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住院儿童的护理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科护理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但儿童与成人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其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个体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非常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身体发育、认知、社会心理的不同水平,以及性别、个性、家庭和文化背景、所患疾病种类以及严重程度各异,对疾病、住院和诊疗以及护理活动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不同,住院时对压力的反应及应对方式也有所差异。儿科护士应充分认识到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差异,以及儿童对患病、住院等身心反应的差异,同时认识到家庭支持在诊疗和护理活动过程以及帮助患儿应对住院压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对患儿进行详细的评估,作出全面的护理计划,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

一、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儿童医疗机构可以分为综合医院的儿科专科、妇幼保健院及儿童专科医院。不同的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等级不同,其设置布局也有所不同,通常根据地区的医疗需求和医院规模等设置门诊、急诊和病房。

(一)儿科门诊

1.儿科门诊设置

二级、三级医院必须设立儿科,作为医院独立的一级临床科室。儿科应为独立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儿科门诊设置有预诊处、挂号处、候诊处、检查室、治疗室、采血中心、化验室、配液中心和输液室等,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儿科门诊的设置可缩减合并,但儿科由于就诊对象的特殊性,部分场所的设置应具有儿科的独特性。

(1)预诊处:

由于儿童病情变化快,年龄跨度大,预诊处护士通过简单扼要的病史询问及必要的体格检查,将待诊的患儿分诊到正确的科室就诊,帮助儿童和家长节约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重要的是,预诊处护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识别患儿的病情及危重程度,根据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尽快安排急诊就诊并启动绿色就诊通道,赢得抢救时机;另外正确识别儿童传染病,检出传染病患儿,及时隔离并分诊到传染病区就诊,减少交叉感染。预诊处应设在医院内距大门最近处或儿科门诊的入口处,具有明确的标识,与急诊、门诊、传染病隔离室相通,方便转运。

(2)候诊处:

由于儿科就诊患儿陪伴就诊人员多,流动量大,候诊处应宽敞、明亮、备有足够的候诊椅,保证候诊区空气流通,并设有换尿布、包裹之用的台面,哺乳室等具有儿科特点的设施和区域。儿科门诊需结合儿童特点进行环境布置,但又要考虑儿童安全,使用儿童保护用具进行装饰,如锐利的桌角、墙角可使用保护角、防撞条进行防护;如有条件可以设置儿童娱乐的场地,播放儿童影视节目、健康教育宣传片等,以减轻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缓解等候的家长的焦虑心情,同时起到疾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2.儿科门诊的护理管理

儿科门诊具有流动量大,病情变化快、传染病发病率高等特点,陪同人员多、关注度高且焦急程度往往大于其他科别的就诊人员。因此,儿科门诊在护理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顺畅的就诊流程:

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分诊,做好每位就诊家长及患儿的沟通协调工作,必要时根据患儿的病情及需求专人陪同到相应的科室就诊,同时保证危重症患儿顺利就诊。门诊护士做好就诊前的准备、诊查中的协助及就诊后的解释工作,合理安排、组织及管理,缩短就诊等待时间,提高就诊速度和质量。

(2)密切观察病情:

儿童病情变化快,在预诊及门诊整个诊治过程中,护士应经常巡视观察患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联系医生。

(3)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有力保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急救制度、危重患儿转运流程、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岗位职责等,定期培训、演练、检查和督导,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4)提供健康宣教:

儿科门诊是进行健康宣教的重要场所,可设置宣传栏、摆放宣教手册,播放健康教育节目;门诊护士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合理喂养以及常见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等护理知识。对慢性病患儿要进行用药、营养、饮食、作息、生长发育等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给予正确的保健指导。

(5)院内感染控制:

应根据儿科门诊患儿特点、疾病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感染管理规范,加强预检分诊、监测与报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等控制医院感染,并做好患儿及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宣教和培训。具体内容见本章第二节。

(6)门诊信息化建设门诊:

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供多种便捷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且有助于保障门诊医疗质量与安全,但在完善信息化建设同时,需关注信息安全。

(二)儿科急诊

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快等特点,致急诊量大、病情变化快、病情重,因此与成人急诊相比,就诊条件、抢救流程、技术措施等有许多不同,应结合儿科特点,制订儿科急诊室的建设与管理方案。

1.儿科急诊的设置

(1)儿科急诊室必须设立急诊候诊区、预诊分诊处、诊察室、留观室和抢救室,配备适于儿童抢救的基本设备,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急诊区域警示标识、导向标识、识别标识和登记标识应清晰,分区明确,急救绿色通道标志醒目。

