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孕产期健康教育

早在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就曾经明确提出:“关于有利于妇婴的健康,子女的教养,民族的繁荣问题我们宣传不够,今后在党政领导下,结合有关单位进一步的开展宣传工作和加强技术指导工作”,会议强调了在孕产期加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孕产期健康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围产服务模式的改进,时至今日,孕产健康教育理念、模式、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

一、孕产期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一)从“解决问题”到多维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

解决孕产妇在孕产期遇到的相关问题,是早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然而,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预防”,是对健康的促进和维持,也促进了多维孕产期健康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多维健康教育的理念下,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大扩展,囊括生殖、营养、运动、心理、护理、育儿、卫生、用药安全等方面。有别于既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育,目前的孕产健康教育更突出个体化的预防,即在充分了解孕产妇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明确地进行健康教育,以达到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全面健康的效果。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更广泛地应用于实践之中

在传统健康教育工作中,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体,通过单向输出的形式传递健康知识。这种形式缺乏互动与反馈,也缺少与孕产妇的情感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教育的主体逐步向“以产妇及胎婴儿”为中心转变,突出产妇的参与,在不断地反馈中达成共识。研究显示:孕产妇的家庭成员会对孕产妇的健康观念、行为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又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该模式以孕产妇为中心,同时强调家庭成员也是健康教育的对象。通过知识的共享,建立心理的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孕产妇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

(三)新媒体在孕产健康教育中的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线上产品成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基于云平台的孕产妇健康教育,具有覆盖面广,更新及时,形式多样的特点。同时医疗机构也可通过建立网络门诊,利用微信、群组等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指导,实现对健康效果的实时追踪。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媒体进一步显示了在孕产健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在门诊就诊不便、受限的情况下,成为医护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更多的具有健康教育性质的APP应运而生,不断丰富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体验。

二、孕产期健康教育重要性与特殊性

(一)重要性

1.改善妊娠结局

孕产健康教育可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和不良孕产结局的发生。围产期女性的生理发生重大变化,使孕产妇和胎婴儿成为脆弱人群,易发生多种疾病。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国民生育观的改变,近年来产妇数量尤其是高龄孕产妇数量急剧增加,对孕产期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如防止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定期产检等,有助于预防或早期识别疾病,防止不良孕产结局。

2.促进健康行为

孕产健康教育有助于孕产妇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孕产妇进行营养、运动、生活卫生教育,可以促进孕产妇实行健康生活,保障适当的体重增加和产后体重恢复,防止妊娠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生。

3.调节围产期情绪

孕产健康教育有助于舒缓围产期不良情绪。随着激素的变化,孕产妇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孕产妇及时了解可能需应对的问题,并在发生心理状况后及时就医,减少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4.促进母乳喂养

孕产期哺乳教育可使孕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掌握母乳喂养的技能、获得家庭的支持,极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意愿,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为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二)特殊性

孕产期是女性自然但极其特殊的一个生理阶段。健康教育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孕产妇生理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变化。此外,影响孕产妇健康的因素往往是多方位的,包括社会、生理、心理等因素,这就要求孕产健康教育需要特殊考量,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同时,随着家庭、社会对子代的关注,也对围产期的健康教育提出特殊的要求,提倡多维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三、孕产期健康教育护理专业发展

(一)专科护士在孕产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展望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实施预防为主,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提高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生殖保健综合防治工作,努力为全体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中,护士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诊疗康复、照护关怀等方面发挥专业作用。

