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药史上的两部扛鼎之作
——《解码中药:传统中医药理学概论》与《解码食物: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论析微》序言

彭坚

我当教授时,只带过两个硕士研究生,赵正孝医生是我的大弟子,我们初次见面是在16年前的2000年。那一年他报考的是中医内科,分数不错,但只有两个名额,他是第三名,于是,学校研究生科老师推荐他改读我的研究生。我从事的是医学史专业,这可以说是一个冷门,一辈子的工作无非是上台讲课,下台写书,既不能发财,也看不出有什么大好前程。记得我们约定见面是6月份的一个下午,在医史古文教研室。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一个青春焕发的学子,倒似一个平凡朴实的乡村教师,年纪比一般研究生大,身上有一股老夫子的味道。我的眼光果然不错,他确实是在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家乡的中学教师,业余爱好中医。白天上课,晚上回家,跟师抄方、抓药。师傅是他爱人的爷爷,一位当地很有名气的老中医,他称之为“岳老爷”。我和他整整交谈了一个下午,结果发现,不是老师在考查学生,倒像学生在考查老师。第二天一早,接到他的电话,说与“岳老爷”商量后,决定读我的研究生。给我的感觉,似乎是我被他和他的“岳老爷”破格录取了。他还当即赋古诗一首,写得颇有文采,可惜我没有记下来。不久,我搬新居,他写了一副对联,请湖南中医界的著名书法家撰写,裱好后送到我家。上书“坚翁老师迁乔志庆:出谷迁乔开泰运,滋兰树惠育英才”。他于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医中风病的诊治思想及源流研究”,洋洋洒洒10余万言,深厚的文字功底,扎实的临床基础,不凡的学术眼光,使这篇论文大放异彩,2005年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我这个做导师的沾了一点光,也得了一纸获奖证书,当时他已经在读内科博士学位了。

毕业后,柳州市中医医院招聘临床人才,他离开了湖南。不久,回乡探亲,同我说到他有一个打算,要撰写一部上百万字的中药药理学著作,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取模拟象这些重要中药理论的来源和科学道理讲清楚,这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都十分重要,他已经酝酿好几年了。我们师生二人的知识结构颇为相似,故心有灵犀一点通,他刚开口,我马上领会到这个课题的意义重大,如能完成,这将会是中药史上一部里程碑似的著作。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写过。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课题,而是要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难度很大,可能需要付出毕生的心血。在得失之间,无疑有人仔细掂量过,最后知难而退。我内心十分赞同他去做,但口头上极力反对。我提出三点理由,劝他放弃:第一,你是一个临床医生,整天忙于看病,哪里有时间去钻研大量古代医史和中药文献?第二,你将来晋升临床职称,要靠临床科研论文、科研课题,你这种文献研究课题,并不与临床直接挂钩,即使有研究成果,对将来评主任医师也没有帮助。第三,你耗尽心血完成了这部著作,有哪个出版社愿意给你出版?有谁会读你的书?我说的是当今的现实,赵正孝默然以对。

当天晚上,我有一些后悔,觉得自己做老师的,在学生面前,不该太功利、太市侩,言辞过分了。我辗转难眠,思绪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时珍一生的遭遇:他原本由一个有家学渊源、自学成才的乡村医生,做到了明代宫廷御医,却不甘于平庸的生活,竟然辞职回家,又不凭自己的御医金招牌看病谋生,却跋山涉水,钻研古籍,潜心修改历代本草的错误,经过27年的努力,写就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他无疑认为自己是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把书献给朝廷,并且写信给皇帝,要求出版。据说嘉靖皇帝好歹看了一眼,然后批曰:知道了,交礼部。这一交,不知道放到哪个旮旯弯里去了。李时珍望眼欲穿,得不到半点消息,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自费出书,又不忍心一生心血付诸东流,只好打点行李,坐船到江苏太仓,去找江南文坛领袖、退休的礼部尚书王世贞,请他写一篇序言,予以推荐出版。王世贞对李时珍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余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他暗自打量李时珍,见他面容润泽,身材清瘦,谈笑自若,行装中别的什么也没有,只有厚厚的一大摞《本草纲目》书稿。一个清贫、高尚、自信的知识分子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李时珍自诉为了写这部书,“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辛苦了大半生。王世贞官大,学问大,见识也自然不同凡响,他读完《本草纲目》后,给予很高的评价,赞誉李时珍是“北斗以南一人”,即天下第一人!尽管如此,直到李时珍去世时,《本草纲目》的出版仍然没有着落。

今天,做这种不吃香、却十分费力的传统学问,能够避免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的下场吗?我怀疑赵正孝能否也像李时珍那样,抵挡住眼前的名利诱惑,愿意为学问付出一生心血。与其做不到,不如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并非随波逐流之辈,为了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曾经舍弃了许多名利,但不希望学生也同我一样历尽坎坷,他毕竟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

未曾料到,八年之后,赵正孝这两部多达60万字的著作写成了,未曾料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乐意出版这两册学术著作。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我对人、对事的估计,大错特错了!然而,值得欣慰!值得庆贺!

