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助听器类型选择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和听力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助听器相继面市,其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助听器的使用范围,可分为集体助听器和个体助听器两大类。个体助听器依其外观和佩戴位置又分为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等类型。依芯片中信号处理技术的不同,分为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从放大原理的角度讲,有线性助听器和非线性助听器之分;据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不同,可将其分成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及特大功率4类;另外,还有多通道助听器、可编程助听器、定制式助听器、双耳助听器、外置麦克风助听器、移频助听器、一次性助听器、植入式助听器等。

一、个体助听器的类型及特点

个体助听器是与集体助听器相对而言,通常我们所见的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骨导助听器等皆为个体助听器,它们为每个个体使用,故而得名。集体助听器顾名思义,为一个以上的个体同时使用的助听器。它主要用于集体教学、室外活动、电化教育、大型会议等方面,多设于聋儿康复机构、学校、影剧院、会议中心等场所,一般有固定式有线集体助听器、无线调频或红外线集体助听器、闭路电磁感应集体助听器、蓝牙技术、2.4GHz技术集体助听器等多种类型。由于个体助听器的长足进步,尤其是耳背式助听器在输出功率方面、耳内式助听器在外观和性能方面所取得的技术飞跃,使之成为听力障碍者实现听力言语康复的主要工具。

1.盒式助听器

盒式助听器又叫体佩式或口袋式助听器(body worn/pocket hearing aid,图1-3-14)。外形有如一个小型收音机般大小的长方形盒子,助听器的麦克风、放大器及电池组装在其中,外边由一根长导线连接耳机及耳塞或特制的耳模。通常放在衣服口袋里或特制的小袋中,外观上好像在用耳机听收音机一样。

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助听器的麦克风与耳机距离较远,不易产生声反馈,因而对其最大输出限制较小,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并可放置多个手动调节旋钮。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使用5号或7号电池,也可使用充电电池。

由于盒式助听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增益而又不会产生反馈,该类助听器主要适用于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或者手指灵活性差的患者。

由于此类助听器体积较大,因此,隐蔽性差,不适合双耳验配。同时,耳机导线易损坏,小儿佩戴不安全。盒式助听器多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本底噪声较高,加之助听器本身及导线与衣服的摩擦,使声音易失真,声音质量降低。麦克风的位置非人体功能位(人双耳外耳道位于头颅两侧,而盒式助听器的麦克风通常置于胸前),因此,其声音定位能力差。

图1-3-14 盒式助听器外观

同时,现代助听器研发中,很少将最先进的技术用于盒式助听器中。即其放大原理常常采用的是比较落后的技术。

2.耳背式助听器

耳背式(behind the ear,BTE)助听器又叫耳后式或耳挂式助听器,可以分为传统耳背式助听器和迷你耳背式助听器两种类型。

(1)传统耳背式助听器:

传统耳背式助听器(图1-3-15)是依赖于一个弯曲呈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的助听器,比起盒式助听器,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小了许多,隐蔽性较好。麦克风、放大器和耳机全部镶嵌在机器内部,患者可以操纵的外部设置包括M-T-O开关、音量旋钮等都在机器的背面。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earhook)通过一根导声管传入耳模的导声孔(sound bore)中。此类助听器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种类之一,它适于各种听力损失的患者,麦克风的开口向前,利于面对面交谈。耳背式助听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有传统手动调节的,也有通过计算机软件调节的;既有小功率的,又有特大功率的;既有模拟技术的,又有数字技术的等。但由于它是挂在耳后,对于一些戴眼镜的患者(尤其是眼镜腿较粗的)会有一些不便,而且耳廓的集音作用和定位功能未能利用。其次,对于经常出汗的患者,助听器也易受潮,从而加速元器件的老化,导致损坏。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体积仍太大。

(2)迷你耳背式助听器:

迷你耳背式助听器是一款外观比传统耳背式助听器更小巧的耳背机,是目前市场上备受青睐的耳背式助听器。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细声管助听器(图1-3-16)和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图1-3-17)。细声管助听器除了外形更小,其产品配置与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这些产品没有耳钩而是通过非常细的声管传输信号,耳道耦合可以使用定制耳模或耳塞(配备多种尺寸耳道耦合耳塞)。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是一款甚至比细声管助听器外观更小更隐蔽的迷你耳背式助听器,通过一根细线将机身部分和外部接收器相连接,然后使用定制或非定制的耳塞耦合到耳朵。迷你耳背式助听器比起传统耳背式助听器,外观更隐蔽,更轻便,但也意味着更小的电池,更短的电池寿命。