早在1910年,美国便开展了对麻醉、产科、手术室等护士的专科培训,专科护士由此应运而生。我国的专科护士目前主要指在特殊岗位工作,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并完成了专科护士所要求的教育课程的学习,认定合格的注册护士。近年来,我国专科护理已在ICU、手术室、助产、急诊、器官移植、肿瘤、造口、糖尿病等多个领域得以发展。根据Ryan-Merritt等人的分析,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可分为6个方面:①作为病人的直接护理者和护理指导者,提供、管理、指导和评价护理;②作为协作者,为实现共同目标与各学科专业的人员协调合作;③作为教师,帮助和促进他人学习;④作为顾问,向咨询者提供专家意见和建议;⑤作为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以丰富护理知识体系和改进护理实践;⑥作为管理者,应用管理程序(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评价)营建一个有利于护理实践的环境。由此可见,在提供指导、促进他人学习、提供建议和意见,获取新知识等方面都体现了专科护士作为健康教育者的重要角色。

健康教育是传授知识、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手段之一,也是向患者提供健康信息、促进其行为向健康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连接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孕产期的健康教育关系到母婴两代人的健康,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孕产妇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要求实施健康教育的产科专科护士必须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对孕产妇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监测、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我国著名的妇产科学家林巧稚先生曾说:“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通过这句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孕产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患者群体,她们是健康的人群,但更是重要阶段、重点防病的关键人群。相比于传统意义上患者的“患病-就医-治疗-康复-健康教育”这种模式,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整个护理工作的核心甚至全部,因此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产科专科护士的工作涉及一个女性及其家庭“计划妊娠-妊娠-分娩-产后”的一段重要且特殊的时期,其工作范围包括医院、家庭、社区及社会,是专科护士中从事孕产期保健的先行者。在孕产期健康教育中,产科专科护士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助力健康教育——为孕产期女性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产生的第一步是丰富、全面的知识储备,而产科专科护士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展系统、丰富、全面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做到兼顾整体又具有个体化、针对性。给予孕产妇及家属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帮助和照顾。孕妇这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一个“健康的人”,妊娠虽不是疾病状态,但她们接受的健康教育是否全面、自身的知识储备是否充分对整个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都产生重要影响。孕妇的分娩效能、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产后恢复等方方面面都与孕产期接受的健康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应贯穿妊娠-分娩-产后的各个阶段,产科专科护士应以教育为本,在各个阶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易懂的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孕期营养,孕妈妈需要一人吃两人饭吗?孕妈妈如何科学地吃?开展孕期运动教育,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避免体重增加过度等。开展分娩相关的准备课,例如模拟产房,分娩体位训练等,为分娩做好充足的准备。产后阶段,母乳喂养、孕产妇心理调适、产后盆底康复等都应是我们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知识,改变信念,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发生与巩固。

2.助力预防为先——为女性提供疾病预防及优生优育的相关信息

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富兰克林曾说,“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因此,产科专科护士的工作场所除了医院临床外,下沉到社区,实现“医院——社区”的有效联动,信息的双向共享,资源的同质化有效传播。从根本上体现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即疾病预防,真正做到预防为先。例如,产科专科护士将医院中孕期女性的常见健康问题、妊娠期的常见并发症反馈到社区员,与社区妇幼保健人员一同根据社区人群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重点为广大育龄女性提供有关女性疾病预防、孕产期疾病防治的知识,从而促进健康,优生优育。专科护士可通过定期开展公益讲座、发放健康材料、拍摄健康小视频等,宣传女性如何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孕前检查关都要做些什么、计划怀孕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服用叶酸、孕期与产后如何做好盆底康复等,争取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做到预防疾病、计划妊娠,优生优育,从根本上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3.助力防治结合——帮助识别影响母婴健康问题,早期治疗

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产科护士应帮助孕妇群体认识危害孕产妇、胎儿、婴幼儿的环境因素及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鼓励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人群的健康素质。例如,对于孕妇及其家属,应告知吸烟对孕妇及胎儿、婴幼儿的不良影响,除劝诫孕妇不吸烟,家属主动戒烟,避免孕妇吸二手烟。同时,对于一些高龄孕产妇,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孕产妇,应帮助她们识别健康问题,除改变生活方式外,鼓励尽早就医,加强产前检查与诊断,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对于一些高龄、有计划生育二孩的女性,更应该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基础疾病的治疗、妊娠期并发症的预防等。

