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克山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地方性心肌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心肌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继发性纤维化,心脏呈肌源性扩张,心腔扩大,室壁趋向变薄。克山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发病快,致死率高,严重地威胁病区居民健康,是克山病引起病区居民恐慌的主要原因之一。克山病主要流行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过渡地带上,病区涉及黑、吉、辽、内蒙古、冀、豫、晋、鲁、陕、甘、川、滇、渝、藏、黔、鄂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全国地方病防治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探索了克山病救治与预防措施,如于维汉院士等提出的亚冬眠、适当补液治疗方法和王世臣教授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救治急型克山病,使其病死率显著降低,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克山病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均衡膳食预防、硒预防、消除发病诱因,以及“三防四改”等综合性预防措施。经过70余年防控措施落实,加之病区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克山病防控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达到消除的状态。2019年克山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330个病区县2 617个病区乡已达到了克山病病区消除标准,完成三年攻坚行动目标和“十三五”克山病防治规划目标。尽管病区已多年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新发病例数量也较少,但由于克山病病因不明,个别调查点仍有确诊的年轻病例,克山病防治工作仍不能忽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坚持做好克山病监测,及时发现新发病例,掌握病情动态变化,在重点病区要全面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在现症患者较集中的病区,积极开展患者治疗项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切实建立克山病防控长效机制,巩固防治成绩。

为保持克山病持续消除目标,助力建立克山病长效防控机制,帮助各级疾控、临床人员掌握克山病防治技术要点、提高防控能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组织人员在原《克山病防治手册》(内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克山病防控工作进展,编写了本书。通过精练的语言,全面讲解了克山病防控知识,内容涵盖克山病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克山病诊断、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胸部X线)、克山病治疗、预防、监测、患者管理、健康促进、实验室检测技术等。在编写过程中,重视相关知识与防治现场工作相结合,突出克山病临床诊断、监测以及患者治疗的特点,便于基层防治人员查找所需知识,快速熟悉克山病防控工作的关键点。同时,本书对病区群众疑惑的克山病防治问题提供了专业解答,适合病区开展健康教育使用。

克山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感谢各位编者付出的辛苦,跟踪克山病防治技术最新进展,将克山病防控知识编纂成册,感谢各位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保证了编写的高标准。相信本书将成为基层疾控技术人员专业的现场工作参考书和病区群众科学的克山病防治知识读本。希望本书能够为持续消除克山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错误之处,诚恳希望全国地方病同行和相关临床学科专业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孙殿军
2021年6月 TG96IpO3reuWMJWnxvl7lWQXtxui9tTZVY2Q16PbaSTqyaN3WALh6I66Qxmv1p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