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健美备赛“充碳”到底怎么“充”

增肌者“操纵水”的第三点,是在必要的时候,比如参加健美比赛前,学会让肌肉尽可能地快速“充水”,增大肌肉体积。

大家读了前面的内容已经知道,让肌肉“充水”,就是增加肌肉细胞里水以外的东西,这主要是指钾、肌糖原、肌酸。

其中,肌糖原是关键,因为它在肌肉内的含量可以大幅度提高。

很多人在备赛时喜欢吃钾补充剂,这一般没必要。大多数食物里都含有钾,只要在备赛期间没有极低热量饮食,并且食物当中有一定量的水果、蔬菜和豆类(如红豆),那么一般钾的摄入量就是基本充足的。

当然,如果使用利尿剂大量排尿,或者出现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要考虑额外补充钾。

而肌酸,增肌人群一般都会规律补充,所以在备赛时,增肌者肌肉内肌酸水平通常都比较理想。除非是平时完全不补充肌酸的,在备赛期间建议合理补充,使上台前肌肉内肌酸水平能够达到饱和。因为在摄入肌酸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细胞外液的增加,所以肌酸补充建议在赛前2~3天停止。

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肌糖原的超量储存,对于增肌人群来说,就是讲一下“充碳”的方法。

在健美、健体圈子里(不乏大量优秀健美运动员及明星健美运动员),对“充碳”普遍存在错误的理解。甚至很多人在比赛上台前大约1小时才开始“充碳”,吃冰激凌、汉堡等食物。

首先,这时候吃再多的碳水化合物,也来不及了。上台前1小时吃东西,上台时食物还在胃里,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能有什么用呢?

其次,肌糖原的合成速度比较慢,一般以“天”为单位。比如运动后肌糖原的恢复,一般要在运动后24小时才能完成(这还是在碳水化合物饮食配合得好的情况下)。

最后,汉堡之类的食物含有大量钠,这是赛前的饮食的大忌,会造成细胞外液水分增加。

钠吸收的速度远比肌糖原合成快得多。

虽然说,血液也是细胞外液,吃钠会使血液量增多,血管显得更饱满,但是,在细胞外液里血液只占约20%,大量钠还是留在了细胞间液里面,也就是健美选手最怕的“皮下”。

充碳,就是往肌肉里“填充”尽量多的肌糖原。肌糖原在肌肉里能结合3~4倍的水(因人而异,也有人不到3倍),所以会让肌肉显得充盈饱满。

普通人身体里肌糖原储量不算多,但是,健美运动员肌肉量大,肌糖原基础储量自然会多一些。肌糖原可以超量储存,一般来说,翻一倍是可以做到的。假如基础储量是0.5kg,翻一倍就是1kg,附带储存3倍水分,加起来一共就是4kg。这4kg东西,都在你的肌肉里面,补得好,等于多了4kg肌肉(这是理想的情况,但是只要做得好,在实践中也容易实现)!

肌糖原超量储存,最早用于有氧耐力运动员。有氧耐力运动员非常珍惜身体中的糖类储存,如果糖类储存多一些,那么他们的运动能力就更强,这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来说至关重要。

关于肌糖原超量储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单腿单车,了解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让实验被试者,用一条腿蹬功率自行车,另外一条腿休息。运动的方式是一次一次地做较高强度的间歇运动,直到达到极限程度,基本蹬不动了为止。我们知道,这时代表运动腿相关肌肉中的肌糖原基本耗尽。接下来的3天,让实验被试者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最后对比运动腿和非运动腿股四头肌里面的肌糖原水平。

实验发现,运动腿的股四头肌里肌糖原储量远远高于没运动的那一条腿,我们看下面的图。

运动腿与非运动腿股四头肌肌糖原含量示意图

(Hultman E等. 1966)

运动腿的股四头肌肌糖原储量比不运动腿高很多,是不运动腿的两倍,是不运动腿初始情况的四倍。这首先告诉我们,肌糖原能够超量储存。

虽然这个实验结论很令人振奋,但肌糖原超量储存的量因人而异。

肌糖原是怎么超量储存的呢?从这个实验看,先大量消耗肌肉里的肌糖原,再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就可以做到。而且,超量储存的过程一般比较长,看图可知,之后的3天,运动腿的肌糖原储量一天比一天高。

此外,实验发现,运动哪块肌肉,哪块肌肉里的肌糖原会更明显的超量储存。当然,不运动腿的肌肉,在高碳水饮食的情况下,肌糖原储量也能提高,而且提高的也不少,基本上3天下来也提高了将近1倍。