赵正孝写作两书的动机,始于对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教材的质疑。翻开教材可见,书中从基础理论到对每一种中药的解释,都是根据药物的成分、实验研究的结果来阐释的,既没有以古代药理学的原理对每一味中药进行分析,更无法用以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我作为一个有数十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在运用某种药物治病有效之后,总是希望从中药药理学著作中得到印证,但从书中看到的结果,常常是牛头不对马嘴,或者“王顾左右而言他”,或者阙如待考,令人大失所望!例如生石膏退高热,从张仲景的白虎汤、麻杏石甘汤到现代中医临床,都证实了其疗效,但究竟是哪种成分起到退热的作用,至今仍然找不出来。生石膏不过是化学结构为含水硫酸钙的简单无机物,现代药理学尚且研究不出来,解释不清楚,何况中药大部分是成分复杂的有机物呢?又如西洋参与高丽参,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几乎没有差别,主要成分都含有人参皂苷,而在中医眼中,西洋参是益气养阴的,高丽参是益气温阳的,差别很大,辨证为阴虚之人,倘若服高丽参,轻则头晕、上火、鼻衄,重则血压升高、中风倒地。为什么会这样?中医理论可以讲清,药理学研究无法解释。这些都说明:用分析的、实验室的近代科学方法,来解释中药的药理,是不合适的;用这样的观点编写的中药药理学教材,只能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脱离中药临床实际的。

中药药理学与中医学基础理论一样,对于药物的认识,是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古代的方法论,即“取象比类”而概括总结出来的。受到近代“科学主义”无形中的影响,教材的编写者,也许对这种方法论缺乏深刻的认识,也许根本不认为这是一种科学方法,自然无法也不会写进教材,传授给学生。中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之说,生动地说明了中药发现的过程,也为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提供了文献依据。先民们在采集某一种植物、动物、矿物入药或者作为食物时,必然要详细观察这种药物的外形、质地、口感,以及服药后在体内的感觉,必然要综合考察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土壤等因素。而这种考察的思维方法,就是“取模拟象”,后来发展成为“法象药理”。显而易见,这与西药大部分是化学合成药,主要通过动物实验,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来了解药物的功用有本质的不同。“取象比类”是中医药理学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象思维”贯穿了整个中医药学的理论与临床。直到近现代,这种认识方法仍然为许多中医临床家所重视,最典型的是张锡纯先生。

这位提出“衷中参西”观点的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在对药物解析时,既能够尽量引用近代化学、药理学、营养学对中药的认识(尽管少得可怜),更多的是运用取模拟象的方法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予以阐释。例如,在“黄芩解”一节中说:“黄芩味苦性凉,中空象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色黄属土,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利脓血。又因其色黄而微青,青者木色,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为其中空兼能调气,无论何脏腑,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为其中空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这就是运用取模拟象解析中药药理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也许大多数当代中医对这种思维方法感到陌生,但几千年来,中医前辈就是这样思考的,就是这样总结归纳出中药药理学理论的,既然是学中医,用中药,就应当学会理解和运用古代中医的思维方法。可以设想,既无法用现代药理学对复杂的中药进行科学、全面的解析,又排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样的中药药理学教材,该如何编,该如何教?教出来的学生,会有什么样的质量?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问题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解码中药:传统中医药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历史、理论渊源,将药理学总结概括出四大基本理论、九大规律、四大分析方法,并对中药药理学的科学内核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阐述。

在《解码食物: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论析微》一书中,作者紧紧围绕着《素问·脏气法时论》中的“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之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释,并且将药食兼用的品种,拓展到近两百种。大多数都是百姓身边能够见到的寻常食物。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学术品位。

这两部著作的篇幅,都超过30万字,不仅逻辑严谨,观点鲜明,文字优美,行文流畅,更令人震撼的是:书中融汇的古今中外知识如此之广博,对理论难题的探索如此之深刻,对每一味药物和食物的剖析如此之细微,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根基、扎实的临床基础、敏锐的观察能力。毋庸置疑,这是两部呕心沥血写就的学术专著,这是在继承传统治学方法之上有重大创新的作品,将有可能成为中药史上两座新的里程碑。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据我所知,这还只是他的系列作品中的两种,为了完成这个庞大的学术工程,他准备了不止十年。在出版之后,他还要向新的高峰迈进!中医事业的振兴,需要像赵正孝这样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有献身精神,身怀使命感的学者!他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可以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老师,我由衷地为这个学生骄傲!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读到他更新、更好的作品!

2016年6月1日于一心花苑 axzGHbtsUUSasGz270gHnrcd21jXEKKLTPcuApQiPx4G8sMkCbJBf0TSjHViS8d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