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中医对肾的认识

中医学中的“肾”与西医学的“肾脏”在解剖学上是基本相同的,但在生理功能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西医学所说的“肾脏”是以排泄体内代谢产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为主要功能。而中医学中的“肾”,其功能要广泛得多,除具有泌尿、调节水液代谢等功能外,还包括了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调节水液代谢,摄纳肺气,壮骨、生髓、充脑,藏精、化血及濡养温煦脏腑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血液及呼吸系统的部分生理功能。其功能之广泛,作用之特殊,有主宰生命之概念,故历代医学家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肾的生理功能是在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挥的。肾的精、气、阴、阳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出生之后,又依赖于各脏腑之精气的滋养,以保持肾中精气阴阳的充盛,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 肾的结构解剖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肾有两枚,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难经·四十二难》更明言:“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至明代赵献可著《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中描述更为详尽:“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足见中医所说的“肾”就是西医解剖学的“肾脏”,只不过古代对肾的观察只是一个大体解剖的认识,虽不够精细,甚至有些误差,但亦可看出肾的概貌。 baiS+kSxwCq84BQ4wNJh25WqtP84VwPfF9LTL5gjjXIN8QlGhusrPcMOSCVYrk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