图1-3-15 耳背式助听器外观

图1-3-16 细声管助听器外观

图1-3-17 受话器外置式助听器外观

3.定制型助听器

定制型助听器(custom made,custom-molded hearing aids)的外形根据患者耳印模加工而成。该种助听器的电子元件通常封装于硬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中。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耳内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图1-3-18)。

(1)耳内式助听器:

耳内式(in the ear,ITE)助听器是最早开发应用的定制型助听器。它占据耳甲腔和耳甲艇,从解剖学来讲,也叫耳甲式助听器。其外壳是根据患者的耳甲形状定制的,麦克风、放大器和耳机全部放在定制的外壳内,外部不需任何导线或软管,能全部放在耳甲艇、耳甲腔和外耳道内,比较隐蔽、轻便。此类助听器的麦克风入口位于助听器外侧面[即面板(faceplate)],助听器在组装前,除外壳和通气孔以外的所有原件均在此线路板上,比起耳背式助听器更符合人耳感受声音的自然位置。耳内式助听器体积和面板面积相对较大,使双麦克风技术较易得到应用,同时也可以增加电感拾音线圈,使得耳内式助听器仍然具有M-T-O功能。

(2)耳道式助听器:

耳道式(in the canal,ITC)助听器比耳内式助听器略小,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助听器之一。耳道式助听器能够放入耳道更深的位置,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的增益,对具有相同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方面比佩戴耳内式助听器可以节省5dB HL的增益,而能达到相同的听力放大效果。助听器外壳可以依据皮肤颜色定制,因而更加隐蔽。助听器表面可安装音量控制旋钮程序转换按钮。

图1-3-18 定制型助听器外观

A.耳内式;B.耳道式;C.完全耳道式。

(3)完全耳道式助听器:

完全耳道式(completely in the canal,CIC)助听器是目前较小型的助听器,戴上它即使从侧面看也不易被发现。它能更深地放入外耳道内,达到或超过外耳道的第二生理弯曲,非常接近鼓膜,其放大特性更加接近于正常人耳的生理特性。对具有相同听力损失的患者,佩戴完全耳道式比佩戴耳道式助听器可以节省5~10dB HL的增益(尤其对高频部分),而能达到相同的听力放大效果。由于体积较小,双麦克风技术很难在此使用,助听器表面通常只有电池仓,而无音量控制旋钮,外下方有一长3~5mm的塑料线,便于摘戴。由于定制型助听器的麦克风位于外耳道口附近,与人耳自然接收声音的位置近乎相同,声音自然传入,定位能力增强;耳机与鼓膜间距离缩短,有助于提高增益,同时具有隐蔽性好等优点。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此类助听器的输出功率会越来越大,能够提供更宽的验配范围,满足更多的听力损失患者的需求。但其也存在一些缺点:体积小,增益不易做得很大,助听器上也不能安装太多的功能旋钮;需要根据听力障碍者的外耳形状定制,花费时间多;不能直接试听(可借助听筒、样机或面板试听,但与实际使用的效果有一定差异);相对价格高。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制型助听器将会用于更多的听力障碍者。其中,遥控器的使用将解决部分定制机的不足。由于定制型助听器是将所有元件放置于外壳内,会使得助听器的通气孔无法按照要求定制,同时麦克风在面板上,距外耳道口较近,容易产生声反馈。人们对定制型助听器的麦克风进行了放置的改进,将麦克风位于耳甲艇处,其他元件仍放置于耳道处,此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定制型助听器的舒适度。

