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药动学特点

4.1 胎儿药物吸收

药物进入胎儿体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胎盘转运,也可通过胎儿吞咽羊水,自胃肠道吸收少量药物。现已证明,胎儿24小时吞咽羊水500~700ml。此外,胎儿皮肤也可从羊水中吸收药物。

4.2 胎儿药物分布

药物在胎儿体内分布与胎儿血液一致。血流通过脐静脉,大部分经肝脏至心脏,小部分经静脉导管至下腔静脉,故血流分布至肝脏量很大。另外,50%心排出量回胎盘,而另一半中相当大一部分至胎儿脑(胎儿的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全),因而药物分布脑和肝脏较多。妊娠12周前,胎儿体液含量高于脂肪含量,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大,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小。随着胎儿生长至妊娠晚期,胎儿体内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脂肪含量增多,脂溶性药物分布增多。胎儿血浆蛋白低于母体,游离型药物比较多,易进入胎儿组织,使胎儿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缺氧时,由于血流的再分配,分配至脑血流增加,药物更集中。而胎儿在不同胎龄血供不同。致使不同组织的药物浓度随胎龄不同而有所差别。整个孕期,胎儿含水量亦随胎龄而不同。如孕16周时全身含水量为94%,而足月时则下降至76%。细胞外液减少,因而脂溶性药物分布和蓄积亦少,随着胎龄增加,脂肪蓄积渐渐增多,脂溶性药物亦随脂肪分布而分布,胎儿脑水分少,故脂溶性药物蓄积也少。

药物与血浆和组织内蛋白结合确定药物效应,如大量与血浆蛋白结合,则药物游离至组织的较少,但药效时间较长;反之,则进入组织的游离药物多,而药效持续时间较短,胎儿血浆蛋白与组织蛋白结合能力较低,且一种药物和蛋白结合后,可阻碍其他药物或体内内源性药物与蛋白结合,如孕妇用磺胺药物后,可阻碍胎儿蛋白与胆红素结合,从而使游离胆红素增加。早产儿蛋白结合能力则更低。

4.3 胎儿药物代谢

胎儿对药物代谢从质和量上都较成人差,胎儿肝脏线粒体酶系统功能低,分解药物的酶系统活性也不完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1%,对药物代谢能力极低。主要由胎盘转运,从胎儿重返母体,再由母体解毒排泄。

4.4 胎儿药物排泄

胎儿肾脏发育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缓慢,药物在血液内或组织内半衰期延长,消除率下降,容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中毒,对器官产生损害。药物经肾脏排入羊水,胎儿吞咽羊水又再进入羊水-肠-肝的再循环,或通过脐动脉再回到母体。

4.5 受体作用

药物是否起作用与组织有无同药物结合的受体有关,胎儿器官的各种不同受体在不同胎龄产生。故在某一时期,有些药物可能对胎儿起作用,有些则无作用,如肾上腺素α-受体拮抗剂则对胎儿不起作用。

4.6 胎儿宫内治疗

孕妇用药,若目的不是给孕妇治疗,而是为了给胎儿治疗,可以选择已经证实有效的胎儿宫内药物治疗,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使胎儿肺成熟提高胎儿成活率,减少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发生。也有的给孕妇用药以治疗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心律不齐等症。所选药物必须是不经胎盘代谢,直接经胎盘转送给胎儿。如以上提到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而不用泼尼松。 7k0ul1prWH8UunVZ/k6cpwMD3ipQsmt2DQJTZN1yK0Bh0eVMDwnw/LVV0moUS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