目前产科专科护士在孕产期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产科专科护士比较少、健康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够灵活等。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二孩比例的增高、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后疫情时代健康教育形式的改革等,这些均对产科专科护士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提出新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专科护士需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孕产期健康教育专科护理实践

1.助产士门诊

在国外助产士独立于护士队伍而存在,其教育、培训与晋升体系也是独立的体系,助产士门诊则拓宽了临床实践范畴,助产士可以独立进行从正常孕妇的产检、分娩到产褥期管理的全过程孕产期保健服务。我国的助产士教育、培训和临床实践目前还是作为护士队伍的分支存在,其临床执业范围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产时的医疗服务过程。但是,近年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临床管理者的推动之下,全国范围内也进行了多种助产士教育的专业化延伸,如2006年起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在国家卫生部的支持下在全国9家基地试点开展为期3个月的助产士规范化培训项目,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等多家高等院校也纷纷开展了助产方向的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在业界逐渐重视助产士队伍培养的大背景下,助产士的临床执业范围近几年也逐步开始更广泛、更深入的拓展,在这其中就包括近年来很多医院开始探索助产士门诊在孕期管理过程的延伸。

国内最早开始助产士门诊的报道是在2007年,此后,国内开展了多项关于助产士门诊对妊娠结局的效果研究。从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内助产士无处方权,不能像国外助产士一样独立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的诊疗工作,助产士门诊目前的临床实践仍然以健康宣教为主,但助产士门诊宣教范畴却呈现逐渐扩大趋势,从最初的孕产妇产程应对的技巧宣教,到目前很多医院逐渐利用助产士门诊进行妊娠糖尿病营养和体重控制的宣教,母乳喂养宣教以及心理咨询等服务。而从临床效果上,也看到助产士门诊能够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孕妇孕期焦虑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等。而助产士门诊的宣教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小组式宣教、一对一宣教及大班宣教等多种方式,更有一些医院结合新媒体同时进行孕期宣教。

随着学历水平的逐渐提高,助产士在孕产期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范围及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从目前针对正常孕产妇的孕产期常识性知识的教育逐步扩展到针对孕期常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针对性宣教,甚至可以与产科医生建立固定的组合同时出门诊,在医生对高危孕产妇进行诊疗后,助产士可以针对高危孕产妇的疾病管理进行针对性宣教,从而将孕产妇的疾病综合管理效能最大化,改善妊娠结局。这样不仅能够更合理的利用医护人员资源,可以提高孕产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助产士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助产士队伍,提高助产士综合临床思维能力。

2.母乳喂养咨询门诊

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作为产科护理人员的孕产期服务延伸项目,近年来也在全国广泛开展。母乳喂养门诊的服务提供者可以是产科护士,或者助产士。母乳喂养门诊不仅可以为孕妇在妊娠期提供母乳喂养技能的宣教,提高孕妇母乳喂养的意识及技能,从而为分娩后的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还可以为产后出现母乳喂养困难的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早产儿、舌系带异常、腭裂等特殊新生儿的母亲,乳头扁平或凹陷、有乳腺手术史等的产妇。

由于产妇/新生儿间存在个体差异,因而母乳喂养需求程度也不同。2010年由俄克拉何马州大学医学中心发起,在美国的几家医院实施,将母乳喂养需求度分为3个水平:

Ⅰ级需求度:孕产妇和新生儿需要基础教育和常规管理,由具备基本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照顾。

Ⅱ级需求度:患者有着更加复杂的母婴特征,包括剖宫产、母乳喂养启动延迟、新生儿产伤或乳汁移出不佳所致的医学补给。此类母婴应该由国际认证母乳顾问(Inter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lactation consultants,IBCLC)或经过训练的母乳顾问来照顾。