4.骨导听觉装置

骨导听觉装置利用的是一种直接通过骨传导途径传播信号的人工听觉技术,适于先天外耳发育不全(外耳道闭锁、耳廓畸形等)、中耳炎后遗症、耳硬化症、外伤引起的外耳道狭窄、重度单侧听力损失及其他不适合使用气导助听器的患者,或用于手术前后补偿听力。传统的骨导助听器是将助听器接收和处理过的声信号,经由振动器(骨导耳机)与耳后乳突接触通过振动传至内耳,推动内耳淋巴液的运动,以此产生听觉。盒式、耳背式及眼镜式助听器都可连接骨导耳机。在眼镜式助听器上,骨导耳机是放在眼镜腿末端,正好位于乳突上(图1-3-19)。在盒式和耳背式助听器,则是用头戴发夹固定骨导耳机在耳后乳突上(图1-3-20)。此类骨导助听器佩戴不方便且不美观,目前基本已被淘汰。新型的骨导听觉装置由言语处理器、基座和钛质植入体3部分组成(图1-3-21)。钛质植入体可通过穿皮(植入装置与外界相连、暴露在皮肤外面)或经皮(植入装置与外界不相连、包埋在皮肤里面)两种手术植入方式放置于患耳后方颅骨上,与周围骨质融合从而紧密附着于颅骨,骨融合形成后即可安装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将采集到的声信号转化为有效的机械振动,通过颅骨将这振动传递到内耳。如果植入侧内耳功能正常,该振动会传到双侧耳蜗产生听觉;如果患者仅对侧耳蜗有功能,振动就通过颅骨传到对侧耳蜗产生听觉,并消除投影效应。与传统骨导助听器相比,外观更隐蔽,并且可减少佩戴疼痛等问题。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骨导听觉装置有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的骨锚式助听器Baha和丹麦Oticon公司的Ponto。

对于6岁以前需采用骨导装置补偿听力者,因颅骨尚未发育成熟,不宜植入钛质植入体,可建议使用软带骨导听觉装置(图1-3-22)。软带骨导听觉装置包含带有基座的可调节松紧软带和声音处理器两部分,声音处理器被固定于的松紧带基座上,然后利用松紧软带的压力使得基座紧贴耳后皮肤,通过振动颅骨产生听觉,从而使得婴幼儿在避免手术的情况下得到尽早干预。欲行骨导听觉装置植入者也可以术前通过软带佩戴方式体验植入效果,效果满意再决定是否植入。软带佩戴方式相对手术植入而言,不受年龄限制,佩戴方便,但聆听效果及佩戴的美观性和舒适性、隐蔽性不及手术植入。

图1-3-19 眼镜式骨导助听器

图1-3-20 头夹式骨导助听器

图1-3-21 植入式骨导听觉装置(Baha)的组成示意图

图1-3-22 软带骨导听觉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5.交联式助听器

(1)单侧交联式助听器:

该种助听器使用信号对传线路(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offside signals,CROS)。适合于一侧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另一侧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助听器戴在听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侧,助听器的麦克风移至另一侧听力较差耳,当听力较差一侧有声音信号传至麦克风后,通过导线或无线调频(FM)发射器传至对侧助听器,利用好耳帮助识别声音信号。

(2)双侧交联式助听器:

该种助听器使用双耳信号对传线路(bilateral CROS,BICROS)。适合于一侧轻度或中度听力损失,另一侧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听力较好耳佩戴一助听器(有一麦克风),而听力较差耳只佩戴一麦克风,二者间有导线或通过无线FM连接。双侧麦克风接收的信号都传至助听器,经放大后传至听力较好耳,利用它可很好地感知来自头颅两侧的声音信号。

6.助听听诊器

助听听诊器(amplified stethoscope)主要适用于有听力损失的医务人员(以内外科、小儿科和妇科为多)。在听诊器的中部安置一个放大器,可以调节音量、音调。同时还可以通过监听管让实习医生同时聆听(图1-3-23)。可以使用原来的听诊器,只验配中间的放大器,现在也可以在完全耳道式助听器与常规听诊器之间定制一个连接头,使二者相连。

图1-3-23 常用的助听听诊器

二、助听器的其他分类方法

助听器技术涉及多学科内容,平时我们还接触到许多对助听器的称谓,这是人们从不同角度来命名助听器造成的。本文将助听器发展过程中用到的名词术语进行归纳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助听器的演化进程、性能特点和实际应用状况。