1)独立的儿童急诊科应设有挂号收费处、预诊分诊台、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抢救室、治疗室。有条件的儿童专科医院可设置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也可与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一体化管理。急诊病房、隔离室、清创手术室等,三级综合医院可根据医院儿科规模决定设置。二级医院至少具备规范的儿科急诊诊室、留观室和抢救室。辅助区域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储存室、家长等候区、饮用水间、污物清洗室及卫生间,有条件医院可设医患沟通室、母婴室或哺乳室、教室等。

2)与儿科急诊依赖较强的医疗部门包括影像科、超声室、心电图室、化验检查室、急诊药房等,要尽量靠近或较方便,形成急诊绿色通道。

3)积极推行急诊患儿病情分级与分区,将候诊区分为红、黄、绿三个区域,有效分流患儿。

4)诊室通风透光,有洗手设备。留观床位每张净使用面积6m 2 ,床距不得少于1m,床位数量各医院可酌情而定。抢救室每床单位净使用面积12m 2 (监护室15m 2 )左右,床单位应有各级抢救人员站位标识。

5)抢救室: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吊塔,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有调温设备、急救药品车,以及存放各种抢救设备的抢救柜、各种急救设备如监护仪、儿童复苏设备等。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可按照PICU的要求建立EICU或ICU,配备B超、纤维支气管镜、血液净化装置、体外膜肺氧合等设备。三级综合医院应当配备除颤仪、呼吸机(与PICU统一管理者可以共享),创造条件配备床边监测设备,血气和血生化检测仪等设备可与成人急诊室或医院中心实验室共享。二级医院至少配备无创通气设备。急救物品、药品专人保管,摆放位置固定,处于备用状态。

6)备用儿科急救转运设备:可移动转运床(暖箱)、氧气、抢救车、抢救插管包、抢救药品等。

(2)儿科急诊需实施24h接诊制,承担来院急诊患儿的紧急诊疗服务。医护人员配备必须充足,结构合理,根据就诊人数安排好医护人员。根据各医院的实际情况配置适当数量的保洁人员、护理员、保安人员等,有条件者可设置社会工作者。

(3)预诊与分诊:预检护士要求经验丰富,原则上主管护师以上。根据预检评估的情况,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就诊,对可能危及生命的患儿应立即送至抢救室实施抢救(表1-5)。

表1-5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处理

注: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上调一级。

2.儿科急诊的护理管理

(1)制订各项规章制度:

制订急诊工作制度、急诊首诊负责制、急诊绿色通道制度、急危重症抢救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及转诊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护士急救技术培训制度、急诊/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并不断完善、修订、培训督导。

(2)制订相关应急预案:

制订危重患儿抢救流程(心肺复苏、休克、中毒、创伤等)、医疗意外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儿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2次。

(3)护理质量要求:

成立专门的急诊护理质控小组,定期讨论发生的护理事故、差错、不良事件和隐患,制订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如预检分诊正确率≥90%、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85%等。可与医疗共同召开工作质量会议配合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按制度管理,提高护理服务和急救质量。

(4)安全管理

1)识别患儿身份(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核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患儿实施正确操作。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儿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

2)建立谈话与告知制度,病情须与家长沟通,有创诊疗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行。

3)诊疗活动中应书面下达医嘱,紧急抢救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当完整重述确认,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

4)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要求。

5)防范与减少患儿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5)技能与培训:

熟练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术,熟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和昏迷的抢救程序,并能熟练与医生配合急救。定期接受儿科急救技能的再培训。

(三)儿科病房

儿科病房可分为普通病房、新生儿病房和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还可分为新生儿监护室(NICU)、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

1.儿科病房的设置

(1)普通病房设置:

儿科普通病房设置与一般成人病房类似,设有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值班室、配膳(奶)室、厕所等,可配置负压和正压病室。为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环境装饰方面可考虑儿童特点,如墙壁粉刷为柔和的颜色并装饰患儿喜爱的卡通图案,同时在环境和病房设施方面需考虑到安全问题,防止患儿磕碰、坠床、烫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病床应适合各年龄患儿并装有床栏、厕所可有门但不加锁、浴室设有防滑装置、开水间设有安全锁等,以保障住院患儿的安全,防止意外伤害。有条件的儿科病房还可以设置游戏室或游戏区,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患儿的玩具和书籍,帮助患儿尽快适应住院生活,人力许可下可配备专门医护人员负责管理。此外,病室的设置也应为陪护考虑,如设置陪护病房、家庭化病房等。

(2)新生儿病房设置

1)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2)新生儿病房的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3)新生儿病房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 2 ,床间距不小于1m。有陪护病房应当一患一室,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m 2

4)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负压吸引装置、新生儿监护仪、吸氧装置、氧浓度监护仪、暖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导管等基本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吸氧浓度监测仪和供新生儿使用的无创呼吸机。

