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产褥期和哺乳期妇女营养

一、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要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哺乳期妇女均衡膳食营养是乳汁正常分泌并维持质量相对恒定的重要保证。哺乳期妇女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能力的影响很大,乳汁中脂肪含量也与乳母膳食脂肪的摄入量有关。脂类,尤其是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婴儿的脑发育有密切关系。

人乳中钙含量比较稳定,如果母亲膳食钙的摄入量不足,母体会动员骨骼钙来维持乳汁中钙水平的稳定,其结果可使乳母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故应注意膳食钙的摄入,并补充维生素D。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乳汁中铁含量低,故哺乳期妇女用于泌乳的额外铁消耗并不多,在膳食铁的措施方面已与妊娠期不同,按照一般非妊娠妇女的膳食原则安排即可。资料显示,乳汁中锌和碘的含量可能受乳母膳食摄入量的影响。

初乳富含维生素A,随后含量逐渐下降。乳母膳食中维生素A的含量影响乳汁中维生素A的量,因此乳母应多选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因此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膳食不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途径,日常膳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很少,应通过多晒太阳来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必要时可采用补充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E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植物性烹调油富含维生素E。母乳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主要由乳母体内水溶性维生素水平决定,哺乳期妇女膳食中充足的水溶性维生素摄入是乳汁中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保障。为保证乳汁的分泌量,乳母每日还应通过喝水或流质食物的方式补充水分(杨月欣 等,2016b)。

哺乳期妇女基础代谢、体力活动水平与妊娠前差别不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国营养学会,2014)建议,其额外能量需要量主要由分泌母乳所含能量及体重变化来决定,产后6个月额外能量需要量为500kcal/d。产后6个月之后由于泌乳量减少、体重恢复到位,应适当降低额外增加的能量值,而断乳的妇女则无须考虑额外能量需要量。哺乳期妇女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泌乳需要,在前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阶段,根据平均泌乳量及我国膳食蛋白质质量较差的现状,推算蛋白质EAR增加20g/d,RNI增加25g/d。膳食各类脂肪的推荐量与妊娠期妇女相同,脂肪AMDR为20%E~30%E,SFA的U-AMDR为<10%E,ALA 的AI为0.6%E,EPA+DHA 的AI为250mg/d,其中200mg/d为DHA;乳母碳水化合物EAR为160g/d,总碳水化合物和精制糖的供能比,与对非孕、非哺乳妇女的推荐数据一致。哺乳期妇女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参考摄入量是在育龄期妇女推荐量的基础上相应增加,详细增加量见表6-4-1。

二、哺乳期妇女主要营养问题

哺乳期妇女在产褥期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的营养素损耗,促进器官、系统功能恢复,又要持续不断分泌乳汁、哺育婴儿,因此保证整个哺乳期的营养充足均衡非常必要。目前中国城乡妇女中存在两方面的误区(杨月欣 等,2019;汪之顼 等,2020)。

1.过分重视“坐月子”食补,同时又遵循诸多食物禁忌。产褥期妇女在“坐月子”期间,往往过量摄入肉、禽、鱼、蛋等动物性食物,使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等摄入过剩,加重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造成能量过剩,导致产后体重滞留和肥胖,增加后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还错误地认为应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减少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量,以免影响乳汁质量,增加乳母便秘、痔疮、骨质疏松等疾病风险。

表6-4-1 哺乳期妇女维生素和矿物质每日参考摄入量增加量

注:RNI,推荐摄入量;AI,适宜摄入量;RAE,视黄醇活性当量;α-TE,α-生育酚当量;DFE膳食叶酸当量。“+”表示在(非孕非哺乳)育龄期妇女推荐量基础上的增加量。

2.“月子”后哺乳阶段营养往往不够重视,在此期间许多产妇的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恢复至孕前一般饮食,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量显著减少,会影响乳汁质与量,影响母乳喂养。

三、产褥期和哺乳期妇女膳食原则

1.全面认识哺乳期膳食的健康作用,克服“月子”饮食误区的干扰。整个哺乳期,无论对于产妇身体康复,还是用于支持分泌乳汁,膳食营养都极为重要。膳食安排在营养方面应遵循专业建议,与专业建议不符的各种说法、做法,可能是来自地方风俗习惯甚至误解,应予以适当改正。