1.根据出现年代和科技含量分类

纵观人类的助听历史,可将助听设备分为声学和/或机械助听器、现代电助听器两大类。最早的声学助听器为人类自己的手掌,手掌合拢放在同侧耳后方,便能提高来自前方的声音能量,在1 500Hz约能增加15dB HL。此外,号角、喇叭、传声管都可以看成是声学助听器的一种。此类助听器自17世纪开始便有记载应用,直到20世纪初电助听器出现后,才不再担当主要助听工具的角色。

2.根据助听器输出功率分类

在助听器验配中,要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来选择助听器的功率。根据助听器的饱和声压级不同将其分成小、中小、中、大、特大功率5类(表1-3-2)。

表1-3-2 助听器的功率分类

注:饱和声压级数值为经耳模拟器(IEC711)产生的最大输出声压级。

由于助听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助听器的输出功率已能达到140dB SPL以上,满足了部分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需要。

3.根据助听器放大线路分类

(1)线性助听器:

线性助听器(linear)放大的输入/输出函数关系为1∶1,助听器的增益是恒定的,线性输入/输出曲线( I / O )斜率不变,输入声强度每增加1dB,输出声强度相应增加1dB,直到最大声输出(饱和状态)。但是,由于多数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变窄,且往往伴有重振现象,而助听器最大声输出往往高于患者的响度不舒适阈,因此会造成患者佩戴不适,甚至损伤残余听力。

(2)非线性助听器:

非线性助听器(nonlinear)的增益不是恒定的,其放大的输入/输出关系也不是1∶1。非线性助听器包括以下几种压缩方式:

1)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自动增益控制是在线性放大电路中增加了电压自动调节装置。以AGC-I为例,它可分为输出压缩(AGC-O)和输入压缩(AGC-I)两种。当输入电压增大到某一限定水平时,通过反馈可降低前置放大器输入阶段的电压。输入信号越大,电压降低越多,故信号不会超过限定输出。自动增益控制系统中有4个重要指标:压缩拐点(compression kneepoint,CK)、启动时间(attack time,AT)、恢复时间(release time,RT)和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CR),这四个指标在一个系统内是恒定的。这种输出控制的好处是谐波失真很低,且保持了较好的信噪比。但由于只有声强度到达压缩拐点水平,系统才会启动压缩功能,同时受起动时间和恢复时间的影响,所以在拐点附近的声音信号容易产生失真。

2)多通道压缩:

多通道压缩即将声信号频谱分为多个频带,并且对每个频带都能进行独立调节,都有自己的增益、压缩阈值和压缩比。通道和频带的概念并不相同,频带只是声信号频谱上的一段频率,并不保证其能进行独立的信号处理。多通道压缩为非线性放大,可以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更好地调整助听器的放大性能,尤其对非平坦型听力损失者,它保证了对每个频段的补偿更有针对性。

3)宽动态范围压缩(wide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WDRC):

宽动态范围压缩是指随输入声信号强度的变化,助听器增益进行实时变化,使放大了的语言信号完全在患者已缩小的听觉动态范围之内,这种放大更有利于患者理解语言。大多数听力障碍患者的特点是响度增长异常导致的听觉动态范围变窄,即小声音不易听见,稍大的声音听起来又过响。虽然自动增益控制可以压缩高强度的声信号,但由于自动增益控制线路压缩比恒定,可能使拐点以下的线性增益部分放大的不够充分。所以,低强度的语音信号,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弱辅音放大不够,以致影响言语理解能力。宽动态范围压缩克服了这一缺点,它的增益是可变的,对于低强度的语音信号该系统都会给予适当的增益,对于不同的频带也会有不同的压缩比,以达到合适的响度水平。

4.根据助听器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1)模拟助听器:

模拟助听器(analog hearing aids)的声音信号通过麦克风转换成连续改变的电信号,此信号经滤波、放大最后传送到助听器的耳机。音量和增益控制多数为模拟设置,模拟信号处理能够精确地传送放大后的信号,具有高保真、低失真的特点,同时将压缩限制和非线性动态范围压缩很好地统一在一起。缺点是处理速度慢、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差。

(2)数字助听器:

