输血后肝炎,但迄今为止尚无确凿的证据显示SEN-V感染会导致肝炎或恶化肝病病程。

第二节 GB病毒

一、病原学

(一)发现及命名

1966年,Deinhardt F 等用患有急性肝炎的34岁外科医生(G.Barker)的血清接种狨猴导致肝炎发生,狨猴血清中可能含有致病因子,因此被命名为GB病毒(GBV)。1995年,Simons等在小绢猴体内鉴定出两种黄病毒科家族新成员,GBV-A和GBV-B,尽管这两种病毒都能在绒猴体内复制,但只有GBV-B能诱发肝炎。虽然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与GBV-A和GBV-B有血清学反应,但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却未能检测到这两种病毒。随后从血浆中分离并鉴定了相关的人类肝炎病毒,分别命名为GBV-C和HGV,GBV-C也发现于黑猩猩。GBV-C与HGV氨基酸的同源性接近100%,后经鉴定为同一种病毒,于是GBV-C与HGV统一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

目前,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与其他相关的灵长类和蝙蝠病毒(GBV-A、GBV-Cczp和GBV-D)被分类成为一个新属 Pegivirus ,并重新命名为HPgV,为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病毒,其基因组结构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相似。

(二)病原学

HGV为线性、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 Pegivirus 。HGV的基因组结构与 HCV 的相似,基因组长9103~9392bp,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873~291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结构蛋白基因在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在3'端(图1-6-1)。HGV的5'-UTR也包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指导多蛋白不依赖于帽子结构进行翻译,但其5'-UTR比其他黄病毒科病毒的更长,>500bp。其3'-UTR缺乏poly(U/UC)结构。

图1-6-1 HGV基因结构

HGV基因序列中没有编码核心蛋白的序列,然而HGV颗粒的生物物理特性显示它们具有核衣壳。核衣壳的形成有以下3种可能的机制:①核衣壳由多蛋白N末端的小肽形成;②更长的核心蛋白由基因组或基因组负链备选读码框翻译而成;③病毒利用细胞蛋白形成核衣壳蛋白。HGV RNA编码两种结构蛋白(E1和E2),为包膜蛋白,但其糖基化程度不如HCV的高,且与HCV相应区域不同,它们不是高变区。E1和E2形成异二聚体并插入至病毒包膜内。HGV RNA 编码有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 和 NS5B,但功能有待实验验证,仅推测与HCV的相似。

与HCV颗粒类似,HGV颗粒也与脂滴密切相关,其浮力密度较低,有近1.07~1.09g/mL和1.17g/mL两种形式,直径<100nm。

(三)亲嗜性

HGV的嗜肝性仍然存在争议。HGV最初作为能够引起肝炎的嗜肝性病毒被发现,通过肝癌细胞系的体外感染试验也证实了HGV的嗜肝性,但在随后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未能明确它与急性或慢性肝炎相关。尽管在肝脏活组织检查中可检测到GBV RNA,但在脾脏、骨髓、脑脊髓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也可检测到GBV RNA,说明肝细胞可能并不是HGV复制的唯一组织。

目前HGV可在人肝癌细胞系、原代人淋巴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audi细胞(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等中进行培养,但复制水平低。HGV cDNA已构建并成功感染原代人CD4 + T细胞,HGV亚基因组复制子能在Huh7.5细胞培养内持续复制。鉴于细胞培养和在组织中的分布,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HGV并非嗜肝性病毒,而是嗜淋巴细胞病毒。

二、流行病学

自从发现以来,HGV普遍感染人群,近15%的健康献血志愿者有既往感染或正在感染这种病毒的标志物。HGV呈全球性流行,在一般人群中普遍存在,检出率约1.7%。目前有6种可能的基因型已经被鉴定,彼此间的差异约为12%。从西非人中分离到的病毒株定义为基因1型,包括1a和1b两个亚型。基因型2a和2b常在北美洲和欧洲人群检测到。基因3、4和5型则通常发现于亚洲、东南亚和南非,其中基因3型主要在亚洲流行。基因6型病毒在印度尼西亚发现。

HGV经非消化道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器官移植、性接触和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播。在发达国家,1%~4%的健康献血者具有HGV RNA病毒血症,5%~13%的人带有抗-E2。而在发展中国家,HGV RNA病毒血症流行率更高,在一些地区达到了20%。在血源性或性传播感染人群中,HGV流行率更高,母婴传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感染,但剖宫产婴儿感染率明显下降,还有相当部分婴儿患者为出生后感染。由于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传播途径,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感染。HIV传播可以明显增加HGV病毒血症流行。一项对感染HIV的同性恋者的研究显示,39.6% HIV感染者具有HGV RNA毒血症,46%感染者检测到抗-E2。或许是因为HGV本身的致病性较弱,当重叠感染时,其致病性易被致病性较强的HBV或HCV所掩盖。