(3)重症监护病房设置

1)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收治病情危重、需要观察及抢救者。重症监护病房应位于方便患儿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重症监护病房的整体布局应该是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2)重症监护病房须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儿的救治需求,监护室应与普通病房、产房或手术室邻近,方便转运和抢救,室内备有各种抢救设备和监护设备。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

3)从人文角度,病房设计考虑患儿家长的探视需求,如监护病房的一面可设置为透明玻璃墙,或者在监护病房内设置摄像器材,家长可通过监护病房外的电视屏幕看到患儿的情况,以促进医患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2.儿科病房的护理管理

(1)环境管理:

病房环境应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病室内设计应颜色活泼,富有童趣,同时需考虑安全,如防外伤、摔倒、坠床、烫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儿科因其特殊性,陪同人员比较多,人流量比较大,但由于儿童疾病和年龄原因,机体抵抗力弱,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建立安静、避免交叉感染的舒适病房环境,加强探视人员管理等是儿科病房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此外,儿科病房内温度、湿度、光线、声音应依患儿年龄大小而定,尤其对于早产儿、新生儿而言,过度的光照和噪声,对早产儿、新生儿发育不利,可影响听力和情感发展等。

病房对紧急事件应有应急预案,每个病室明显位置张贴紧急疏散标识,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据病房所在方位按图中指示疏散,病房中的消防、照明器材应专人管理,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器材位置和使用方法,安全出口要保持通畅。

(2)生活管理:

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疾病种类及病情制订适合患儿的活动与作息时间,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注意不同年龄阶段患儿对住院压力的不同反应,如对长期住院的学龄期患儿要适当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规律的作息,减轻或消除离开学校后的焦虑,并为出院后回归正常生活做好准备。

(3)质量管理:

病房质量管理涉及患儿身份识别、用药安全、预防院内感染等很多方面,需护理管理者重点关注,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患儿的安全。病房应有各种应急事件预案、规章制度、抢救流程等,保障住院患儿的医疗安全。病房所有医疗设备、急救物品应处于备用状态,并定期培训和演练。对医护人员的资质、急救技能等有明确规定,并定期进行培训、督导、考核,保障有效、安全的开展医疗护理工作。

(4)人员管理:

护士应具备耐心、细心等优良素质,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并定期进行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由于儿科患儿的年龄特殊性,还需儿科护士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重症监护室护士需经过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5)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

为保证有效管理住院患儿,及时获得患儿相关检查结果,以及质量管理与医院感染监控等信息,需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保证患儿的全程管理,提高患儿的疾病管理效果,有效管理患儿的健康。

(6)感染控制:

见感染控制章节,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关注科室。

二、儿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防控策略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儿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儿童医疗机构收治0~18周岁的儿童,儿童由于其生理发育功能不健全,尤其是消化、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影响患儿本身疾病救治,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的生命,新生儿、病情危重的患儿因自身抵抗力低更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一)儿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的防控策略

1.完善布局及流程

诊疗区域布局设施符合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儿童医院建设标准》要求,布局流程要遵守从洁到污,无交叉反复,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及污染区严格区分,标识明显。配备必要的清洁、消毒设备。

2.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

完善各项感染防控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并保证措施和制度落实。依据循证原则及时更新修订制度及流程,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此外,防控医院感染,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

3.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隔离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和科室,结合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并依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其他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对免疫低下或缺陷患儿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4.耐药菌隔离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控制MDRO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和早控制。发生MDRO感染的暴发时应及时报告。预防和控制MDRO的传播包括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诊疗环境和设施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加强临床诊疗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5.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也是最难做好、依从性低的感染控制措施,应配备合理手卫生设施、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加强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是“双刃剑”。合理应用可有效治疗感染,使感染患儿早日康复;但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患儿菌群失调、产生内源性感染,甚至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须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策略,依据指征,做到合理使用,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7.定期监测,积极发挥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作用

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加强目标性监测,加强对新生儿、危重患儿的前瞻性监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和早采取控制措施,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在萌芽阶段,这对新生儿感染暴发的控制尤为重要。如果同类感染发生3例以上,医院应组织与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调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同类感染达到5例以上,则应按照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告与控制。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病情的进展、变化又非常快,因此,临床只要发现1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或有院外感染的转入,就应尽快报告感染管理部门。

8.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感染知识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严格执行,重点加强新进人员、护理员及清洁员培训;定期进行感染知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学习;组织无菌技术操作及正确洗手方法等的考核。

9.建立患儿探视制度

应限制和规范非医务人员的探访,重症监护病区原则上严格控制探视,如需要探视,应限制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及口罩,与患儿接触前后应进行手卫生处理。遇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期间应谢绝探视。