数字助听器(digital hearing aids)是近几年来日臻完善的一种助听器,其信号处理方式不同于模拟助听器。数字助听器是把连续的声信号经模数转换器变成离散的数字代码,数字信号处理器按一定程序处理这些代码,然后经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耳机转换成声信号。由于该助听器采用了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它具有极高的信号处理速度,可记忆多组电声参数以适应声环境的变化情况。它可产生平滑的频率响应,消除声反馈,实现最低失真压缩功能,并可提高信噪比。正是因为数字助听器的诸多优点,它将是未来几年中助听器发展的重点之一。

5.根据助听器是否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分类

(1)非编程助听器:

不能与计算机连接,无法用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只能通过助听器表面的微调旋钮来改变内部参数设置,调节范围相对较小。通常此类助听器的微调旋钮有:增益(gain),低频消减(low-cut或 high-pass),高频消减(high-cut或 low-pass),自动增益控制(AGC),输出(output)等。

(2)编程助听器:

某些模拟助听器和大部分数字助听器为编程助听器(programmable hearing aids),它是通过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对助听器进行功能设置,并能存储助听器的各种设置。它具备以下优点:①多频段处理;②更精细地调节;③压缩比可变;④多种程序设置等。由于编程助听器的适配范围很广,对渐进性听力损失患者及听力有波动的患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听力一旦发生变化,参数可随时调整。缺点是对其功能调试需要有计算机和编程软件及相关配件。

6.根据助听器麦克风技术不同分类

(1)全向性麦克风助听器:

大部分线性助听器都采用此麦克风系统,助听器中只有一个麦克风。声音进入麦克风,振动振膜,声音的能量被转换成电能,而且被放大。全向性麦克风(omni-directional microphone)对任何方向进来的声音敏感度相同,所以,在噪声环境中对言语声和背景噪声放大的程度是一致的,致使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辨别能力下降。

(2)方向性麦克风助听器:

最早的方向性麦克风(directional microphone)的设计是假设声音信号来自前方,噪声则是从后面进来。方向性麦克风系统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法来实现方向性的功能:

①单麦克风系统:一个特殊设计的单体麦克风,它具有两个声音入口,一个为前向开口,另一个为后向开口,后向开口中有一个声学延时装置(阻尼器)。麦克风内部有一个横隔振膜,这两个声音入口分别连到振膜的两面;②双麦克风系统:由两个独立的全向性麦克风所组成,一个为前置麦克风,一个为后置麦克风加信号延迟电路。

因此方向性麦克风系统对从前方进来的声音比从后方来的声音敏感。最近开发的方向性麦克风系统可以自动连续搜索需要降低强度的噪声点,不管噪声来自何方向,都可将最低敏感区指向此方位,从而获得并保持最佳的噪声压缩效果。方向性麦克风的应用使得信噪比提高,从而提高了患者在噪声环境中的言语分辨力。

7.根据使用距离分类

根据使用距离的不同,可以分成近距离使用助听器和远距离使用助听器。一般个体助听器皆为近距离使用助听器,其麦克风、耳机都位于身体周围;而远距离使用助听器可将麦克风和耳机分开几十米使用,使交流的双方可以在远距离进行交谈,并能增强对周围环境噪声的抵抗能力。常见的远距离使用助听器有以下几种:

(1)调频助听器:

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助听器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可放到声源附近,接收器可与助听器连接来处理解调后的声信号。这种助听器使用方便,不受患者活动的限制,可在几十米的半径内接收声音,非常适于听力损失儿童的户外教学。一对一或一对多个的调频助听器更适合于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听力和言语训练,老师把麦克风别在衣领上,不论患儿坐在什么位置上,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

(2)红外线助听器:

红外线(infrared amplification)助听器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说话者使用的麦克风,它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放大器,而非只限于助听系统的麦克风;二是红外线发射器,它将语音信号从声源处的麦克风传送至患者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接收器,这个接收器内含有一个放大器。这种系统常用在电影院、歌剧院、教堂等大型公共场合,以帮助听力障碍者收听远距离的声音。接收讯息的患者所用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接收器的形状如听诊器,该系统的优点在于输出频率较广且无本底噪声。但由于其输出功率有限,因此只适用于轻、中或中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另外,近年来移频助听器(frequency-transposing/shifting hearing aids)也得到了应用。它是一种全数字动态重新编码助听器,可以将高频声移向低频。具有音量开关、程序开关;10个高通滤波器和10个低通滤波器;清辅音频率压缩、浊辅音频率压缩、动态辅音推动等功能。移频助听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高频声按比例进行频率压缩,将高频言语信息“移”到具有较好残余听力的低频区。用此技术可将输入言语信号的带宽匹配到患耳最敏感的有限频带,使患者高频区听阈降低,从而可以听到声母或辅音信息,在言语交流中就可以分辨音节的长度,理解音节的内容,从而提高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

