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饮食的作用与五行归类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古人所谓的“毒药”,是指偏性较大的物质,《素问·五常政大论》还根据药物偏性的大小,将它们分成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维护中,药物和食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给人体营养,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食物性质大多平和,具有一定的补养作用,可以养精益气。药物则用来治疗疾病,保护健康。两者共同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

人类的食物多种多样,概括而言,包括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广义的“五谷”是所有谷物类主食的总称。古人通过仔细观察各种谷物,根据它们的形态、功用等方面的特点,选出五种作为代表,分别和“五行”相配,这就是狭义的“五谷”。其他的五果、五畜、五菜等也是如此,它们是果、畜、菜与“五行”相配的产物。

什么是五行呢?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为“五材”。后来,中国古代思想家在“五材”学说的基础上,根据“五材”的特性,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这样,“五材”就改造成为“五行”。五行的特性如下。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草木的生长形态,它们的枝干或曲或直,向上或向外周舒展。古人推而广之,把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木。如果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肝主升,所以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焰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古人推而广之,把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火。如果以五脏配五行,由于心阳主温煦,心就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壤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古人推而广之,把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土。因而又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如果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脾主运化,所以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有“革杀”“肃清”的意思。古人推而广之,把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归属于金。如果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肺主降,所以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古人推而广之,把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都归属于水。如果以五脏配五行,由于肾主水,所以归属于水。

这样,中国传统哲学就根据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特性,把它们分别归属到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例如,在五谷之中,麻既是谷物,又是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它的茎皮纤维是纺织原料,具有典型的“曲直顺畅”之性。所以麻属为“木之谷”,火麻仁、脂麻仁都有养肝的作用。

其他的五果、五畜、五菜也是这样,分别是果类、畜类、蔬菜与五行相配的结果。它们是怎样与五行相配属的呢?《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不同篇章略有不同。我们知道,《内经》实际上由《素问》和《灵枢》两书构成,两书并非一人一时完成,而是由不同时期的不同医家的医学论著汇编而成的。由于不同医家观察谷肉果菜的视角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食物的认识也有一些区别。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以鸡为木之畜,《灵枢·五味》则将犬归为木之畜,而将鸡归为金之畜。

那么,鸡到底是“木之畜”,还是“金之畜”呢?有人认为,公鸡在胆木升发之时应时而鸣,所以是“木之畜”。但也有人认为,多数虫子曲折而行,说明虫子是禀风木之气而生的;而五畜之中,鸡喜欢吃虫子,证明鸡能克风木,由此可推导鸡是“金之畜”(五行之中,克木者为金)。更有人认为,鸡实际上是家禽而非家畜,所以将鸡拉进“五畜”本身就不合理。实际上,“五谷”和“五畜”等到底应是哪些品种其实并不重要,但我们应由此认识到任何事物既具有它们的独特性,也具有它们的多面性,因而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不能以偏概全。

现将《黄帝内经》不同篇章中的相关内容归类总结为表1-1:

表1-1 《黄帝内经》中谷果畜菜等的五行归类

《内经》还将各种物质的滋味归类成五味(酸苦甘辛咸),总结了每种滋味的作用,以及五味在病理方面的宜忌,这些是中医药食理论的基础内容,奠定了后世饮食疗法的理论基础。

《内经》在临床实践中也体现了药食同源的思想。《内经》十三方的用药有一半源于食材,并且出现了最早的药膳方。此后,汉代《五十二病方》中有1/4药方含有食材,《伤寒论》112药方中含食材者更达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应用肉桂、生姜、大枣、花椒、茴香、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入药是极为普遍的。

据研究统计,许多食物具有补养作用,它们的作用涉及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多个方面。2002年《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列出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包括: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实际上,能入药的食物远不止这些,源于食物的药材更是品种繁多。如莲藕是常见的食物,而莲肉、莲子心、莲房、荷叶、荷梗、荷叶蒂、莲须、藕节、莲花、藕汁等都可以入药,而且它们的用途各不相同。

尽管《内经》各篇章中在五谷和五畜等的归类方面略有出入,但它们都以五行学说为中心,将脏腑与五方、五色、五窍、五味、五行、五畜、五谷、象数、五体、五气等联系起来,尤其是将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味分属于五行,对中医药食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FIepltU8sd9pQ62ljv6KKqNoC+oQU2VRO/tdhwx77OJYHoTI97v3l26XEWkzYr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