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是患有心肺疾病新生儿最常用的治疗手段。SpO 2 不仅可无创连续监测,且与动脉血氧分压(PaO 2 )有较好的相关性,是新生儿科中最常用的监测技术。在氧解离曲线的中段,此时PaO 2 一般从40mmHg逐渐升高到60mmHg,在此段中氧解离曲线较陡峭,动脉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aO 2 )则从75%提升到了90%,涨幅为20%,此时很小的氧分压变化即可导致较大的血氧饱和度变化。但在氧解离曲线的末端平坦部分,此时当PaO 2 从60mmHg逐渐提升至100mmHg时,SaO 2 仅仅从90%提升到97.4%,涨幅约8%左右,若将PaO 2 提高到150mmHg,即提高了50%,而此时的SaO 2 达到100%,仅仅增加了2.6%。因此血氧饱和度监测对高氧不敏感。由于早产儿解剖结构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长期暴露于高氧中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等不良结局,故在氧疗过程中,还应密切监测PaO 2 。持续的TcSO 2 监测有助于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一项对296例早产儿(出生体重>1000g)TcSO 2 监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持续的TcSO 2 监测可以降低ROP的发生率( P <0.05),进而延缓ROP进展;但对于超低体重儿ROP发生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证明连续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减少高氧对早产儿的损伤。为减少高氧对机体的损伤,近年来提出目标氧饱和度、肺保护策略的概念,其目的是使用最低浓度的氧、最低参数的机械通气,以防止早产儿氧中毒的发生。《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指出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均应尽量以最低的吸入氧体积分数维持PaO 2 在50~80mmHg,SpO 2 在90%~94%。如高于目标值,应及时适当下调吸入氧体积分数。
一项Meta分析研究证实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于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筛选,筛查特异性高(99.9%)、灵敏度中等(76.5%);因此,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及加拿大儿童心脏病学会推荐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操作简便的筛查方法。目前多数研究者均采用生后24小时连续监测右上肢(导管前)及任一下肢(导管后)的氧饱和度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指标,正常情况下:右上肢或任一下肢SpO 2 ≥95%,且两者差异≤3%。如果以下两种情况符合之一者或同时具备,则怀疑为先天性心脏病:①上下肢SpO 2 的差值绝对值在首次测量和4小时后复测均>3%;②上肢或下肢SpO 2 首次测量时同时<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