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

【药物组成】

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方解】

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既善清在里之热毒,又可散在表之风热,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良药,为君药。黄芩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善清肺热与上焦实火,又能清泄胆、胃、大肠湿热;连翘味苦、性微寒,善清上焦心肺之火,尤长于清泻心火,兼有轻宣疏散的作用,两药共为臣药。全方配合,共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温者,火之气也,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肺与皮毛相合,故温病初期,多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肺受温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渴、咽痛。肺失清肃,故咳嗽。治当辛凉解表,透邪泄肺,使热清毒解。

【临床应用】 [1]

感冒,温病初期。发热无汗,微恶风寒、汗泄不畅、头痛口渴、鼻塞流黄浊涕、咳嗽、舌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以荨麻疹最多,少数出现花斑样血斑。

2.过敏性休克

一般于注射的数秒至5分钟内发生,先是局部瘙痒、皮疹,继而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血绀、血压下降,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和肢体抽搐,个别出现呼吸、心搏骤停。

3.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肠痉挛、腹泻、黄疸等。一般为一过性,停药或常规处理即可恢复。

4.循环系统

静脉炎、血管疼痛、血压升高、房颤、短暂心动过速,停药后对症治疗均能恢复。

5.神经系统

神志不清、头晕、头痛。

【禁忌】

1.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高敏体质或对同类产品有严重过敏史者禁止使用。

2.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对本品有过敏史的、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应避免使用。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4.咳喘病、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患者应避免使用。

5.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用药前要认真询问患者对本品的过敏史,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对本品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禁用。

2.不得超剂量或浓度(建议静脉滴注时药液浓度不应超过15%)应用,尤其是儿童,要严格按体重计算用量。

3.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4.本品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如出现沉淀,请勿使用(双黄连注射液的最佳配伍pH为4.98~5.45)。

5.首次用药应密切注意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颜面充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

6.本品药性寒凉,应避免空腹用药,风寒感冒者忌用;用药期间不宜食用大蒜、生姜等食物;宜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同用,使本品疗效降低。

2.与地塞米松同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影响疗效,使病程延长。

3.双黄连注射液不宜与pH<4.0的药品联用,否则易使黄芩苷析出。

4.本品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下列药物混用: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混浊或沉淀,疗效丧失。②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等)与双黄连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混浊或沉淀,例如与红霉素同用,超过1.2g即产生沉淀。③与环丙沙星同用,可产生沉淀。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④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用法用量】

1.注射液

①肌内注射,每次2~4ml,一日2次。②静脉注射,一次10~20ml,一日1~2次。③静脉滴注,每次每千克体重1ml(即1ml/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中。

2.粉针剂

静脉滴注,每次60mg/kg,一日1次,或遵医嘱。临用前,先以适量的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使用。

【剂型规格】

注射液:每支装20ml;粉针剂:每支装600mg(含黄芩苷150mg,绿原酸10mg)。

【医保】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医保乙类,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

【典型案例与分析】

案例一 [2] :注射用双黄连导致严重过敏反应
案例简介:

患者,女,5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注射用双黄连3.6g静脉滴注。约输入150ml时,患者出现耳后皮肤瘙痒,停止输液5分钟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呼吸困难、大汗、血压75/50mmHg,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3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

药师点评:

本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高热、寒战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36%,多数患者治愈,少数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呼吸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皮肤及其附件损伤表现为皮疹型药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等;其他损伤包括肝功能损伤、血尿、肾功能损伤、过敏性紫癜、血压下降、视觉异常、听觉异常、抽搐、惊厥、昏迷等。该患者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不良反应属于过敏反应。

案例二 [2] :双黄连注射液配伍禁忌导致死亡
案例简介:

患者,男,38岁,因“头晕、发热”至诊所就诊。查体温38.5℃,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双黄连注射液20ml、林可霉素注射液3g、利巴韦林注射液0.5g、地塞米松5mg置同一瓶中静脉滴注,当日使用未出现不适症状。第2日,重复使用上述药品,用药后5~10分钟后自感胸闷、气喘,立即停药,症状加重,牙关紧闭,随后呼吸、脉搏、心跳消失,5分钟后送至镇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药师点评:

1.患者第一日用药后未出现不适症状,第二日却死亡,药师分析可能配伍中使用了地塞米松掩盖了过敏症状,第二日再使用时过敏加重导致死亡。

2.本案例中给患者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双黄连注射液20ml、林可霉素注射液3g、利巴韦林注射液0.5g、地塞米松5mg置同一瓶中静脉滴注,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且中药成分复杂,易引起不良反应,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3.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超浓度应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用双黄连注射液,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无完善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医疗机构,应慎用双黄连注射液。 HMVMz9WzZGI993i227cMs3FEtb/gkKB9z0ChFGNUA6x7aUqrhUhBuBFFGfHyWA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