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深阅读

听诊器简史

一提起医生,大家肯定会想到白大褂和听诊器,这是医生的标配嘛!而说起听诊器,其实还挺神奇的,只要把它放在患者的胸口,就能清晰地听到心脏的跳动,这么巧妙的仪器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时钟回拨200多年,在1816年的某天,雷奈克医生被请到法国巴黎一个贵族家里出诊。初步看来,生病的这位小姐可能是心脏有问题,需要听心音来确诊。

可面对体态丰盈的小姐,雷奈克医生踌躇了,要像平常那样把耳朵贴在小姐的胸部听诊,显然不合适;另外,他也担心过厚的脂肪层会影响听诊效果。

灵机一动,雷奈克医生找来一张硬纸卷成筒状,一端放在小姐胸前,自己耳朵贴在另一端,那一刻,他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清晰。

这个硬纸筒就是医用听诊器的雏形,让临床医学成功地前进了一大步。

受到硬纸筒的启发,雷奈克马上定制了一根空心木管,长度为30cm,直径2cm,分为两段,通过螺纹旋转连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木质听诊器”。因为外形像笛子,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后来,雷奈克又做了许多实验,不断改良,最后,确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单耳听诊器”,效果更好。

凭借听诊器的帮助,雷奈克在胸腔疾病的诊断方面卓然于众。1819年他将诊断经验撰写成医学史上重要的著作《间接听诊法》。这本书以及随书附赠的听诊器,使间接听诊法和听诊器在欧洲被广泛认知。听诊器成为了医生的重要辅助工具,雷奈克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

随后,听诊器得到不断的改良和创新,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样子。现在,还有电子听诊器、智能听诊器等先进的医疗工具,它们克服了噪声问题,具有声音放大效果,能够捕捉很多微弱且难以辨别的听诊音,有些还能保存和辅助分析听诊音。

虽然,现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听诊器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听诊器不仅能够获得影像检查不能获得的信息,同时,它还是医患交流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在手中把听诊器捂热,再放到患者的胸前听诊,在温度传递的同时,也是关爱的传递。

有一种痛,像风一样

53岁的老赵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他坚信生意只能在酒桌上才能谈成。前两周的一个晚上,老赵突然觉得大脚趾钻心地疼,疼得他睡不着,自行服了止疼药感觉好些。由于没有其他症状,而且几天后脚趾也不疼了,老赵就没放心上。

可是前天晚上,脚趾又开始疼,而且这次大脚趾又红又肿的,老赵急忙来到了我们医院就诊。你猜老赵这是怎么了?

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老赵是患上了“富人的关节炎”——痛风。英国著名漫画家詹姆斯·吉尔瑞在1799年发表的名为《痛风》的漫画,将痛风描绘成一个正在啃噬人脚的黑色魔鬼,形象地表现出痛风患者的痛苦。痛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通常持续一个星期左右。本篇我们来聊聊这种来去如风的痛。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过高,导致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盐结晶而引起的关节病。

常常表现为足部大脚趾、足背、足跟等部位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为什么尿酸盐结晶大多出现在足部呢?这跟我们古代制盐的原理一样,春天把池水放进盐池,由于温度高,盐溶解度大,等到秋天,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在人体内,离心脏近和肌肉多的地方就像春夏,温度高;而远离心脏又缺乏能发热肌肉的手和脚,就像秋冬,循环慢,温度低。而足部的温度就更低了,血液到了这里,尿酸盐由于过饱和而析出,产生尿酸盐结晶,从而导致了炎症。

虽然,痛风发作通常在1周左右减轻,但是,如果不进行治疗,痛风会反复发作,而且会引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同时也常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我国成人中,大约每10个人就有一个人患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也被人们称作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后的“第四高”。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可分为尿酸生成增加、排泄减少和两者兼有这三种。最常见的四种诱发痛风发作的原因是:

·饮酒,无论是白酒、啤酒、黄酒还是洋酒,都会使血尿酸排泄减少、生成加快。

·食用过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嘌呤是生成尿酸的原料,摄入过多,血尿酸就会增高。

·着凉后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尿酸容易在关节形成尿酸结晶而诱发痛风。

·剧烈运动、走路过多等导致下肢关节慢性损伤,白细胞增多,在尿酸刺激下导致无菌性炎症,从而诱发痛风。

本篇详细介绍了痛风的病因、危害和急性发作的诱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根本原因,血尿酸升高与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增加尿酸生成,减少尿酸排泄将引起痛风发作。

甲状腺离心脏这么远,有关系吗

65岁的老李患有高血压3年了,之前没得过心脏病,10天前突然出现胸痛,多在晚上或者凌晨出现,每次持续3~5分钟,发作时还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休息后能缓解。老李听说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就到当地医院看病。医生给老李做了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房颤、心绞痛”,并给老李相应的药物治疗。可是,老李服药几天后,症状不仅没有改善,还越来越重了。老李又来到我们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冠脉造影排除了冠心病的诊断。而从甲状腺功能的化验结果来看,老李患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老李和家属很疑惑,老李明明出现了心脏的症状,却是甲状腺的问题,甲状腺和心脏距离这么远,能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看甲状腺有什么作用。甲状腺位于气管前喉结下方,呈“H”形,很像战争时使用的甲胄,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因此称为甲状腺。

甲状腺虽然体积很小,但非常重要,它就像人体的内燃机,为机体生长、新陈代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由甲状腺合成、储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心脏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所以,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心脏也会有相应的表现。

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我们具体来看看甲亢和甲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心脏为了保持机体代谢正常,收缩就会相应加快,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这时患者会有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检查也可能有心动过速以及心肌缺血的表现。研究发现,甲亢患者合并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3.8%。病情严重时还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病症,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或体征。

相反,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慢,心跳减慢甚至过缓,严重者会导致心脏停跳;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血脂的利用率,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升高冠心病发病风险。另外,甲减时,会有一种黏液蛋白在全身各处沉积,不仅会引起四肢或颜面部的水肿,也会引起心脏的水肿,并且导致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衣)积液,限制心脏的跳动,最终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本篇介绍了甲状腺和心脏的关系,是不是有点颠覆想象?其实,我们人体器官都是相辅相成的,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是,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以从多方面影响心脏的功能。因此,当身体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时,要注意可能是甲状腺在作怪,这时,应该尽早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yppZ/9JKJAfmn4OIGq2x6fzTu57K4s1rY3Ai9kbImP/0dlHwbnVxyqV9FClIQu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