三、检测

HCV在病毒血症期间会诱发产生针对几种病毒蛋白的抗体,且这些抗体在感染过程中持续存在。而抗-HGV在HGV病毒血症期间一般检测不到,而是在清除病毒血症之后产生抗-HGV E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是目前检测HGV感染最准确的诊断方法。最初,来自NS3区的引物用于检测病毒RNA,但后来NS5B和5'-UTR的引物显示出更好的可靠性,更适用于RT-PCR检测。虽然RT-PCR是目前的“金标准”,但是其敏感性仍然有待继续提高。血清中存在HGV RNA表明活动性病毒感染,而存在抗-E2则表明与病毒感染恢复相关,因为抗-E2的出现与病毒血症的清除有关,抗-E2通常只在无病毒RNA的个体中检测到,是既往感染的标志。抗-E2是长期存在的循环抗体,一旦出现则倾向于持续存在,因此检测抗-E2比检测HGV RNA更有利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但是,抗-E2检测的特异性还不能令人满意。

四、临床症状

绝大多数HGV感染者会在2年内自行清除病毒,但感染也可持续数年没有临床症状。

HGV感染的临床症状常为亚临床无黄疸性肝炎,氨基转移酶正常或偏低,HGV相关的肝炎约75%的患者生化功能正常,可发生急性、暴发性、慢性(轻度和中度)肝炎和肝纤维化疾病。急性庚型肝炎的平均潜伏期为14~20天。急性肝炎的结局有:①痊愈,血清中HGV RNA消失,出现抗-E2;②发展为慢性肝炎,血清中可持续检测到HGV RNA;③HGV RNA携带者,没有肝病的生化和组织学特征。与HCV感染不同,HGV感染患者ALT水平与病毒血症程度和肝组织学改变的严重性不相关。另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γ-转肽酶(γ-GTP)可能会升高。

(一)HGV感染的致病性

自发现HGV以来,其致病性问题一直存在广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HGV致病性是肯定的,它既能造成轻微肝损害,也可导致严重肝功衰竭;另有相当部分学者对HGV的致病性持相反态度,认为HGV是偶然过路病毒,不会引发肝脏疾病。争议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HGV感染多为与其他病毒重叠感染,单一HGV感染不多,病例数量不够;第二,对于HGV感染,尚无系统追踪到临床各个阶段,从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再到肝硬化,最终到肝细胞癌的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6年。因此,HGV感染的致病性以及与其他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HGV单独感染

HGV单独感染在临床上病例较少。来自动物实验的报道显示,将HGV全长RNA转录体肝内注射感染恒河猴,尸检发现恒河猴死于间质性肺炎,肝组织活检呈现轻度炎性改变,其他组织正常;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大,肝窦内发现直径25~30nm晶格样排列的病毒样颗粒。HGV单独感染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肝炎,其临床特性与转氨酶正常或水平低的亚临床和无黄疸性肝炎相似。有国内学者在对HGV感染者所作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HGV感染引起急性肝炎44.44%,慢性肝炎33.33%,肝硬化11.11%,重型肝炎7.41%,肝癌3.71%,说明HGV存在持续性感染。单纯HGV感染以急性肝炎为主,而重叠感染以慢性肝炎、肝硬化为主。

(三)HGV与HBV和/或HCV重叠感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种病毒感染往往增加另一种病毒感染的致病性。对于HGV与HBV和/或HCV重叠感染,尚无系统追踪到临床各个阶段,因此,HGV与HBV和/或HCV重叠感染的致病性一直存在广泛争议,而且目前的研究几乎全部为回顾性临床研究,对重叠感染的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释病毒相互作用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一些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HGV与HBV或HCV混合感染的患者较单一HBV或HCV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无加重病情趋势。重叠HBV感染者以肝硬化多见,重叠HCV感染者以慢性肝炎多见。有研究显示HGV感染对HBV的复制既无抑制也无增强作用,HGV与HCV共感染不会加重HCV感染的病情,不恶化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进程,也不降低HCV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在多数患者中可以清除HGV感染。有研究显示HGV感染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没有相关性,然而另外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则显示HGV与HBV和/或HCV重叠感染可引起持续性肝炎,且更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四)HGV与HIV重叠感染

