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研究结果对围产医学临床实践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死亡数量逐渐下降,NCD的比例正逐渐上升。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NCD还会导致多代的远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密切关注NCD的发生并进行有效干预。对DOHaD的研究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应对NCD挑战的主要战略之一,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中国家。研究表明在生命早期的及时干预,较成年后的干预能更为有效地降低NCD发生的危险。因此,在2010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2008—2012年预防和控制NCD发生的全球战略行动计划。

对于产科医师们,应从DOHaD理念出发,妊娠期保健时要特别重视妊娠期健康饮食指导,摒弃过度不健康的西式食品;及时检出血糖异常并积极控制;提倡妊娠期亦保持足够运动量,控制妊娠期体重合理增长。对于胎儿和新生儿,产科医师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目前的健康状况,还要考虑到其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如果在宫内或新生儿期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即便胎儿没有任何解剖结构缺陷,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健康问题,但是进入成年期以后NCD的发生将会增加。

我国研究资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以我国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出生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追踪成年NCD风险,结果显示胎儿生命早期如遭受严重营养不良,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会增加。来自中国安徽和广西的人群随访研究(Li et al.,2017)发现,于1959—1961 年困难时期出生者,其成年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增加2倍,提示妊娠期母体饥饿使得胎儿宫内营养不良,早期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以后精神分裂症发生危险增加。

由于胎儿出生体重与成年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之间呈“U”形关系,即胎儿宫内能量供给过度,胎儿高血糖暴露等导致胎儿高出生体重同样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妊娠期营养缺乏已减少,但是妊娠期营养过剩、胎儿高血糖的暴露对其健康的影响仍值得关注。我国学者采用宫内高血糖动物模型研究(Zhang et al.,2019)进一步提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管理,以减少宫内高血糖对胎儿的近、远期影响,为临床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DOHaD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NCD发生的一级预防,“中国DOHaD联盟”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并积极组织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

中国DOHaD联盟和国际DOHaD学会2010年在北京举办了“国际DOHaD专题研讨会”,旨在将DOHaD的概念和最新的前沿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中国医生。大会会集9位国内、外该领域的顶级专家,包括国际DOHaD学会主席Mark Hanson教授、国际DOHaD学会顾问Peter Gluckman教授、中国DOHaD联盟创始人暨共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和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妇儿学院院长John P. Newnham教授、国际DOHaD杂志主编Michael G. Ross教授等。研讨会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从中国到世界,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示了DOHaD的最新相关知识。

这次研讨会成为我国DOHaD学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极大地推动了DOHaD学说的深入研究,寄望于近、远期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DOHaD学说引入后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例如:①孕前不同体质中国人群妊娠期的合理体重增长范围;②中国人群胎儿最适宜出生体重;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其血糖情况下,如何保证母体、胎儿均衡营养;④早产儿和巨大胎儿出生后早期营养和合理的生长趋势等。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妊娠期营养不合理、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增加等导致巨大胎儿发病率明显升高,与之伴随的成年期肥胖、2型糖尿病的发生也会明显增加。

由此可见,生命早期的影响范围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乃至认知障碍、学习能力、精神健康等方方面面。对不良因素的暴露时间范围,也从生殖到发育脏器关键期,甚至早在孕前即开始,至青少年时期。表观遗传学能够通过饮食、化学物质暴露、压力乃至贫困等因素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DOHaD理论中,对环境的感知,表观遗传学效应超过遗传易感性。但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际并产生一级预防效应,将其视为可能影响几代人健康的公共事业,而不仅仅限于个体的好恶。呼吁国内产科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应关注妊娠期合理营养的指导,给胎儿提供一个理想的宫内环境,同时重视出生后早期生长监测,并通过政府、学术团体、非营利组织、企业间的通力合作,在预防和控制危害我国成年人健康的NCD的发生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DOHaD学说的提出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围产工作的重要性,围产工作的质量会影响到几代人的健康。

为进一步加强规范这项工作,2015年,杨慧霞教授联合其他五位发起人向中华预防医学会呈递“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委会”成立申请书,经过两年的审核答辩、学会会议审议和会议复议等过程,最终于2017年8月17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同意成立“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随即完成召开筹备会、制定提名委员原则等前期工作。专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专委会成立后将致力于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队伍,搭建跨学科、地区平台,集思广益,努力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为人类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出卓越贡献。

(马京梅 杨慧霞) wBxcov74v7tbOHhIK1Hp/KNy4BQKTNODA9Ab7/yKEITypXs0khHOQK0JbXgw81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