Ⅲ级需求度:母亲和新生儿具有更严重的病理情况,如病理性肿胀、乳腺脓肿、新生儿口腔发育异常等。该类母婴应该由IBCLC或经过训练的母乳顾问进行深入、持续跟踪。

如上所述,合格的母乳喂养顾问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从而能够胜任对各种病理情况的母婴提供专业性指导。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成立了泌乳顾问国际认证考试委员会(International board of lactation consultant examiners,IBCLE),开展全球性的监督与测试,完成该委员会要求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同时通过考核的人员可以获得IBCLC证书。即使产科医护人员,也需要完成至少90个学时的规定核心理论课程,才有可能进行IBCLC的考试,由此可见合格的母乳喂养顾问需要掌握高度的知识和技能。尽管IBCLC的培训在我国尚无医学院校或医疗机构主办,但近年来国内一些中介教育机构在IBCLE的授权下,可以进行IBCLC的培训和考试,国内很多产科医护人员也是通过类似的培训获得了IBCLC的证书。

国内尚缺乏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从业人员清晰的资质和能力要求,也尚无针对该门诊服务范畴的统一的规定。随着该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我国可能会进一步明确规定母乳喂养门诊的资质要求和服务范畴。国内希望开展此服务的产科医护人员是否必须获得IBCLC证书,目前尚未可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临床中大量的母婴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她们提供专业和深入的服务,而提供该服务的医护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技能方可胜任。

3.孕妇学校

孕妇学校作为提高孕产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产科常规医疗工作的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院的重视。狭义的孕妇学校强调的是对孕妇进行的产前教育,而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孕妇学校的工作内容也包括了产后的教育,接受教育的人群也从孕产妇扩展到其家庭成员。而已有的很多研究表明,加强孕产期教育,可以改善母儿的临床结局,如降低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等。由此可见,孕妇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群体教育手段,具有投入少产出多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孕产期开展,不仅能够节省医护人员分散教育的时间,同时还能改善临床结局,使母婴获得良好收益。

孕妇学校教育的内容可以很多,如孕期营养、孕期体重控制、孕期运动、母乳喂养、常见症状识别及应对、产程应对、产褥期自我管理等,不同的医院和地区还会根据医院孕产妇特点甚至地区多发疾病等拓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孕妇学校的师资则可以根据孕妇学校授课内容的专业特点,由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师资团队,利用医护人员的专业优势从而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健康教育,如产科医生团队讲解妊娠风险及常见症状的应对,助产士讲解产程应对,产科护士讲解母乳喂养,儿科医生讲解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识别及应对,还可以邀请口腔专业的医生讲解孕期口腔疾病的自我管理等。

而对于孕校教育的方式,针对普及性知识可以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而针对特殊疾病的教育则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线上开展各种孕产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不仅腾讯、阿里等共同平台可供医护人员作为孕校教育的渠道,同时,很多医院还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线上教育平台。线上教育不仅可以使用图文形式进行宣教,对于操作性强的技能还可以采取视频的形式进行宣教以提高孕产妇的接受程度。同时,为了促进孕产妇和医护人员的互动,还可以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对孕产妇进行线上的宣教以及线上的咨询和答疑等。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更是使孕产期线下健康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很多医院更是充分发挥了线上宣教的优势,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作为孕妇学校师资中重要不可或缺的成员,可以进行多种课程的宣教,如孕期营养、孕期体重、孕期运动、孕期心理调适、母乳喂养、产程应对、产后自我保健等。医院在孕校师资的组织管理中,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特点搭配授课师资,同时不仅需要加强孕校师资授课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同时需要加强授课师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把关,从而使授课更加科学和生动。

总之,作为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在未来孕产妇的健康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逐渐拓展孕产期临床服务的范畴,更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同时更好地为母婴服务。

(马良坤 薄海欣 卢㛃 赵 艾) 8i6sLbyUmau217l1dMRX7EkubmDQ19/n0YjaIhafIb1gPFC5r6F5xG0E4f6JAws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