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6
下咽癌术后半年,颈部肿块1周

【简要病史及影像】

男,68岁,下咽癌术后半年,发现颈部肿块1周(图3-6-1)。

图3-6-1A~D A、B 分别为环状软骨下方和上纵隔层面CT 平扫,C、D 分别为环状软骨下方和上纵隔层面CT 增强

【问题与选项】

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甲状腺双侧叶乳头状癌。

B.甲状腺双侧叶转移癌。

C.甲状腺双侧叶淋巴瘤。

D.甲状腺双侧叶未分化癌。

E.甲状腺双侧叶髓样癌。

【答案】

B.甲状腺双侧叶转移癌。

【影像诊断及分析思路】

诊断:甲状腺双侧叶转移瘤。

甲状腺转移瘤少见,多数具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尤其是头颈部鳞癌,瘤体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易于诊断;少数原发肿瘤病史不明,或原发肿瘤术后及甲状腺内瘤体均存在多年的患者,很难做出原发或转移瘤的判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而核医学、PET-CT 等全身扫描发现多发病变可间接提示转移瘤的诊断。甲状腺转移瘤典型的CT 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晰、向气管食管沟延伸、坏死边界模糊,原发灶位于颈部的肿瘤,常伴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本病例具备上述四种征象,再加上下咽癌病史,诊断明确。

【鉴别诊断及要点】

1.乳头状癌

与转移瘤比较,乳头状癌无原发肿瘤病史,鲜有肺、骨、脑等脏器转移,发展缓慢,单发多见,多发少见,罕有弥漫性结节状分布。单个瘤体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微钙化、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为主、增强后边界模糊、范围缩小、簇状钙化、咬饼征和磨玻璃状强化等,较大瘤体内部可出现坏死,瘤体可向气管食管沟延伸。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表现为多发、高强化、囊变坏死和微钙化等征象。

2.未分化癌

老年患者,有长期病史,短期增长迅速,瘤体形态不规则,内见较大范围边界不清的坏死,增强后坏死边界仍不清,瘤体向气管食管沟延伸,粗钙化较多见。淋巴结转移常见,其内钙化征象少见,强化模式与原发灶相似。

3.淋巴瘤

中老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肿块迅速增大。典型淋巴瘤CT 表现为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向气管食管沟延伸,周围可见增大的淋巴结,化疗后瘤体短期内迅速变小等,囊变坏死及钙化少见。增大的颈部淋巴结常多发,边界清晰,强化模式同原发灶相似。对于单发或多发结节型淋巴瘤,如果颈部不伴有淋巴结增大,很难与转移瘤进行鉴别。弥散加权成像对鉴别诊断帮助较大。

4.髓样癌

双侧叶髓样癌少见,常见于家族性髓样癌,故对于双侧叶髓样癌,需明确是否存在家族性髓样癌可能,需对其他内分泌器官进行检查,如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等。双侧叶髓样癌影像学表现与单发髓样癌无差异,较大者易与滤泡性病变混淆,而较小者无法与乳头状癌进行鉴别,血CEA 和降钙素的显著升高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疾病简介】

1.定义与发病情况

甲状腺转移瘤少见,原发肿瘤常为食管癌、肺癌、肾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头颈部小器官的原发癌等,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2%~10.0%,占尸检的26.0%。

2.临床表现

甲状腺早期转移瘤较小,且不具有分泌功能,临床很难察觉,而对于中晚期转移瘤,患者多处于原发癌晚期的恶病质体质,瘤体多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触诊质硬而固定,易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继而出现吞咽、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等一系列症状。

3.诊断

对于临床病史明确,瘤体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再具备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晰、向气管食管沟延伸、坏死边界模糊和伴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大等CT 征象,诊断多明确,对于少数不典型病例,或需要明确转移瘤病理来源的病例,可以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4.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甲状腺转移瘤,意味着绝大部分患者已处于原发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根除的机会,主要是姑息性对症治疗,如侵犯食管和气管,进行相应器官和食管插管等;全身性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原发癌。

【临床关注点和影像学价值】

对于绝大部分甲状腺转移瘤患者已经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临床关注更多的是肿瘤与周围气管、食管和血管的关系,采取姑息性对症治疗,而影像学检查重点应对这些关系进行详细评估。

【关键点】

明确原发肿瘤病史及瘤体倍增时间,掌握转移瘤的主要CT 征象,对于临床需要明确病理来源的患者,可推荐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韩志江 丁金旺) GWwTSIO5eJSaz29/bBl1TrpVsB5o0cF7Hb9rTHCQRGCUBE1HmDR7xJ/lbkPVaJ1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