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我国台湾一位名人接受“安乐死”的临终视频,引发大众对于“尊严死”的关注。
不可否认,在我国大陆,“死亡”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大家普遍会把它看作是一个“私人”的问题,应该关起门来在家里说。对“人终有一死”避而不谈,是大多数家庭对死亡的态度。因此,在死亡来临时,常常不知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接纳死亡。
在医院工作的人,由于面对的重症患者多,所以有更多的机会见证生离死别。面对死亡威胁,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徘徊彷徨,有的人抱憾而去……仅有小部分人镇定从容。
最近收治的一位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患者赵阿姨是因心肌梗死收住院的,除了复杂的冠脉病变之外,她还有慢性肾病和糖尿病,需要接受手术,但手术风险比较高。
是否决定手术?她和老伴张伯伯一起商量,两个人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张伯伯是位退休教授,可能出于职业的严谨性,对是否手术很是犹豫;相反,赵阿姨却很淡定,亲自拍板决定接受介入手术。
在进入导管室接受手术前,赵阿姨还嘱咐刚赶到医院的小儿子,让他赶紧把昨天看好的学区房买下来。
我很好奇,为什么赵阿姨在面对生死的时候,能从容做出决定,难道她对即将进行的手术一点都不紧张吗?在手术顺利结束后,我问了赵阿姨,她笑了笑,跟我说:“我心脏不好,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肾脏不好也很久了,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所以,有希望就要抓住,不想留遗憾。”
有人说过,出生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但像赵阿姨这样能看淡生死的人并不多。
走向“死亡”这个必然,可能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疾病,也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还可能仅仅是身体衰老的自然结果,“路途”各异,但结局都是相同的。
虽然不知道死亡会在什么时候到来,但是,我们要知道,那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就像一部电影,有序幕,有高潮,也有尾声,如果电影足够完整,还可以有个谢幕。所以,生和死,都应该以平常心态面对。
而我们之中更多的人,从未想过“死亡”意味着什么,只有在罹患恶疾之后,才会感觉自己与死神是如此接近;也只有在与死神如此接近的时候,才能放下身外的一切,去思考人生的本质。
在一些人看来个人成就已经到达“人生巅峰”的李开复,于2013年9月确诊了淋巴瘤。虽然叫“瘤”,但这其实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17个月后,他把抗癌经历和人生感悟写进了著作《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患病前,繁忙的工作之余,作者虽然一放假就去陪伴母亲,但4周的假期,却只陪了母亲5天,他就认为是完成任务了。而在患病后他才惊觉,自己是多么的冷漠。从小到大,母亲是最疼爱他的,即使心里不舍,也要送他到美国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使言语不通,每年也会到美国陪读半年。而成年的他,却用如此敷衍的方式向失忆的母亲表达“孝顺”。
我想,作者对母亲、对家庭的愧疚之心一直都有,只是在他的日程表中,永远有更重要的一项待办日程;而当真正面临死亡时,日程表已然作废,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才显现出来。
所以说,对死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生的思考,只有了解死亡,才会了解活着意味着什么。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著作《存在与时间》里面提出“死”和“亡”是两种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面对死亡,不是让你沉溺于不可避免的“亡”这个结局无法自拔,而是希望你能用正面的态度对待“死”这个过程,不要留有遗憾:在拥有健康时要倍加珍惜,在患上疾病时要积极治疗、努力康复,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建设,在真正面对死亡时能从容地接受和做好安排。
这就是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的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让生命开始倒计时,去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提高生命的质量和长度,激发出对待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
向死而生,会让我们不因一时的得失而愤懑,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烦恼,不因面临的问题而纠结,会让我们以更大的格局、更宽广的视野去面对生命。
真正了解了死亡,你会明白,既然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那么此刻的健康,更值得我们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