与以上介绍的多种助听器不同,还有一类需要植入到人体内的助听器,叫植入式助听器。它是一种将助听器一部分植入耳内或颅内,不用耳机传送声音的助听器。

广义地讲,人工耳蜗、人工听觉脑干、人工中耳等都叫植入式助听器(implantable hearing aids)。人工中耳是指电磁驱动器直接与鼓膜、听小骨、或内耳蜗窗相连,不需要传统耳机而将放大的声音信号以接触方式传给鼓膜、听小骨或蜗窗。其优点是功率大、无声反馈;缺点是需要手术,有感染风险,并且需要配有外部装置,不美观。

以上的助听器分类方法是针对现有的助听器而言,某一名称的助听器可能会属于多个类别,这是由于助听器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并且发展迅速造成的。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助听器的分类也会增加新的内容。

三、助听器类型选择

当患者决定验配助听器以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常常是选择什么类型的产品,然后选择其线路特性和特别功能。

以下因素常常是我们在选择类型(盒式、耳背式、眼镜式、耳内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时要综合考虑的。眼镜式现在已很少应用,而使用盒式绝大部分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1.价格

许多听障患者尤其是经济收入不高者选择助听器时,常常将价格作为第一考虑因素。作为验配人员,既不要盲目推荐高价机型,也不要为患者“勉强”选择价低但不适合的助听器。

2.取戴是否容易

定制机比较容易放入外耳道,同时不影响佩戴眼镜。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由于具有移拿软柄(removal string,渔线),体积虽小但也较易取出。满耳甲腔型耳内式助听器由于有深入耳甲艇的突出部分(helix lock,这是北美听力学界和助听器产业界的惯用词,与我们耳科解剖上学的helix不同),使许多老人放取困难。耳背式助听器的耳模若为同样外形也有类似问题。

3.操作调节钮的难易

当完全耳道式助听器正在使用时,患者自己很难调节音量开关。而对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的使用者,若操作不便,可以在音量开关上加一层盖。对两手操作不便的患者,在选择机型时可以考虑:选择动态范围宽的压缩线路而不使用音量开关;选择患者所能接受的最大型号的助听器和电池;选择半耳甲腔型(half-concha)耳内式助听器而不选择耳背式助听器;手部精细动作尚可者考虑使用遥控器;对于视力不好者,所有的调节钮和电池门均应能触觉到。

4.外观

对于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使用助听器的患者,完全耳道式助听器是最佳选择。

5.增益和最大输出

麦克风和耳机的距离越大,产生声反馈(啸叫)所需增益就越大,即越不容易产生啸叫;耳机和电池越大,助听器的体积就越大,最大输出就越大,尤其在低频。

6.风噪声

风噪声主要是由于环境或头颅晃动,在耳廓处产生气流所致。这在耳背式和眼镜式助听器比较明显。而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由于其麦克风位置远离产生气流的耳廓部分,产生风噪声的可能性很小。

7.方向性(directivity)

目前只有耳背式和耳内式助听器具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方向性麦克风,从而抑制来自两侧和后方的声音。若所选助听器只能安装全向性(omni-directional)麦克风,完全耳道式助听器机型则最具有方向性,因为其充分利用了头颅、耳廓和耳甲腔的集音、声音衰减功能。

8.耐久性(reliability)

