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古代哲学及中医药理学的观点,所有动物、植物、矿物等都是禀受大自然的阴阳之气而生的,其中只有人类禀受的阴阳之气最全,所以人类就成为自然界最具灵性的动物。而人体之所以出现疾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阴阳气血出现了偏颇。由于其他动物、植物和矿物禀受的阴阳之气不全,它们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偏性,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偏颇,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
由于人类的饮食同样来源于自然界,所以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寿亲养老新书》云:“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所以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同样适用于食物,中药的药理理论同样可应用于食物,许多动物和植物既是食物,也是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病疗效,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药食同源理论和食疗理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篇》云:“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他还引用扁鹊之语云:“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几千年来,药食同源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维观念中,中国古人在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