(二)儿童医疗机构门急诊的感染防控措施

儿童医疗机构门诊除需落实上述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外,还应注意由门诊挂号室或分诊台承担患儿的预检分诊工作。询问患儿及家长,发热的患儿分流至发热门诊就诊,腹泻患儿到肠道门诊就诊,并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急诊室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患儿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备,非手触式开关;急诊室各诊室内、抢救室内诊查床、桌、椅、门、窗及平车、轮椅等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遇污染随时清洁与消毒。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应采取标准预防,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接触疾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或防护面屏。

(三)儿童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区的感染防控措施

重症监护病区的感染防控措施应在落实常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同时做好以下措施:

1.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本条件,在重症监护病区工作的人员要求衣帽整齐、着工作服和工作鞋,操作前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及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2.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被患儿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随时清洁并消毒。医疗区域的物体表面及地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3.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宜专床专用,否则应一用一消毒。普通患儿持续使用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氧气流量表等)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4.应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应不低于1∶2,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应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每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5.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进行监测。

6.提高对多重耐药菌认识的敏感度与防控意识,一经接收检验科多重耐药菌阳性结果时,应立即上报并按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隔离,并督促及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严密关注其他患儿有无同种病原体感染的倾向,并及时给予控制。

7.应常规监测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等,做好医院感染监测相关信息的记录。应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对于疑似感染患儿,应采集相应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8.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落实口腔护理;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鼓励手术后患儿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儿正确咳嗽,必要时给予胸部物理治疗;气管插管患儿应每天唤醒,尽早撤机和拔管;呼吸机螺纹管及零件每周更换1次,有污染时应随时更换;合理气道湿化;预防深静脉血栓;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9.监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并采取相应预防与控制措施。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地无菌屏障要求,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应保持穿刺点清洁,纱布敷料每2d更换一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每5~7d更换一次,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存在可见污渍应立即更换;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应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10.监测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黏膜损伤;留置导尿管患儿,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10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采集尿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

(四)儿童医疗机构新生儿病区的感染防控措施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抵御微生物侵袭的能力较低,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他们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更低,对一般细菌具有易感性,甚至一些条件致病菌或一些在成人为隐性感染的病原体,在新生儿会发生感染,甚至引起暴发,同时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以及各种药物的应用和NICU的环境,均会增加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新生儿病区人员、环境、设备等日常管理至关重要。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应参照重症监护病区管理,同时进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具体措施如下:

1.规范分娩室、母婴同室、新生儿病室的管理,制订严格的保洁措施、消毒隔离制度,如室内空气、物表定期消毒,新生儿保育箱定期清洁,必要时消毒。

2.加强新生儿脐部的管理,1次/d或沐浴后常规护理脐部,禁止尿布覆盖脐部。强调工作人员、新生儿家长洗手,所有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必须进行手卫生。注重新生儿眼部、皮肤、口腔护理,病情准许时应每天沐浴,沐浴用物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3.严格管理感染患儿,建立NICU感染患儿登记制度,床头悬挂明显隔离标识,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儿,如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不明原因发热的新生儿要住在隔离观察室,同类感染患儿可同住一室,不同感染患儿宜单间隔离,有潜在感染的患儿相对集中收治,采取严密的隔离制度,各区域间标志要明显。感染患儿必须有专人负责,与其他患儿不交叉,不相通,不重叠,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患儿所用物品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执行侵入性操作前要经过慎重考虑并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医源性操作。静脉穿刺宜使用留置针,并尽可能选用外周静脉。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的预防。

三、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患病住院改变了儿童的健康状态,打乱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儿童的应对机制以及能力有限,因此易引发患儿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由于陌生的环境,与父母亲人的分离,治疗限制了自由活动,疾病本身及各项操作和治疗带来的痛苦和疼痛,中断学习,父母的负性情绪等,患儿可表现为沉默、哭泣,抵触各种治疗和护理程序,甚至剧烈反抗,拒绝配合治疗等。由于发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对疾病的成因和后果、住院和各种治疗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了解各种年龄段的患儿对疾病和住院的心理反应,有助于帮助患儿尽快适应疾病和住院导致的变化,尽量避免患儿产生负性的心理反应。

(一)儿童心理反应的相关知识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Jean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基于对儿童行为的长期观察,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或行为,智力的发展就是儿童经常变化着的、要求与其不断作出新反应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把认知过程分为4个原则阶段,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1)感觉运动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儿童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感觉运动性接触,如吸吮、咬、抓握、触摸、敲打等行动来认识世界。感觉运动期包括6个亚阶段,主要特征是形成自主协调运动,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构成自我概念的雏形,形成心理表征;能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的概念,并具有简单的思考能力;形成客体永久概念,即意识到事物是永远存在的而不会神秘消失。