耳机位于外耳道内的机型(如CIC、ITC和ITE)的耐久性相对比较差,这是因为耵聍潮气缩短耳机的寿命。使用防耳垢网(wax guard)可以减少耵聍的侵蚀。

9.电话兼容性

助听器可以从电话受话器拾取声信号或电磁信号,也可通过蓝牙技术得以实现。耳背式和眼镜式常配有电感拾音线圈(telecoil)。使用盒式机打电话时要把体配盒靠近电话听筒。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机型也可以加装电话线圈,但这使得面板的元器件更加拥挤而且更不容易操作调节钮。另外的选择就是使用遥控器,有些多记忆编程助听器可以把其中的一个程序设置为电话线圈(用助听器记忆按钮调节)。完全耳道式助听器和某些小型耳道式(mini ITC)助听器可以直接将话筒靠近外耳道口听取电话的声信号,这使得使用者免去了电话线圈的麻烦,但有时会引起啸叫。在助听器耳机内放置声阻尼材料或在电话听筒周边放置海绵垫可以减少啸叫的发生。

另外,有听力损失的医生在使用听诊器时可以同时使用完全耳道式助听器,只是需将听诊器的听头用耳模材料制成软的。有的厂商提供助听器听诊器,即在听管中部放置一个放大器。

10.调节灵活性(adjustment flexibility)

非编程机的调节取决于调节钮的多少和功能,编程机和数字机的调节已经非常灵活。

11.清洁

对有慢性感染的患者来说,定制机(ITE、ITC、CIC)常常不易于清洁。耳背式和眼镜式助听器配合大通气孔(vent)比较适合此类患者,可以定期清洗耳模和耳模管。若外耳道经常流脓或有耳廓/外耳道口畸形,患者需要坚持学习和工作,可以选用头夹式或眼镜式骨导助听器(部分患者不能接受其外观)。

12.堵塞感和反馈啸叫

对于那些低频正常而高频陡降的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来说,需要加大通气孔而避免堵塞感,但高频所需的增益又常常会引起啸叫。这是验配和制造过程中常见到的一对矛盾。若助听器体积较大(如耳背式),增加通气孔出口和麦克风口的距离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数字助听器的各种反啸叫处理功能已经在编程验配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啸叫的发生概率。

13.电池

电池型号随助听器体积的减小而减小,电池寿命也随之缩短,这样患者的花费也会增加。电池的费用常常也会影响助听器选择。年老操作不便者使用小号电池也常感困难。

14.关于定制机的矩阵

厂商在介绍其助听器(尤其是定制机)参数时,常常使用矩阵(matrix)一词表示。矩阵通常为3个基本参数(如117/40/15等):第一个数字为最大输出,此为该助听器的最大输出。选择时既要满足患者的听力需要(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又不超过患者的不舒适阈;第二个数字为满挡增益值,要求使用该助听器能够在最舒适声级最大程度地听清言语。第三个数字为斜率,即助听器频响曲线图中500Hz处的增益值和第一个峰值处的满挡增益差值。此处主要是考虑不同患者纯音气导听阈的陡降程度,斜率值越大,则该矩阵更适合于陡降型的听力损失患者。

15.关于编程

由于通用编程软件——NOAH和通用硬件——HI-PRO编程器的广泛应用,对编程机的调试比非编程机要相对容易。

NOAH 软件是 HIMSA(the Hearing Instrument Manufacturers’Software Association,听力设备制造商软件协会)公司生产的通用助听设备编程软件。截止到2008年初,HIMSA已经有90个会员,其中75%为助听器制造商,总的产品覆盖率占全球助听器市场的90%。NOAH就像我们电脑里的Windows系统一样,它把常用资料(如患者的一般资料、纯音听力图、言语测试等)予以标准化,并与各制造商的验配软件兼容。只要验配师输入患者资料,就可以验配所能得到的各个品牌的助听器。进入我国的国外品牌助听器的验配程序也是基于NOAH设计的。

由于助听器所输出的电信号不同于我们的电脑,助听器和电脑之间需要一个接口装置。Madsen公司生产的HI-PRO(hearing instrument programmer)编程器就是这样一个各主要厂商通用的接口。若验配师使用手提电脑,可以通过与调制解调器类似的PCMCIA卡将助听器和电脑相连。有了NOAH软件和HI-PRO编程器,我们还需要各合作厂商提供他们的专用编程导线和编程软件来验配他们的产品。 kc8A/6fobd5eXxzExYMNhDhXC9KtCyRYoX1/ObyL4G5NLM0rzzrHSyC2NgtjLK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