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清开灵)

【药物组成】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

方中胆酸、猪去氧胆酸可清心化痰开窍、凉肝镇惊息风,黄芩苷清热解毒,为君药;金银花芳香疏散,散肺经邪热,栀子、板蓝根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臣药;水牛角、珍珠母平肝潜阳,直折上亢之肝火,镇惊安神,为佐药。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开窍、镇静安神之功。清开灵注射液药性寒凉,所治疾病应具有热证之特性,寒证患者不宜使用。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有表证恶寒发热者应慎用。

【临床应用】

外感高热:因外感温热邪毒所致高热烦躁、口渴饮冷、胸闷咳喘、痰多色黄,甚至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斑疹、舌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见上述证候者。中风:因热毒内盛、痰阻清窍所致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不利、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苔黄腻、脉弦滑;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急性肝炎:因肝胆热盛所致高热烦躁、肋痛、口苦、纳呆、腹胀、尿赤、便结,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脉弦数。

【不良反应】

本品偶有过敏反应,可见皮疹、面红、局部疼痛等。

【禁忌】

清开灵注射液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请咨询医师是否可使用本品。

3.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本品如产生沉淀或混浊时不得使用。如经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混浊亦不得使用。

5.清开灵注射液稀释以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用完。注意滴速勿快,儿童以20~40滴/min为宜,成人以40~60滴/min为宜。

6.应充分了解清开灵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严格把握功能主治,权衡利弊,谨慎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9]

1.清开灵注射液与常用抗生素的配伍禁忌 ①与氨基糖苷类(硫酸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小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配伍使用会产生棕色的混浊或沉淀;②不宜与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配伍使用,与环丙沙星混合后会产生白色混浊;③不宜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钠、青霉素钾、头孢拉定、头孢噻肟)混合配伍;④不宜与去甲万古霉素、乳糖酸红霉素、吉他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等混合配伍。

2.不宜与含钙、镁离子的药物(川芎嗪、氨茶碱、肌酐、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山梗菜碱、间羟胺、葡萄糖酸钙、硫酸镁、复方电解质等)合用。

3.不宜与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B 6 、维生素K 3 等)药物合用。

4.不宜与氨甲苯酸等止血药合用。

5.不宜与抗高血压药物(如利血平)合用。

6.不宜与多巴胺、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盐酸氯丙嗪、硫酸美芬丁胺、罂粟碱、胸腺肽等药物合用。

因此,在临床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应谨慎联合用药,如确实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与清开灵注射液的时间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用法用量】

1.注射液

肌内注射,一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

2.粉针剂(即注射用清开灵)

临用前,每支用注射用水5ml溶解。肌内注射:一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1200mg,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次。滴速勿快,建议40~60滴/min。

【剂型规格】

注射液:2ml(黄芩苷10mg,总氮5mg);5ml(黄芩苷25mg,总氮12.5mg);10ml(黄芩苷50mg,总氮25mg)。粉针剂:每支装200mg。

【医保】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医保甲类,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急性中风偏瘫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导致的高热患者。

【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20] :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出现过敏性休克
案例简介:

患者,男,2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克林霉素0.6g、利巴韦林0.5g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清开灵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滴速50滴/min。第1组液体滴注完毕后,继续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3分钟时,患者出现胸闷、恶心、呼吸困难,随即意识丧失;血压30/10mmHg,脉搏110次/min,呼吸30次/min;立即停药予吸氧,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2分钟后患者恢复意识,血压80/50mmHg,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继续抢救治疗,2日后痊愈出院。

药师点评:

1.此案例存在多种药物混合和配伍禁忌,不能排外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在输完第一组克林霉素、利巴韦林后,即更换清开灵组,在更换两组药液时未用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缓冲,且在输液初期速度就达50滴/min,提示有连续输液时必须用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输液过程中速度宜先慢后快,因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潜伏时间短,多在30分钟内出现,开始应予20~30滴/min缓慢滴入,并严密观察,输入30分钟后再根据具体时间调节至常规速度。

2.清开灵注射液时应谨慎联合用药,如确实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与清开灵注射液的时间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如采取冲管等措施。

案例二 [20] :清开灵注射液出现严重过敏致死亡
案例简介:

患儿,男,1岁,因急性扁桃体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清开灵注射液10ml、头孢唑林钠0.5g静脉滴注,15滴/min。静脉滴注液体量约20ml时,患儿突然出现口唇发绀、口吐粉红色及白色混合泡沫痰、呼吸急促、点头样呼吸;体温39℃、心率210次/min、呼吸5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湿啰音,立即停药,给予强心、利尿、持续高流量给氧、醒脑等抢救措施,19小时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药师点评 [21]

此案例属于儿童用药,且存在多种药物混合配伍或存在配伍禁忌,最后导致患者用药后死亡,这是由于小儿各脏器发育不尽完善、对药物反应敏感。中医学认为,小儿多稚弱体质,清开灵成分多为苦寒峻烈之品,易择其阳气,故在小儿中常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据第2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清开灵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最后导致死亡病例中27%的患者为14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存在多组液体、多种药品混合滴注的现象,输液量较大,其中2例为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可能与儿童特殊体质、输液量大、输液速度快等有关。提示清开灵注射液用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时要慎重使用。禁止多组液体、多种药物混合滴注。 Pq8qzUsfua4W+5nkd03puG2nyqLRDu55KjGtIt8og8xh41X3UzaVZkCuZ7XyyD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