(2)前运动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此期儿童能用语言符号、象征性游戏等手段来表达外部事物。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单维、不可逆,即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和看待事物,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只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理解事物的转化或逆向运动;能将事物依次连接起来,但缺乏正确的逻辑推理能力。

(3)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此期儿童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能理解事物的转化;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活动,形成守恒概念,即能认识到客体外形变化,其特有的属性可以不变;能进行可逆性思维。

(4)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以上):

此期儿童的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水平。他们不仅思考具体的(现存的)事物,也能思考抽象的(可能发生的)情境,并具有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决策能力。

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护士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设计出刺激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活动,并能采取儿童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与之沟通。根据不同时期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为他们选择治疗性的玩具、游戏、图书或阅读材料,向他们有效的解释治疗和护理过程,以及传授健康保健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2.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

住院患儿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由于医院规章制度的限制和各种诊疗、护理措施,患儿常出现各种心理反应,常见的有焦虑、恐惧、分离性焦虑,失控感。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指由现实的或预期的与家庭、日常接触的人、事物分离时引起的情绪低落,甚至功能损伤。分离焦虑一般分为3个阶段:

(1)反抗期(protest):

患儿常表现为哭叫、认生、咒骂、愤怒和极度悲伤,拒绝医护人员的照顾和安慰等。

(2)失望期(despair):

患儿被发现有分离现状,经过自身的努力不能改变,表现为沉默、沮丧、顺从、退缩,以及对游戏和食物缺乏兴趣。

(3)去依恋期(detachment)或否认期(denial):

患儿长期与父母或亲密者分离可进入此阶段。患儿克制自己的情感,能与周围人交往,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诊疗程序,以满不在乎的态度对待父母或者亲密者的探视或离去。

(二)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特点及对疾病的认识

1.幼儿及学龄期患儿

此期患儿知道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但不知道其功能;开始知道疾病,但认为疾病是外在的事物,可以使身体感到不适;常认为疾病所致的疼痛是对自己不良行为的惩罚。

2.学龄期患儿

此期患儿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对疾病的病因有一定的认识,开始恐惧身体伤残和死亡。

3.青少年

此期患儿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认识到疾病的原因;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与一定的了解,有较好的自控能力。

(三)不同年龄阶段住院患儿对疾病的反应及护理要点

1.婴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

6个月以内的婴儿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较少哭闹。6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认生,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越来越强,对住院的主要反应是分离性焦虑,可表现为哭闹不止、寻找父母、避开和拒绝陌生人等表现。

(2)护理要点

1)减少患儿与父母的分离。

2)多给予抚摸、拥抱、微笑。

3)尽可能多的与患儿接触并呼唤其乳名。

4)提供适当的颜色和声音刺激。

5)协助患儿进行全身、局部训练。

6)把患儿喜爱的玩具放在其床头。

2.幼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

幼儿对父母或照顾者的依恋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因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而缺乏安全感,并且害怕被父母抛弃,产生强烈的分离性焦虑。另外,此期患儿处于自主性发展的高峰期,住院的规章制度和诊疗活动带来的失控感使得患儿感受强烈的挫折,患儿常有剧烈反抗。

(2)护理要点

1)鼓励父母陪伴及照顾患儿。

2)固定护士给予连续的护理。

3)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4)了解患儿表达需要的特殊方式。

5)接受患儿的情绪和退化行为。

6)留下患儿心爱的玩具和物品。

3.学龄前期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

此期患儿若因住院与父母分离,同幼儿一样会产生分离性焦虑,常表现为悄悄哭泣、难以入睡,把情感和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游戏和绘画等活动中。另外,此期患儿会对侵入性操作、陌生的环境及害怕身体完整性受损等产生焦虑或恐惧。

(2)护理要点

1)鼓励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和护理计划。

2)介绍病区环境及其他患儿,减少陌生感。

3)通过参与愉快的游戏活动,鼓励患儿克服恐惧心理。

4)鼓励参与自我照顾,以帮助树立信心。

4.学龄期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此期患儿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处理住院和诊疗活动导致的限制和挫折,但对死亡、残疾和失去同学朋友的恐惧会产生失控感。

(2)护理要点

1)提供有关疾病及住院的知识,接触患儿疑虑。

2)取得患儿信任,增强患儿关系。

3)鼓励患儿尽快恢复学习,协助患儿与同学保持联系。

4)检查及操作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患儿隐私,维护患儿自尊。

5.青少年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

(1)对住院的反应:

此期患儿独立意识增强,很难接受诊疗引起的外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导致对治疗的抵触和不依从。

