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食物的基础药性

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药学核心理论之一。阴和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中医对药食基础药性的认识同样遵循阴阳学说的指导。《新修本草·孔志约序》云:“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虽然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禀天地之气而生的,但是,由于它们出自不同的地域和环境,经历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禀受的天地阴阳之气不同,生命形态和表现形式各异,所以,它们的阴阳寒热属性和功用也各不相同,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药物阴阳属性最朴实、最基本的认识。

简单地说,食物温热寒凉之性不同,是它们禀受的天地阴阳之气不同的结果。如果食物禀受的阳气远胜于阴气,则性温热;如果食物禀受的阳气远逊于阴气,则性寒凉。 IdbG9DHGayfsOR+0p7Mj9k8ztNFjjR7MBhq1jRIjpMvHY5TV0k8gYbs6oZXF4Fc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