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新生儿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一)鼻

鼻的形成及发育主要在胚胎时期,出生时鼻的形态已基本完成,但会随面部的生长而变化。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位于面部中央,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同时又是嗅觉器官,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

1.外鼻

由成对的骨和成对或单个的软骨构成,外观呈三棱锥体形,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骨性支架包括鼻骨、额骨鼻部和上颌骨额突组成。外鼻皮下有纤细的肌肉,较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临床上偶可见到斜面裂、鼻裂、额外鼻孔及双鼻畸形等先天性外鼻畸形。外鼻肌肉运动由面神经的面颊支所支配。感觉神经由三叉神经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的分支,如筛前神经、滑车上神经和眶下神经支配。外鼻的动脉主要是筛前动脉的外支及鼻背动脉,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和上唇动脉等。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和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2.鼻腔

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是一个不规则的腔隙样结构,非常复杂。鼻前庭起源于前鼻孔缘,止于鼻内孔。在鼻前庭的皮肤与固有鼻腔的黏膜交界处的外侧部分有鼻阈,是鼻前庭最狭窄的地方,对鼻的呼吸功能有重要的影响。鼻前庭覆盖有皮肤,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固有鼻腔前起鼻内孔,止于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内侧壁就是鼻中隔,由骨和软骨组成。在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内血管汇聚成丛,该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故称“易出血区”。外侧壁是鼻腔解剖最复杂、最具生理和病理意义的部位,也是鼻窦炎发病的高发位置。新生儿鼻腔呈矢状狭窄腔,其内侧面为鼻甲,上鼻道、中鼻道、下鼻道这3个鼻道中,下鼻道很小;鼻腔向后延伸至鼻孔,向上以筛板形成薄的顶部与硬脑膜隔开,新生儿后鼻孔由于面骨较小而相对较小,仅为鼻腔的1/7~1/6,由于面部颅骨发育不全,鼻腔相对短小,鼻道狭窄,几乎没有下鼻道,故新生儿鼻气道阻力较高,约为成人的10倍,占气道阻力的50%左右。产生气道阻力的主要部位为鼻阈,位于鼻腔软骨前庭与骨性鼻腔连接的狭窄区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舌体较大、喉位置较高,同时为防止窒息和保持吸吮能力,以经鼻呼吸为主,故容易因鼻腔炎症而导致狭窄的鼻腔更窄,出现呼吸困难。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颅骨、上颌骨发育以及出牙,鼻道逐渐加长加宽。新生儿无鼻毛,鼻腔黏膜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受到刺激或感染后,容易出现充血、水肿,容易被浓稠的分泌物或水肿阻塞,导致鼻塞及呼吸困难、拒奶、烦躁不安。然而鼻腔黏膜缺乏海绵组织,故新生儿很少发生鼻出血。鼻腔的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的分支。鼻腔前部、后部、下部的静脉最后汇入颈内、外静脉,鼻腔上部静脉则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或经筛静脉汇入颅内的静脉。鼻腔的神经主要包括嗅神经,分布于嗅区黏膜。感觉神经,主要来自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的分支。自主神经,翼管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负责鼻黏膜的血管舒缩和腺体分泌。当新生儿进行有创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鼻腔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的生理功能丧失或减弱,需要对患儿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温湿化,才能满足生理需要。

3.鼻窦

为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一般左右成对,共4对。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新生儿出生时,上额窦及筛窦虽已形成,但极小,额窦及蝶窦则完全未发育,故新生儿鼻窦炎非常少见。

(二)咽

咽(pharynx)是呼吸道、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形似漏斗,上起自颅底,向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与食管口连接,成人长12~14cm,新生儿约4cm左右,分为口咽部、鼻咽部和喉咽部。

1.鼻咽(nasopharynx)

也称上咽。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吞咽时软腭与咽后壁接触促使鼻咽和口咽隔开。新生儿的咽鼓管咽口与鼻腔底在同一高度,新生儿鼻咽较低,与口咽分界不明显。新生儿期,鼻咽腔相对狭小,方向垂直,左右扁桃体藏在腭弓内,尚未发育;咽扁桃体在新生儿期即存在,但也未发育。咽部有较多的淋巴组织,易于产生局部炎症。

2.口咽(oropharynx)

也称中咽。上起软腭,下至会厌上缘,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会厌谷是由舌根、会厌舌面、舌会厌外侧襞与舌会厌正中襞围成的凹陷,异物易停留此处,新生儿口咽部比较浅并靠向颅侧,悬雍垂与会厌靠得很近。新生儿会厌较大,覆盖软腭,将口咽部挡住,难以用口呼吸。

3.喉咽(laryngopharynx)

也称下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向下连接食管,向前经喉口与喉腔相通。喉咽的两侧有梨状隐窝,左右各一个,易停留异物,新生儿喉咽部大约在第三颈椎水平,当吞咽的时候,喉口关闭,梨状隐窝呈漏斗状张开,食物可以经环咽后隙入食管。

咽壁由黏膜层、纤维层、肌肉层、外膜层构成。主要由颈外动脉发出的咽升动脉支配。来自面动脉的腭升动脉和扁桃体动脉,以及上颌动脉的腭降动脉和舌动脉的舌背支也是咽的供血动脉。咽部静脉经咽静脉丛与翼静脉丛汇入颈内静脉。咽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主要来自舌咽神经咽支、迷走神经咽支、副神经及交感神经构成的咽丛。

(三)喉

喉来源于第四及第五鳃弓。喉是呼吸和发声的重要器官,由喉软骨、韧带、喉肌、黏膜构成,主要包括3个部分,声门上区:与喉咽部相通,呈三角形喉口;声门区:两声带之间的空隙,是喉腔最狭窄处,是产生气道阻力的主要部位;声门下区: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间的喉腔。新生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相当于颈椎3~4的水平,向前倾斜,喉腔狭窄,软骨柔软,会厌长,松软,易变形,喉口狭窄,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组织,容易局部感染,导致喉头水肿及喉梗阻。先天性喉裂和喉气管食管裂、喉软化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喉部发育畸形。

新生儿的喉部形如漏斗,软骨较软,会厌特别柔软且易弯曲,容易出现喉梗阻及吸气性喘鸣。新生儿的喉在体积和位置上与成人有显著区别,体积在喉气管支气管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成人。成人和较大儿童中气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声门裂,而新生儿气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声门下区,因此,也是新生儿及婴幼儿最易受到影响的区域之一。足月新生儿:声门下区内直径<4mm,早产儿内直径<3.5mm可以诊断声门下狭窄。 RYpXiGB0Zue3iEtyzLCm/85teLFOJEfadgqus+llxt4Qt/V7j6rdnodMS2Da2p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