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9岁,左侧面部麻木1个月余,呈持续性不缓解,伴耳前区疼痛(图1-8-1)。
图1-8-1A~E 横断面T 1 WI、横断面抑脂T 2 WI、冠状面抑脂T 2 WI、横断面和冠状面抑脂增强T 1 WI
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B.腺样囊性癌。
C.脂肪肉瘤。
D.黏液表皮样癌。
E.腺泡细胞癌。
C.脂肪肉瘤。
诊断:左侧咽旁间隙去分化型脂肪肉瘤。
左侧咽旁间隙不规则巨大肿块影,肿块位于茎突前区,茎突及颈部血管被包绕,肿块信号不均匀,T 1 WI 呈低信号,T 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内部见片状更长T 1 、更长T 2 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左侧下颌支局部骨质受侵并可见强化,提示肿瘤为恶性。
1.多形性腺瘤
①位于咽旁间隙茎突前区;②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③T 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可见多发囊性灶;④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2.神经鞘瘤
三叉神经下颌支(Ⅴ3)来源的神经鞘瘤位于茎突前区,可造成卵圆孔扩大,T 2 WI 信号不均匀,可见多囊灶,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3.软骨肉瘤
①常位于岩枕裂区域;②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③T 2 WI 呈高信号;④增强后呈筛孔状强化。
1.发病情况
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之一,占总数的第二位,绝大多数发生在腹膜后和四肢,罕见发生在头颈部。起源于间叶细胞,由不同分化程度和异型性的脂肪细胞组成,多为原发,很少从脂肪瘤恶变而来。
2.临床表现
主要是周围结构受累引起的表现。可引起面部麻木,疼痛等。
3.诊断
T 1 WI 信号与肌肉相似,T 2 WI 等于或高于脂肪信号,可伴有钙化或骨化,其内脂肪成分或分化良好的成分呈轻微强化,非脂肪成分显著强化。可有邻近骨质侵蚀破坏。
4.病理类型
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有假包膜,可见出血及坏死。病理类型主要有黏液型、高分化型、去分化型、圆细胞型等。
5.治疗原则
以手术切除为主,难以完整切除的病灶有多次复发的倾向。
1.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邻近颈部血管是否被包绕,邻近是否有骨质破坏。
2.有无淋巴结转移。
1.咽旁不规则肿块,骨质被包绕、破坏,提示恶性肿瘤。
2.发生在头颈部的脂肪肉瘤虽然少见,但咽旁间隙出现明显不规则恶性肿瘤应考虑到脂肪肉瘤的可能性。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