(2)护理要点

1)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增加患儿安全感,使患儿充分表达其情绪反应。

3)与患儿及家长共同制订治疗、学习、生活时间表。

4)执行治疗护理措施时,提供患儿部分选择权,强化患儿自我管理能力。

四、安宁疗护

(一)安宁疗护的定义

针对预计生存期只有半年甚至更短时间的疾病终末期患儿提供的一项服务,以多学科照护团队形式,以患儿和家长为照护对象,提供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灵性的全面照护,从而提高生命末期生存质量,使患儿能够安宁有尊严的度过余生,并使家长的身心健康得以维护。

(二)安宁疗护起源

安宁疗护起源于英国的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国际临终关怀学术界普遍认为1967年桑德斯博士在英国伦敦创造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为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开始,使无法治愈的临终患儿能够实现安宁、有尊严的走向死亡,被誉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1982年,英国设立了儿童安宁院。

(三)安宁疗护发展与现状

继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之后,临终关怀在英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英国临终关怀院约220家。继英国之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截至2015年,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安宁疗护机构。

中国率先开展安宁疗护的是香港和台湾。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内地临终关怀工作蓬勃发展。2006年4月,中国第一个关注人的生命晚期生存状态的临终关怀社会团体——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近20年,对肿瘤患儿救治全程生活质量的关注逐渐增多,安宁疗护也成为综合肿瘤照护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几十年来在政府和各学术组织共同努力下我国安宁疗护取得显著成效,但中国内地对于儿童的安宁疗护机构却少有建立。

(四)安宁疗护服务对象

1.患儿

发展初期是终末期癌症患儿,现在范围已扩展到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肾病、老年痴呆、AIDS等患儿。儿科安宁疗护的对象包括新生儿,以及小于18岁各年龄阶段儿童,尽管在名称上简称为安宁疗护,但无论在定义、照顾的方式甚至生命的周期都有很大的区别。相对于成人是在生命被宣判限期,药物已无法帮助恢复病情时,采用安宁疗护维护生命最后的品质和尊严,儿童即一开始被诊断时就进入了安宁疗护。如病情严重以致生命受威胁,医生诊断很可能入院后无法出院,或者随时有可能死亡,或者是患有脑退化、脑神经肌肉退化、先天性疾病。

2.家长

安宁疗护中的“家长”指的是和患儿有密切关系并为患儿提供照护的人。

(五)服务团队

以团队为导向的照护方式,安宁疗护多学科照护团队通常包括医生、护士、护工、社工、心理咨询师、药理师、营养师、理疗师和接受过相应培训的志愿者等。不同团队成员为患儿提供不同专业服务。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除了提供躯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专业照护外,还提供满足患儿实际需求、如厕等。家长也是安宁疗护照护者之一。

(六)服务内容

1.医疗服务

安宁疗护医生提供疾病终末期症状缓和和管理,如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控制。

2.护理服务

注册护士满足患儿评估中所需的护理需求。

3.医疗社会服务

由医生指导,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基于患儿心理社会评估以及患儿和家长的需求支持。

4.咨询服务

协助患儿和家长减轻末期疾病和死亡引起的压力和痛苦。一般包括丧亲辅导、饮食咨询和灵性咨询。丧亲指导一般持续到患儿去世后至少1年。安宁居家疗护团队会针对过度悲伤的家长定期追踪,包括寄问候卡、电话访谈、家庭访视、小组支持等方式,直到家庭恢复正常生活为止。

(七)安宁疗护模式

安宁疗护模式包括居家安宁疗护、持续居家疗护、住院安宁疗护、临时住院疗护。

(八)安宁疗护护士发挥的作用

1.了解信息

解决基本需求,为患儿解决疾病引起的各种不适,如疼痛、呼吸困难、营养不良等自体不适症状外,还要了解到患儿心理、社会、家庭、经济状况、灵性需求等其他方面需求。

2.心理支持

安抚患儿及家长。

3.缓解症状

改善临终各种不适。

4.尊重权利

有尊严的经历死亡过程。

安宁疗护是多学科协作性实践,护士是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专业的护理实践标准可以为护士履行职责提供指引和帮助。2004年美国国家共识项目(National consensus Project,NCP)制订了姑息照顾的临床实践指南,旨在通过指南指导各健康照顾机构发展姑息照护项目,并促进现有的项目达到更高质量的标准。

(九)安宁疗护的护理教育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健康卫生报告中提出,未来的护理将引领变革,需要适时的重新评估和转换护理职能,护士应作为医生和其他健康照顾者的全程协作者参与规划健康照顾体系,并强调护士应获得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以促进临床实践和学术发展。

