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穿心莲注射液

【药物组成】

穿心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热痢。亦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方解】

穿心莲性味苦寒,入心、肺经,善清上焦火邪热毒,尤以清肺热见长,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宣肺利咽之功。故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入大肠、膀胱经,既可清热凉血、燥湿止痢,又可清泄膀胱湿热。属寒凉药性,所治疗疾病应具有热证之特性,寒证患者不宜使用。

【临床应用】

①外感风热,邪热入里化热,热毒壅盛所致感冒;②热毒蕴结所致喉痹;③热毒蕴结,肺热壅盛所致咳嗽;④热毒内蕴,伤及肠胃,传化失常所致泄泻、痢疾等;⑤热毒蕴结所致热淋、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

【不良反应】

①偶见过敏反应,严重情况下发生过敏性休克。②消化道症状。

【禁忌】

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②外感风寒者忌用。

【注意事项】

①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其他药物混用;②使用穿心莲注射液时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应避免空腹使用;③不宜在使用本品期间服用滋补性中药;④本品是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穿心莲注射液与红霉素不宜合用,因为注射穿心莲能增强机体对白细胞的吞噬功能,红霉素能抑制其吞噬功能,使疗效降低。穿心莲注射液的推荐用法为肌内注射,切忌静脉滴注给药;本品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常用量为一次2~4ml,一日2~4次。

【剂型规格】

注射液:每支装2ml。

【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24] :穿心莲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
案例简介:

患者,男,67岁,因“咳痰、气喘”住院。使用穿心莲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第6日,患者出现咳血丝痰。停用穿心莲注射液,咳血丝痰仍存在,继而出现左膝关节、双侧臀部肿痛,并伴有皮下出血点和紫红色瘀斑,查血小板17×10 9 /L(入院时血小板86×10 9 /L);B超检查:双侧臀部皮下积液。立即输注血小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和止血药物。第8日,血小板升至143×10 9 /L,但臀部肿痛仍然严重,于20日后行臀部血肿切开引流术,术中取出陈旧性积血约400ml,术后创面引流,伤口渐愈合。2个月后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复查血小板130×10 9 /L,关节肿痛消失。

药师点评:

该患者使用穿心莲注射液的方法为静脉滴注,但穿心莲注射液推荐用法为肌内注射,常用量为一次2~4ml(含穿心莲乙醇提取物20~40mg),一日2~4次,给药方式不同;此外该患者使用穿心莲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一日2次给药,明显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日用剂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大于正确使用穿心莲注射液,提示医务人员应按说明书用法正确使用穿心莲注射液,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通过检索近几年医药学杂志,收集到穿心莲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病案,通过流行病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发现,发生不良反应的小儿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小儿用药应多给予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临床表现中以过敏反应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最高。穿心莲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推测与患者过敏体质、给药剂量、辅料等因素有关。

案例二 [25] :穿心莲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
案例简介:

患者,女,50岁,因“扁桃体炎”肌内注射穿心莲注射液4ml,注射几分钟后,出现心慌、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恶心、继之不省人事。查体:脉搏细弱,血压70/50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1mg(1支),皮下注射。约10分钟后患者清醒,症状消失。

药师点评 [26]

此病例中患者无过敏史,在肌内注射穿心莲之前未用过其他药物,穿心莲注射液用法用量也是合理的,在使用穿心莲注射液后出现休克症状,发生过敏反应,提示医务人员,对于无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穿心莲注射液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ouCaGiiBgd5qcv3Zp4cHGo87dQI2vtATv2SLfp0WibQxphB6OhqlmcrqcgY4m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