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节
家电噪音有哪些危害

小案例

宝妈:我家在一个工厂的旁边,我最近生了一个小宝宝,可是每天工厂里面总是会发出很大的噪声,导致我有些头晕、耳鸣、心情烦躁,宝宝也总是会哭闹不安,麻烦医生告诉我,噪音对宝宝的影响大吗?

全科医生:你好,如果是长时间的噪音并且声音过大,会影响到孩子的休息和睡眠质量,导致孩子睡眠时容易被惊醒,休息不好,引起身体功能比如肠胃功能紊乱等情况,容易导致孩子肠胃出现问题,严重的也会影响听力。因孩子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噪音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下降或丧失,家庭室内噪音也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家电噪音。

小课堂

一、什么是“家电噪音”?主要是由哪些家电产生的

家电噪音是指家电发出的噪音,和一些故障产生的声音。家电噪音的来源有很多,有家庭中经常使用的电视机、点唱机、收录机、洗衣机、电动缝纫机、风扇、空调、冰箱及电子琴等发出的声音,构成不同频率的家庭噪音。

二、“家电噪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一)噪音会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噪音使人难以正常休息和入睡,产生紧张情绪,还可出现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速、大脑兴奋、疲倦或四肢无力等表现,久而久之,便会使人出现神经衰弱,严重的失眠、耳鸣或疲劳。

(二)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听阈升高,听敏感度下降。噪声性听力损伤,起病缓慢。先呈生理性反应,渐进至病理性损伤。生理性听力反应过程为:

1.听觉适应

短时间接触噪声后,主观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检查发现听阈可提高10dB(A)以上,脱离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即可恢复。

2.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dB(A)甚至在30dB(A)以上,脱离噪声环境需较长时间(数小时至十数小时)才能恢复听力,称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属功能性变化。如继续接触强噪声,生理性听力反应可发展为病理性永久听力损害,听力下降无法恢复,称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

(三)家电噪音对视力有一定的损害

人们只知道噪音影响听力,其实噪音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音强度达到90dB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音达到95dB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物模糊;而噪音达到115dB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音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音导致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四)家电噪音会导致人们学习、工作效率的降低

有研究发现,噪音超过85dB,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从而无法专心地工作、学习。

(五)家电噪音对婴幼儿和儿童身心影响更严重

当噪声超过50dB,婴幼儿的睡眠和休息便会受到影响,而且噪声还能改变婴幼儿呼吸频率,导致其惊慌、哭闹,尤其是新生儿的听觉在受到过量声响的刺激后,还极易出现听力丧失或聋哑。

(六)家电噪音对女性生理功能的损害

女性受噪音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性功能紊乱等。专家们曾在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音不仅能使女性患噪音聋,且对女性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产生的巨大噪音。

(七)家电噪音损害心血管系统

噪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音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

三、什么是“噪声病”?一般有什么表现

广义上的噪声是指人们认为不需要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对人体生理状态有干扰作用的声音。噪声的物理学定义是频率、强度无规律的声波随机组合,波形呈无规则变化的声音。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分为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的作用。前者主要是噪声引起的听觉系统损伤;后者指噪声对听觉系统外的其他人体系统的影响,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噪声病(noise-induced disease)是以听觉器官受损为主,并伴有听觉外系统反应的全身性疾病。其症状和体征与噪声的强度、频率、接触时间以及个体对噪声的易感性有关。

长期过高的家庭噪声刺激,可“病从耳入”,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疲倦、失眠、记忆力减退,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生活,还会使人血压升高,心跳、呼吸加快,血脂升高,消化不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活动失去平衡;还会使胎儿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儿童的智力开发受到障碍。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再考虑到所生活的环境条件,需警惕是否发生了“家电噪声病”。

四、如何诊断

我国实施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 49—2007),其诊断原则为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听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历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

对噪声引起的听觉外系统影响的诊断,应特别慎重,必须排除固有疾患以及其他有害的职业及环境等因素的作用。由于噪声对听觉外系统的影响是非特异的,鉴别诊断显得更为重要。噪声病听觉内系统影响主要是与药物性耳聋、感染性耳聋及突发性耳聋等进行鉴别,重点是服药、感染及其他原发病史或诱因与职业性噪声接触史与接触水平分析,纯音测听分析或脑诱发电位分析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听觉外系统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特异性,主要与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失调等进行鉴别,重点是原发病史与噪声的职业接触史。

知识拓展

一、“家电噪声病”的治疗及处理原则

对噪声的特异性作用,如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聋,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通常使用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营养代谢、清除氧自由基等药物。高压氧治疗能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耳蜗损伤,并能促进听力损伤的恢复。对噪声的非特异性作用,以对症处理为主。严重者应调离接触噪声岗位,给予适当休息。对噪声作业岗位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但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 000Hz、4 000Hz、6 000Hz任一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场所。

二、预防措施

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和加强预防是避免噪声危害的首要任务。噪声危害的控制措施,一是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可以采用疏通通道、润滑机械和无声液压等技术降低噪声,这是最重要的防制措施。二是控制传播途径,根据噪声源的不同性质,采用隔音、消音和吸音等技术,控制噪声传播。三是对强噪声源一时难以控制的工作场所,强调使用个人护耳器具,如耳罩、耳塞。一次性使用的软型泡沫塑料耳塞为最常用,隔声效果可达20~30dB,耳罩隔声效果更好,可达30~40dB,耳罩和耳塞亦可同时使用。另外,通过行政管理措施,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法律、法规,通过合理的城市及企业生产环境的规划和布局来控制和防制噪声污染。

误区解读

声音分贝越高,污染才越重吗

并非如此。是否构成噪声污染,本质上与声音分贝大小并无直接关系,只要你不想听的声音都可称之为噪声污染。

小贴士

为了避免受到家电噪声的影响,我们平时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如冰箱摆放要平整、洗衣机洗衣要适量、空调和油烟机安装要牢固、空调扇慎防进异物等。

(孙 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庚剑.家电噪音危害及预防[J].家用电器,2001(7):51.

[6]詹伟明.家电噪音防治不容忽视[J].大众用电,2012,28(6):39. qqsSDvD7zQRr/rHPAuhxjNzfhOwgFZ/TuCfVM03u3hrfGnm+KX1mEwAcWsK4Gn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