HGV与HIV似乎有别于HCV与HIV的相互作用,虽然HGV基因序列与HCV差别很小,但HGV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影响却与HCV正好相反。患者共感染HIV和HGV后,HGV导致较低的HIV病毒载量和较高数量的CD4 + T细胞,使疾病的进程变慢,症状减轻,从而使AIDS患者死亡率降低,抗病毒治疗有效性明显增加。

HGV对HIV的有益作用机制可能有几种:①改变抗病毒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产生。HGV感染增加PBMC中Th1细胞因子(TNF-α)基因表达,降低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和IL-13)基因表达,诱导抑制HIV感染的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环境。在PBMC中,HGV诱导HIV进入受体(RANTES、MIP-1a、MIP-1b和SDF-1)可溶性配体的释放,HGV的这种正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HIV的进入;②降低T细胞活化。HGV感染通过多种机制适当改变T细胞内环境稳定,合并感染HGV的HIV感染者体内可见有较高CD4 + T细胞数,能延缓HIV感染者的病程,而且HGV病毒血症与降低活化诱导的T细胞死亡相关;③直接抑制HIV-1进入或诱发能中和HIV的交叉抗体。HGV感染能明显抑制HIV在T细胞内的复制,HGV相关T细胞效应有助于对HIV感染者的保护作用。

(五)HGV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却是公认的现象。一些病例报道了HGV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联系,患者早期感染HGV,后来发展成严重的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说明HGV能够诱发肝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然而需更多的病例证明这种联系。

第三节 TT病毒

一、病原学

(一)发现及命名

TT 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又称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是圆环病毒科( Circoviridae )细项圈病毒属( Anellovirus )的主要成员之一。1997年首次报道于日本,一例58岁患者因心脏手术输血9周后出现不明病原引起的输血后肝炎(非甲-非庚型肝炎),Nishizawa等从这位患者的体内分离到一株DNA病毒,经表象差异分析技术成功克隆了一段500bp的DNA片段,与基因文库中的DNA序列比对后,证实为一种新病毒,由于该患者的姓名字首缩写为T.T.,因此命名为TT病毒。现在命名为Torque teno病毒,源于拉丁语“ Torque ”和“ teno ”,其意分别为“项圈”(necklace)和“细的”(thin),因此归为细项圈病毒属( Anellovirus ),体现TTV的基因组结构特点,同时也未改变TTV的原始缩写。随后,多个国家的学者在肝炎患者体内均分离出TTV,确定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二)病原学

TTV是一种环状、单股、负链DNA病毒,属于细项圈病毒属圆环病毒科病毒。基因组全长约3.8kb,有4个开放阅读框(ORF):ORF1、ORF2、ORF3和 ORF4(图1-6-2)。

TTV基因组在非翻译区(UTR)还包含一个G+C丰富的区域,也称为基因调节序列。与其他病毒蛋白表达不同,TTV的转录产物较特殊,可转录剪接成具有相同的5'端和3'端、长度依次为3.0kb、1.2kb和1.0kb的mRNA(图1-6-3)。4个 ORF编码成大小分别为770、120、286和29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中,ORF3和ORF4为剪接不同而产生相应大小的蛋白(图1-6-2、图1-6-3)。

图1-6-2 TTV基因组结构

图1-6-3 TTV基因表达示意图

与大多数DNA病毒不同的是,TTV各分离株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性,至少有39种基因型,各型之间差异>30%,或分为5个主要的遗传群体,各群体之间的差异>50%。在不同的组织和体液中广泛存在TTV,同一感染个体中也存在不同基因型的TTV,常为不同的组织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基因型,说明某些病毒基因型在特定类型的细胞或组织中更适宜复制。

TTV为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形颗粒,直径30~50nm,无囊膜,常与免疫球蛋白G形成免疫复合物,血清中的病毒颗粒浮力密度为1.31~1.33g/cm 3 ,而排泄物中的病毒颗粒的浮力密度为1.33~1.35g/cm 3 。TTV对去污剂、溶媒、干热有耐性。

TTV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多次受血或使用血制品者、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血液透析患者及器官移植者均为TTV感染高危人群。TTV也可通过消化道、唾液等多途径传播,因在胆汁、粪便、唾液、精液和乳汁中可检测到TTV DNA。另外,TTV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还有报道可以经呼吸道传播。多途径传播可能是导致TTV在正常人群中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目前,尽管有细胞培养系统可支持转染克隆性TTV在细胞内复制和病毒颗粒的形成,但病毒增殖效率低。感染TTV后患者体内有持续的病毒血症,在一般人群中可高达10 6 拷贝/mL,在有些患者中可高达10 8 ~10 12 拷贝/mL,每天约能产生>10 10 病毒颗粒。因原位杂交和/或定量PCR以及双链DNA复制中间体的检出,显示TTV在肝内复制,并可高水平地分泌至胆汁中,在胃肠道及其排泄物中的TTV主要来源于胆汁排泄。TTV的复制不仅限于肝脏,在肺组织、胰腺、骨髓、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中也可检测到高病毒载量、TTV DNA的双链复制形式和mRNA转录本。在PBMC中可经常检测到TTV DNA,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粒细胞和其他多形核白细胞中均可检测到TTV DNA,显示了TTV广泛的淋巴样细胞亲嗜性。

