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是在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但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便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所以,有“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以药成”之说。下面是笔者多年来惯用的治法、遣方和择药经验。
主治:
适用于肾阴虚的证候。临床上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只要辨证属肾阴虚者均可应用。
处方:
养阴健肾汤(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生地黄30g,知母15g,玄参15g,牡丹皮10g,地骨皮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黄柏10g,益母草30g,地龙15g。
加减: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阴虚症状明显者,加龟甲30g(先煎),鳖甲30g(先煎);血压高者,加生石决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钩藤15g(后下);血瘀明显者,加桃仁10g,红花10g,水蛭6g(研细粉,分3次冲服)。
主治:
适用于肺气虚或脾气虚兼有肾阴虚的证候。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型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以气虚+肾阴虚为主要表现者。
处方:
益气健肾汤(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黄芪30g,当归15g,太子参15g,生地黄2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益母草30g,地榆15g,石韦30g,地龙15g,水蛭6g(研细粉,分3次冲服)。
加减:
若以气虚为主者,加西洋参10g,山药30g,穿山龙30g;若以阴虚为主者,加山茱萸12g,枸杞子10g,牡丹皮10g。
主治:
适用于气虚+肾阳虚的病证。常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型肾炎以蛋白尿为主,而无明显水肿及肾功能损害者。
处方:
补阳健肾汤Ⅰ号方(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黄芪60g,当归15g,党参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2g,锁阳12g,巴戟天10g,菟丝子10g,益母草15g,沙苑子30g,水蛭6g(研细粉,分3次冲服)。
加减:
若肾阳虚较重,腰酸冷痛者,加黑附片15g(先煎),肉桂6g(研细粉,分3次冲服);血瘀明显者,加桃仁10g,红花10g。
主治:
适用于脾气虚+肾气虚的病证。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以顽固性蛋白尿为主者。
处方:
保元汤(《景岳全书》)加减。
用药:
黄芪30g,人参10g,肉桂6g(研细粉,分3次冲服),山药30g,金樱子12g,菟丝子10g。
加减:
顽固性蛋白尿者,加水蛭6g。
主治:
适用于脾肾阳虚的病证。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表现为脾阳虚(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肾阳虚(畏寒肢冷,腰酸腿软,水肿等)者。
处方:
补阳健肾汤Ⅱ号方(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黄芪60g,黑附片15~30g(先煎),肉桂6g(研细粉,分3次冲服),桂枝10g,菟丝子10g,女贞子15g,沙苑子30g,茯苓30g,山药30g,炒白术15g,当归15g,益母草30g,水蛭6g(研细粉,分3次冲服)。
加减:
全身水肿或伴腹水者,加车前子30g(包),牛膝15g,椒目10g;恶心呕吐者,加灶心土60g(水煎后,用此药水煎其他药),藿香10g,紫苏梗10g,生姜10g。
主治:
适用于肝肾阴虚的病证。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
处方:
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用药:
枸杞子10g,野菊花10g,生地黄20g,山茱萸12g,山药3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兰15g,白芍12g。
加减:
如阴虚较重,加龟甲30g(先煎),鳖甲30g(先煎);如有阴虚阳亢症状者,按滋阴潜阳法治疗。
主治:
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证。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肾病。
处方:
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用药:
山药12g,牛膝12g,代赭石30g(先煎),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生地黄30g,白芍15g,柏子仁12g。
加减:
若心烦舌红者,加丹参30g,栀子10g;头痛者加地龙15g,蔓荆子15g;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
主治:
适用于阴虚火旺的病证。常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证。肾病综合征大剂量GC初始治疗阶段。
处方:
滋阴降火汤(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生地黄30g,玄参15g,麦冬15g,丹参15g,益母草15g,白花蛇草30g,半枝莲15g。
加减:
潮热甚者加知母15g,龟甲30g(先煎)。
主治:
常用于肾病发病过程中出现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尿蛋白持续不消,或见遗精、滑精、多尿等肾气不固证。
处方: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加减。
用药:
沙苑子15g,芡实15g,莲须15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龟甲30g(先煎)。
加减:
腰酸痛,加杜仲15g,续断15g,以壮肾。
主治:
适用于慢性肾脏病表现为阴阳两虚者。
处方:
二仙汤(《经验方》)加减。
用药:
仙茅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2g,当归10g,知母10g,黄柏10g。
加减:
阳虚偏盛者,加黑附片15g(先煎);阴虚偏盛者,加龟甲30g(先煎)。
主治:
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恢复期,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尿路感染。
处方:
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加减。
用药:
黄芪18g,白术10g,防风10g。
加减:
气虚甚者,加党参15g;血虚者,加当归10g。
主治:
适用于小儿肾脏病恢复期。
处方: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用药: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0g,白扁豆10g(炒),莲子肉6g,薏苡仁6g,桔梗6g,甘草6g。全方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之功效,适宜小儿脾胃气虚夹湿之证。
加减:
消化不良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0g。
主治:
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晚期,表现为脾肾衰微,湿浊内阻者。
处方:
补阳健肾汤Ⅱ号方+降氮胶囊(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黄芪60g,附片15~30g(先煎),肉桂6g(研细粉,分3次冲服),菟丝子10g,女贞子15g,茯苓30g,山药30g,炒白术15g,当归15g,益母草30g。
降氮胶囊:
由炙大黄、红花、水蛭、煅牡蛎等组成,每次4粒,每日3次,若大便稀,每日2次为宜。
加减:
全身水肿或伴腹水者,加车前子30g(包),牛膝15g,椒目10g;恶心呕吐者,加灶心土60g(水煎后,用此药水煎其他药),藿香10g,紫苏梗10g,生姜10g。
清热利湿法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湿热蕴结者。
湿热蕴结于上焦,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较甚,咽喉肿痛,或皮肤疮疡,口干不思饮等。
处方:
清热健肾汤(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金银花15g,桑叶10g,桔梗10g,浙贝母15g,玄参10g,白僵蚕15g,青风藤30g,蝉蜕10g,石韦30g,益母草30g。
湿热蕴结于中焦,临床表现为脘闷纳差,倦怠肢困,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等。
处方:
藿朴夏苓汤(《医原》)加减。
用药:
藿香10g,半夏10g,茯苓15g,生薏苡仁15g,杏仁10g,白豆蔻6g,猪苓15g,泽泻15g,厚朴10g,淡豆豉10g。
湿热蕴结于下焦,临床表现为小便灼热或涩痛不利,肛门灼热潮湿,脉滑数等。
处方:
清热通淋汤(刘宝厚经验方,下同)。
用药:
忍冬藤30g,龙葵15g,石韦30g,生地榆30g,海金沙15g(布包),乌药10g,益智仁10g,红景天15g滑石18g(布包),甘草6g。
加减:
如有恶寒、发热者,加柴胡10g,黄芩10g,连翘20g;血尿加小蓟30g,藕节15g。
主治:
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有水肿表现者。
处方:
决水汤(《辨证录》)加减。
用药:
车前子30g(包煎),茯苓60g,王不留行15g,肉桂3g(研细冲服),赤小豆30g。本法仅为暂时性治疗,不可久用。
主治:
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治疗过程中感受风寒或风热外邪者。
处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加减。
用药:
麻黄6~9g,连翘10g,杏仁10g,赤小豆30g,生桑白皮20g,甘草6g,生姜6g,大枣6枚。
处方:
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用药:
金银花30g,连翘15g,苦桔梗10g,荆芥10g,淡豆豉10g,淡竹叶6g,牛蒡子10g,薄荷6g,生甘草6g。
主治:
适用于各种肾脏病有血瘀证候者。
处方:
益肾汤(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方)加减。
用药:
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益母草30g,金银花30g,白茅根30g,板蓝根30g,紫花地丁30g。
加减:
若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去桃仁、红花,加连翘12g,黄芩10g,玄参10g,蝉蜕10g;血压高者加地龙10g,牛膝10g,野菊花10g,钩藤15g(后下)。
主治:
适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出现下焦湿热证者。
处方:
清热通淋汤。
用药:
忍冬藤30g,石韦30g,龙葵15g,生地榆15g,海金沙15g(布包),乌药10g,益智仁10g,红景天15g滑石18g(布包),甘草6g。
加减:
恶寒发热者,加柴胡12g,黄芩10g;少腹坠胀者,加川楝子10g;尿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加败酱草30g,生薏苡仁20g。
具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适用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等。用法:每日1~1.5mg/kg,最大用量每日不超过90mg,分3次口服,或遵医嘱。雷公藤多苷片的不良反应和毒性比生药雷公藤明显小,安全范围较大,少数患者服后可发生胃肠道反应,但可耐受;若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也可引起月经紊乱和精子活力降低、精子数目减少等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服用本药应断奶,孕妇忌用。
由昆明山海棠乙醇提取物组成。有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用法:每次2~3片,每日3次,饭后服。不良反应为胃部不适、纳差、色素沉着、闭经等,但停药数日后,即可消失。
由火把花根水提物组成。有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脉管炎、硬皮病等疾病。用法:每次3~5片,每日3次,饭后服。1~2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不良反应为胃部不适、恶心,饭后服用可减轻症状;有中或重度肾功能损害者、生育期青年男女及儿童慎用。
中药川芎的提取物。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衰血瘀证。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
有补益肺肾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衰肾阳虚衰者。每次3~4片,每日3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