国外,终末期护理分为初期护理和专科护理。以美国为例,美国临终关怀与姑息护理学会(Hospice and Palliative Nursing Association,HPNA)附设的培训认证机构(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cated of Hospice and Palliative Nurse,NBCHPN)为不同水平的姑息照护小组成员和管理者提供培训和认证。目前有高级临终怀与姑息护士认证、临终怀与姑息护士认证、儿童临终怀与姑息护士认证、临终关怀和姑息照护职业护士认证、姑息护士助理等。我国自2009年将姑息护理包含安宁疗护内容纳入肿瘤护士专科培训教程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各地护理学会也相继开展了疼痛护理等专科护士的培训认证。

(十)儿科安宁疗护展望

我国近几十年,在安宁疗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儿科安宁疗护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对于我们人口众多、癌症发病率升高的现状来说,安宁疗护需求增加,我们应从提高环境支持、探索实践标准、加强护理教育、积极开展安宁疗护相关护理研究等方面,使安宁疗护发展、成熟。

(十一)安宁疗护案例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是中国内地最早设置安宁病房的儿科医院之一,也是内地3家提供安宁舒缓疗护的儿科医院之一。在这个安宁疗护病房有一个蔚蓝色的星空病房,一名叫豆子的男孩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那年他2岁。当治愈的希望日渐渺茫,豆子的父母将处于临终状态的豆子送到这里。在这间蓝色小屋里,医生为豆子使用吗啡镇痛。通过对症治疗,为他降体温,专业的安宁疗护医生、护士陪伴着他,指导其父母通过给他放音乐、给他唱歌、陪他说话来缓解恐惧及焦虑。护士及社工帮助父母照顾豆子生活。营养师、药理师为豆子调配肠内营养及静脉营养支持。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即将丧亲的豆子父母进行悲伤护理、心理安慰。在最后的时光里,豆子已经神志不清,但听力是人最后消失的感官功能,豆子听得见。豆子的父母在为他讲故事、唱歌,和他聊天,豆子的人生平静地谢幕。这对豆子是最大的安慰,对于豆子的父母也是。通过医生、护士的延续心理治疗,豆子的父母也会过好他们的人生。

五、儿童游戏治疗

(一)游戏治疗概述

广义,从沟通媒介的角度定义,凡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者都可称为游戏治疗;狭义,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干预指导,消除负面情绪,保障心理健康。

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该多接触并且多了解儿童,而不应该把他们看做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世界与成人世界不同,有着自己独特、具体的现实内容。儿童们的体验往往通过游戏来与人进行交流。为了减轻儿童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负担,同时探索他们的情感世界,治疗师们必须放松对客观现实以及言语表达的把握和重视,而转向儿童们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最普遍的沟通媒介是语言表达,但是在儿童世界中,他们的媒介是游戏活动。

弗兰克认为: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到从别人的教育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他们通过游戏来探索并适应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概念——时空、事物、动物、结构及人。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学会理解我们用象征性概念表达的含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探索、验证和学习这个世界。

沃特曼认为:儿童本能和自发的活动使他们获得了形成概念化、结构化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把他们带到了日常行为活动中可以直观触及的层面。儿童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感受来对直观界进行探索。也就是说,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让其“体验”那些令他们困扰、冲突、疑惑的社会场景的机会,尤其对于那些不具备流畅语义表达的幼儿。由于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还处在发展中,所以那些不断变化的、种类繁多的游戏工具和材料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理想方式。

(二)游戏治疗的起源

游戏治疗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游戏治疗的概念最早由Levy提出,后来由Frend的女儿Annd和Frend的学生Klein将这种方法用于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

(三)游戏治疗的功能

游戏作为儿童普遍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对儿童的成长以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这在联合国关于游戏的报告中已经得到了肯定。儿童们做游戏是本能的、自发的、感兴趣的、没有目的的。他们不需要他人教导,也不需要他们强迫,自己就能做游戏。

在10~11岁以下的儿童中,大多数儿童都难以在较长的时间被保持乖乖不动。对于这样的幼儿来说,他们必须有意识地努力才能保持坐好,这些努力会导致将创造性的能量消耗在做无用功上。而游戏治疗满足了孩子们身体上自由活动的需要。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们可以做的事情有释放积攒的能量,为承担生活责任做好准备;实现有难度的目标;摆脱沮丧的情绪等。儿童们可以通过游戏获得身体上的接触,以此来缓解对竞争的本能需求,在社会认可的范围内表现攻击性,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游戏还能帮助儿童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他们文化中的象征性符号,以及获得一些社会技能。当儿童做游戏的时候,他们表达的是自己的个性,而支撑他们行为的是那些有可能在日后融入他们个性的内在能量。

(四)医院游戏治疗发展经历及我国现状

早在1922年,游戏治疗项目已经出现在美国密歇根州,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普及,甚至很多地方将有无游戏治疗直接作为评估医院儿科水平的标准之一。

但是在我国,游戏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2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儿童乐益会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儿童游戏辅导项目基地。