TTV的持续病毒血症提示可能存在某种免疫逃避机制。最近研究显示,TTV编码miRNA,它能作用于N-myc(和STAT)从而扰乱对干扰素的应答和提高干扰素存在下的细胞增殖。因此miRNA通过拮抗宿主抗病毒反应介导免疫逃避。在病毒血症和非病毒血症的患者可检测到抗TTV病毒体或重组ORF1蛋白的抗体,而且循环中TTV颗粒常与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但迄今为止,尚无证据提示这些免疫复合物会引发相关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在艾滋病患者中TTV病毒载量升高,并且TTV高病毒载量与低CD4细胞计数相关,提示免疫系统在控制TTV复制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虽然免疫系统在TTV感染的自然史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仍不清楚,但TTV可能在免疫妥协患者中扮演着机会致病病原体的角色。

三、TTV感染相关疾病

尽管TTV感染与某些疾病相关,但这种相关仍需深入研究,特别是缺乏对照。研究显示,在转基因小鼠中表达基因1型ORF1蛋白会导致小鼠肾脏病理变化。表达TTV蛋白也会干扰肾上皮细胞的分化。然而,TTV潜在的致病作用的报道较少。

(一)TTV感染与肝病

在不明病因的输血后肝炎中常可检测到TTV,并且与ALT水平相关。用TTV患者血清接种到黑猩猩中,在5~15周内能短暂地检测到TTV DNA,在12~13周达峰值,病毒血症伴随α-谷胱甘肽-S-转移酶水平突然升高和ALT水平轻度升高,肝活检标本出现病理改变与TTV DNA水平降低和出现IgM类及IgG类抗TTV抗体相关,说明TTV有诱发肝炎的特征。另外,研究显示,TTV在非甲、乙或丙型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输血后出现的不明原因的肝病患者中常可检测到TTV,也提示TTV与肝病密切相关,并导致急性复发性肝炎、血友病患者隐源性的肝功能衰弱。我国多个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TTV在急性重症肝炎患者中的高检出率,这使其成为除非甲-非庚型肝炎病毒之外的另一种导致重症肝炎和促进肝衰竭的重要因素。

我国学者的临床研究显示,TTV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因TTV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高检出率,以及TTV DNA在原发性肝癌高发家庭成员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非癌家庭成员组。

但也有报道,TTV与ALT水平不相关,也与任何形式的肝炎(输血后的、慢性特发性的、急性或暴发性的)不相关。因此,尽管有TTV在肝内复制的证据,TTV也不符合成为肝炎病毒的标准。

(二)TTV感染与其他疾病
1.TTV感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TTV感染在引起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有着潜在的作用。TTV可在肺组织中复制,婴儿轻度鼻炎与TTV感染相符合,因急性呼吸道疾病或支气管扩张症而住院的儿童患者中TTV病毒载量比对照组高,在鼻部标本有高TTV病毒载量的儿童中,肺量测定的值更恶劣。TTV也可能是促进哮喘症的致病因素,也可能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肺癌有关,其机制可能与TTV感染导致Th2反应平衡失调有关。

2.TTV感染与血液病

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发生在急性非甲、非乙和非丙型肝炎。在骨髓中高水平的TTV复制提示TTV感染可能是不明病因的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个诱因。但也有报道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TTV不相关。

TTV感染与定向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相关,因在B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病患者的淋巴结内循环中的淋巴细胞中可检测到TTV DNA,推测TTV能调节感染T细胞,因此在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作用。

3.TTV感染与癌症

除肝细胞癌、肺癌、定向造血干细胞恶性肿瘤外,TTV感染也能引发其他的恶性肿瘤或恶性改变,因在各种肿瘤组织中能检测到TTV DNA。TTV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共感染与喉癌预后不良相关。但与其他小DNA病毒如细小病毒和圆环病毒致病相似,TTV感染与肿瘤发生或细胞的恶性转化的相关性没有确凿的证据。

4.TTV感染与其他疾病

有报道TTV感染还与传染性胃肠炎、女性宫颈疾病、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最近研究显示,由于TTV的免疫抑制,TTV病毒血症可以用来预测机会性感染以及移植排斥情况。

