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热毒宁注射液

【药物组成】

青蒿、金银花、栀子。

【功能主治】

清热,疏风,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

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入阴分,长于清透阴分伏热,解骨蒸劳热,尤能泻暑热之火,泻火而不耗气血,为君药;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功效;栀子善清少阴之热,除心、肺之火热,既能治外感暑邪,又能解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即泻一切有余之火。三药共奏清热、疏风、解毒之功。青蒿清透阴分伏热,配伍金银花清热解毒,栀子泻火除烦,既能治外感暑邪,又能解温病后期,余热未清。

【临床应用】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的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

【不良反应】

①个别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口干、腹泻、恶心呕吐。②偶见有全身发红、瘙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

【禁忌】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②既往有溶血(血胆红素轻度增高或尿胆原阳性者)现象发生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与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类药物配伍使用时可产生混浊或沉淀。如须配合使用,可分别静脉滴注。

2.溶液配制浓度不低于1:4(药液:溶媒)。

3.临床试验曾有给药后实验室检查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增高,与药物可能相关,给药后请定期检测血T-BIL、D-BIL。

4.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使用前请认真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或药瓶漏气、瓶身细微破裂者,均不能使用。如经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出现混浊亦不得使用。

5.本品尚未有儿童、孕妇使用的临床研究资料。

6.使用本品时,滴速不宜过快,滴速过快可能导致头晕、胸闷和局部皮疹。

【药物相互作用】 [42]

热毒宁注射液与下列药物有临床配伍禁忌:①热毒宁注射液与大多数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存在配伍禁忌,有不溶性微粒的产生,提示不能同瓶或连续静脉滴注。②热毒宁注射液与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混合后液体产生混浊,提示不能同瓶或连续静脉滴注。③热毒宁注射液与阿昔洛韦、西咪替丁、氨溴索、清开灵、萘普生钠存在配伍禁忌,不建议一同使用。

【用法用量】 [43]

静脉滴注。一次20ml(2支),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30~60滴/min,一日1次,3日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剂型规格】

注射液:每支装10ml。

【医保】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版)医保乙类,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

【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44] :热毒宁注射液致畏寒发热
案例简介:

患儿,男,8岁。因“发热伴咳嗽2天”入住小儿科。患儿自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入院体检:体温38.8℃,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急性热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并充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未闻及干湿啰音,未发现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即按儿科常规护理,青霉素皮试(-),给予青霉素48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热毒宁注射液10ml+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佐以酚氨咖敏口服退热对症处理。患儿在静脉滴注完青霉素后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约10分钟时,患儿突感畏寒、寒战明显,四肢冰冷,甲床发绀,精神欠佳。查体:体温39℃,血压100/60mmHg,心率120次/min,咽部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并充血,立即停止输注热毒宁注射液,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异丙嗪20mg肌内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并辅以补液、退热等对症处理。0.5小时后患儿未再感畏寒,甲床发绀等情况好转。2日后换用头孢匹胺、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药师点评:

患儿在使用青霉素时皮试结果阴性,在输注过程中未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停用热毒宁后继续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未再出现不良反应,考虑为热毒宁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部分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集中在儿童年龄组,以过敏反应居多,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全身性损伤和胃肠系统损伤。结论是,临床应重视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案例二 [45] :热毒宁注射液致胸闷、皮疹
案例简介:

患者,女,4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3天”入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双侧肺炎、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入院第1日给予患者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抗感染治疗,予氯化钾注射液口服补钾治疗。入院第3日复查血钾已正常后停用氯化钾。第7日患者感染症状未改善,调整用药,停用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改为头孢呋辛钠2.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予热毒宁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一日1次给药,继续抗感染治疗。入院后第8日,患者咽部不适,夜间双侧上下肢及胸背部、面部出现散在淡红色斑点伴瘙痒,偶有胸闷、胸骨后不适感。第9日继续使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后,症状加重,立即停止所有用药。经会诊后诊断为药疹,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5ml、维生素C注射液2.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西咪替丁注射液0.4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一日2次;给予醋酸地塞米松雾化治疗,口服氯雷他啶颗粒,一日1次,进行对症处理。入院后第12日,患者体温正常,咽部不适、胸闷等症状消失,皮疹基本消退。

药师点评 [46~47]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所用药物质量均符合规定,输液操作等严格按照规定,在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后出现药疹,停用热毒宁后未再出现药疹,可以确定是由热毒宁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他患者在使用同批热毒宁注射液未出现过敏反应,说明可能与患者个人体质有关。而且热毒宁注射液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以荨麻疹、瘙痒、皮疹与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表现为主,影响治疗效果。故临床应用本品时,需考虑患者一般资料、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eWJjTxrtGDbgi89lZZju39S/m22+8Rbo2JdhCGAwQ9I95yxooKC9LxyqdCM1vu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