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医学科技,助力健康之路建设

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增强科技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引领和支撑能力,我国开始加快建设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协同高效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

(一)人均期望寿命、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一系列指标越来越好

建党100年来,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增加。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至2019年的77.3岁,增长了一倍多。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世界排名从1960年的第134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52位。健康预期寿命是指一个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年数。据2018年5月最新出版的《世界卫生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婴儿出生时的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居世界第37位,首次超越美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开展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妇幼健康脱贫攻坚,一系列举措推动我国妇幼健康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 500/10万降至2019年的17.8/10万。2015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世界排名从1990年的第85位上升至第66位。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从1989年的29.5‰下降至2019年的3.9‰,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婴儿死亡率也逐年快速下降,《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至5.6‰。2000年9月,联合国总部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列为千年发展目标,要求1990—2015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2/3。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117.2‰下降至2019年的8.4‰,不仅如期达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目标,还于2007年提前8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医学技术蓬勃发展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许多从事外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人员,陆续联合开展了数字化手术室、外科手术辅助决策系统等的研究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医学的发展。2011年,科技部首次将数字化工程技术开发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要研制先进的数字化手术室系统、虚拟手术与导航系统、远程手术系统等功能性临床信息系统,并开展示范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数字化技术与外科发展的进一步融合。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尝试将工智能技术与病理诊断结合,进而开创了病理人工智能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病理人工智能的目的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甚至代替病理医生进行病理诊断,从而解决病理医生不足和部分地区诊断水平较低的问题。我国在2017年出台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管理规范》,但当时病理人工智能相关的诊断技术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完善。未来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病理人工智能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目前,病理人工智能已在多种肿瘤检测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乳腺癌和肺癌的人工智能检测最为典型。

(三)药品器械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药品领域大力推动机制创新,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专利药品价格谈判、“4+7”集中招标采购、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规范辅助用药等。目前,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公众用药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201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上市;2014年,全球唯一可用于胃癌三线治疗的靶向药物阿帕替尼问世;2016年,我国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抗癌原创新药西达本胺获批上市,同年,全球首个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问世。2017年10月,我国正式启动医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深化改革。临床审评是新药上市的重要一环,审评效率的提升将大大缩短我国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改善创新药的生命周期。同年,实行药品零加成,切实解决看病贵难题。2018年是“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厚积薄发、集中收获的一年,8个国产一类新药上市,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可以生产全球2 000多种化学原料药中的1 600多种,化学制剂4 500多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是世界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

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0年后,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实现了国产化,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药物支架、健康风险评估设备、完全可降解心脏支架、外骨骼机器人等。2014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发布,此后,《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密集出台或修订。随着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医疗器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也出现了新趋势。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与临床需求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四)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来袭,中国科学家在发现H7N9病原体后,2天内就成功研发了检测试剂,3天内推广至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天内推广至周边各国,7天内由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这是中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史上首次自主创建的“中国模式”技术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全球典范”。

2014年,面对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我国成功组织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医疗卫生援外行动,夺取了国内疫情“严防控、零输入”和援非抗疫“打胜仗、零感染”的双重胜利,赢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至此,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应急体系,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面对近百年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宁可付出经济下滑甚至“停摆”的代价,也要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充实医疗救治力量,把优质资源集中到救治一线。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医疗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感染率、病死率。

面对人类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我国坚持以科学为先导,充分运用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确定科研攻关重点,坚持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主攻方向,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我国科学家在不到一周时间就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推出一批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检测设备和试剂,迅速筛选了一批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获得4项临床批件,形成5项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多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截至2021年5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附条件批准3款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和1款腺病毒载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同时,有1款新型冠状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获批紧急使用。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疫情趋势研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我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在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我国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当国际疫情蔓延时,我国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共享我国科技抗疫的经验,支援资金、物资及专家,支持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抗疫防疫的实际行动,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EJZJeX/NdfvPRppd9j9kkMmoh51R3aIHGhJlHr5k89ayHoDaVEI456sdIJWDsu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