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作为一种医学观,历史可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医学时代,东方的先秦时期。其后,在东西方呈现出两种医学模式,西方医学提倡的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身分离的躯体医学发展;东方医学特别是中国医学在整体医学模式的指导下,秉承传统医学的思路,将心身医学思想寓于临床医学和妇幼保健之中。心身医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对心身医学的思想历史及其学科体系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将对我国心身医学和孕产妇心身保健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心身医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海因罗特(Heinroth)于1818年在研究睡眠障碍时提出。然而,当时正值生物医学模式占主要地位,心身医学尚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证据,因此并没有建立有关心身医学的独立科学和专门的研究体系。弗洛伊德(Freud)于1900年创立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潜意识在心理冲突中的作用;巴甫洛夫(Pavlov)于1928年提出条件反射学说;贝柯夫(Baikov)于1941年发展了巴甫洛夫的学说;坎农(Cannon)于1915和1927年分别提出了应激和应变理论,强调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及下丘脑与情绪的关系;塞里(Selye)于1945年证明了在应激条件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以上的理论假说为现代心身医学中的心理-生理模式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对人体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心身医学学科。
心身医学虽然发展了半个世纪之久,但其定义至今仍未统一。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为:从广义角度讲,指医学领域所有涉及心理与生理关系的问题,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多因素发病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从狭义角度讲,则主要涉及心身疾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研究心(心理)和身(躯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心身疾病。
古今中外的医学家都注意到,女性情感波动及其所引发的疾病问题明显多于男性,而女性重情感、多心理冲突的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在妇产科病症中。妇产科心身病症及心身障碍的范畴涉及很广,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妊娠剧吐、流产、早产、分娩痛、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妇产科手术等。国际上,妇产科心身疾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1962年成立了国际妇产科心身医学会,研究课题涉及分娩期心理、孕产期心理、心理应激与妇产科疾病的关系、女性生殖内分泌与心理等。中国学者也紧跟国际步伐,研究有关职业女性生殖生育与心身医学的关系、职业女性心理应激的社会因素、不孕不育心理因素与生殖内分泌、围产期抑郁、产后抑郁防治等。同时,也先后成立了相关的学会和专业学组。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心理与精神因素对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在妇产科中形成心身医学特色模式和学科体系,在妇产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