2.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重视整个哺乳期营养。产褥期膳食应是由多样化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无特殊食物禁忌。产后头几日膳食宜清淡、易消化。每日膳食应包括平衡膳食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如粮谷类、鱼禽蛋类、蔬菜和水果类、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等,但不应过量。

3.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每日比孕前增加80~100g的鱼、禽、蛋、瘦肉(每日总量为220g),必要时可部分用大豆及其制品替代。每日比孕前增饮200ml的牛奶,使饮奶总量达到每日400~500ml。每周食用1~2次动物肝脏(总量达85g猪肝,或总量40g鸡肝)。每周至少摄入1次海鱼、海带、紫菜、贝类等海产品。采用加碘盐烹调食物。

4.注意粗细粮搭配,重视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粗细粮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如小米、燕麦、红豆、绿豆等)和全谷类食物。重视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每日应保证摄入蔬菜水果500g以上(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传统观念认为蔬菜水果是凉性食物,会影响身体恢复及乳汁分泌,这并无科学依据,因此无须禁忌,但可以灵活调整烹调食用方法。

5.足量饮水,多喝汤汁。应注意补充水分,膳食应注意干稀搭配,多食用易消化的带汤炖菜,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猪蹄汤、豆腐汤等。但汤水整体营养密度不高,过量喝汤有可能影响乳母对其他食物的摄入。因此,在增加汤水饮用的同时要吃肉,也应注意喝汤的时间,避免在餐前饮汤过多,同时忌喝过油、过浓的肉汤。

6.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必要时可适当补充钙制剂(每日500~1 000mg)。为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还应注意补充适量维生素D(每日400~800IU)或适当户外活动。可以选用适当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DHA(每日200mg)、维生素A(每日维生素A 500~1 000μg)。

7.忌烟酒,避免浓茶和咖啡。乳母忌吸烟饮酒,且应防止母亲及婴儿吸入二手烟。乳母应避免饮用浓茶和大量咖啡,以免摄入过多咖啡因。

8.保持个人饮食习惯,尊重当地无害的特色饮食风俗(食物烹调和食用方法)。除了获取营养素,饮食还承载了饮食愉悦、饮食文化、家庭生活及家庭伦理等诸多内涵的生活因素,特别是“月子”膳食往往体现着地区民俗文化。无论从个人饮食习惯的角度看,还是从家庭生活、当地社会文化角度,哺乳期膳食的食材、加工烹调方式及食用方法,只要不与其他合理膳食原则相冲突,在营养、食品安全等方面不对妇女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均可依从个人饮食爱好和当地习俗予以安排。

9.尽早“开奶”,坚持母乳喂养。尽早“开奶”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必需环节,为促进母婴健康,产妇产后应尽快“开奶”。WHO建议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0.愉悦心情,充足睡眠,促进乳汁分泌。应重视产后乳母心理变化,提高家庭亲密度,加倍关心产妇,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帮助乳母树立信心。乳母应生活规律,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以促进乳汁分泌及产妇健康。

11.充分休息,避免过早负重劳动。充分休息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组织修复、增强体力。应结合产褥期妇女的生理特点,注意劳逸结合。建议每日卧床不少于12小时。过早负重和疲劳过度会引起腰背和关节酸痛,甚至因盆底肌肉托力恢复欠佳而致子宫脱垂,建议产妇休养2周后才可开始做轻便的家务劳动。

12.适度运动,逐步恢复适宜体重。产后适当运动,帮助恢复腹壁、盆底肌肉,并加速血液循环、组织代谢,防止静脉栓塞、子宫后倾、子宫脱垂、改善便秘等。正常分娩2日后可开始做产褥期保健操。产后6周开始可做规律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从每日15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日45分钟,每周坚持4~5次。这样可促使产妇机体复原,保持健康体重,同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见图6-4-1。

图6-4-1 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

(汪之顼) g+gB3bZDatVmKDE7jHoKSPquSbA1FOh4M7lt4z8Ab9jpSC2bOqEfdrL/OY4jB12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