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7
左侧颈部包块

【简要病史及影像】

女,56岁,体检时发现左侧颈部包块,质韧,可触及搏动感(图1-7-1)。

图1-7-1A~D 横断面T 1 WI、横断面抑脂T 2 WI、横断面脂肪抑制增强后T 1 WI 和CTA MIP

【问题与选项】

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血管瘤。

B.副神经节瘤。

C.神经鞘瘤。

D.淋巴瘤。

E.多形性腺瘤。

【答案】

B.副神经节瘤。

【影像诊断及分析思路】

诊断:左侧咽旁间隙副神经节瘤(颈动脉体瘤)。

1.左侧咽旁肿块位于颈部血管鞘内侧,提示肿块位于茎突后区,左侧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受压向外侧移位并且开口扩大、分离;T 1 WI 呈低信号,内部可见斑点状高信号及低信号,提示有慢血流和快血流(即胡椒盐征),T 2 WI 呈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

2.发生在茎突后区的肿瘤常见的是神经鞘瘤和副神经节瘤,神经鞘瘤一般压迫颈部血管向外后方移位,不会造成颈总动脉开口扩大,而且神经鞘瘤强化特点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远低于副神经节瘤。

3.病理结果为颈动脉体瘤。

【鉴别诊断及要点】

1.主要与神经鞘瘤鉴别

①位于茎突后区颈部血管鞘内侧;②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③T 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内部可见多囊灶;④增强后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

2.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癌

①茎突后区颈动脉鞘区肿块,可呈分叶状;②信号不均匀,强化显著,内见无强化囊变坏死区。

3.神经源性肿瘤

①三叉神经来源的神经鞘瘤常沿三叉神经生长,长轴为前后方向;②周围骨质为压迫性改变,一般不会累及骨髓腔;③肿瘤内信号不均匀,T 2 WI 有片状高信号影,不均匀强化。

【疾病简介】

1.定义与发病情况

副神经节瘤是发生于副交感神经节的化学感受器的肿瘤,主要发生在头颈部,以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迷走体瘤为主。颈动脉体瘤是较常见的副神经节瘤,发生于人体最大的副神经节——颈动脉体。

2.临床表现

为缓慢生长的上颈部肿物,多数无任何症状,少数伴局部不适、晕厥、耳鸣、视力模糊、血压下降等。

3.诊断

颈动脉体瘤有典型的发病部位(颈动脉分叉处),可造成颈动脉分叉角度扩大,肿瘤强化显著,诊断较容易。

4.病理

肿块一般有包膜,大部分由颈外动脉供血,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镜下为富含细胞和血管的肿瘤。

5.治疗原则

肿块血供非常丰富,如果肿块包绕动脉严重,可压迫颈内、外动脉使之移位,难以完全切除。术后放疗适用于残余病灶和防止术后复发,有一定疗效,但不能单独用于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术前放疗会增加手术难度。

【临床关注点与影像学价值】

1.首选对肿块进行定位,判断肿块与颈部血管鞘的关系;根据强化特点判断肿瘤是否富血供,如果是富血供肿瘤则倾向于副神经节瘤,如果是轻、中度强化则倾向于神经鞘瘤。

2.CTA 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清楚显示肿瘤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以及血管受压和移位情况,对于部分副神经节瘤或颈动脉有侵犯者或手术中可能危及颈动脉的病例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更清楚地了解肿瘤与血管的情况或同时行血管栓塞治疗。

【关键点】

1.正确判断肿块与颈部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肿块位于茎突前区还是茎突后区。

2.肿块在MRI 平扫T 1 WI 上可见胡椒盐征,强化显著。

3.颈总动脉开口扩大支持颈动脉体瘤。

(马辉) wHvX4yBb2i2AJMUPt1VMGmbbSq+/uoGmKHSwDgYnM0laBID7860pHcwakyz4KU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