最后必须强调,饮食对于肌糖原耗竭之后的超量恢复非常重要,饮食一定要高碳水。

总之,经典的肌糖原超量储存的套路就是:先让肌糖原耗竭(运动消耗肌糖原,或运动消耗加上低碳水饮食),之后持续高碳水饮食。这样,肌糖原就会超量恢复,比以前更多、更明显地储存到肌肉里。

当然,耐力运动营养领域的肌糖原填充方法有很多,时间有长有短,饮食和运动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里不赘述,我们主要讲健美比赛前“备赛充碳”建议怎么做,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肌糖原超量储存的步骤,也更适合健美运动者使用。

具体建议如下。

基本上,充碳在赛前1周内进行比较好,充早了,训练又会消耗肌糖原,充晚了则可能时间不够。虽说也有快速充碳的方法,但是毕竟还是稳妥一点好。

充碳第一步,就是尽可能消耗肌糖原,我们采用低碳水饮食加高强度短时间运动的方法。

采用高强度短时间运动,而不是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来消耗肌糖原,是因为虽然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会消耗更多肌肉,但是适合耐力运动员,不适合健美运动者。从肌糖原超量储存的效果上看,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效果也不错。

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一般是指150~200秒力竭的运动。也就是说,用非常高强度的运动,让一次运动只能维持150~200秒就力竭,无法继续了,比如奋力蹬踏固定自行车。

当然,运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没有什么限制(前提是保证安全)。肌糖原超量储存的原则,是运动哪部分肌肉,哪部分肌肉超量储存效果更好,所以充碳的高强度运动,要尽可能的包括上肢和下肢。比如上肢,可以用战绳或者“手臂自行车”训练器来完成。

赛前1周的前3天

运动方面

建议对全身肌肉,进行150~200秒力竭的高强度运动,每部位肌肉每天重复2~3次。另外,日常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都建议保持。

饮食方面

尽可能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同时在饮食热量不超标的情况下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基本上就是把以前的碳水化合物换成蛋白质。高蛋白饮食是为了抵消低碳水造成的可能的肌肉丢失。当然,这时的脂肪摄入量一般都控制在极低的程度。

这是充碳过程中消耗肌糖原的过程,是充碳的准备阶段。

赛前1周的第4、5、6三天

这段时间是充碳过程中高碳水饮食过程,也就是肌糖原填充阶段。这个阶段,要求高碳水饮食,同时运动和训练做一些调整,尽量减少运动消耗的肌糖原。

饮食方面

碳水高到什么程度,针对有氧耐力运动员,肌糖原超量储存一般要求每天达到8~10g/kg,甚至更高(这期间运动员是没有运动的)。大家不要大惊小怪,对于熟悉运动营养学的人来说,这是常见的摄入量。

对于健美备赛选手,要考虑备赛时特殊的热量摄入要求和对钠的控制( 摄入碳水的同时也难免摄入一些钠,绝大多数食物里都含有钠 ),一般建议,健美备赛充碳的高碳水饮食阶段,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达到5~7g/kg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为了满足高碳水饮食,甚至可以适当提高整体食物热量(超量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只会超量储存在肌肉和肝脏里,不会变成脂肪),而且蛋白质摄入量要给碳水化合物“让位”,脂肪更建议降到最低。

运动方面

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应该停掉,换成低强度有氧运动,减少肌糖原的消耗( 还记得运动时能量物质利用的规律吧! )。力量训练建议保持,但应该适当提高负荷,减少组数,也就是说,用更重一点的重量,减少一些组数,这同样是为了减少肌糖原的消耗。

比赛当天

上台前一般建议吃适量碳水,饮食包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关于充碳,再强调一下充碳期间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时机和种类。

1.时机

分为日常基础饮食和力量训练后饮食。也就是说,除了平时吃饭,力量训练后是一个特殊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时机。众所周知,运动训练后补充碳水化合物,对肌糖原快速合成非常重要,这可能是因为肌糖原消耗激活了糖原合成酶。

肌糖原合成的一项经典研究称,运动训练后的第一个两小时内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肌糖原合成速率明显较高,可达到每千克湿重7.7mmol/h,之后减慢至通常速度4.3mmol/h。

2.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日常饮食碳水建议补充中或高GI碳水化合物,训练后建议补充高GI碳水化合物(关于碳水化合物的GI,见第4章内容)。 4AnYIonvZYeNqB/xLo+aSRxsGqhOzAfEESVCDRbpeVV7To72vUxMey+wXyM1Ns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