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五、热可平注射液

【药物组成】

北柴胡、鹅不食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截疟。用于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用于疟疾、寒热阵作,有清胆截疟作用。

【方解】 [32]

北柴胡味苦,性微寒,可解肌退热、和解表里;鹅不食草性味辛温,解表通窍,助柴胡疏散外邪以退热。两药配合,共达清热解表之效。

【临床应用】

外感热病:外感时疫邪毒所致寒热往来,恶寒或不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口干;流行性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疟疾:寒热阵作的疟疾,邪正相争所致寒战、高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

【不良反应】

据文献报道,热可平注射液可出现药疹、胸闷、心慌、烦躁、气促、汗出等不良反应。

【禁忌】

①对本药过敏者禁用;②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①阴虚者慎用;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③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④避免空腹用;⑤当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密切注意是否有身体不适。一旦患者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药物相互作用】

热可平注射液为中药注射剂,宜单独给药,不宜与其他中药注射剂或西药混合后给药。在临床使用本品时,应谨慎联合用药。当确实需要联合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给药时间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本品推荐用法为肌内注射,不能静脉给药。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

【剂型规格】

注射液:每支装2ml。

【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33] :热可平注射液肌内注射引起过敏反应
案例简介:

患者,男,48岁,因“头晕、头痛、发热1天”入院治疗。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8℃,一般情况好,咽部轻度充血,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肌内注射热可平注射液2ml,当肌内注射到0.8ml时,患者突然头晕加重、心慌、恶心、面部及口唇变为苍白,立即停止注射,取平卧位,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泼尼松片5mg,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测量血压110/70mmHg,双肺(-),心率108次/min。服药后40分钟观察患者,头晕、心慌逐渐好转,面色恢复正常,口唇红润,最后心慌消失。

药师点评:

此案例中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使用时热可平注射液用法用量也遵循说明书,但因热可平为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发生过敏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提示医院医务人员应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

案例二 [34] :热可平注射液致皮疹、颜面水肿
案例简介:

患儿,男,3岁。因发热半天,入门诊求治,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经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后给予头孢唑林钠0.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输液过程中无任何不适,晚上8点输液完毕回家,至次日凌晨2时体温升至39.6℃,故再次入院治疗,给予热可平注射液2ml,肌内注射,10余分钟后患者全身瘙痒,皮肤出现红色风团,颜面部出现水肿,尤以眼睑、嘴唇为甚,考虑为热可平过敏反应,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异丙嗪注射液8mg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ml静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患儿体温仍不降,风团亦无消退,早上6:20患儿肢体出现抽动,持续数秒钟后即停止,当时测体温36.7℃,给予地西泮注射液5mg静脉注射,经处理未再出现抽搐,早上7:00患儿风团开始慢慢消退,但皮肤又出现红色小丘疹,患者烦躁不安,且诉脐周疼痛、恶心,给予氢溴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5mg肌内注射后,腹痛好转,经继续抗过敏治疗,患者皮疹渐消退,因患儿在使用热可平注射液后出现过敏反应,故临床诊断为热可平注射液过敏。

药师点评:

热可平注射液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推荐用法为: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患儿用法用量均遵循说明书使用,使用后仍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患者体质的特异性、年龄等因素有关。中药注射剂对特殊人群用药研究资料较少,应尽量避免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 pWMFwabNwIZiuxfThqMeOyB668fnNt8RCedk4xreIYpar//57hWov2tlDyPL3y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