第四节 SEN病毒

一、病原学

(一)发现及命名

SEN病毒(SEN-V)是由1999年意大利DiaSorin生物分子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寻找非甲-非戊型肝炎的致病因子时发现的,并用患者的首字母命名。现已清楚,SEN-V是TT病毒(TTV)相关病毒超家族中的一员,属圆环病毒科,与TTV类似,为单链、环状、无膜DNA病毒。尽管SEN-V是发现于输血后肝炎,但迄今为止尚无确凿的证据显示SEN-V感染会导致肝炎或恶化肝病病程。

(二)病原学

SEN-V为圆环病毒科TTV相关病毒成员,这个家族还包括TTV、TTV-样袖珍型病毒(TTV-like minivirus,TLMV)、SANBAN、TUS01、PMV 和 YONBAN。其中,SEN-V 与 SANBAN和TUS01归为一个群。SEN-V有8个基因型,命名为SEN-V A~H。各种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差异>25%。尽管SEN-V的基因组结构与TTV的相似,但核苷酸的同源性<55%,氨基酸同源性<37%。

SEN-V能在肝细胞内复制,病毒颗粒大小为26nm,基因组长为3600~3800bp,有三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推测的ORF3蛋白与拓扑异构酶Ⅰ有同源性,因此可能在病毒复制中起作用。ORF1包含Arg/Lys丰富的区域,因此呈高亲水性。在SEN-V基因型A、C和H的ORF1的C末端有一个亮氨酸拉链结构域,这在TTV的ORF1中是没有的。而ORF2的功能仍不清楚。虽然SEN-V为DNA病毒,但其自发突变率与RNA病毒的相当,提示SEN-V复制无有效的校正功能。SEN-V能持续感染与其高变区的高突变率相关,基因位点的突变率为7.32×10 -4 /a。

二、流行病学

SEN-V呈全球流行,健康供血者中SEN-V在各地区的流行差异很大,日本(10%~22%)和我国台湾地区(15%)远高于美国(1.8%),泰国为5%,德国为8%~17%,希腊为24%,意大利>1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一项研究显示,55% 输血后感染者在感染6个月后会自发清除病毒,74%患者在5年内得到清除,只有少数患者在数年内SEN-V仍有持续感染,但是否会在更长的时间内得到清除不得而知。

SEN-V主要经输血传播,在心脏术后输血人群中有30%感染SEN-V,而不输血人群只有3%感染SEN-V,并与输血量密切相关。SEN-V阳性供血会导致>99%接受者感染。接受输血或血浆制品的血友病患者中,42%~68%感染SEN-V。在血液透析患者中,13%~68%感染SEN-V。其他高感染人群为注射药物滥用者(23%~54%)以及HIV感染者(44%~54%)。

证据显示非注射途径也能传播,如粪-口传播、垂直传播。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可垂直传播,但不引起持续的病毒血症,除感染后丙氨酸转氨酶可有短暂性的升高外,也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

三、SEN-V感染与疾病的关系

(一)输血相关的肝炎

在这8个基因型中,SEN-V D和SEN-V H与输血后肝炎和慢性肝病明显相关。在输血相关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SEN-V感染的高比例提示其可能为发展为肝炎的致病因子。但在SEN-V感染阳性和阴性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血清氨基转移酶类和胆红素水平或组织学检查所见没有明显差异。在多数SEN-V感染患者中,持续感染时间<12个月。

研究表明,SEN-V感染常见于肝移植患者中,但对移植后功能障碍的发生没有影响。

(二)SEN-V/HBV/HCV/HDV共感染

慢性HCV感染患者中,24%~67%共感染SEN-V。SEN-V的流行率在慢性HBV或HCV感染中要高于健康人群。在慢性HBV或HCV感染患者中,合并有HCC患者的SEN-V的流行率也高于没有HCC的,提示SEN-V可能会加速HBV或HCV感染发展成为HCC。与健康供血者相比,SEN-V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亦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中也更常见。但这些结果还有待更大临床规模的研究。

对慢性HCV感染患者对IFN-α或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显示,SEN-V感染对用IFN-α或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治疗失败。但也有相反的结果,认为SEN-V感染对治疗不产生影响。

(三)SEN-V对非甲非戊型肝炎进展的影响

有报道显示,在不明病因的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和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及供血者中,SEN-V的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别,因此SEN-V感染对非甲非戊型肝炎的进展没有定论。

(彭宗根) 0J9wZ7BFs7Qdh58DxsaRH3/DAPUR6osH7F49wH2pvxb38qXpK5IDUqSFWdZEvv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