(五)医院游戏治疗的必要性

游戏是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自身身心发展需要而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世界、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经验,还可以促进儿童知识情感行为及人格的积极发展,使主体更好地适应现实。住院可使儿童产生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恐惧反应是住院患儿突出的心理现象。许多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拒绝配合,表现为紧张、恐惧、易激惹、哭闹等不良反应。而这些情绪会阻碍器官功能活动,抑制其免疫机制,使抗病能力下降。

医院游戏活动可以将压力环境下的体验常态化,预防渐进性发展的退缩行为,减少父母和儿童的压力及焦虑,促进医务工作者和患儿之间的交流,带动患儿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六)游戏治疗的方法

1.精神分析游戏治疗(psychoanalytic play therapy)

借助游戏这个媒介分析潜意识,将这些尚未解决的潜意识内容提升到意识层次,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2.儿童中心游戏治疗(child-centre play therapy)

目前该疗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于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主要包括社会适应障碍、不良行为、学校恐惧症、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神经性厌食等。

3.认知行为游戏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play therapy,CBPT)

治疗师向儿童提供结构性的目标活动,同时允许儿童将即兴的材料带进治疗中来。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假装”实践练习来学会对特定情况的应对技能,目前多用于治疗儿童恐惧症、选择性缄默、儿童排泄障碍及儿童经历了创伤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婚等)之后的心理反应等多种儿童心理或行为障碍。

4.格式塔游戏治疗(gestalt play therapy)

目前在格式塔游戏治疗中,较多采用的是一些创造性、表达性以及投射性的技术,包括绘画、捏黏土、拼贴图、陶艺、饲养小动物、多种形式的音乐、木偶剧、讲故事。该疗法对受到丧失与悲伤问题困扰的儿童有较好的疗效。

5.亲子游戏治疗(filial play therapy)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情况,尤其对于那些由于病态的家庭系统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或行为异常的情况,亲子游戏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6.集体游戏治疗(group play therapy)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且便于推广的心理治疗法。

(七)游戏治疗的实施

1.游戏治疗的选择

临床应用时,不但要明确各种游戏的不同临床意义,还需考虑到患儿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经历及既有的精神障碍,甚至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正确选择游戏项目,游戏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游戏治疗的条件工具

温暖、开阔、具有安全感的环境,是医院内游戏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家医院都为患儿设置了专门的游戏活动。这既有助于患儿及其家长调节焦虑情绪,同时也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减少了麻烦;对将要进行手术的住院患儿,则可以让其预先模拟在手术室玩耍,以消除患儿在手术中对注射和麻醉的恐惧,一般要求是空间足够大,最少两间房子,互相贯通,面积约30m 2 ,备有桌椅数个,以备不同年龄段使用,具有黑板、儿童读物、画板、球类,如有可能,应备有水池、沙盘、攀爬工具等。

3.游戏治疗的发展与展望

目前游戏治疗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治疗,在中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医院患儿对心理健康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受到疾病和医院有创和无创治疗的患儿来说,心理康复就越为迫切,相信心理治疗在解决肿瘤患儿疼痛问题上会有远大的前景及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游戏治疗还附有另一种属性—预防性,被人们认识并推广。游戏治疗使用的范围的扩大,使游戏治疗的临床治疗属性发展为预防性,预示着这种治疗方法将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

(八)游戏治疗案例

某住院患儿害怕静脉留置针穿刺:护士运用戏剧扮演性游戏给患儿通过游戏表达恐惧的机会,入院后护士评估患儿的参与能力,确保患儿做好心理准备,自愿参与游戏,并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护士找来“小医生”玩具箱,通过模拟医疗护理程序方法,让患儿扮演责任护士角色,洋娃娃扮演患儿角色。通过患儿给躺在病床上的洋娃娃模拟穿刺留置针,让他们亲身感知医疗护理的环境,让患儿尽可能把他们对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恐惧心理表现在扮演患儿的玩具身上。家长全程陪同,护理人员再加以引导,使患儿尽可能地感受并表达出他们对留置针穿刺的经历及感受,缓解其恐惧、紧张的情绪,提高患儿的心理应对能力,运用游戏方法提高患儿依从性,减轻患儿恐惧,避免为患儿造成不良疼痛记忆。该患儿配合穿刺良好,他和妈妈说:“我给娃娃打针她不哭,我也不哭,护士阿姨说有一点疼,真是就疼一点。”

游戏治疗在患儿身上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便于实施,希望临床儿科护士应通过专业学习将游戏治疗融入工作中,减少患儿心理伤害。

(张萌 李变 胡美华) Ma/LOaQ1KEM3jXzPCpW8Qi+BANbPN1fPN2LVhiY2F1E8b0HS0IhNPHgoBhRl0o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